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宁:“坚持问题导向”的内在意蕴和时代价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799 次 更新时间:2023-06-26 22:52

进入专题: 问题意识  

贾宁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的思考和科学的判断,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党和人民各项事业发展锚定了方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明确了路径,为人类社会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我们党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一招,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从中国实际出发做出科学判断,全面推进新时代经济社会实践的重大发展,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党的二十大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高度,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精辟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其中之一便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学懂弄通悟透“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就要深刻理解“坚持问题导向”的内在意蕴和时代价值,深切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问题导向、问题意识,扎实推进实际工作。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基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智慧,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基因。

一是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求索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乏古代先贤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发问,这些问题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老子对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个体修为之道的探究,凝练成《道德经》,被后人尊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屈原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汇集成长诗《天问》,充分体现了大胆怀疑、追求真理的无畏精神。《礼记·中庸》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审问之”就强调了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对所学要加以怀疑的精神。

二是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务实精神。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或是“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都展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明确的责任意识、深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社会担当和清晰的问题导向,也体现出中国哲学侧重于从社会现实出发,探求国泰民安、天下大同之道的务实品格。

三是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思维。一个民族往往在不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民族精神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形成、得以塑造。从《周易》中的“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到《诗经》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再到《大学》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变革创新的精神,也正是在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破旧立新、推陈出新。正是鲜明的问题导向,使得中华儿女在上下求索中行稳致远,在栉风沐雨中坚守初心,在攻坚克难中创业垂统,在披荆斩棘中建功立业,形成了一脉相承、继往开来、古今相接的问题意识,赋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魅力。

践行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

清晰的问题意识、明确的问题导向始终贯穿于我们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当中,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坚守与不懈探索。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性课题,必须要解决革命主体、革命对象、革命道路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肩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时期,如何推进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的社会变革,如何从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向社会主义社会大步迈进,如何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们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这一时期经历了严重曲折,但是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仍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理论准备,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这一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进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百年奋斗、百年探索、百年创造中所遭遇和解决的诸多问题凝聚起来,就是一句话,“怎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正是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始终坚守,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宝贵经验的传承与延续。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思想指引和实践遵循。

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马克思正是在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所提出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的直面、批判、扬弃和超越中,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所呈现出的无产阶级非人的生命处境、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等诸多现实问题的审视、追问、探究和解决中,创立了具有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开放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才能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从科学性来看,无论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还是对“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科学体系的系统总结,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的科学思维,抑或是“六个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准凝练,无一不体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正是因为科学地把握了新时代的脉搏,深刻体现了新时代的哲学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有科学的把握,给人类实践以科学的指导,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从实践性来看,“问题”是一个时代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问题导向”就是要科学认识、准确把握、有效解决新时代我国各项事业中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勇于直面问题,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牢牢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党和国家事业由此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从人民性来看,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从开放性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强调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应对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回应中国具体实际迫切要求

理论必须紧扣时代、回应问题,才能保持解释力、生命力。回溯百余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所克服的困难、所取得的成就,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无一不是坚持问题导向对中国具体实际的迫切要求作出的重大回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之问”的科学回答,立足中国正在经历的人类历史上最宏大、最独特的实践创新,面对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叠加,把握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大、矛盾挑战风险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回答了新时代创造中国奇迹的密码是什么、新时代各项事业为什么能够成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怎样才能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是对中国模式、中国制度的高度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世界之问”的科学回答,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的全球视野和天下情怀关注人类前途命运,放眼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深入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向何处去”,深刻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统筹两个大局中引领世界大变局正向发展,使人类社会向着更加光明、文明的方向前行,是对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集中表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民之问”的科学回答,立足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回答了满足什么样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怎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人民至上,牢固树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鲜明的底色和最突出的优势,是对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综合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时代之问”的科学回答,立足当前国际力量的深刻变化,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之镜瞻望大时代,以大历史观回答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把握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较量的历史大趋势,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内涵,引领世界现代化进程,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充分展现了中国话语、中国方案的力量。对“四个之问”的深刻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实现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意味着我们党始终坚持承认问题、发现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正面导向,意味着我们党不否认问题、不忽略问题、不回避问题、不搁置问题、不放过问题,是一个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问题意识、明确的问题导向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个负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大国大党,是一个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

坚持问题导向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出的宝贵经验,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逻辑遵循。“坚持问题导向”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深刻回答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科学揭示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四个之问”的求索,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吸引力,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感召力、向心力,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判断力、洞察力、解释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团结力、创造力,必将为新征程上中华儿女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壮丽篇章、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力量!在新的赶考路上,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问题意识,坚持明确的问题导向,答好卷中的每一道“题”,才能在新征程上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为中国和世界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进入专题: 问题意识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401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