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道义:中国科普的创新之路及其战略重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209 次 更新时间:2004-12-01 10:00

进入专题: 章道义  

章道义  

中国科普,是一个世纪以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的热爱祖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其中的科教文工作者,从我国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一步一步地倡导、呼唤、实践、推动,而发展起来的一项面向大众的社会教育和社会文化事业;是一个世纪以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为了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人民的觉醒,从我国不同时期的革命工作和社会变革的实际需求出发,去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武装群众,努力为人民服务并引导人民以远大的眼光,求是的精神,科学的态度,持久的热情和不断壮大的革命与建设力量来推翻旧社会,建设新中国,进而不断地提高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一项愚公移山的革命事业;是一个世纪以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的求真务实的科技工作者,为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推广应用我国适用的先进科技成果,以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在探索研究我国尚未认识、尚未掌握的某些基础性的、实用性的和尖端性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同时,为赢得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为培养壮大自己的后备队伍,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而开展的面向大众的科普宣传、健康教育、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多种多样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的总称,是与提高相对而言的整个科技事业的不可或缺的一翼。

  

它的概念,它的内涵,它的范畴,它的功能,它的特色,以及它在不同时期的方针任务、主要途径和方式方法是人们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通过试点摸索、总结交流、示范推广,以及考察借鉴外国的一些好的做法,不断地创造、改进、丰富、提高,综合集成而发展起来的;是数以千百万计的几代热心科普工作的积极分子和努力学习钻研科学技术的积极分子双向互动的结果;也是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和教学传播手段的日益现代化,不断地创造,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更新,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结果。

  

它不是某些人凭空想像出来的,当然也就不是几个高人坐而论道就能论出来的,某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人也难于勾画出它的全貌,更难于透视它的方方面面。因此,探索、展望中国科普的创新之路就必须了解它的现实基础,它的历史与现状,它的成功与不足,它的经验与教训,它在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然后才能实事求是地切中要害地探明它的前进方向。为此,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此作些论述,以求教于关注科普事业的各方朋友。

(一)中国科普的基本概念和现实基础

这可从以下六个方面作些剖析:

  

一、何谓科普?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或科学和技术普及的简称。这是我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普工作的实际领域。也是我国宪法总纲(见宪法总纲第2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所认定的。也就是说,它既包括科学的普及,也包括技术的普及;既要重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也要重视提高公众的劳动技能,即就业谋生与建设国家的能力,二者不可偏废。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团体、任何一个单位和任何一个个人都无权也无理作出这样或那样不符合我国科普实际的随心所欲的片面的认定和曲解。否则,它不仅已为我国的科普史实所否定,也必将为我国亿万人民群众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实际需求所否定。这是我国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也是当今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从梦想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到实施科教兴国所得出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但某些“科普新见”却只讲“科学普及”而不提“技能”和“技术知识”的普及,这绝不是偶尔的疏忽或省略。在他们看来,技能和技术知识是低层次的,是不屑一提的,或只能推广不能普及的。殊不知我们所要普及的技术并不是所有的技术,这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而只是那些应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和掌握的实用技术,推广到它应当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不就是普及了嘛!更有甚者,他们从根本上就反对普及技术,说什么“科学的技术,已经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已经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负面效应,并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社会后果”。这种把技术和技术应用不当混为一谈的高论,就好比把人类所不可缺少的水和火,看成是可以毁灭人类的大敌,从而就不去利用、甚至远离水和火一样的可笑。如此导向,势必使我国的科普脱离生产、脱离实际、脱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急迫需要,也必然会使缺失了“技术”的“科学”发挥不了“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这在我国现阶段职业技术教育十分薄弱的情况下,更是十分有害的。

  

