呙中校:《让子弹飞》引爆政治隐喻狂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7066 次 更新时间:2024-03-09 23:19

进入专题: 让子弹飞  

呙中校  

《让子弹飞》票房冲破四亿大关,在中国引爆一股政治索隐、解读现实与历史的浪潮,认为它的魔幻现实主义带有革命英雄主义色彩和强烈的政治隐喻。无论左、中、右都对电影阐述的革命主题表示肯定,片中台词和意向被认为是对中国贪腐现实的讽喻,反映当下中国社会暗潮涌动。「让房价飞」、「让工资飞」等也成为嘲讽现实的潮语。

中国电影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惊喜了——上映后既叫好又叫座,这就是近日在中国影院热映的《让子弹飞》。自十二月十六日上映到二十七日的十一天内,票房冲破四亿人民币(约六千万美元)大关,平了《阿凡达》早前在中国大陆创下「最快超越四亿票房」纪录。不但票房大卖,还在全国引爆一股政治索隐、解读现实与历史的浪潮,舆论认为它的魔幻现实主义在搞笑娱乐之外,还带有明显的革命英雄主义色彩和强烈的政治隐喻。更难得的是,虽然大家对电影解读各有千秋,但无论左、中、右都对电影阐述的革命主题表示肯定,更多的人认为电影对中国当前的贪腐现实有强烈的讽喻,为此,一度传出中国有关部门要求冷处理这部电影的传闻,而电影制作方也郑重辟谣。

《让子弹飞》的公关负责人也一直对记者强调,这部电影只是娱乐贺岁片,不要过度解读。导演姜文也对媒体称,不急于表达思想。不过,观众很容易就发现,《让子弹飞》相对于原著而特意埋下的辛亥革命暗线,以及片中比比皆是的象征符号和不断增加强化的革命意象,让这部电影中的革命主题和政治隐喻呼之欲出。

中国社科院博士生黎文认为,姜文的电影一向有狂欢色彩,《让子弹飞》就是一场「革命的狂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认同姜文在电影里叙述的是一场革命,「但是一种同盟会这样的革命党人才能策动的革命……而非我们某些看官眼里别的什么革命」。在张鸣看来,辛亥革命的特点正如影片中所暗示,几个英雄打天下,拯救百姓,而百姓却是面目模糊的群氓式形象,除了几个土匪和几个家丁,电影里所有的百姓都是些光着脊梁的模糊影子,只会一齐跪倒,一齐欢呼,一齐奔跑,一齐抢劫。「这样的革命不需要动员,英雄们打赢了,群氓自然就会跟上。但建基在欺骗和利用百姓基础上的革命,结束之后又能如何?」

不过,有些解读太过离谱,甚至有点匪夷所思,但是都反映出当下中国社会暗潮涌动,人心思变,正好藉《让子弹飞》的杯酒,来浇胸中之块垒,而无论电影原本要表达什么或表达出什么。

「让XX飞」也成为一种流行句式,成为网友们嘲讽现实的最新潮语。天涯网友调侃当前的物价说:「继《让子弹飞》热映之后,发改委转型电影新片《让油价飞》今天将在全国热映,预计票房收入过亿;国土资源部不甘落后,准备年底也播出贺岁新片《让地价飞》……」「至于什么时候证监会筹备《让股价飞》,目前还没有时间表。中国政府热播长篇历史史诗巨制《让房价飞》表示毫无压力~鸿篇巨制《让工资飞》暂无计划……」

由中国大陆导演姜文执导并携手周润发、葛优、刘嘉玲主演的《让子弹飞》,讲述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名为张麻子(姜文饰)的土匪冒充县官马邦德(葛优饰)在鹅城上任,与鹅城恶霸黄四郎(周润发饰)斗智斗勇的故事。而张麻子真名张牧之,曾跟随蔡锷南征北战,参加过辛亥革命,蔡锷病逝后张牧之不满官场腐败、军阀混战而落草为寇,当他遭遇黄四郎这个恶霸时却又重燃起早年的革命理想。而黄四郎也并非一般的恶霸豪绅,他家财殷实,早年留过洋,武昌起义时曾对革命有功,之后利用革命后获得的权势控制官府、欺压百姓、谋取暴利。因此,张麻子与黄四郎的斗争从最初的打劫、复仇,很自然演化为以「公平、正义」为名的打土豪、分财产的一场革命。

