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志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论要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582 次 更新时间:2023-09-19 00:58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商志晓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求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奋发有为,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这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新文化、创造新文明,提出了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项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战略任务,是一个联通中国与世界的远大目标。我们要深入理解其内涵要义与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其时代价值与重大意义,对有关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系列问题力求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这既是深刻领悟中华文明的要求,更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要求。正如毛泽东所说:“认识世界的规律性,找到正确的理论,为着有效的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一、文明的基本内涵

文明的基本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指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丰富内容;狭义的文明主要指精神文明,与精神层面的文化接近。正如文化与人相联系、是人类独有的创造一样,文明所表征的亦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种社会状态。文明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就与野蛮状态相区别而论,文明依赖群体(城市)、文字(思维)、礼仪(规范)三方面基本要素,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自主且理性的时代。作为社会发展状态的总体性表征,人类历史上诞生的文明,往往与特有的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相联系,故有封建主义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之称。正是基于此,毛泽东以中国的悠久历史和远古中国所达到的发展程度,非常自豪地强调“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文明与文化内在联通,时有通用,甚至互为替代与说明。故而,文明与文化难以严格区分,难以给出确定的边界与准确的界定。但即便如此,我们仍可窥见二者的诸多不同,从一些方面区分出各自的蕴含与表现,如文化主要是显于外的结果,文明主要是寓于内的内涵;文化多与知识、学问相联系,文明多与行为、礼仪相关联;文化具有实存、物化之形,文明具有氛围、状态之样;文化偏于指向人与物之间,文明偏于指向人与人之间。就精神层面的文明与文化的基本关系看,大致可理解为:文明是文化的内在精髓,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呈现;文明是文化的积累与结晶,文化是文明的基础与支撑。

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关于文明的阐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去探微究里。被称为中华文明“大道之源”的《易经》认为:“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前蜀杜光庭在《贺黄云表》中云:“柔远俗以文明,慑凶奴以武略。”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解释“文明”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这些对“文明”内涵的阐释,可见古人在把握天人关系这一总的思维框架下,尤为看重“文明”理念中的“人文教化”意蕴。而人文教化的显性表现,在传统文化看来则主要是礼仪和规范,即遵从一定的礼仪、使行为有规有矩。是故,《晏子春秋》认为“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孔子更强调“不学礼,无以立”,把“礼”归为处世为人应有的恭、敬、和、俭。这就把“礼”凸显出来了,“礼”被视为文明的重要标识,“礼”在很大程度上也就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形象。

人们对文明(包括文化)的说明与规定,尽管多种多样且相对繁杂,但若从宏观意义上去看待与理解,人们还是更趋向于从联通社会发展、结合历史进步加以把握,通常把文明视为人类推动社会进步而达到的一种境界、人际之间礼仪相处的一种结果。在这一点上,人们的看法具有一致性。恩格斯指出,“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他还强调,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类似的一些论述,将文明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看待,将文明历史看作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将文明时代看作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代。这是我们把握文明之内涵要义的基石,是我们深化思考有关文明的一系列问题的理论基点。所谓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亦或封建主义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无疑都是由此而来。明确这一点是必要的,也是基本的。

二、中华文明及其突出特征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与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之一。其他三个古代文明后来都中断了,唯有中华文明未曾中断且一直延续未绝。所谓中断,主要是语言文字未能承续、典籍与理念未能传后。而在我国,“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几千年来,我国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丰富和完备的程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这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距今约5000年,华夏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文明时代,中原地区形成的更为成熟的文明则向四方辐射其影响力,成为东亚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唐律疏议》记载:“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脉相承、持续累积,形成独具特色的文明形态;中华文明塑造出华夏儿女的内在品质和精神气韵,生生不息、代代传承,其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与拓展。中华文明历经各个朝代,民族主体、语言主体前后延续,创造了延绵5000多年的辉煌奇迹。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和“与时偕行”的理念,中华文明以自我批判和虚怀若谷的姿态,汲取各方文化精华滋补本民族文化血脉。这一切,都是中华文明深具活力和生命力的缘由,是中华文明不断生长、不断扩大影响力的基础。毫无疑问,中华文明书写了人类文明历史上最重要的篇章,可谓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概括出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为我们更深入、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明提供了思想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这些突出特性,包括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互为联结,共同作用,标示出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和血脉基因,标示出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和无畏品格,标示出中华民族的凝聚意识和国家责任,标示出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和开放精神,标示出中华民族的和平理念和全球视野。这些突出特性,表征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具有坚定的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