二、为何科普?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提法和着重点。如孙中山在1895年提出的“……著成专书,以教农民,照法耕种。再开设博览会,出重赞以励农民”等主张是为了促使我国“转弱为强,反衰为盛”。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是为了评击顽固派的保守思想,进而提出鼓民力,开民智等变法纲领。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后成立的科技团体是为了推进“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开展“科学大众化运动”。陶行知创办“自然科学园”,开展“科学下嫁运动”是为了把科学下嫁给工农大众,推进平民教育。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区成立的科技团体,是为了“普及防空防毒防灾防疫、医药卫生等必须的科学常识,并反对复古盲从等一切反科学反进步的封建残余毒素”;“从自然科学方面推进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回答当时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许多有待科学解决的实际问题”。统而言之,是为了服务于当时的急迫需要,以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是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协助培养大量的能适应国家生产建设所需的熟练工人和大量的能接受采用推广技术的农民。正如郭沫若在《科学的普及与提高》一文中所描述的:“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迫切地需要科学,。普及也要,提高也要,技术也要,理论也要,差不多是四万万七千五百万双手一齐伸出来向着科学了。”怎么办?办法就是“普及一步,提高一步;提高一步,又普及一步”。1950年成立的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四项任务提得就更为全面些:“1.使劳动人民确实掌握科学的生产技术,促使生产方法科学化,在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中,发挥力量;2.以正确的观点解释自然现象与科学技术的成就,肃清迷信思想;3.宣扬我国劳动人民对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借以在人民中培养新爱国主义精神;4.普及医药卫生知识,以保卫人民的健康。”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的提法是:“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上为邓小平讲话)“要大力做好科学普及工作”,“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要做好对各级干部的科学技术宣传教育”,“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要在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气。”(以上为方毅讲话)

  

199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提法是: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键措施”,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必要措施”,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它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此后,在1995年、1996年、1999年的有关文件和会议上又反复强调了科普的这些历史使命。

  

上述史实,十分清楚地告诉人们,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为何科普的提法不尽相同,但却有着一个鲜明的共同点,那就是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是为振兴中华服务。这是我国几代科教文工作者热心倡导科普的根本出发点,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为了与神学作斗争和争取社会对科技事业的重视及本门学科的支持乃至推销某种产品,有很大不同。因此,它就不能局限于“让公众理解科学”,还必须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喜爱科学技术、学习科学技术、掌握科学技术,应用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积极作用。片面强调“与国际接轨”(这里且不说什么叫“与国际接轨”),用“让公众理解科学”或仅以“科学传播”来取代“科普”,显然是一种误导。

  

三、为谁服务?明确了为何科普,为谁服务也就迎刃而解。在我国一向是把工农大众和青少年作为科普的主要对象,新中国成立后,又增加了广大干部,这也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工农大众不仅人口众多,而且是处于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先进的科学技术必须通过他们的掌握和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明天的建设者,而干部则是各项工作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普除应为主要对象服务外,当然也要为其他社会成员服务,但要有主有次,“宣言”把“白领阶层”、“学者”和“一般文化人”摆在突出的地位,作为科普的主要对象,显然是本末倒置了。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科普当然也可作些锦上添花的事,但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整个科普的经费投入和力量配置来说,更主要的任务还应当是为那些需要雪中送炭的人服务。

  

四、普及什么?也就是科普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是什么?由于科学和技术的领域十分广泛,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到交叉科学;从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到高新技术;从信息、知识、理论到方法、技艺;从最新成果、产品应用到发展态势;从人物、事件到史话、故事;从思想、观念到精神、态度;必须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时因地因对象制宜,分别轻重缓急而普之。这就是说,科普的内容应当是全方位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当然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和不同人群,应各有侧重,但绝不是片面地渲染某一些方面,有意或无意地排斥另一些方面。

  

对这个问题本文第三部分将展开论述,这里从略。

  

五、怎样科普?积一百年之经验,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对诸多发达国家考察交流的经验,科学技术要较快地走向“普及”,必须在“提高”的指导下,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深入地进行。

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四条主要途径,即:科普宣传、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群众性科技活动。

  

