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纲:中国经济为什么没有“崩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04 次 更新时间:2010-01-13 20:13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樊纲 (进入专栏)  

中国经济为什么没有崩溃?

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像东南亚和拉美等落后国家一样,面临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如“三农”问题、贫困问题、失业问题、收入差距问题、法制不健全问题、市场不健全问题以及腐败问题。

中国还有另一类问题,即转轨经济问题。这类问题与其他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国家相似,有国有企业、国有银行、计划控制、政府审批、政府体制和法律结构等问题。

所以说,中国的特点就是问题特别多,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转型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与转轨经济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互相制约,更加复杂。再加上中国有13亿人口,地域宽广,所以在中国许多问题很容易成为世界之最,失业、等待就业人口世界最多,国企下岗也是世界之最,收入差距问题也可能发展到世界之最,不是之最,也是之最之一。

认识到中国问题的难度,就可以明白中国问题不是短期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很长时间开解决。中国已经进行了20年的改革;如果能再用50年解决这些问年时间建立起一个市场经济,仍然算得上一个伟大的成就。

发展中国家与转轨经济问题交织够成了中国两套问题的特殊性,既是中国的难题,也是中国之所以能相对平稳地进行改革和保持增长的原因。

俄罗斯和东欧等转轨国家,在改革之初已经是经济高度工业化、高度国有化的经济,90%以上的人口都是国有企业职工,100%的人都享受社会福利。中国与他们不同。改革之初,中国有80%的农业人口,因此基本还是农业社会。当时中国人均GDP只有100美元左右,享受社会福利的人在中国超不过20%。按这个标准计算,中国从来就没有超过80%的社会主义,农村人口也从来没有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而由于我们不是一个高度工业、高度国有化的经济,改起来也就相对容易,比较容易实现收入的增长和经济的增长,实现在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改革。加上政府政策的作用,不断地推进改革,中国就能够实现“带着问题增长,在增长中解决问题”。后面关于若干问题的分析,就是要说明为什么中国能够在问题中成长。

难题之一:收入差距

经济学上有两个衡量贫困的概念,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

绝对贫困化是动态指标,指的是一个人今天的收入按物质水平来衡量,绝对最低于过去的收入水平,而不论收入水平有多高。需要注意的是,绝对贫困化不等于是“绝对贫困”,那是一个表态的概念,指一些人的收入不能满足基本的需要。而“绝对贫困化”指的是哪怕是高收入者,只要其今天的收入低于昨天的收入,在经济学理沦的意义上,就是发生了绝对贫困化。

相对贫困化也是一个动态概念,指的是一个人绝对收入水平在提高,但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和其他人比较起来,他的收入增长没有其他人快,与高收入者的差距在拉大。中国目前有一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状况,包括农民、许多工人,虽然这么多年来生活水平都在提高,但是因为社会上有别的人收入增长速度更快,也会感到自己相对贫困了。

在一定意义上说,相对贫困化不可避免,这是改革和发展必经的阶段。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改掉过去的绝对平均主义,其结果必然是收入差距拉大。当国际上一些人士批评中国贫富差距在扩大时,他们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也是中国进行改革的必然结果之一。拉大是正常的,拉得太大则需要进行调整。但是,不能因此否定收入差距拉大这个过程。大多数人对于收入差距拉大之所以反感,是认为贪污腐败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根源。但是,即使把贪污腐败都消除了,中国的个人收入拉开差距在我们的这个发展与改革阶段也是不可避免的。当然我们需要做的是采取一些措施来遏制贫困化的过快发展,特别是现在要开始考虑遗产税、累进所得税,希望富人多交点税,为社会多做点贡献,搞一些对穷人的转移支付。

难题之二:城乡差距

城乡差距的问题体现在所谓的“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性难题在于,中国在有限的土地上聚集了太多的人口,其中大部分为农业人口。

中国只有7%的耕地,利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农药,是使用不了多少劳动力的,中国农业现在不能用集约化生产,也并不是缺乏技术,而是因为过剩的人口没有出去,这些土地还在支撑着最后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

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已经没有可能靠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不再成为农民。这是中国几千年的问题,现在面临着一次解决的机会。农民之所以在过去两年收入仍然在增长,也正是因为农民还在不断地转变出来,在非农产业里获得新的就业岗位。

有人认为世界制造中心是贬低了中国,而中国应当成为科技中心。但是,即使中国成了科技中心,也还必须是制造中心,否则,几亿农民进到城里干什么?做工程师?不是,还是得做制造业。即使全世界的制造业都移到中国,也许尚且不够消耗中国的劳动力。来料加工,不仅可以使中国获得地租、税收,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解决几亿农民的生存问题。

因此,中央政府万不可排斥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企业可以不考虑农民的就业问题,而是只关注盈利与否,但是,这些问题最后都是中央政府的问题。提升产业结构的提法值得商榷,不如改为扩充产业结构。即使发展了高级的产业,低级的也不能扔,而是最好全部都留在中国,这样才能通过产业升级为更多的人解决就业问题。

