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永 李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再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955 次 更新时间:2024-04-12 00:47

进入专题: 和平与发展   世界格局  

陈培永   李颖  

 

摘 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有必要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进行再思考。作出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并不意味着战争消失,当然也不能因有战争爆发就认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发生了改变。不能轻易改变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认定,但当前应补充强调,当今国际形势的主要特征是总体和平、局部冲突,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且冲突与动荡有显著增多之势,共存与安全的问题已经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面对“逆时代主题事件”频发,不能因此就动摇对时代主题的判断,但应看到,其虽然只是少数和支流,却存在不断放大的可能,若任其发生“量的累积”“质的飞跃”,就有可能影响到时代主题的变化方向。捍卫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应该在把和平与发展作为全人类共同价值弘扬的基础上,防止局部冲突向世界战争演变,防止发展长期停滞,树立不得不加入战争的底线思维。

关键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和平与发展 时代主题 “逆时代主题事件”

 

对时代的深刻洞察、对时代主题的研判,是马克思主义不同于其他学说的理论特质,是其之所以能够改变世界、引领时代的原因所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特征更加明显,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动荡,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背道而驰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日益突出。俄乌冲突带来的战争阴霾不断扩散,新冠疫情带来的困境至今仍未消解,少数国家的逆全球化行径持续在为世界发展“挖坑”“埋雷”……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进行再思考,回答一些基本问题: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依据是什么?和平与发展还是不是时代主题?如何看待“逆时代主题事件”的影响?如何捍卫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一、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判断的依据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洞察时代脉搏、把握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而审慎作出的科学判断。众所周知,和平与发展一开始是作为人类社会的两大问题提出来的。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国友人时,强调和平与发展是“两大问题”。他指出:“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1985年3月,邓小平明确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使用“主题”一词进行表述,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自此以后,这一表述基本上没有变动,“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这样的表达出现在党的历届政治报告中,一直持续到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判断的前提,或者说客观社会背景,那就是大规模的世界大战不会爆发。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在审视当时的国际环境时强调,战争爆发的危险性与遏制战争的可能性两种力量同时并存,“我们感到战争危险仍然存在,仍要提高警惕,但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爆发的因素在增长”。1985年6月,他根据世界形势发展和变化趋势作出研判:“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在强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时候,提出的理由也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之后,党的十六大报告表述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据此而言,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一判断,根本上是看到国际关系中战争与和平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虽然世界大战危险性始终存在,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爆发的条件不充足,各国转向优先发展经济,可以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也就是说,如果大规模的世界大战还在进行中,甚至有不断升级之势,或者世界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很大,那就不能认定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意味着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需要解决的重大时代问题。可以理解为,时代主题与时代问题都是历史主体对时代发展的判断,但两者又是有区分的。时代问题侧重于强调客观存在,是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具体又现实的问题。时代主题则强调不仅看到问题而且试图解决问题,是根据时代而作出的主观判断和深刻洞见,反映了人们对时代的认知能力。事实上,每个时代都有若干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时代主题是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特定历史阶段、关乎当时世界发展全局的问题,也就是这个时代要解决的最为迫切、最为重要的问题。1990年3月,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就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在经历世界大变局的今天,和平与发展依然是迈入21世纪后需要全力解决但尚未根本解决的两大问题。为什么要强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往往都是因为国际形势并不太平,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和平与发展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且难以解决,又是需要解决、必须解决的,所以说其仍然是时代主题。

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还意味着要和平、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意味着和平与发展是符合客观历史进程、历史趋势的必然选择。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时代的命题。”是时代主题也是时代命题,这样的表述进一步强调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客观生成的题目,它不是想答就答、想怎么答就怎么答的“主观发挥题”,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答题”。据此而言,宣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不仅代表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走和平发展道路、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愿望,而且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形势作出的客观判断、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深刻洞见。

二、和平与发展还是当今的时代主题吗?

时代主题由世界形势和历史趋势共同决定,是不断发展变化且必然是发展变化的。不能因为一个时代的人们把和平与发展视为理想追求,就认为和平与发展理所当然地就是时代主题。也不能因为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就认为和平与发展就是时代不能变换的主题。应当看到,作为目标追求的和平与发展,与作为时代主题的和平与发展,两者并不是一回事,目标追求可以是恒久不变的,而时代主题不具有永恒性。应该依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适时地作出新的认识、新的判断,只停留于原有的认知是不妥当的,更是缺乏认知能力的表现。

