高乾:许进不许退 大陆对台战略进入时间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53 次 更新时间:2014-02-16 15:51

进入专题: 对台战略  

高乾  

 

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访陆与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面,成为两岸分治60余年后的首次"官方会谈"。不仅台陆关注,亦惊动美欧,评价正面。即使是对王郁琦百般挑剔的民进党及其党魁苏贞昌,亦承认此次两岸的官方会面是值得肯定的"一小步"。作为东道主的大陆虽然低调却是最大赢家。坚持沟通,推进互信,贯彻习近平的"两岸政治分歧要逐步解决,不能一代代传下去"的对台战略时间表,是国台办在会面中体现的主线。"绝不能让两岸关系再遭折腾,更不能走回头路",张志军此次的高调喊话与之前对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上"倒退"的罕有谴责,异曲同工,目的相同。有分析认为,习近平在实现两岸关系"一中化"上有着强烈的企盼,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共会以软硬两手实施"夯实共同政治基础"(习近平语),逐步推进"一中化"时间表的战略。

 

"软"身段放开束缚力促沟通

大陆方面多年来一直对台湾强调"只要承认一中,什么都可以谈"的宽松理念,但未得到台湾方面真正信任。王郁琦此次首以官方身份登陆,12日以陆委会主委名衔拜谒中山陵,特意在感言中谈及"孙中山创立中华民国,已经103年了"。而当记者以此提问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时,马晓光对"中华民国"的提法并未批驳,而大陆官方新华社发稿中也未回避"中华民国"字词。其后,王郁琦在南京大学演讲中推崇台式民主,大陆官方亦无干扰。为台湾方面留出空间的意味浓厚,明显希望暗示台湾只要沟通,大陆会尽力创造宽松余地,从中凸显北京对台湾的善意。而国台办之前的表述,也有此种含义。马晓光在答复记者有关"大陆方面是否将此次会面视为两岸政治协商的开始"的提问时,他表示,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互访、两部门建立常态化机制已迈出重要一步,有第一步就有第二步,该机制从两岸关系长远发展来看应该是开放的。

北京放下身段展现善意,还能从口风改变上得以体现。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未提近期屡见不鲜的"一中框架"而重点表示 "要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基础上,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北京这种刻意用"九二共识"取代"一中框架"的作法,让台湾朝野相对感到舒心。毕竟"九二共识"最早是由台湾提出,大陆近期一直强调的是"一中框架"。台湾对此甚为敏感。这种敏感在此次"王张会"前表现地尤为明显。以民进党为首的绿营在王郁琦访陆前为其设定了诸多限制,提出必须秉持台湾主权、公开透明、"国会"监督等三原则,并且不应该触碰涉及一中框架、军事互信机制、和平协议等议题,打算彻底关上两岸官方政治对话的交流大门。王郁琦出于压力也表示不会签署两岸政治协议,北京对此显得并不在意。对于台湾敏感的政治议题,北京并未提出;台湾强调的"主权"、"治权",北京不置可否;就连一向强调的"一中框架"也改成了"九二共识",这种种表现都是北京为将台湾纳入两岸政治对话所做的努力。而北京如此作为让台湾感到很有面子。

另外,北京在此次安排会面地点上也有所考虑。 "王张会"选在南京举行,显示北京有意照顾台湾的情感。作为故都,南京对于中华民国,自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不管是王郁琦还是马英九,南京都将给予他们真正意义上的"宾至如归"感。张志军更特意强调,南京同台北的距离近于北京,话外之意十分明显。在观察人士看来,地点没有选在政治色彩浓厚的首都和国台办所在地北京,是因为在情感上更容易被台湾接受,同时可以降低在北京见面的敏感性,也没有强烈的朝拜感,反而呈现出一种浓厚的感情色彩,令台湾方面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这也是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体现。

北京的"软身段"及友善照顾,让马英九降低了被民众指责的风险。对此,马英九积极回应,期许两岸持续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基础上,扩大与深化两岸各个层面的交流,共同促进两岸长远的和平与繁荣,表明愿与大陆在"一中"基础上继续交流。而民进党主席苏贞昌也不得不对此次会面予以肯定,表示这是两岸关系前进的"小小一步"。

北京如此放低身段释放善意,无疑是为了让台湾尝到两岸沟通的甜头,易于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前行。同时,北京在"硬"的一面也更加胸有成竹。

 

"硬"实力阻台湾政权更迭走回头路

北京在"王张会"上放下身段,以宽松手段拉拢台湾,其实都是在为其两岸"前进"的战略服务。一旦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令其不满意的局面,隐藏在温情面纱下的那只"硬"手便会浮出水面,让台湾感受到来自北京的寒意。在会面中,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强调,我们双方应下定决心,绝不能让两岸关系再遭折腾,更不能走回头路,就可以视为是对台湾的警告。也显示大陆对台湾即将开始的新一轮政权更迭后会否重拾"回头路"的忧虑。

