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兰:WEB2.0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42 次 更新时间:2008-12-16 09:30

进入专题: WEB2.0  

彭兰 (进入专栏)  

关于WEB 2.0,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是,WEB 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WEB 2.0 内在的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发掘个人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体系中来,广大个人所贡献的影响和智慧和个人联系形成的社群的影响,替代原来少数人所控制和制造的影响,从而极大解放个人的创作和贡献的潜能,使得互联网的创造力上升到新的量级。[1]

总体来说,WEB 2.0指的是互联网的第二代服务,这既包括互联网的底层技术变革,例如,P2P技术对现有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冲击,同时也指互联网应用层面的变化,其中,博客(包括播客)、维基、RSS、SNS、社会书签等尤为受到关注。对于WEB 2.0,业界的反应不尽相同,有人热情吹捧,认为它是革命性的;也有人认为它并没有太大技术含量,与第一代互联网没有实质性不同。这些反应的背后都是各种各样的商业动因。作为研究者,既要注重业界的动向,又要摆脱商业的喧嚣,超越商业的视野,来研究新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这也是本文的出发点所在。

一、WEB 2.0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虽然在网站运营中普遍推广WEB 2.0概念并以此作为新一轮网站竞争要点主要始于2005年,但关于WEB 2.0中一些相关应用(如博客)的关注从2002年左右就开始了。

在WEB 2.0的发展中,博客概念的推广以及博客网站的发展是最为显著的。2002年7月方兴东、王俊秀正式命名blog的中文为“博客”,2002年8月方兴东、王俊秀开通博客中国(blogchina.com)网站,开始了博客在中国的全面启蒙和推动。

2005年是中国博客商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年份。这年8月,博客网(www.bokee.com,原博客中国)宣布获得博客网站业内最大的一笔风险投资,总额为千万级美元。同年11月,中国博客网(BlogCN.com)宣布获得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而这年新浪与搜狐两大门户网站先后推出博客服务,并推出名人博客、博客大赛等一系列商业营销活动,对于博客的商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调查数据称这一年中国的博客数量达到了1600万。而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06年7月发表的数据,在中国网民使用的网络服务中,使用博客服务的比例为23.7%,也就是说,到今年上半年,中国网民使用博客服务的人数约为2900万。

可视为博客一个分支的播客,也是近两年在中国发展起来的。2005年底,一位名为胡戈的网友“恶搞”著名导演陈凯歌的电影作品《无极》,创作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作品于2006年初在网络中迅速流传并引起强烈反响。这一事件除了引发了关于“恶搞”的争论外,也显示了播客这样一种新生事物对于既有的文化秩序的冲击。中国第一家播客网站名为土豆网(toodou.com),它提供了一个让个人自由发布原创音频视频作品的平台,与最近因被Google重金收购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Youtube 异曲同工。目前,土豆网、菠萝网(WWW.PODLOOK.COM)、波谱播客(原名播客天下,www.imboke.com)、中国播客网(http://www.maidee.com/)等纯播客网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影响,而博客网和中国博客网等也陆续开通了播客频道。另外,诸如“反波”(antiwave)这样的个人播客也日益显现出它们独特的力量。

与博客相比,维基应用在中国的发展较为缓慢,虽然有中文维基百科 (zh.wikipedia.org ) 、 维库(www.wikilib.com )、 天下维客(www.allwiki.com) 和网络天书(www.cnic.org/wiki )等网站,但使用人数有限,影响力也有限。

RSS在中国的运用始于2004年,这年3月,“博客中国”网站推出了15个频道的RSS新闻服务。同年8月9日,新华网推出了RSS聚合新闻服务,推出试运行的聚合新闻栏目11个,在2004年奥运会期间,新华网也利用RSS系统推出了有关内容服务。此外,百度新闻、计世网、天极网等也成为RSS技术的积极采用者。新浪网于2005年初也推出了RSS新闻服务,并开发了自己的RSS阅读器。目前,许多主要的新闻网站都开通了RSS服务,各类博客网站也嵌入了RSS服务。在中文RSS阅读器中,“看天下”、“周博通”、“博阅”、“新闻蚂蚁”、“新浪点点通”等阅读器,各自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

从社会书签功能的应用看,天天网摘(www.365key.com)和我摘( http://www.wozhai.com )较具代表性。此外新浪也开通了类似的服务VIVI ,但总体来说,中国网民对于这一功能了解还较少。

在SNS服务方面,出现了亿友 (www.yeeyoo.com )、 联络家(www.linkist.com )、优友地带 (www.uuzone.com )、四度关系 (www.4dguanxi.com )和校内网(www.xiaonei.com) 等数十家网站,但总体来说,还未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尽管Web2.0在中国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但仍然不尽如人意。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在2006年2月发布《2005-2006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指出,普通互联网用户对Web2.0知者甚少。其中,73.3%被调研者不了解Web2.0。

但是,无论如何,WEB 2.0的应用已经逐渐渗透到中国的网络社会中,其社会影响也日益明显。

二、从人与内容的关系到人与人的关系——WEB 2.0的核心指向

虽然人们对于WEB 2.0的定义和特征的概括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指出了WEB 2.0 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物(或内容)为中心。