问题是,在今天,和平与发展还是时代的主题吗?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无疑是看到世界形势正在发生着剧烈变化,时代主题正在面临新的重大挑战。人们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充满疑惑,对扑朔迷离、复杂多变的世界未来发展充满了担忧,以至于产生了这样的观念:战争、灾难、动荡等不确定才是当今时代的常态。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与之前历次党的报告有所区别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并未明确提及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使用的相关表述为:“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无疑说明,面对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与历史之变,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应持谨慎的态度。中国要追求和平与发展,但也要防止过度乐观而导致对国际严峻形势的误判。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面对世界如此错综复杂的局势,若宣告和平与发展不再是时代主题,并不利于人类社会和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还有可能增加不必要的猜疑和国际不安定因素。这就决定了不能轻易改变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认定。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即使是认定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但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与20世纪末相比,同样的时代主题之下国际形势已有了很大变化。从根本上看,认定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其主要依据在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前提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即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没有爆发。尽管俄乌冲突战局依旧胶着,其对抗之势愈演愈烈,但要客观地看到,一些欧盟国家的军事援助“雷声大雨点小”,受到本国资本控制也不会贸然参与到战争中。有学者就认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美国已踏上衰落之路。尽管这一进程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二是世界多极化正在深入发展。三是各大国各战略集团都深谙‘不战而屈人之兵’之道、之妙。所以,可以较为肯定地说,较大规模战争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打不起来。”

其实,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并不意味着战争消失,当然也不能因有战争爆发就认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发生了改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不代表各国间的矛盾冲突不复存在或者全然解决,也不意味着世界不会爆发战争或革命。局部地区的冲突与动乱,个别国家偶发的战争与革命,是不能动摇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应该强调,宣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绝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也不能理解为世界就此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时代主题与时代现实不是一回事。事实上,世界并不太平,一直存在冲突。

还应该坚定地看到,“东升西降”态势与“西强东弱”格局并存,“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趋势更加显著,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历史规律,不以哪个人、哪一国家的意志为转移。推动和平与发展的进步力量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中国已成为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演变背后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已发生历史性变革,正在从参与其中的融入转为未来方向的引领。可以肯定的是,日益强大的中国不仅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器与动力源,而且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已经成为且还将继续成为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重要守护力量。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即使认定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应当且也有必要作出补充强调,冲突与动荡有显著增多之势,共存与安全的问题已经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此而言,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表述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当然,时代从来都不是停滞不前的,即使同一时代主题之下的时代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静止僵化的固有教条,更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既成思想。

三、如何审视“逆时代主题事件”

认定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不能低估和平与发展正在遭遇的挑战。各国、各地区间的矛盾对立和利益冲突长期存在且难以消除,世界大战通过努力可以避免,但战争存在的危险并没有根除。有学者就认为:“西方强国只要主导着我们这个世界,这两大主题、两大课题和两大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各种类型的战争就不可能完全避免。”当前世界不确定、难预料、超预期的因素有增无减,这两大主题、两大课题和两大问题的解决极有可能变得更具挑战,因此应该正确审视“逆时代主题事件”,也就是与时代主题背道而驰的反和平、逆发展事件,其已成为影响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重要“变量”。

目前存在的“逆时代主题事件”至少包括以下四类。其一,俄乌冲突。这不是两个普通国家间的冲突,俄罗斯作为有核武器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直接加入其中。美国、欧洲发达国家已经间接加入,不排除还会有其他国家参与其中。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显然就会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其二,新冠疫情以及类似的疫情。为保护人的生命安全,疫情防控一度被视为头等大事,超越发展居于首位。而且,不排除还会出现与之相关的、难以预料的“大流行”。其三,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美国作为幕后操手,穷尽所能地利用“科技战”“舆论战”“粮食战”“金融战”等无声战场对中国进行全方位打压与遏制,其广度和强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些所作所为都是逆时代大势、开历史倒车,会对全球发展带来挑战。其四,气候变化以及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全球长期变暖仍在继续,各种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强发,并由此引发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甚至是生态灾难。这一系列小概率但高影响的事件给经济社会、民众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已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些“逆时代主题事件”的背后,有自然原因,也有政治原因。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西方面临社会乱象丛生、治理赤字严重等多重内部挑战。一些国家急于向外转移国内矛盾,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最大威胁。“逆时代主题事件”不应被简单解读为偶发事件、孤立事件,或者仅仅是与时代主题不相一致的鼓噪。在这些纷繁表象的背后,实则是全球发展形势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在更大范围向更多领域渗透。

有必要强调,“逆时代主题事件”是在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下的时代发生的事件,迄今为止的表现是不会触动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但其又有可能导致时代主题发生变化。“逆时代主题事件”频发无疑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叠加展开的一个典型特点,人们据此认为时代主题不再是和平与发展,这种观点也有一定道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在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提出,人们更为相信、更为坚定,而在“逆时代主题事件”此起彼伏的动荡时期,人们就会产生各种忧虑。

一方面,不能因此就动摇对时代主题的判断,不能简单以“逆时代主题事件”发生与否作为时代主题发生改变的依据,不能因为有“不和谐”音符的出现就认为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发生变调换曲。“逆时代主题事件”并不代表着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终结,与其说是时代主题遭到“逆时代主题事件”冲击面临低谷,不如说“逆时代主题事件”正在推动着时代主题走向深入,它的发生恰恰反映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它不是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证伪”,而是“证实”。

