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精神的灯塔:追忆伊莎白老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974 次 更新时间:2023-11-19 00:06

进入专题: 伊莎白  

和静  

距离伊莎白老师仙逝已有时日,期间经历了讣告定稿发布、家属媒体沟通、雕塑方案选定和追思会筹备等各种细节,但我内心深处一直没有感觉奶奶真的离开了,她的音容笑貌仍时不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感慨她作为新中国外事教育拓荒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精彩而传奇的一生,谨以此文记录我这个晚辈与她接触的点点滴滴,聊以寄托我对伊莎白老师深深的敬佩和无限的思念。

第一次见到伊莎白老师还是23年前在大卫·柯鲁克教授的追思会上,当时我在北外英语学院本科就读,作为柯鲁克奖学金的获得者,有幸现场聆听了伊莎白老师的发言,深受触动。伊莎白老师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讲述了柯鲁克教授早年的经历以及伉俪二人在三次历史抉择中都毅然选择中国的传奇故事。

大卫出生于伦敦一个无党派的中产阶级犹太家庭,18岁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由于在调查肯塔基州哈兰县旷工罢工过程中遇到很多政治阻挠,“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本质”,先后加入美国共青团、英国共产党和“国际纵队”,赴西班牙抵抗法西斯主义。大卫后来深受斯诺《西行漫记》的影响,于1938年来到中国,并于1947年偕夫人伊莎白,怀揣英国共产党的介绍信,从香港一路穿过国民党的封锁线,取道天津,最终来到晋冀鲁豫解放区一个叫十里店的小村庄,研究中国的土改运动,伊莎白也同时从事人类学方面的研究。从讲话中,我感受到伊莎白老师对中国文化深入的理解和对教育事业深沉的热爱。她提到共产党员应该有“组织生活”,要求成立党小组,体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她的发言中还有很多中国特色的表达,比如提到柯鲁克教授在“三反”运动中作为共产党员和副系主任,要求“先下水/身先士卒”,曾经被表扬具有“主人翁”精神。1948年,本该返回英国的柯鲁克、伊莎白夫妇坚决响应中共中央外事组的号召,义无反顾地留在新成立的南海山外事学校(北外前身),在田间地头上讲授外语、传授知识。上个世纪60年代,柯鲁克、伊莎白夫妇第三次放弃回国机会,彻底留在中国,将毕生心血都投入了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他们离休后仍担任北外顾问,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同时关注农村发展,设立“伊柯专项基金”,资助农村贫困学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伊莎白老师在柯鲁克教授追思会上的讲稿和现场录音后来成为英语学院本科三年级英汉口译课上的练习材料。多年来,作为授课教师,我替换了很多练习素材,唯独这一篇一直保留到现在。上课时除了口译练习,我还会向学生们介绍柯鲁克、伊莎白夫妇的感人事迹,并推荐伊莎白老师的纪录片和媒体报道链接。作为联系北外高翻学院学生党支部的老师,我也曾选择伊莎白老师的事迹作为主题党课的内容。每当讲到这对伉俪经受了那么多苦难,依旧初心不改,饱含热情,每次选择都是中国时,我都不禁热泪盈眶,讲台下很多学生的眼中也都闪现着点点泪光。伊莎白和柯鲁克身上折射出来的人性光辉和共产主义信念令我们每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年师生为之动容,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与伊莎白老师第二次灵魂的碰撞是在英语学院读研期间,作为翻译专业研究生,我们班16名同学在导师申雨平教授的指导下,承担了伊莎白夫妇基于土改调研笔记所著《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的英汉翻译任务。记得每次笔译实践课,同学们都在激烈地讨论,结合革命时代特征、华北民俗文化和调研报告的文体特点,字斟句酌地推敲每一个专有名词的翻译、句式结构和脚注内容。一个学期的课,大家分工合作,互相审校,不懂之处就请教伊莎白老师和伊莎白老师的次子——精通中英双语的“中国通”柯马凯老师,结课时全部书稿的翻译也最终完成。沉沉的译稿,满满的收获。收获的不仅是翻译技巧的提升和历史知识的拓展,更是柯鲁克、伊莎白伉俪透过字里行间带给我们的精神淬炼和人格升华。