就以“突出的统一性”而言,像中国这样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超大型国家,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难免会经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过程,难免会产生国家内部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但即便如此,矛盾与冲突往往也是带有内部纷争特征,多属于华夏民族大家庭内里的“此消彼长”,且分割状态不是常态,最终总要归为一家、归为一体。因为中国人民始终抱持“天下一统,四海靖宁”的精神寄托,始终怀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精神追求,国家一统成为民心所向、民族意志。华夏各民族胼手胝足,共建祖国锦绣河山。中华民族虽在统一与分割、兴盛与衰落中交替演进,但总是以统一和兴盛为常态,以分割和衰落为异态。有统计表明,自夏朝以后的约4000年时间里,在华夏大地上,国家内部的民族割据时间总计为1200余年,而民族统一时间则为2700多年,这充分彰显出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特征。秦朝实现“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此后虽有民族间多种形式的纷争与分割,但民族融合、国家一统的历史趋向未曾根本改易。这既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力量使然,又是中华文明多元融合、开放包容精神气质的现实映现。

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意蕴

从“中华文明”导引出、过渡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思维的自然延伸,是概念由抽象进展到具体的必然。但标识性概念的提出、关键性语汇的表达,却往往蕴涵着重要命题和重大判断,由此也透现出主体思维的深邃与视界的高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与阐发,显示出我们党对文化建设、文明创造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认识上的深化、在行动上的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不断深化,引导文化关注点、注意力进展到“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他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指出,“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概念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命题。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他系统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明确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使命,提出并阐发一系列创新见解和重要观点,可谓高屋建瓴、思想精辟,给人以深刻启发、深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促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促使我们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意蕴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首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应中华民族古代文明、中华民族近代文明,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承续发展的文明,是中华文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现代呈现,是中华文明在新的社会形态下的现代创造。从日常使用上看,“中华文明”概念主要指向中国古代社会,特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文明,亦即中华民族古代文明。但“中华文明”同时又是一个整体性概念,是一个涵盖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在内的全称表达。这是从源出与比较的意义层面,在与中华民族古代文明、中华民族近代文明既相互区分又一脉相承的联通中,来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意蕴。

其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推进且不断发展的新的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立足“现代”社会实践,是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在内的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的文明,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着力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文明,是形成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文明,是凝结形成自身优秀品质和鲜明特色、充分彰显并充分发挥自身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的文明,是在继承与借鉴基础上构建起既超越中国古代文明、又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崭新文明。这是从起始历程与内涵要义层面,侧重内在要求和建设任务来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意蕴。

最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历史文明的延续,历史文明虽然在文明发展的历史中成为“过去”,但在过往的“历史”文明中也积淀着种种“现代”文明的元素,现代文明必然会使之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最新形态,体现着当今时代的新特征、新诉求,反映着当代实践的新使命、新情况,折射出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内心愿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结晶,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明形态,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升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文明积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精华凝结,蕴涵着党和人民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过程中创造出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文明底色,是亿万华夏儿女的内心追寻,其内生的文化认同、文化共识和文化责任,其孕育生长的积极社会心态、塑造维护的和谐社会关系,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稳定的精神力量。这是从主要特征与基本功能的视阈,通过昭示其应发挥的作用和实现的价值,来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意蕴。

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规定

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规定,旨在进一步揭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的重要观点,如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等,不仅昭示出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同时也从不同层面赋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本质上的规定。

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进程赋予的,是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建立新中国的历史功勋所决定的,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始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已经取得非凡的成就和巨大的影响。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仍然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由中国共产党来引领、统筹、推动。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五百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100多年的艰苦奋斗,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同时也是文化创新、文明转型的探索发展历程。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持续累积发展,才能不断汇聚提升。

二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文明的内核是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的灵魂则是其中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具有统摄力量并指引正确方向的科学理念。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即便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存在,也绝不是诸多文明元素的机械拼凑,而是一个有着凝聚力和向心力、整体有序且同向共为的有机体系。立足当代中国文明发展的具体实际,就文化构建和精神铸造来看,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依然是我们必须坚守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获得的根本经验,是始自新中国成立并持续推进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启示。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的科学理论,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也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而创立形成的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内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至为关键,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至为关键。“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已经融入中国人民的实践与生活,已经深深地汇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过程之中。