所谓科普宣传,是指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如书籍、报纸、刊物、资料等文字宣传工具,电视、电影、录象、广播、录音、光盘等视听手段,画廊、展览、表演等展教演示方法,以及讲演、报告、说唱、讲解、答问、对话等口头宣传方式来传播、普及科学技术。除面对面的口头宣传外,大多可以远距离传播,并能长期保存,从而可以深入到广大城乡,甚至家家户户,成为人们的朋友、老师和顾问。有些内容还可采取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之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和易于理解,从而有助于较快地传播、普及。

  

所谓技术培训,是指通过课堂讲授、现场示范或操作训练来传授知识、方法或技艺。它较之科普宣传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益,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培训一般多侧重于技能或技艺的传授,要求把培训的对象教会,使他们不仅懂得而且会做,以便学了能用。由于培训的对象各种各样,培训的内容十分广泛,群众的需求各不相同,各地各企业的条件也有差别。因此,必须因对象、因内容、因地区、因企业制宜,分别不同层次,采取适当形式,长短结合,以短为主,逐步系统提高。

  

所谓技术服务,是指为群众学习、采用某种技术或产品而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具体帮助。如提供有关信息,协助引进技术,进行现场指导,回答疑难问题,以及帮助解决一些必要的技术用品等物资条件,如良种、农药、工具、设备、材料、样品等等,使群众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实际应用。这是科普、特别是技术普及有别于一般文化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它能否落到实处,产生实际效益的一个关键。否则学了用不上,也就没有人愿意再学了。

  

所谓群众性科技活动,包括青少年的校内外科技活动,工矿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技术交流活动,农村的科学实验和科学种田活动,城市、社区的各类科普活动等。如中小学生中的各类兴趣小组、爱好者俱乐部和大学生中的各类社团所组织的天文观测,气象观测,环保调查,地质旅行,小试验、小制作,航模、船模、车模等的制作与竞赛,数、理、化与信息等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工厂中的各种对口赛、表演赛,以及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咨询、技术交流等活动;农村中的引种试验、良种繁育、高产栽培、动物饲养等专业技术研究活动,一帮一、一带二等科技扶贫活动,以及上级有关单位组织的科普大集、科普大蓬车、科普之冬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城市的各种科技日、科技周、科技节,和社区的科普园区、科普俱乐部、科普一条街等。

  

以上四条途径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科普网络,一个全国性的科普系统工程,加上最最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传播普及就会更加快捷、深入。

  

可见,仅从科普的方式方法和走向普及的途径来说,也绝不是一个“科学传播”所能包含和代替得了的。那种把“传统科普”说成都是些“居高临下的灌输”的人,恐怕就没有参加过那些互动的双向的专家与大众水乳交融的群众性科技活动。

  

六、靠谁科普?这首先要得承认,不同人群之间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是有着很大差异的。作为科技知识载体的科技人员,在科普工作上理应成为它的主要依靠力量。尽管现在各色各样的大众传媒很多,影响力和渗透力也很大,但在这些大众传媒的科普栏目或科普节目中,唱主角的仍然是那些科技人员扮演的特邀嘉宾、讲演者、作者、译者和被采访者。当然,这些媒体的记者、编辑、编导和主持人等等,也很重要,他们的思想、观念,学识、修养和科技知识水平的高低,以及对科普的认知和热心程度,往往决定着这些栏目和节目的水平与成败。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理文兼备的职业科普工作者,包括那些组织开展科普工作的领导管理人员,以及各类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的展教、设计和辅导人员等。对此,我们历来的提法是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社会的方方面面,依靠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的广大科教文工作者以及工农群众中的技术骨干同心协力来开展科普工作。那种认为今后可以不依靠我国的科技队伍,只需依靠媒体的职业科普工作者,就能搞好科普的说法,是不切实际的,也是行不通的。其结果只能导致科普质量的下降和科普事业的削弱。