《让子弹飞》改编自作家马识途《夜谭十记》中的第三记《盗官记》,早在一九八六年就被导演李华搬上银幕,名字为《响马县长》,当时也曾红火一阵。原著中张麻子与黄四郎的背景都很简单,张麻子是被逼上梁山的土匪,本名不可考,「张牧之」是因为买官做县长而改的名,也就是张麻子在前,张牧之在后,而电影则恰好相反;原著也没有提到他们参与过辛亥革命,而电影中为他们加入的辛亥革命背景,使他们之间的斗争不再是单纯的革命与反革命,而是革命理想主义者对既得利益者的继续革命。

革命符号和政治隐喻

正因为这部电影不像其它电影回避政治话题,反而充满革命符号和政治隐喻,网友认为这是二零一零年最「给力」的国产电影。《让子弹飞》中的符号暗示、对比强化等显示了强烈的姜文风格,这也是电影成功的因素之一。马拉火车在片头、片尾强化出现,「让子弹飞一会儿」在片名、片头、片中一再出现,蒙面的麻将面具「筒子」反复出现,屁股的意象在武举人被打、师爷屁股被炸出现,花姐举枪的姿势与张麻子学她的姿势,尤其是关于鹅的意象,除了鹅城之名、广场上的鹅、冲击碉楼路上跟随张麻子等人的鹅之外,影片甚至让跟随武举人的混混每人抱着一只鹅……导演似乎怕观众忽略或不理解这些他特别设计的意象和符号,不断增加、对比强化,乃至于让人有用力过头的感觉,以电影中台词来说就是「不是他妈的不用力,是他妈的太他妈的用力了」,而观众不认真解读这些意向,还怕真对不起姜文的用心和演员们的「用力」。

对于这些具体的象征符号,观众还能有比较一致的解读,比如马拉火车隐喻革命后的中国和现实中国是表里不一致;屁股,就是隐喻武举人、师爷这些投机分子、势利者的「屁股决定脑袋」;「筒子」谐音「同志」,也带出国粹麻将所隐藏的国民性;鹅象征麻木自私、胆小怯懦、随波逐流的芸芸众生;光着膀子的群众代表「衣」无所有的无产者;张麻子代表革命理想主义者,黄四郎象征革命后的既得利益者……

然而,这些象征符号的增加及隐喻的模糊多义,以及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魔幻转换,让观众对这些意象的进一步解读千变万化,不一而足。康城与鹅城,是代表「诳」城与「讹」城,还是代表理想中的小康之城与现实的饥饿之地;上海与浦东,到底是不是一体张麻子的革命英雄主义是失败还是成功?黄四郎的溃败毁灭,是集权专制的溃败,还是权贵资本主义的终结?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八零后作家蒋方舟套用鲁迅的话评《让子弹飞》说:「姜的牛逼之处,在于这片毛粉见毛,美国粉见华盛顿,改良派见改良,革命派见革命,民粹们见民粹,屁民见救世主,广电们见没有某党就没有新中国。各派都喜闻

乐见觉得替自己说了话。」《让子弹飞》被一些粉丝看作是现代版的《红楼梦》,网上网下,不断有人考证索隐,去寻找和强化心目中的《让子弹飞》。

一位一本正经的央视《新闻联播》主播看见色情暴力,观影中途愤然离场。央视主播郭志坚在其博客中写道:「充斥全片的脏话(国骂)、血腥场面和性暗示把我这个普通观众折磨得只能提前离席。」

重口味的观众发现中国出现了真正的美国式西部大片,大呼过瘾,热血沸腾。影评人「梦见乌鸦」说:「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狂野洒脱,机智幽默,还有那抹不去的雄性气息……片中美得令人心碎的川西风景和久石让优美流畅又始终骚动不安的音乐,在环境的烘托下,大量的斗智斗勇搭配稀奇古怪的大计小策,箭在弦上的紧张气息中又贯穿着令人喷饭的对白与情节,还有马战、枪战、巷战等诸多大场面镜头,同时点缀了荡气回肠的兄弟情谊和一抹乱世爱情,将本片打造为一部融合了江湖热血和黑色幽默,突破中国传统大片风格的姜文式大片。」

