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鹦:走进晚年汪东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258 次 更新时间:2013-09-25 23:20

进入专题: 汪东兴  

陈家鹦  

汪东兴,1916年出生在江西省弋阳县清湖乡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在家乡投身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1932年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参加了方志敏等创建的红十军。1933年1月,随红十军奉命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5年参加长征。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被选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汪东兴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处副处长兼警卫处处长,此后还曾兼任政务院秘书厅副主任,公安部副部长,中央、总参警卫局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76年10月,汪东兴以中央警卫局局长兼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身份,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坚决支持和配合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华国锋、叶剑英等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十年“文革”宣告结束了。鉴于汪东兴的作用和贡献,1977年8月在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可是,随着党和国家形势的迅速发展变化,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批准他辞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职务。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共和国的历史重大转折中,汪东兴的职务和地位发生了逆转。

面对人生的大起伏,汪东兴还是很快适应了社会角色的转换和生活变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汪东兴离开政坛赋闲居家有些年头了。那些年,颐养天年的汪东兴心情旷达淡定,潜心读书,谢绝诸多活动。尽管他深居简出不会生客,可他接待家乡的干部及父老乡亲却很热情,尤其是对我们这些从事编史修志的同志几乎是有求必应,让我们都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汪东兴搬离中南海后就一直居住在西单东侧的一个胡同里,与他比邻的是原国家副主席王震的居宅。记得我们初次登门是1994年5月。秘书刘桂民年轻精干,他很客气地引导着我们穿过花木葱茏的院落走进客厅,那时年近八十的汪东兴头发已经全白,但面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腰杆直挺。

1995年6月,为了拍摄方志敏的专题片,地方电视台进京采访汪东兴,我陪同前往再次见他。在进入正式拍摄前,我有机会与他多聊了一阵子。汪东兴说,毛主席与方志敏在当年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见过面,在后来的土地革命时期,他俩虽然没谋面,但方志敏领导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直到英勇牺牲的情况主席还是很了解的。毛主席很钦佩方志敏。汪东兴对着采访镜头,将他亲耳听领袖评论方志敏的话说出来……

1953年4月的一天,毛主席在浙江省莫干山半腰散步时,对汪说:“爬到山顶就可以看到你们江西弋阳县了。弋阳出了个人民英雄方志敏……方志敏同志是有勇气、有志气而且很有才华的共产党人,他死得伟大,我很怀念他。”

1965年5月,汪东兴陪同毛主席视察井冈山时,毛主席说:“方志敏同志是很有理想,很有气魄的革命家……”汪东兴与我言谈的这些鲜为人知的内容,在此之前已形成文稿寄送给家乡党史办了,成为我们最珍贵的文档资料之一。

电视台结束录音录像采访后,还要拍一些汪东兴近期的著作和生活情况。刘秘书和汪东兴的女儿汪延群忙碌着从内室搬来一捧书刊。刘秘书一边翻动那些有汪东兴文章的杂志,一边向我们介绍,近年来找汪老的可多哩!可汪老除了同意与中央部门党史机构的同志联系,其他的人找来都让他挡驾了。

确实,汪东兴是与中国革命一起成长起来的,他长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特殊经历,和粉碎“四人帮”时发挥的作用,使他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位具有独特经历的重要人物。汪东兴先后出版了《汪东兴日记》、《汪东兴回忆——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等,反映了他革命生涯的重要片段,其新鲜翔实的内容,为读者和研究中国革命的专家所瞩目。

我们谈话的客厅宽敞整洁,陈设简单朴素,北墙一排书柜放满马列和毛泽东的经典著作。西墙靠窗处挂一中堂,是毛泽东1961年10月16日亲笔书赠汪东兴的王勃《送别》诗,上书“唐朝少年诗人王勃诗一首,送别。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群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毛泽东一九六一年十月十六日”。其书法笔走龙蛇,骨气雄浑,令人心胸激荡。

汪东兴的夫人姚湘娥是延安时期的红军队伍中的老医护人员,她见我们在这幅墨宝前驻足凝视良久,便告诉我说:1961年10月16日那天,秋高气爽,毛泽东兴致很高,除了给汪东兴同志写了王勃的《送别》,还特意又写了老人家自己的脍炙人口的词《沁园春·雪》赠给汪东兴。我们在毛泽东的书法集中,见过这件墨宝的复印件,在场者有人说人民大会堂里也将其放大,挂在大厅,这幅书法是毛泽东的代表作之一,雄风遒劲,气势磅礴,石破天惊,排山倒海,气韵如虹,把作者的博大胸怀、革命气魄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这样珍贵的笔墨赠给汪东兴,足见毛泽东对汪东兴的信任和厚爱。

汪东兴的书房在客厅的东侧,四周摆满高高的书柜,多是古色古香的线装书,每部书都有他手书的书名。偌大的写字台上,一盏古旧的台灯,几摞书籍资料和文稿。每天汪东兴都要在这里伏案看书著述。汪东兴参加革命后,多次进党校学习,特别是到毛泽东身边工作之后,他更是求知若渴,常年不懈。他说:“我之所以还有点知识和作为,都得益于学习。”姚湘娥笑着说:在中南海工作学习时,有的工作人员屁股是尖的,汪老是平的,“他坐得住”。汪东兴告诉我们,那个时期他重点阅读了有关党史毛泽东方面的文献资料,同时回忆和思考相关问题,每当有了想法或理清了思路,马上就动笔写……

他还说,他每天早晨、上午看“大参考”、报纸和读书,会客多半安排在下午。晚上七点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七点半后打台球,活动身体一小时,之后如精神尚好,再看一会儿书就寝。他说,生活要有规律才好啊。

众所周知,汪东兴对毛泽东特别崇敬。家人告诉我们,汪东兴许多年来对毛主席的思念之情不减,每逢毛主席诞辰、忌日,他都会到毛主席纪念堂去献花、瞻仰。每逢五周年、十周年纪念时,往往会发表一些纪念文章表达他的怀念之情。他赠我们的《汪东兴日记》就是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而出版的。

岁月匆匆催人老。如今我退休离开工作岗位了,可常常听到进京拜访过汪东兴的同志们谈及他,都说年过九旬的他神智尚健,仍保持多年来的习惯,阅读书报、笔耕不辍。我还得知,2009年11月,汪东兴让他的女儿汪小燕代表他参加在武汉召开的毛泽东纪念联谊会。汪小燕告诉大家,父亲身体健康,也很关心时政新闻,还常常看家人从互联网上下载的资料哩……

来源: 《档案春秋》2011年第7期

    进入专题: 汪东兴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大浪淘沙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800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