以上所谓的“传统科普理念”,难道不是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都统统过时了?要为他们的所谓“新见”所取代。不看事实说话的人,都有一个不可告人的动机。现在可以清楚了,因为他们把这些看成是“在科学主义的笼罩下”,“居高临下地”向人民大众“灌输”,是“把科学技术神圣化”的观念强加于民,而这正是他们要反的“科学主义”。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大背景下,提出这样一些质疑科学,排斥技术,用“科学传播”取代“传统科普”的所谓“科普新见”,究竟是为了发展和繁荣科普,还是变着法儿从实质上取消科普,反对科学技术为人民大众所掌握,从而实现他们的反“科学主义”的目的?这难道还不值得人们深思吗!

更让人莫名其妙的是所谓的“传统科普”,被说成是“国家和政府立场”,而他们所宣扬的“科学传播”则是所谓的“公民立场”,这不仅不符合历史事实,也是对我们国家和政府性质的严重歪曲,难道我们的国家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的政府不是人民政府?再说,上个世纪的前半叶,我国的科普工作主要是由我国的一些先知先觉的爱国人士和留学归来的科教文工作者及其团体组织推动的,与国民党政府没有多大关系。用他们的话来说,主要是些科学共同体人士,但他们确实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同时也是为了人民大众,当然也包括争取“科学共同体”自身的发展,这三者是统一的;而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科普组织,依然是“科学共同体”唱主角,直到1994年底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之后,政府才直接出面领导推动科普工作,这三者也仍然是统一的。那种把国家利益、公民利益和科学共同体利益对立起来,似乎只有他们才是站在公民的立场上,平等地对待公民,如果不是有什么别的用意,也是对我国国情的历史与现状的无知。依靠这样一些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壳里空的炒作,能够使我国的科普面貌焕然一新吗?实事求是地继往开来,不失时机地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当前和长远利益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才是发展我国科普事业的正道。

(二)中国科普的创新之路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中国的科普工作要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前进步伐,就必须不断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要使我们的科普理论、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即便不能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也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绝不能故步自封,停滞不前。无视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的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变革。

但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创新不是对人们以往的认识、做法和这项工作的现实基础的全盘否定,甚至连“科普”这个“旗号”都要不得了,必须换个新的“旗号”。那恐怕就不是“创新”,而是“颠覆”了,或者给它取个好听的名称,叫做什么“革命”。有这个必要吗?如果有,科普已到了非打倒不可,或寿终正寝、命该消亡的时候,也未尝不可“改朝换代”。如果没有,是不是也得来一次“拨乱反正”。

创新从字义上讲,创有创造、创立、创建的意思,创新也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科普创新,也就是在科普这个领域,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包括: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方法、新的手段以及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等。这是一个十分广阔的舞台,任何有志于此,并确有才华的人,都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什么非得另起炉灶呢!?再说,“传播”这个词,既不是什么新词,也远不及“普及”这个词响亮而拥有鲜明的目的性。现在,就连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体育保健,甚至休闲时尚,都在高举“普及”的旗帜,来扩大自己的影响。“普法”更是日益深入人心。而我们自己却要抛弃这块金字招牌,岂非咄咄怪事!

那么,科普创新究竟应当怎样创新?什么是科普创新的可行的有效途径?我认为:

首先,它必须遵循以下一些为我国多年来社会实践所一再证明了的共性原则,即:必须牢记实事求是的基本观念,一切从我国的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努力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产与生活、学习与提高、当前与长远的利益服务;必须体现求真与务实相结合,继往与开来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单向传播与双向互动相结合,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与普及科技知识、推广应用科技成果、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相结合的理念,走改革开放之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之路、专群结合之路、理文结合之路、兼收并蓄之路、综合集成之路,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如何正确理解与处理求真与务实、继往与开来、传统与现代这三个“相结合”的关系。