重庆人看到讽刺唱红打黑,上海人看到浦东开发的狂热。有人说,鹅城的城门口还有一滩水,那就是朝天门;张麻子打击黄四郎,「是电影版的打黑反腐」。有人说,片尾的火车奔向浦东,就是奔向改革开放,是中国人在追求富裕的生活……

最强大的「索隐帝」是一片名为「《让子弹飞》的一些暗线,隐喻,野心和吹捧」的帖子,从辛亥革命的线索考证了张麻子跟随蔡锷、黄四郎曾参与辛亥革命的「历史」,不过作者认为姜文的「站着也能把钱赚了」是针对中国电影界的潜规则「跪着才能赚钱」而言。其它如「让子弹飞中的隐喻大解密」、「《让子弹飞》中的政治隐喻小解析」、「《让子弹飞》的官场隐喻」这类文章更是不胜枚举。

当然,也有一些对电影隐喻的考证、解读让人感觉「扯」得太远,甚至匪夷所思。例如,把马拉火车解读为「马列主义」,等等……这些也许是过度解读、随意发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电影,弱化了对电影价值的探求,但客观上却是一种社会情绪的反映,是涌动的人心时刻在「借题发挥」。

暴力美学结合荒诞现实

当然,像这样一部带有批判和反思的电影,很容易引起观众联想,观众很容易把电影的意象和现实挂起钩来。例如电影中关于谈判分成比例的情节,很容易让人想到官商勾结;小六子剖腹验粉的场景,则被不少观众认为是影射现实社会中的「开胸验肺」,而姜文想表达什么则不重要。其实,姜文的电影作品带有很强的暴力美学观,而「剖腹验粉」很可能是暴力美学结合荒诞现实主义的产物。然而,要命的是,当前中国的很多社会现象比什么都荒诞,姜文的荒诞现实主义在中国已经不是荒诞,而就是写实主义。「开胸验肺」与艺术化的「剖腹验粉」没有什么不同,在司法不公的制度下,小六子「剖腹验粉」的结果仍然是惨死而难以伸冤,而现实中国的「开胸验肺」者很长时间没得到公正对待。

如果比照现实,那么中国老百姓从电影中又能挖出无穷无尽的隐喻和影射。比较典型的是,张麻子、师爷及黄四郎的象征意义。在革命中,张麻子代表的是激进的革命理想主义者,黄四郎代表反动的腐朽势力,那么师爷则代表投机力量。在现实中,张麻子则对应改革者,他们看到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强烈要求恢复社会公平和正义;黄四郎作为既得利益者则要继续坐享其成,是改革的主要阻力,而师爷主张「渐进式」改革,认为 「步子大了扯着蛋」,是温和派。

因此,左翼人士对这部电影的上映大为激动,传统左派的网站「乌有之乡」连续几篇文章分析《让子弹飞》。其中署名夏歌的文章「导演姜文是左还是右?写在《让子弹飞》观影之后」认为「《让子弹飞》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情感,都是左的,是《太阳》之后的回归。刨去《让子弹飞》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它在一些至关重要的地方都反映了深刻的『左』的思辨」。

但姜文在整个社会向右转的三十年中,他习惯于在左翼的语境下讲自由主义,在右翼的语境下讲人民英雄?

另一篇题为「《让子弹飞》的政治隐喻——毛泽东式的革命理想」说:「纵观全片,到处都可看见毛泽东的影子。」认为张麻子的「继续革命」指的就是要继续阶级斗争:「老三娶了花姐,坐上了和马邦德上任时同样豪华的列车,一路欢笑奔向大上海的繁华界,过去的革命者不又代替了旧的统治者享受荣华富贵吗?张麻子依旧一身戎装骑在雪白的战马上继续前行,他要永葆『山匪』的本色!毛泽东晚年似乎亦是如此孤独而壮心不已,只可惜没几个战友愿坚决地和他老人家『继续革命』了!」