同时,对于WEB 2.0另一个共识是,它是一种用户参与的架构,这既指网站内容建设,也指网站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建设。

WEB 1.0时代的口号是内容为王,网站的目标是以内容来吸引眼球,吸引人。这种思想也是传统媒体思想的一种延续。但在网络中,人与内容的关系常常受到超链接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因而呈现出偶然性、随意性与跳跃性,而信息过载也使内容对于人的持续吸引能力受到不断削减。也就是说,在网络中,人与内容的关系往往不是稳定。有时反倒是形式(例如界面风格)对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方式产生较强的制约作用。网络要能持续地发展,必然要有一种超越人与内容关系的新动力。

而WEB 2.0的指向,则试图把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虽然WEB 2.0也强调内容的生产,但是,内容生产的主体已经由专业网站扩展为个体,从专业组织的制度化的、组织把关式的生产扩展为更多“自组织”的随机的、自我把关式的生产。个体生产内容的目的,也往往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纽带、为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

因此,WEB 2.0使网络不再停留在传递信息的媒体这样一个角色上,而是使它在成为一种新型社会的方向上走得更远。这个社会不再是一种“拟态社会”,而是成为与现实生活相互交融的一部分。

三、社会界面与社会纽带——WEB2.0对个体的意义

无论是进行博客活动,还是参与WIKI创作,或是运用社会书签或SNS,个体利用WEB 2.0,其动机之一,都是寻求社会性报偿。虽然这种动因在WEB 1.0时代也是存在的,但是WEB 1.0的应用方式不利于网民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被凸显出来。而WEB 2.0特别是诸如博客这样的方式,给个体提供了一个清晰的为个人独享的社会界面,这个界面是一种个人化的舞台。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在日常交往和生活中,人人都是表演者,人们会在特定的情境、特定的舞台上根据别人对自己行为的期待,以及自身对他人思想、感情和行动的期待,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戈夫曼认为,人们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前台是人们正在进行表演的地方,后台则是为前台表演作准备的、不想让观众看到的地方。人们在前台的行为举止与后台是不一样的。

一些研究者认为,博客有让个人的后台行为前台化的趋向。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是,实际上,大多数博主在他们的博客中仍然是在通过精心的控制,进行着前台的表演,即使将一些看似后台的东西放到博客中,那也是个体在借此尝试自我形象的重新塑造,仍然是一种有目的的印象整饰。如果这种努力失败了,也往往只是个体在手段与分寸把握上的失败,而从出发点来说,这仍然是一种前台行为。

而如果个体不能把握前台行为与后台行为之间的界限,也有可能引来一些麻烦,网络的特点有时会使小小的失误放大为社会性影响。因此,事实上,人们需要更为审慎地决定在诸如博客的WEB2.0的社会界面中的个人行为。

WEB2.0的应用,不仅是一种个人与社会沟通的界面,还是一种社会纽带,是个体吸纳与整合社会能量的接收器,同时也是个体能量放大为社会能量的转换器。

四、分权不等于权力的平等——WEB 2.0中新的权力关系

关于WEB2.0,人们总喜欢把它与分权或去中心化联系在一起。P2P的技术思想,的确在某种意义上削减了中心服务器的地位,使权力有所分散,但这种底层结构的分权是否就意味着人人权力平等?而用户越来越多地拥有了生产内容的便利,是否就意味着他们真正获得平等的“话语权”?

如果仅仅将博客等视作个人媒体,那么它在给予个人更方便地进行个人表达与意见共享方面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把博客以及WEB2.0看作一种社会关系或社会网络的话,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关注由这种关系或网络结构带来的权力的重新分化。

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从结构的层面认识新一代网络社会的权力形成。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指出,一个社会网络中的行动者,如果与很多他者有直接的关系,该行动者就居于中心地位,从而拥有较大的权力。[2]如果画出博客这一社会网络里的关系图(哪怕只是一个极小的局部),就可以看到从不同的点上发出的线的数量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些线表明了关系的多少),这是权力落差的一种直观体现。

虽然博客社会里新的权力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既有的社会权力关系(例如名人博客更容易形成强势),但同时也可以看到,即使是原本平等的平民,在博客世界里也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产生权力上的分层,博客的话语内容、话语方式,博主与阅读者之间的沟通方式与频率,以及网站的编辑手法等,都可能对博客的影响力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博客的权力。

从社会公共意见的形成方面看,这样一种新的权力结构,也许会使某些个体的意见在网上更易于传播,从而影响到公共意见的走向。

同时,这种权力关系,也有可能会与现实的社会结构共同作用,影响到个体获得社会资源的机会。

因此,对于WEB 2.0时代,我们仍然不能抱以乌托邦的幻想。

无论WEB 2.0在商业层面还将面临什么样的起伏,它对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推动能力是可以预见的。它最终给我们带来的将是超越于内容的社会网络以及文化网络,是人与人关系的重构。

注释:

[1] 互联网协会:《2005-2006中国WEB 2.0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载http://www.internetdigital.org/report/web20_report_intro.pdf

[2] 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11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进入 彭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WEB2.0  

本文责编:jiangxiangli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媒体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330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