求真就是要追求真理,弄清事物的真实面貌、内容实质和自身规律,追求事物发展的理想境界。因此,要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进行探究与审视,不能有一丝半点的虚假与水分,更不能似是而非或以偏概全,以免导致错误的结论;务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和落到实处,不作表面文章,不说空话大话,一步一个脚印的真抓实干。这二者本来就是辩证统一的,互为因果的,不求真就谈不上务实,不务实也不会去求真。这个道理很好明白,关键是主持者不能有一点点的私心杂念,否则就很难做到求真务实。

  

继往就是要继承前人的事业成就,包括前人的思想、认识、理论、说法以及一些好的传统和成功的经验等等,这是因为所有的革新创造,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的;开来就是在总结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辟未来的道路,包括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说法和新的做法等等。这二者本来也是辩证统一的。不继往,就会摒弃很多有价值的历史经验与历史教训,一些人的一孔之见,或自以为是的“创新”,常常是别人早就“嚼过了的馍”。这样的“创新”,只不过是换个包装而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不开来,就会被原有的一套思想、观念和习惯性的方式方法所束缚,跟不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步伐,最终也会为社会和时代所淘汰。因此,二者必须有机地结合,在继往的基础上开来,才能事半功倍,少走弯路。

传统就是历史上沿传下来的具有本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等因素,如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文化、艺术、风俗、制度等等,是过去人们的共识。时至今日,其中既有一些已经过时或已经不大合乎时宜的因素,也有一些是经过历史风雨磨练,仍然熠熠生辉的珍珠。既不能依然故我,也不能一概否定。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背离了传统的现代化,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化,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则是自取灭亡的传统。”因此一定要慎重对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现代就是现今这个时代,这里主要是指它的一些时尚元素,如一些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新的手段、新的方法等等,应当给于足够的重视,使其具有一展身手的舞台,但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看其是否真有道理,是否确实可行、确实有效。传统与现代并非是你死我活的对立物,它们可以共存,并可通过这样或那样的磨合、汲纳而融合,我们应当为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创造条件。

第二,要自上而下的为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此,这次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第19课题组提出了一个三句话的要求,很好,很有力。这就是:更新观念,倡导创新;完善制度,保障创新;打造团队,引领创新。这在课题组组长王渝生先生的报告里已有说明,我就不再重复了。

第三,创新者本人必须是真抓实干,踏实创新。也就是说要玩真的,来实的,不可来虚的。那种徒有其表的表面文章,新瓶装旧酒式的“新产品”,“固若金汤”的豆腐渣工程虽可骗人于一时,但却难于骗人于一世。现在,创新是一个非常时髦的词,也是一项举国关注的大事,谁都想打着这个旗号来说事。有自吹自擂的,有夸大其词的,有通过媒体炒作的,有请名人要人来捧场作秀的。这些,虽可一时间吵得沸沸扬扬,但却难于持久,最终都是要露馅儿的。因此,一定要深入实际,深入事物的内部,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地去研究,去解决,去突破。急于求成,幻想一口吃个胖子,往往会事与愿违。耍点变“指南”为“指北”的文字游戏,也只能新鲜几天,是谈不上创新的。

  

第四,要讲求方法,科学创新。创新也是一门学问,有它自身的规律和途径。据学者研究归纳,其实现的突破口,不外乎以下五条主要途径:

  

1、交叉与融合:如科学与文学的交叉与融合,科学与艺术的交叉与融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自然科学内部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不同传播方式与传播手段的交叉与融合,等等。一些新的事物、新的学科的生长点往往在其相互之间的交叉点上。

  

2、联想与借鉴: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如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外一件事物。这是由于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形成不同的联想:在空间和时间上相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类似联想”;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联想”。因此,善于联想的人往往也就善于从它事物中获得启迪与借鉴,乃至举一反三。这是许多人成功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

  

3、引进与吸收:就是从外部、外地、外国引入一些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做法、新的经验,为我所用,并吸收融入到原有的体系之中,使其成为一个新的事物。这更是一条创新的捷径,但一定要注意因事物因地区因国情制宜,不能盲目地机械地套用。