三是社会主义属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启程于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社会主义为之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上进发。就文明形态依赖于社会形态、社会制度而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立足社会主义坚实基础,在由党和人民长期探索而获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前进,这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最为坚固的基础、最为可靠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有了这样的坚固基础和可靠保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就不会误入歧途,就不会半途而废,就不会无所作为。由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思想理念上的探索前进和认识深化,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稳步前行的实践拓展和根基夯实。是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温暖怀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拓出广阔舞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属性决定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四是人民主体地位。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坚守不易的宗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要建设的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是中国人民的现代文明,“中华民族”是现代文明的归属主体,“中国人民”是现代文明的实践主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空中楼阁,更不能画饼充饥,必须突出文明主体性、巩固文化主体性,必须以人民为主体,由人民来主导,由人民来共建共享。这是社会主义文明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优势所在,是崭新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最鲜明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亿万人民自己建设的文明。唯有突出人民的文明主体地位、突出人民的文明主导作用、突出人民的文明共建共享权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有最为深厚的民意基础,才能成为民心所向、民意所愿、民力所为的伟大事业,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才能扎实推进、行稳致远。

五、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径遵循

揭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意蕴,明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规定,最终要落实到建设实践中、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其基本意蕴和本质规定,昭示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触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践行路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论述,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路径指引。

第一,依循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与经验、机遇与挑战、推进与发展中汲取养料,将现代文明建设的根基深深扎在实践之中、深深扎在现实土壤之中。

现代文明在现代化运动中生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累积成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告诉我们,源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进行的艰苦抗争和曲折历程,中国式现代化肇始于新中国的诞生、崛起于改革开放、成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朝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伴随中国式现代化同步向前推进的,与中国式现代化相衔接、相映照,正愈益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和中国风格,可谓独树一帜并独领风骚。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而是赓续古老文明、从中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化,是文化承续、文明更新的结果。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定内蕴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精髓与成果,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到当代中国的崭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将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有机联通,吸收借鉴人类社会追求现代化发展的合理因素和文明成果,正创造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创造出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必须汇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依托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阔主题和丰厚实践,彰显自身的价值与作为;必须紧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借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广阔领域和综合成就,丰富自身的要素与内容,实现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互动与共振,让“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第二,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元素、丰富内容中摄取文明精髓,搭建起坚实有力的现代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促进自身的发育成长。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在内容上是相通的、本质上是一致的。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正如文化与文明难以区分却又有所不同一样,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既是一体两面的,又需要分别来看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重在过程推进中的践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则更专注于目标境界的追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既是使当代中国由一个文化大国转变为一个文化强国的过程,也是使中华文明走入现代社会、构建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不仅是实践探索史,也是理论发展史、文化创新史、文明建构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民族精神力量,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为了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是为了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好。为此,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过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提升。

第三,联通中华民族历史文脉。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现代文明建设思接千载、血脉流通,架起古今文明相通的桥梁。

“中国有着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文明史,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离开中华文明的大道凭空产生的,必然是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与养护。“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基本理念,启示我们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传统思维,启发我们力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人民“天下为公”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奉献牺牲的价值取向,从古至今本色不变,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为现代文明所需要的积极成果与合理因素,我们必须充分吸纳并进行必要改造,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我们党历来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始终坚持“剔除其糟粕、汲取其精华”的辩证扬弃的科学态度,始终以大历史观思维全面审视中华五千年文明,从历史文化中获取智慧、得到启迪,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有益镜鉴。我们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已经并将继续使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气韵。“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并互相成就,才能造就出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这样一个让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让古今文明一脉联通的过程,同时就是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不断发展、不断提升的过程。

第四,拓展现代文明建设的全球视阈。从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优秀成果交流互鉴中,让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视通万里,以博大胸怀成就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成就世界文化丰富多彩。

人类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是相伴而生的,民族文化与人类文化是互为促成的。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的其他文明,都是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只有通过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过程中形成的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建设过程中,既要凸显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保持中华文明特有的风采和魅力,又必须拓宽视野,博采百家之长,以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面向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生存与生活方式变革实践,离不开对现代社会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批判继承与辩证扬弃;而同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因始终关注全人类共同利益和公共性福祉,与“西方文明中心论”和“西方文明优越论”的偏狭与弊端形成鲜明对照。中华文明正是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兼收并蓄的宽容心态,同世界其他文明在求同存异中寻求和谐共生,才使得中华文明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尽管当今世界动荡冲突不断、经济全球化面临挑战、遏制打压行为频发频现,但未从根本上改变人类文明对话和文化互鉴的基本格局和主流趋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需要保持充分自信、保持战略定力,一如既往地积极融入世界文明体系之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人类文明事业继续作出独有的、不可替代的、载入史册的伟大贡献。

(商志晓,山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6期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史学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614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