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霞: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秩序重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017 次 更新时间:2023-07-06 22:34

进入专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秩序  

刘海霞  

 

国际秩序的变革及重塑一直备受国际社会关注,随着美国霸权的衰落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全球权力格局、大国关系以及治理机构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何重塑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就成为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秩序重塑提供了理论指引与实践路径。

国际秩序重塑已成为当今大国博弈的核心主题

当前世界在团结与分裂中相互激荡,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却被美西方视为国际秩序的“修正主义者”,指责中国是“唯一有能力将其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结合起来,对稳定和开放的国际体系构成持续挑战的潜在竞争对手”。美国2022年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再次宣称“我们正处于塑造未来国际秩序的战略竞争之中”。继2015年慕尼黑安全会议把主题定为“国际秩序的崩塌”之后,2023年《慕尼黑安全报告》再次写道,“相互对立的愿景冲突变成了残酷而致命的现实”,还把国际秩序发生的改变谬称为“修正主义时刻”。

两种不同的国际秩序愿景和不同的战略叙事越发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美国还是坚持依据实力原则建立等级式的、结盟对抗、封闭排他的国际秩序,却宣称是“基于规则的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而中国则坚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秉持加强国际法治、多边合作、尊重国家主权、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发展促人权的基本原则。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打着所谓“规则”旗号破坏国际秩序、制造对抗和分裂的行径。

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面临三重危机

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也被称为“自由国际秩序”或“美国领导的全球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按照自己意愿解释和统治世界的霸权心理,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已演变成对抗中国的借口和托词。这一秩序最初提供了促进经济稳定的国际治理机构和在西方国家内部建设“安全共同体”的社会目标。冷战结束后,随着这种“内部”秩序向外扩张,美国的“自由主义逻辑和帝国逻辑”交互发挥作用,所谓“基于规则的自由国际秩序”面临着三重危机。

一是构成基础遭遇动摇。所谓“基于规则的自由国际秩序”由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机构、以美国为中心的军事同盟以及自由人权价值观构成。随着“全球南方”的日渐强大,他们开始寻求更大的发言权和议程设置权,并致力于塑造共治共享的国际秩序,美欧日的核心地位被新的全球权力格局打破。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指出,“全球治理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

二是合法性受到质疑。尽管美国宣称“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自由、开放、繁荣和安全的国际秩序”,但是国际有识之士都在问“这是谁的秩序、反映谁的规则、规则使用的目的是促进谁的利益?”“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的谎言在美西方奉行的“我们的秩序、我们的规则和我们的利益优先”的现实面前不攻自破。北约作为美国霸权力量的延伸,不断寻求地理突破,谋求北约全球化、亚洲北约化。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北约在中东和北非国家发动的战争行为,被视为以国家安全之名行践踏他国主权之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迷信实力地位,扩张军事联盟,以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安全,必然会陷入安全困境”。

三是人权价值观陷入困境。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内部民主问题、人权问题日益凸显,西方政客却对此讳莫如深,反过来对发展中国家横加指责,粗暴干涉。美西方打的人权牌,被认为是西方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尤其是干涉他国内政的借口。美国的长臂管辖、治外法权一再表明“规则”和“秩序”都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的政治操作,西方政府对他们违反国际法的诸多行为的沉默,是对他们所声称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说辞的极大讽刺。

国际秩序的重塑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天下大同”思想,又有着深刻的世界意蕴,是引领世界避免恶性竞争,顺应时代潮流展开全球协作从而引领国际秩序重塑的鲜明旗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更高层级的合作概念”,超越了霸权主义逻辑,开创国际交往新模式,助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塑造国际政治新秩序。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际冲突主要源于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国际秩序的稳定很大程度上需要由霸权来维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霸权稳定论,主张不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中国致力于在外交实践中不断提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着力打造区域命运共同体和双边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国家间的合作应该以服务全人类为宗旨”,超越了集团政治的“圈子”规则,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助力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和塑造国际安全新秩序。现在一些西方国家以推动“基于规则的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愿景为借口,打造多边军事同盟,还主张组建民主技术联盟,这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为破解国际关系中广泛存在的“安全困境”提供了崭新思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共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超越了资本至上逻辑,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助力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和塑造国际经济新秩序。美西方一些国家将发展议题政治化,泛化国家安全,搞经济—科技脱钩,加剧了发展鸿沟。与这种封闭割裂的行为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资本至上逻辑,因为“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以形成国际合力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指引,超越了普世价值论和文明冲突论,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助力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和塑造国际文明新秩序。美西方名义上宣扬民主、自由、平等,实质上是强行输出民主模式和政治模式,制造“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民主与威权”的对立。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注入新动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了短视功利的生态观,助力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和塑造国际生态新秩序。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后经常出现盲目发展生产力而对环境无序开发、粗暴掠夺的现象,很多国家都经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老路,现在应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塑造国际生态新秩序。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进入专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秩序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429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