  

4、转换与改组:就是换个角度、换个方式或更换部分内容、部分成分来进行创新。如角度的转换、形式的转换、色彩的转换、对象的转换以及通过增减组成部分和调整配比等来重新组合,使其产生物理的、化学的、观感的或社会的变化来形成新的事物。这较之前三条途径要更复杂些,难度当然也就更大些。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往往需要经过反复的试验和试点才能取得圆满的效果。

5、综合与集成:综合就是将不同种类、不同性质、不同特色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新的事物或呈现出新的面貌;集成就是将零散的相关事物或同类事物的各个最佳部分集中起来,使其达到一个新的更加完善的境地或形成一个新的体系、新的事物。这是今日创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主攻方向,往往能起到带动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作用,其影响之大、影响之深是不言而喻的。

  

上述五条途径,不仅适用于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也适用于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乃至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上的创新。创新者如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定可事半功倍。当然,这些都得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要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看清时代发展的潮流,把握好前进的方向,并选准突破口。这就是我对中国科普的创新之路的一点认识与体会,其核心是“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作为一家之言,姑妄言之。

(三)我国科普的战略重点

  

根据中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我认为在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科普工作的战略重点,应当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破除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愚昧、迷信、陋俗等不良行为,揭穿形形色色的巫术、骗术和伪科学以及披着时尚外衣的洋迷信提供思想武器。这项任务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众所周知。稳定需要排除愚昧、迷信和邪教的干扰,治贫也得治愚,无须多说。问题是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并且要贯穿到各种精神产品、大众传媒和科普活动之中。一些迷信、邪说、伪科学之所以得以广泛流传,蛊惑人心,甚至坐大为一种危害社会安定的邪教、黑势力,同一些领导的熟视无睹,一些地区的放纵不管,一些热衷于猎奇志怪的媒体的炒作是分不开的。科普在这方面的任务,必须和党的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政治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并争取社会各有关方面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做好。某些自称为“科学文化人”的人,把迷信说成科学,科学说成迷信,岂不是有意把水搅混。

  

二是为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谋生服务。这是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十分巨大的历史使命,各行各业都应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科普工作也不应例外。这就是说,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适应城市生产、生活需要的劳动技能,使他们进入城市以后能够有工做、有饭吃,否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一句兑现不了的空话。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许许多多的历史事实证明,科普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这两个方面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早在50年代,全国科普协会就与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过全国职工科普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其中就有很多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分子是通过科普的系统讲座、培训班、技术夜校等一系列小型多样的科普活动的启迪、引导、培养、训练,从而提高了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不少人还当上了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华中工学院的赵学田教授,就是在这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并因此而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和众多工人学员和读者的尊敬与爱戴。现在,许多部门已行动起来,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贡献各自的一份力量,科普工作也必须紧紧跟上,否则将落后于时代步伐并为社会所冷落。

  

