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青山: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995 次 更新时间:2024-02-05 21:27

进入专题: 党史和文献工作  

曲青山 (进入专栏)  

 

2024年1月22日至23日,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这是报告的一部分。

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极为重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的“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全党新的“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方法”,是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总钥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要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要求,从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奋力开创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人民至上,站稳党史和文献工作的人民立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价值立场。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恪守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书写了光耀千秋的辉煌历史,也形成了与时俱进的伟大理论。党史和文献工作以党的历史和理论为工作内容和研究对象,其根基和来源就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党性和人民性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为党叙事立论和为人民代言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广大党史和文献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研究导向,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党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主动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先当好学生、再当好先生,摆脱曲高和寡、孤芳自赏式的学术研究,把党的历史、党的理论真正做成人民的学问、人民的理论。要直面人民群众需求,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党的历史和理论问题,用党的历史上生动感人的故事、深刻朴素的道理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滋养。要打通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努力做到政治话语生活化、学术话语大众化,善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讲清楚党的历史和理论,让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树立起来,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坚持自信自立,增强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的主动精神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精神特质。党史和文献工作关乎为党存史立论、“传经布道”,关乎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关乎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关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史和文献部门是一支重要方面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党史和文献部门肩负着重要使命;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党史和文献部门责无旁贷。广大党史和文献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历史主动,不断提振做好工作的自信心、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面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要围绕“两个结合”这篇大文章,发挥党的历史和党的理论研究融会贯通、相得益彰的独特优势,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以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主导权和话语权,不断巩固和增强党的文化领导权。要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和总结,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思想文化支撑。

三、坚持守正创新,确保党史和文献工作朝着正确方向与时俱进

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理论品格。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对党史和文献工作来说,既要强基固本、正本清源,坚守信仰信念、立场方向、原则道路之正,又要顺应时代发展、识变应变求变,勇创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法路径之新。广大党史和文献工作者要深入学习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学习掌握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防止出现“不看齐”“看不齐”的现象。要坚持不忘本来、赓续传统,充分利用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长期形成的丰厚积淀,充分发扬老一辈党史和文献工作者的优良作风,将其转化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要把“不忘老祖宗”和“又要说新话”结合起来,善于在持论公允、言之有物、言之有据的前提下,作出富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阐发,推出更多带有原始创新或集成创新特色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要深化对新形势下做好党史和文献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积极顺应信息技术革命和传播格局变革,推进工作理念、内容、载体、形式、方法、手段创新,特别是要积极探索以短视频等新载体开展党史宣传教育的新路径,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和奖励激励机制,创新党史和文献干部培养模式,鼓励各地党史和文献部门立足自身禀赋和地域特点创造性开展工作,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

四、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问题也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只有不断研究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才能推动党史和文献工作突破瓶颈制约、实现创新发展。广大党史和文献工作者要强化问题意识,努力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深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通过史论结合深刻揭示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思想结晶。要加强调查研究,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深、实、细、准、效”五字诀,深入基层一线和具体工作实际,客观全面反映情况,真实准确分析问题,科学合理提出建议,不说外行话,不空发议论,不主观臆断,不以偏概全。要坚持刀刃向内,全面审视制约党史和文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特别是长期积累的“老大难”问题,深入剖析具体表现、问题成因和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破解难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在补短板、固底板、强弱项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

五、坚持系统观念,提高党史和文献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

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党史和文献工作不是单打一的工作,而是涉及诸多方面、层次、要素的系统性工程。广大党史和文献工作者要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极限思维能力,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要紧扣职能定位,正确处理好履行研究部门职能和履行工作部门职能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主要业务工作和延伸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既能静下心来搞研究,又能动起来雷厉风行抓管理抓协调,把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同加强研究成果转化利用结合起来。要巩固和深化机构改革成果,充分发挥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综合优势,打通党史研究、文献编辑、著作编译、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研究力量和资源整合,努力在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要在研究工作中自觉运用系统观念,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看待党的历史和理论,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史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方法,不断提升党史和文献研究科学化水平。

六、坚持胸怀天下,拓展党史和文献工作的宏阔视野

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视野大境界。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党史和文献工作要同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格局气度相匹配,也必须具备胸怀天下、放眼世界的宏阔视野和宽广胸襟。广大党史和文献工作者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世界维度和国际视野,自觉把党的一百多年奋斗历程放到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去审视,深刻揭示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特征,深刻揭示中国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就和原因,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秘诀。要做好对外宣介,充分把握各国政党和民众的思维习惯和接受方式,用他们听得懂、记得住、有感触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党的领袖故事,引导国际社会树立正确的“中共观”“中国观”。要加强比较研究,深入研究世界政党兴衰沉浮、成败得失规律,深入研究世界各国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经验教训,为我们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巩固长期执政地位提供历史借鉴和有益启示。

做好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即将发表于《中共党史研究》2024年第1期)

进入 曲青山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党史和文献工作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历史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11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