也许这已经可以称为一个完美的结局了,但命运之轮让我有机会在留校工作后更近距离地感受伊莎白老师的魅力。作为英语学院教师,每年看到优秀学子获评柯鲁克奖学金,我总是勉励他们像伊莎白老师和柯鲁克教授一样,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做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任北外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后,由于全校外国专家工作也是国际处职能之一,我和伊莎白老师有了更多的接触,每每被她朴素的生活、优雅的气质、严谨的态度和幽默的谈吐所吸引,被她温暖随和而又无往不胜的力量所感染。

每年春节前后,我都会陪同主管外国专家工作的科技部领导和北外校领导为伊莎白老师送去节日的祝福。说实话,第一次踏入奶奶的家门,与自己的想象有很大的反差。伊莎白老师是在人民大会堂由习近平主席亲自颁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的专家、中国“十大功勋外教”“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和北外“终身荣誉教授”,但始终保持低调朴实的作风。自北外迁至西三环北路现校址以来,伊莎白老师一直住在北外西院年代最久远的南楼。据说当年她坚决拒绝了校方提供的更宽敞且朝阳的新居,坚持留在老楼北侧的房间。家中陈设十分简洁朴素,除了因眼睛看不清而新换的电视外,所有家具都带着历史的沧桑和厚重。客厅里只有一组旧式沙发、一排书架和一张折叠餐桌,再配上两个接待客人的座椅和一个小茶几,就是全部的家当。餐桌后面的墙上是青年毛主席像的黑白挂图,据说已经伴随了奶奶70多年,旁边贴着毛主席“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诗句。另一面墙上是周总理画像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楹联。

还记得有一次,奶奶请我在家喝咖啡,柯马凯老师在旁讲述他父母年轻时在大渡河泸定桥头情定一生的故事,讲述开国大典时伊莎白老师为到马路对面给出生不久的大儿子柯鲁喂奶而多次在游行队伍中穿行的故事。伊莎白老师当时已经超过105岁了,很多往事都淡忘了。柯马凯老师就用这种讲述的方式问奶奶是否记得,唤醒奶奶青春的记忆。奶奶有时轻声补充几句,更多时候是微笑点头,说“yes, yes”,并用颤抖的手势表达激动的心情。虽然北外校领导念及伊莎白老师年事已高,为其所在的三层老楼加上了轮椅滑轨,但奶奶从来都是自己拄着拐杖下楼散步,每天上下午准时出现在北外西院教师活动中心的小操场,关注北外校园的点点滴滴。有一次去探望后陪奶奶出来散步,她还打趣地让我们这些年轻人坐在轮椅上,她来推。这个身材瘦弱,经历了百年风雨的世纪老人,眼神中永远透露着希望的光芒,内心永远充满着巨大的能量。

2023年9月25日,北外举行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两周年纪念暨伊莎白同志追思活动,人社部、教育部领导和北外师生代表150余人到场参加,伊莎白老师的汉白玉雕塑也在当天揭幕。我经常在心中祈祷伊莎白老师能一直陪伴着我们,像灯塔般指引我们的信念之光。伊莎白老师的生命已经永久地定格在108岁,这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人类学家、社会学者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她深爱的中华大地。伊莎白老师伴随北京外国语大学走过战火纷飞的岁月,见证了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积极推动外语学科建设和改革,将毕生的热情奉献给了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斯人仙逝,伊莎白老师的精神将始终激励北外人勇毅前行,她崇高的品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学习。

(本文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

 

    进入专题: 伊莎白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往事追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736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11月08日 19 版),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