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捷:一流博士从何而来——关于博士生培养的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90 次 更新时间:2004-07-03 12:06

进入专题: 丰捷  

丰捷  

中国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近年来虽然招生数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但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如何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成为众多高校向“研究型大学”转变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10月中旬,规模盛大的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在清华园举行,300余名博士生和部分高校领导坐到了同一个讲台下,一个共同的议题萦绕在会场内外——世界一流的博士生从何而来?

突破 从制度创新开始

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来自于创新的环境、创新的制度。目前,教育部正在分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研究生创新中心的建设,研究生暑期学校的举办等。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表示,举办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也是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目的就是为博士生营造学术交流的氛围,为全国博士生提供一个高起点、大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

要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在博士生培养制度上改革,就必须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这不仅是众多高校的共识,而且正在成为他们努力探索的方向。不久前,北大、清华分别推出博士生招生改革措施,改考试为选拔。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部在招收博士生时,则推行长达2—3天的复试程序,考核学生的科研综合能力。在培养方面,华中科大、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很多学校在学制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中科大有意改变传统的硕士、博士两个独立层次,改为联贯式,以培养博士为目标。前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研究生不确定导师,后期以研究为主,作为学校流动的科研人员对待,纳入学校科研队伍和人力资源管理,取消博士生入学考试。通过“过关考试”的学生,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其他学生修满一定课程,完成论文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复旦大学设立了研究生创新基金,分优秀论文抚育基金、创业种子基金、风险选题研究基金三个方面。三年来,资助了132项学生提出的课题。而作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培养的尝试与探索,清华大学从2001年底起就讨论、酝酿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的途径,去年3月开办“清华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一年多来,3096名博士生和757教授积极参加了42期学术论坛,2441名博士生在论坛上作了公开学术报告。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认为,创建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和平台,对博士生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为博士生培养提供了愈加有益的环境,而与此同时,进一步突破条条框框的约束,实现制度上的创新仍然是博士生导师及博士生们最热切的期望——

博士生招生能否自主?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铁虎指出,如果导师看好的在本学科领域很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公共课差一两分,专业课也差一两分,这并不能说明他的综合实力,但是却很难录取。与此同时,考上博士后会有一些人对导师的研究方向不满意,希望换导师却不是一件容易事。中科院研究生院学生处处长吴晓东说,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博士生和导师之间可以有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进行双向选择,这样给了教学双方充分的选择,更有利于开展研究工作。

衡量创新的尺度是什么?该如何衡量博士生的研究成果呢?只看中发表论文的数量吗?东南大学研究生副院长王修信说,在东南大学,博士生至少要发表3篇论文(2篇核心期刊、1篇SCI),但是参加重大科研项目或者在学校的重要学术会议上有学术报告,都可以代替论文。在衡量博士生研究成果时他们注重三个方面:高质量的期刊、重大项目和论文创新。其中尤其看中研究成果的质量,如果有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就可以毕业。

  

关键 导师素质和创新意识

“一流的学生,三流的老师”,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某种问题,而这在博士生培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中导师数量上的缺乏和素质上的欠缺是重要因素。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赵伟指出,没有足够比例的人留下来做研究生导师,使得有些学校有些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捉襟见肘。李铁虎则认为,中国的博导缺乏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为此,提高导师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大家共同的呼声。

“导师的创新意识在于能高瞻远瞩地洞悉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能跳出单一学科的框框,融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指导,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创新意愿,发挥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并从中选定学生的研究方向。”王修信这样概括,据了解,目前东南大学就开设了“导师沙龙”,定期请院士、知名导师给导师群体做讲座,交流研究生培养经验,讨论怎样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关于一些前沿科学的博士生课程也对各专业的导师开放,培养导师群体的综合素质。中科大则改革了博士生导师聘任制度,在导师资格审查方面着重观察教师的学术活跃程度,在做法上则改评审为上岗聘任。此外,复旦大学即将出台校级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奖励办法,配合全国及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形成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三级评优、奖励制度。

 

创新 必不可少的素质

要成为一流的博士生,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听听博导们开列的条件——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皓明教授:理想中的学生应当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下列素质:第一,对什么都能够产生兴趣。在路上遇到一群蚂蚁,你能够有兴趣去观察其有没有运动规律。第二,要有坚定的毅力和执著的精神。兴趣不能总是变来变去,抓住一个问题要做下去,做升华了以后就会触类旁通。第三,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与社会上各种人打交道的能力。许多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很重要。同人家谈项目,能够用最简单的几句话抓住对方,用几分钟的时间把问题的核心点提出来,这就是能力。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胡鞍钢教授:我理想中的学生有不同的层次,最重要的是要有敬业精神,能始终不断地为国家贡献知识。第二就是他的专业精神,必须达到最好的水准。应该是在自己所投入的领域中独树一帜,有明显的创新精神。这需要培养,需要锻炼,还需要自己的努力。学校、老师、社会都给他创造条件,但是关键还取决于他自己的努力。还要看这个学生未来的发展能力怎么样,是不是有较大的潜能。其实每一位成功者都必须经过历练,理想的学生要有大的志向。导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考虑他未来的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接人待物、写作表述、韧性等等。

清华经管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子奈教授:理想中的学生要有五个基础:第一,哲学基础。第二,知识基础。就是要多上课,多读书。第三,方法论基础。第四,能力基础。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创造性知识的能力。第五,文化基础。提倡一种创造性思维,提倡一种批判精神,提倡一种个性的培养。这五种基础也是创造型人才的基础。有这五种基础,选择一个前沿的、具有创新前景的研究课题,用明确的、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最后取得研究成果,这样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进入专题: 丰捷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302.html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