一些自由主义者对电影主题肆意滥解,左派的解读有时也让人哭笑不得:「张麻子脸上没麻子,但至少有颗美男痣吧,这难道不是毛泽东的化身吗?」

姜文的确非常崇拜毛泽东,他自己毫不掩饰这一点。姜文曾对美国导演奥立弗?斯通说:「毛泽东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家,更是个极有魅力的艺术家,他把整个中国当成他的作品。」斯通请他出演毛泽东,他说:「我了解毛泽东的历史,理解他的内心,要演的话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演过我,只是我长得不够伟大。」

因此,影片结尾张麻子那种知交半零落的落寞,左派认为这正是晚年毛泽东的心境,为此要发动文革,继续革命。对此,右派认为,电影结尾同样可以解读为,火车奔向浦东是人们认为跟着老大继续革命「不轻松」,而更愿意去过自己的小日子。左右派在这里的差别还体现在,左派认为马拉火车就是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表是中国特色的,内部其实已经资本主义化了;右派则认为,片头的马拉火车是中国化了的马列主义(「马」拉「列」车),片尾的马拉火车恰恰反映改革不彻底,学了西方经济制度的一点皮毛,但思想观念和基本制度没有根本改变。更有人提出马拉火车象征的是经济上高度自由、高速发展,而政治上高度集权、守成不变的中国模式。中国虽然跟着西方(浦东)走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跟上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列车,但中国依然是靠一群出卖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的人在前面拉着,而且政治体制的建设严重落后,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一旦马和车之间的链接被突来的危机打断,廉价劳动力优势瞬间消失,中国模式的火车也就人仰马翻,灰飞烟灭。从马列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中国模式,马拉火车的意向恰好被解读成现代中国的主要发展脉络。

左派对革命的神圣化和对张麻子的英雄化,结果踏入「只要结果正义,而不管手段如何」的政治伦理陷阱。天涯网友xiaohai1977认为,张麻子为追求公平而在程序上鲜有道德可言,与黄四郎具有同构型:

黄四郎求权与利,张麻子要公平,泾渭分明。黄四郎用权势压着鹅城百姓跪着,而张麻子用枪逼着他们站起来;张麻子用老汤的手下和师爷的尸体为敲门砖,而黄四郎用小六肚里的一碗凉粉为探路石;黄四郎用假张麻子为敛财工具,而张麻子用黄四郎替身为引爆的引子;鸿门宴前,刀剑前的三条人命是双方你来我往的筹码;这些都殊途同归。黄四郎和张麻子对百姓的看法一致,都认为百姓是愚昧的,黄四郎认为他们愚昧,所以可以压榨,为自己敛财;张麻子认为他们愚昧,所以只能操纵,为自己公平的理想奠基。而且双方一致认可老汤那样的人才是他们能依仗的对象。

当黄四郎问张麻子:「你会在鹅城做下一个我」;张麻子是笃定地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可骑在白马上的张麻子却是疑惑的,他在疑惑「我已经给他们分银子啦,给他们公平啦,鹅城怎么还是那样」,也许张麻子把这归罪于百姓的愚昧,却没有想过对于康城的狂热追求,让他做着和黄四郎同样的事情。

浓缩了百年革命史

媒体人笑蜀说:「一部《让子弹飞》,相当程度上浓缩了百年革命史。张麻子的革命,归根结底是宏大?事的革命,而不是微观的革命;归根结底是外来者人为制造的革命,而不是从人心中内生的革命。这样的革命神话是到说破的时候了,这样的革命模式是到终结的时候了。中国的转型,再不能够是只换一批新人而根本不换车不换轨道的轮回。」

这触及政治伦理的深层次结构,涉及革命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及价值体系的重构与制度建设。这是精英主义思维的姜文不能在电影中表达和体现的——革命成功了,弟兄们要轻松过日子,花姐问他「还想要怎样」,他无言以对。表面上是领袖人物不能被自己群众理解的落寞,其实是领袖也不知道把群众带向何方的茫然。因此,姜文身跨白马,目送夕阳西下,怅然若失……

    进入专题: 让子弹飞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835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亚洲周刊,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