难题之三:地区差距

中国的地区差距很严重,但是,地区差距并不会成为中国经济崩溃的原因。

首先是目前中国并不存在分裂的倾向。而且,可以说现在是中国历史上最愿意统一的时期,因为落后地区想利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市场,而先进地区想利用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和市场。在市场的作用下,各个地区或者主动或者被动地寻求市场的一体化。两年前,香港对于与大陆合作建设经济开发区没有兴趣,现在则积极性很高,就可以看作一个例子。

难题之四:金融问题

国际上讨论中国的金融问题,一个主要是指中国的银行的坏账,另一个是政府的债务。但其实这两个问题,情况不太一样。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字,中国国有银行的坏账与GDP比率差不多在26%~27%。如果加上从银行转到资产管理公司的1400亿元资产(扣除出售部分,还剩1300亿元),坏账总额大概占GDP的40%。可以说在银行的坏账方面,中国算是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对于日本我们常常称之为深受银行坏账困扰的国家,日本经济学家争论的是银行坏账比例究竟是6%,还是10%、11%。

令人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坏账,中国的银行仍然在运作,老百姓没有挤兑,反而还在往银行里存款。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国的银行存款已经超过8万亿元人民币。并且,中国仍然保持经济增长7%~8%,没有出现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金融问题,我们需要从一个更宽的角度来看。

在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来看,中国的政府债务则可以说是属于最低的之一。实施了四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每年发行1500亿特殊国债,到现在为止,中国的政府国债占GDP的比重不过16%(三月份人大公布的数字),16%在世界几乎是最低的。根据《马斯特里赫条约》规定,欧盟国家加入欧元区的标准是政府债务占GDP比重不超过60%。即使现在,意大利的政府债务占GDP仍然达90%。日本这个数字是140%。

中国之所以银行债务比较高、政府债务比较低,是有历史来由的。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实行拨改贷政策,政府不再给国有企业拨款,初始投资和补贴等都由银行贷款。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中国都是短缺经济,财政没有真正发挥过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经济的功能,即很少发债。所以,中国的国债占GDP的比率是较低的。

银行坏账加上国债,相对来讲,中国并不太高。可以再加上另一块外债。通过亚洲金融危机可以看到,外债过高韩国短期外债占GDP的比率当初将近40%、泰国近30%是导致一国金融危机的主要缘由。中国的外债是比较低的,占中国GDP的比重是15%,其中短期商业外债只占到GDP的1%。

银行坏账、政府债务以及外债,都是属于国家债务,最终需要全社会来偿还。这三者累计起来,占中国GDP的60%~70%。如果不算长期外债,则只有57%~58%。这样的比例是在警戒线以内、也是可以控制范围以内的。

正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即使有很高的银行坏账,但是却没有那么大的金融风险还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如果说中国有金融危机的话,也不是类似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外部风险,而是在于内部,即银行坏账太多导致的信贷萎缩问题这个金融危机其实已经发生。这也是中国从1996年出现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至于外在金融风险(对外支付危机)方面,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中国甚至是过度保险的。中国出口顺差每年超过200亿美元,经常帐户保持盈余,资本帐户上外国直接投资不断增长,并且外汇储备不断增长,已经达到2300多亿美元(今年有可能达到2600亿美元)。从经济学角度上讲,一个发展中国家是缺资金的国家,拥有如此数量的外汇储备并不合理,更多的是起到金融保险的作用。

中国金融有这么多问题,有几个方面体制上的原因,这是我们改革的重点。

首先是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中国几乎所有的竞争性领域都已向民营经济开放了,而银行领域仍然由政府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没有彻底改革,但是国有企业仍然是贷款大户,结果导致中国创造产值和就业的部门无法获得金融资源,而不创造产值的部门又占有过多的金融资源。

现在,中国非国有企业创造全国将近70%的GDP,却只能获得大概不到30%的贷款。而国有企业目前创造全国30%的产值,却获得70%的金融资源。两者之间存在的差额是什么?正是那40%的坏账。这种不合理的资源分配体制导致金融资源分配出现扭曲和无效率。此外,资本市场从一开始就是为国有控股企业融资,而很少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面对这么多的问题,中国金融改革的出路在哪?如果一方面能严格控制国有银行坏账的增长,一方面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并为金融资产寻找新的增长点,这样要消灭当前的坏账其实并不是很困难。如果银行坏账保持目前占GDP的比重,即40%,而GDP每年增长8%,七年坏账占GDP比重就会下降一半,十年下降70%。这同时提醒我们,不要在不良资产的存量上做文章,比如债转股,而是应该在金融资产的增量上做好文章。在流量上解决问题,才是金融问题的出路所在。

进入 樊纲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133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