三是为留在农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进一步依靠科技致富奔小康服务。这方面可做的事就更多,历史经验也更为丰富。80年代,中央每年发一个“一号文件”,科协在农村科普方面就紧跟着采取一项或几项重大举措,效果十分显著。许多深入到农村从事科学技术普及的科技工作者,包括大学教授、科研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土生土长的农民技术能手,被广大农户像请财神一样请到家里或村里,传授各种新知识、新技术,乃至手把手的进行技术指导,对开阔农民群众的视野,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以“三农”为对象的《湖南科技报》、《山东科技报》,每期发行量曾高达180万份和200万份。对更新柑橘新品种,传播普及柑橘种植技术作出重大贡献的华中农大教授章文才先生,在80年代曾因此受到了中国科协的重奖,之后又在90年代被评为全国十大扶贫状元。90年代开始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更造就了许多为“三农”服务的先进典型。如南京农业大学与连云港市合作,开展了“百名教授兴百村”工程,一百多名专家教授分别担任一百多个村子的科技顾问,并不时地以科技大蓬车的形式送科技到农村、田头。几年来已为当地引进开发了139个项目,并开设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0多个,讲座40余次,面对面、手把手地向3800余名农村干部和养殖专业户传授先进技术,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确保项目做一个成一个,成一个带一片,受到了当地广大干部和农民的欢迎与好评。如今“南农技术”已成为苏北和皖北农民竞相争抢的“金钥匙”。又如,内蒙古一个地区的牧民,就是从当地流动电影放映队放映的农业科教影片,学会了一些新知识、新技术,从而提高了牛羊养殖技术而脱贫致富的。有人也许会说,你这是农业技术推广,不是科普。“科普法”第20条说得很清楚:“各类农村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应结合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向农民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科普法”第15条,也明确规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社会团体,应当组织和支持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师开展科普活动,鼓励其结合本职工作进行科普宣传;……”特别是各地建立的以农村技术骨干为主体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其人员构成和宗旨任务就是研究开发与交流、推广、普及相结合;科普组织、推广机构与企业、农户相结合;生产与经营、管理、销售相结合;科普宣传、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相结合;你说,这不是科普,那就请你说说,还有什么农业科普?在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举办的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活动,但其中的许多活动形式,如讲演、展览、培训、咨询、答疑、放映农业影视录象和散发各种宣传资料等,也是传统的农业科普形式。科技普及与技术推广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概念,应当相辅相成,互相协作,互相促进,把它们截然分开,各干各的,既不利于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也不利于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

  

当然,这些,都得按照“求真务实”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针对当时当地农民的实际需要,以他们可以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进行宣传、普及,并力求作出成效来,不能摆花架子,或走走形式,作点表面文章,那样是会遭到农民和农村干部的冷眼相对的。值得高兴的是这几年已有不少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大学在这方面作出了可喜的成绩,除上述南京农业大学外,还有河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都为当地或友邻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及培养建立农民自己的农技队伍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了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这些不正是与时俱进的“传统科普”所取得的骄人业绩吗!怎么能够说“传统科普”都已衰落了呢?

  

四是为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与创业服务。这也是我国改革和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科普不仅应当而且也有能力在这一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如中国电子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从80年代开始,就与有关方面联合,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大量家用电器维修培训班,培训出数以百万计的家用电器维修人员,不仅缓解了家用电器维修难的问题,还帮助了一大批城镇青年和待业人员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已创业致富。现在我国的社会情况是,一方面有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找不到工作做,一方面又有大量的技术岗位找不到可以胜任的技工。这是由于我国多年来忽视职业教育以及十年动乱中,大批青少年被迫“上山下乡”耽误了最宝贵的学习时间,而返城后又没有经过严格的职业培训就匆匆走上工作岗位所造成的。从教育的角度看,科普也是一种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继续。现在连一些慈善团体都在主动地想办法帮助这些弱势群体学会一技之长,以便有个生活出路,“科普”更是责无旁贷。

  

五是为公共安全服务。包括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装修安全、集会安全、网络安全,以及应对各种突发性传染病,水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纵火、爆炸、投毒等恐怖事件。这是关系到我国亿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大问题,也是今后城乡生活中,必须经常提醒人们密切关注的一些大问题。不仅各级政府和公共安全部门要下大力气去做,媒体要反复宣传,“科普”也应当主动地自觉地从科普的角度宣传、普及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人们的防范和应对能力。仅以煤矿安全来说,80年代,中国煤炭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组编、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十种《煤矿安全知识丛书》,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每种最少的发行70万册,其中的《入井须知》一书,更多达110万册,创造了煤炭工业出版社建社以来的最高发行纪录。说明这类读物确实是社会需要的。这几年各地的矿井事故不断,难道就不需要了吗?其它方面的安全问题,也都不容忽视,科普在这方面的任务,可谓任重道远!