其实,为了保障两岸能顺利前行,国台办近期已频繁发声。民进党于1月9日发表《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表明其两岸政策有向李登辉时期的"一边一国"靠拢的趋势,国台办当时罕见地以激烈言辞作出回应。之后不久,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在出访欧洲之际的言论再度惹恼北京,国台办狠批,强调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民进党在国际间推销"台独"主张,是违逆两岸和平发展历史潮流的做法。大陆这一强硬举动当时引起一些舆论的不解。现在看来是同此次两岸官方会面的一套正反组合拳,都意在表明推进两岸关系必须前行的决心。

早在蔡英文在2012年总统选举过程中,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的表态,就让北京感到非常愤懑。国台办直言不能接受,蔡英文的政策不仅不现实,她的表态也将导致两岸协商无法进行,两岸关系会随之再度动荡不安。面对北京的不满和威胁,掌握大量选票的台湾商界为保证自己的利益,纷纷力挺马英九连任以求得两岸平稳。这还只是北京对台强硬手段的冰山一角。

中美台三方关系一直纠缠不清,但随着近年来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台湾的重要性迅速下降。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断与中国增强互信并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美间关系的热络使之前困扰中美两国的台湾问题也就不断被边缘化。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美期间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之际,台湾问题不再出现在双方的重要议事项目之中。而中美台三方实力的变化和相互关系的转变,为大陆在对台施压上提供了实施强硬手段的空间和底气。

面对来自大陆的威胁,对台湾而言,最具杀伤力的就是经济制裁和武力攻台。大陆经济对台湾的影响,台湾各界心中都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随着两岸交流深化,大陆早已成为了台湾最大的经济伙伴和贸易顺差来源地,可以说,北京早已掌控了台湾的经济命脉。而最新的两岸经济数据也说明这一点,2013年两岸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972.81亿美元,较去年同比上升16.7%。其中,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为1160亿美元,扩大了21.6%。而在2012年,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也有954亿美元。而这些巨大的顺差数字则更多是源自大陆对台湾政策性的扶持,与台湾本身的竞争实力关系不大。可以想象,台湾的表现的一旦令北京不满,中共只需调整其惠台政策,台湾就将面临经济崩溃,社会动荡,政府垮台的局面。

除了运用经济手段外,北京对台最致命的还有其强大的军事实力。1949年以来,两岸一直处于对立状态,军事互信无从谈起,更未有签署和平协议,加之大陆也一直没有宣布放弃武力解放台湾,这一切都让台湾民众深感恐慌。在两岸激烈对抗时期,金门炮战、导弹危机等现实的军事对抗让两岸民众一直活在战争的威胁下。随着两岸关系缓和,台湾海峡也成为和平合作之海,但大陆强大的军事实力始终都是台湾的梦魇。对中共而言,以武力达成两岸的统一只是最后万不得已的选项。北京一直都希望可以用政治对话来解决两岸分歧,让台湾可以遵循"一中时间表",共同推动两岸前行。

 

两岸问题不能再拖进入操作时间表

习近平上台后,务实的工作风格明显成为主导,也更重视对任何投入的成效衡量。这种施政风格的转变,体现在两岸上就是实实在在地向目标推进,不怕步子小,但坚决杜绝虚拖与后退。每前进一步就要夯实成效和基础。习近平在会见萧万长指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夯实共同政治基础,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已经成为大陆制定对台新战略的座右铭。北京透过经济、社会及文化交流来促使台湾更快地进入两岸政治协商,将是重点部署。

按照"不能再拖"的最高原则,大陆各级对台部门全面进入贯彻落实阶段,要人人做事,全力推动。无论是张志军在"王张会"的致辞上说提到的"不能走回头路"还是马晓光的"有第一步就有第二步",都充分体现出北京推动两岸关系前行的决心。而这也响应习近平就解决两岸政治分歧划下时间底线的表态。

目前大陆对台的统一战略初级目标就是夯实"一中化",也就是一直强调的"一中框架"。而习近平曾表示愿意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就两岸政治问题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也体现出这大陆的这一目标。从中共近期的表现来看,大陆领导层希望两岸可以维持在稳定的"一中框架"内,只要实质的主权不分裂,北京甚至可以接受两岸间的分治和称谓的不同。

显然,两岸同纳"一中框架"正是习近平所要的两岸关系的稳定基础,而这也是他主政要实现的两岸统一的初级目标。据亲近中共高层的人士透露,北京近期的言辞中所体现对两岸"路途"和"前进"的期待,表明相关工作已按拟定的时间表进行并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在大陆看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两岸间需不断沟通,互有往来。在交往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取具有实质性内容的结果,哪怕只是一件小事,都可以增强两岸的互信。而从此次"王张会"来看,北京是以"软"手段引诱台进入"一中框架"下的政治对话,并用"硬"实力来保障两岸在正确的路途上不断前行。

    进入专题: 对台战略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台湾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231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