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顺:2004年国际形势的回顾与展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81 次 更新时间:2005-03-08 11:18

进入专题: 国际形势  

沈世顺  

无情的东南亚海啸灾难送走了2004年,迎来了世界各地向灾区人民献爱心的2005年。过去的一年,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加。世界主要力量的对比此消彼长。大国关系仍维持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寻求共同利益又不回避分歧的基本框架。贯穿全年国际政治关系发展的主线是单极化与多极化两种势力之间的较量、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两种世界秩序观之争。贯穿世界经济发展的主线仍然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贯穿国际安全形势发展的主线是传统安全中的热点问题的发展与非传统安全中新爆发的问题。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的演变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单极与多极的较量有了新的发展,世界主要力量之间的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变化。美国依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经济、金融、科技和军事的特殊优势,加紧争夺战略要地、战略资源和战略主导权。但它遇到不少困难,无限膨胀的欲望与实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突出,包袱越背越重,极大地消耗了自身的资源和实力。新一届布什政府将会维持战略扩张的势头,谋求一超独霸、防范任何潜在挑战美国力量的兴起。

其他极的力量在这一年里又有了新的变化:首先是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发展,使得欧盟取代原先“多强”构成中的多个欧洲大国。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欧盟通过了欧洲宪法,成为“多强”中的头等实力单位。其次是以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为主的发展中大国的崛起和他们之间合作的加强,已成为多极化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相对来讲,“多强”中的日本和俄罗斯的实力地位下降。“一超多强”的战略关系开始松动。美国与欧洲盟友的分歧进一步扩大,使得北约政治化和军事同盟性质下降。美日同盟得到进一步加强,日本同周边国家的矛盾增多。与此同时,中国与欧盟的战略关系得到发展,俄中、俄欧的战略关系有了新发展,中、俄、欧三方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一致立场。俄美关系出现新的变数,年终美俄在乌克兰大选上的不同立场,预示着两国关系中的潜在危机在加深。

二是单边与多边的斗争又有了新的发展。 2004年,布什政府继续推行强硬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追求单边利益和安全,使其陷入外交困境,美国的国家利益也因此受到损害。近年来,美国国内对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的批评增多。相当多的美国退休职业外交官和退休将军们对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提出批评,并且要求政府改变单边主义外交的政策导向。

国际上以倡导多边主义的方式应对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外交。4月19日,亚欧外长会议通过了《多边主义宣言》,重申以多边方式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承诺继续在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框架内确保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5月28日,拉美国家和欧盟国家的首脑通过联合宣言,要求加强联合国的作用;不结盟运动第14次外长会议的主题是:“21世纪多边主义面临挑战”。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多次表示,美英去年3月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发动伊拉克战争,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非法的”。安理会在讨论和最终通过4个由美国提出的伊拉克问题决议过程中,充满了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激烈斗争。美国的欧洲盟友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也提出了诸多批评。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曾强烈批评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一意孤行和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单边主义行径。西班牙、法国和德国三国首脑会晤时重申反对单边主义,呼吁美国回到联合国框架内处理伊拉克问题。

从国际环境来看,现有的国际系统结构和国际制度无法从外部有效制约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真正意义上的多边主义回归尚需时日。

三是国际安全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特别是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活动猖獗,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其中,伊拉克问题、巴以冲突、伊朗核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等几大难题僵持不下,情况发展颇多变数。

战后的伊拉克局势持续动荡,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的最大热点。美国伊拉克政策的“伊战后遗症”日益凸显,出现“越反越恐”现象,政治重建步履维艰。布什政府为确保2005年初的大选,已把美军兵力增加到15万人。

随着伊拉克局势的稳定,美国将会集中更多的精力用来对付伊朗。虽然 2004年11月,伊朗与法德英达成一项协议,伊朗将从11月22日起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但布什政府根本不相信伊朗会自愿放弃核计划。过去,美国主要是通过同伊朗有外交关系的法国、德国和英国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向伊朗施加压力。今后,新政府会在解决伊朗问题上投放更多精力。

朝鲜的核危机未解决,今年又新发现韩国核活动。第四轮会谈未能如期进行。新一届布什政府不会考虑与朝鲜举行双边会谈,将会继续通过六方会谈的方式,来解除朝鲜的核计划。除迫使朝鲜取消它的核武计划外,不排除美国对朝鲜有“政权更迭”的意图。

中东问题是绵延几十年的世界政治生活中的大难题,巴以矛盾则是它的核心与实质。年末,阿拉法特撒手人寰,巴以问题又到了十字路口。在缺乏阿拉法特权威核心的情况下,巴内部的权力重组等充满了变数。美国作为巴以冲突的调解人,能否真正做到公平与公正是打破巴以和谈僵局和推动停滞不前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关键。

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又突发了新的问题。年底,印度尼西亚的地震引起的海啸给周边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到目前为止,海啸已造成30万人死亡,数百万人需要救助。

四、世界经济形势总体看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国际贸易投资更加活跃,但国际竞争加剧,能源、资源问题突出。2004年世界经济在经历2年多的低迷徘徊后,出现比较明显的复苏势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5%,为近3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世界贸易增长也从2003年的5.1%提高到2004年8.8%。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预示着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期。

与此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互惠双赢的理念深入人心。原有的区域经济合作得到深化,新的区域经济合作规划不断提出,各种双、多边自由贸易安排十分活跃。这一特点在亚洲和欧洲表现的更加突出。在欧洲,波兰等10个欧洲国家加入了欧盟。欧盟6月峰会通过了欧盟宪法草案,使欧洲终于拥有了有史以来的首部宪法草案。在亚洲,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就加强区域经济社会合作达成共识,提出在10年内建立南亚自由贸易区的目标。东盟10+3和10+1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或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启动了“东亚共同体”的进程。

五、中国外交十分活跃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在中央领导下,中国外交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这一根本任务,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工作,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中国坚决贯彻执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推动和引导东亚区域合作,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了新阶段。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开展全面、实质性合作。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积极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妥善处理周边敏感问题,全面推进同广大亚洲邻国的互利合作。同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多次会晤,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并为双边关系的发展制定了长远的规划。

今年的中美关系延续了去年平稳发展的势头。中美关系没有成为今年美国大选的争论议题,这说明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华政策已经有了共识。共和党在今年的竞选纲领中不再称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认为美中关系是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环节,对一个强大、和平与繁荣的中国的崛起表示欢迎,并表示继续寻求与中国建立建设性的关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称中美关系正处于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最好的时期”。

中欧在确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上走向成熟。中国主要领导人这一年内几乎遍访欧盟成员国及欧盟总部,这在中国对外关系史上从未有过;欧盟一再提高对华关系重要性,明确把中国列为欧盟六大全球战略伙伴之一。欧洲的“中国热”不断升温,媒体把2004年称之为“中国的欧洲年”。这些都表明,中欧关系也处在历史上的最好时期。

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得到全面发展。胡锦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出访亚非拉国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中国开展与巴西、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大国的对话,启动“中阿合作论坛”,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成果,成为拉美议会和美洲国家组织观察员,就建立“中拉合作论坛”与拉美方达成共识。

中国的多边外交工作相当活跃。中国支持联合国的权威,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建设性地参与了伊拉克、苏丹达尔富尔等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第一次派出成建制民事警察分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等场合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国际上坚决进行反“台独”的斗争,在主持正义的国家支持下连续挫败台“重返”联合国和挤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图谋,在联合国人权会上再次使个别国家干涉中国内政的企图归于破灭,维护了国家的核心利益和民族尊严。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进入专题: 国际形势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01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