另一方面,又有必要对“逆时代主题事件”保持高度警惕。“逆时代主题事件”正在不可避免地展开,它导致共存与安全的问题相对突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风险和挑战也前所未有。虽然此类事件是阶段性现象,是前进中的问题,但如果置若罔闻,任其暗流涌动和发酵流行,就有可能冲击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后果不堪设想。俄乌冲突、台湾问题等,都有可能带来世界范围的战争,会重新激活战争与革命,甚至导致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应该看到,“逆时代主题事件”虽然只是少数和支流,但存在不断放大的可能,若任其发生“量的累积”“质的飞跃”,就有可能影响到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变化方向,甚至成为冲垮时代主题“千里之堤”的“蚁穴”。有必要高度警惕“逆时代主题事件”的后果,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克服“逆时代主题事件”已成为当前不可避免、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呈现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流向,主流、支流乃至逆流同时存在,有时支流和逆流还格外突出,以至世界变得扑朔迷离。因此,不能对正在发生的客观变化视而不见、熟视无睹,要看到个别大国为了自身霸权私利,不顾全人类共同利益,以其所作所为加剧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已经在挑战和平与发展的底线,将世界和时代推到十字路口。当然也不能以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否认或忽视“逆时代主题事件”的存在,应该是以冷峻客观的态度看待时代主题正在遭遇的现状,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和务实有力的举措保证时代主题,并始终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前景充满希望。

四、捍卫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实践要求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不仅是一个判断,还意味着要为争取和平与发展而努力奋斗。在“逆时代主题事件”频发的情况下,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正在遭遇挑战,思考如何捍卫世界范围内的和平与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体量巨大的国家来说,是否“有担当”“能作为”既重要又关键。中国洞察时代脉搏、把握历史趋势,有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愿景,可以发挥大国挑大梁的重要作用。

捍卫和平与发展,首先,就应该有足够的实力和定力。邓小平曾指出,“中国把自己看成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但是究竟能为世界持久和平发挥多大力量,还要取决于我们发展的程度”,“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以和平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将本国发展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统一起来,这才是对捍卫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正确理解。当前,面对少数国家逆历史潮流而动,在国际舞台层层加码制造“逆时代主题事件”,中国应当增强忧患意识,确保在捍卫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上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面对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虚张声势的挑衅,谨慎和克制尤为重要,尤为关键。纵观古今,战争中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只有真正置身于事外的国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足够强大的国家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需要清醒地看到,个别国家为了一己私利,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把中国拉入战争泥潭,其目的无非是转移自身压力和危机。这就要求中国既不能被动应付,更不能无所作为,而是谋定而后动,保持战略清醒、历史耐心,把握好历史主动。

其次,不能低估世界范围内战争爆发的可能,应有底线意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始终对战争保持高度警惕,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捍卫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应该防止局部冲突向世界战争演变,防止发展长期停滞,甚至于应该树立世界层面的战争可能会发生、中国不得不加入战争的底线思维。在长时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下,容易形成天下太平的想象、滋生惧怕战争的意识,会自以为战争不可能,抱定中国无论如何都不能参与战争的心态。但追求和平不能一厢情愿,避免战争更是孤掌难鸣。战争从来都不是哪一方想避免就能够避免的,也不是哪一方坚持走和平道路就能避免的。即便绝大多数国家都能够致力于追求和平与发展,个别国家的挑衅行为依然会让和平之路举步维艰。因此,中国要时刻警惕战争威胁,要有不怕战争的底气,只有不怕战争才有可能避免战争。

最后,有必要运用好和平与战争的辩证法。“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特定条件下不惜一战赢得持久和平是最具合理性和正当性的选择。应看到,战争虽然令人痛恨,非人所愿,但在整体解决共存与安全之时,恐怕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战争是不得不打、不能不打的,当然不惜进行战争是有前提条件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愿以战争求和平,绝对不作无原则让步。”在涉及主权等核心利益问题上,有时候没有退路,也不存在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为此有必要作出不惜代价、一打到底的不二选择。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作出鲜明表态:“我们决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损,决不会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祖国的神圣领土。一旦发生这样的严重情况,中国人民必将予以迎头痛击!”中国始终热爱和平、追求和平、捍卫和平,但这绝不意味着惧怕出手、不会出手。面对挑衅者,寄希望于以理服人只会是鸡同鸭讲,“中国人民深知,对待侵略者,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这就是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家卫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之战,是通往和平与发展的必经之路。总之,追求和平、捍卫和平不能靠空谈,和平不能从天而降,也不能靠乞求而来,以妥协退让来避免战争更为危险。只有不怕战争、不惜战争、打赢战争,才能遏制更大规模的战争,争取更为持久的和平。

总之,捍卫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国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看作中国为捍卫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开出的一剂良方,是为解决当前乃至以后还会出现的包括和平与发展问题在内的全球性问题、世界性难题而提出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应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将和平与发展作为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而且作为前两个价值,在顺序上置于优先位置,更加体现了中国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捍卫、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坚定追求。

 

作者:陈培永,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颖,河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3年第11期

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研究”(22ZDA126)的阶段性成果。

    进入专题: 和平与发展   世界格局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061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