  

六是为提高全民的身心健康服务。特别是预防和遏制各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和多发病服务。如肺结核、传染性肝炎、艾滋病、性病、‘非典’和心脑血管疾病等以及吸毒、酗酒、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它的道理和重要性无需多说,但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卫生宣传或健康教育。是的,从卫生部门来说,这确实是卫生宣传,或曰防疫宣传,或曰健康教育,而从“科普”来说,它就是医学科普。它们可说是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叫法。这类事物,在社会生活中,比比皆是,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面向“三农”,除应着重普及适合当地需要的农业生产新技术和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技术,以发挥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积极作用外,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普及也不容忽视,现在有许多农民就是因为家中常年有人生病或得了疑难大病而致贫或返贫的。

  

七是为开阔青少年的视野,培养他们学习钻研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方法,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乃至树立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远大志向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服务。这既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青少年科普工作的任务,应当贯穿在各种课外和校外科技活动之中,融入到各种面向青少年的大众传媒和精神产品之中,特别是科普作品之中。但这些思想、观念、方法、精神的传播与弘扬,应当和科技人物、科技史话和科技知识的宣讲介绍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到科技人物的所作所为之中,特别是他们的发现和发明的过程之中,而不是简单地说教。这方面我们已有很丰富的经验,并引进创作出版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发展。故步自封,不求进取是会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不加分析地否定过去一切行之有效的传统经验,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

  

八是为高新技术在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和国防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服务。自80年代,中组部、劳动人事部、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联合举办以司局以上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的《新技术革命知识讲座》以来,特别是863计划提出以后,科技界、出版界和众多媒体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为宣传普及高新技术做了大量的工作,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促使各种现代化的设备和新材料、新技术等的快速推广与应用,如手机、计算机、互联网等在很短时间内就在全国广为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今后应继续跟踪高新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及时地宣传推介高新技术的新成就、新进展、新知识,以开阔人们的视野,加速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九是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也就是说,要向社会的各个阶层,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大力宣传普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四个协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与各个方面相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和“一个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深远意义和任务要求,今年“两会”和总书记、总理的讲话已阐述得十分清楚,科普工作者比一般干部和群众应当更能理解、接受和应用这一战略思想。那我们就应当更加自觉地在这方面发挥我们的积极作用,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实际需要,从众多题材中选取他们应当理解、接受和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思想观念,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普及,以提高全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和贯彻执行这一战略思想的自觉性和科学态度。

  

这里要说明的是,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社会的方方面面将是多元化的,科普的方方面面也必然是多元化的。强调突出重点并不等于排斥其他,而是要给于更多的关注,投入更大的力量。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战略重点,与科普研究专题组所列的战略重点有三点不同:一是范畴不同,它是从加强科普事业建设的整体来说的,如努力形成政府积极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市场有效推动的科普新格局;大力加强科普场馆建设,加强大众传媒的科普宣传力度;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科普工作队伍,以及增加科普经费投入等都非常重要,我都赞成,因此,就不重复了。我这里所说的战略重点,主要是从为谁服务和普及什么这个视角来说的,也就是对什么人,普及什么是当务之急;二是战略重点的排列次序有些不同,我是更多的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急迫需要,更多的着眼于各种科普对象、特别是工农大众的急迫需求,也就是人民大众最急需的是什么,我们如何去满足他们,而专题组也许是更多的站在高层或科技部门的角度考虑,我要宣传普及些什么;三是在科普的对象上,除突出农民、青少年和干部外,我还强调了要重视对企业职工的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教育,包括下岗失业人员,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不仅劳动部门、企业、工会要做,教育部门和科普团体、科普机构也应当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在,共青团、妇联、残联、社区等都已行动起来,科技系统更是责无旁贷。

  

以上所述,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认识,也是众多老科普工作者、特别是处于城乡第一线的基层科普工作者的认识,希望它能有助于正在进行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所包含的“科普”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不妥和不完善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五柳村)

    进入专题: 章道义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78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