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钢: 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就与评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19 次 更新时间:2023-03-29 23:45

进入专题: 新时代   全面深化改革  

胡鞍钢 (进入专栏)  


摘 要:2012 年起,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阶段,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阶段,到2020 年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按照目标一致法,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成就进行系统评估和总结,包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在评估的基础上,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紧紧抓住了极其宝贵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有效应对内外部的挑战,实现了历史性和全局性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阶段,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言,“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1]

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两次总体设计和重大决策。第一次是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新时代,提出了总目标和要求,推出336项重大改革举措。此后,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我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效显著,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2]263。第二次是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总结和高度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13个显著优势,充分体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极大地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自觉性、自信性,更有利于把我国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3]。为此,本文按照目标一致法,根据党中央在2013年和2019年相继作出的两个《决定》①,围绕新时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就与评估为主题,从七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作出系统的客观的总体评价:即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如期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换言之,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国家治理现代化正在进行时;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是一个连续的交互过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级版,并仍将是今后中国改革开放的主题词、关键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目标,对未来五年及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次做出战略部署。


一、中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②指出,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国有企业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指导意见》还提出,到2020年,国有企业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同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2]650-651。我国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并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4]。

中国企业综合实力和经营效益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更加深度融合,企业效率提升、活力迸发,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实现高质量圆满收官。截至2021年底,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9.3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4%,与GDP之比从185%升至226%;其中,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40万亿元上升至75.6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1.4倍③。预计2022年全年,仅中央企业就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利润总额2.55万亿元、净利润1.9万亿元④。国有企业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根据《财富》杂志发布的《2022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国从2012年上榜的79家企业,居世界第二位⑤,上升至2022的145家企业(包括台湾地区),连续第四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在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国有企业有99家榜上有名,其中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系统的企业有86家①。自2019年至2022年,中国已连续成为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数量第一名,实现四连冠。2022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已达到227家②,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组合成强大的“中国企业兵团”。

(二)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281,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市场主体

中国各类市场主体从2012年的近6000万户,到2022年底,已经突破了1.69亿户,净增加1亿户以上,年均增速高达10.9%;市场主体法人占全国总就业人数比重从7.9%上升至22.6%,即平均每5就业者(包括农民)就有1名创业者,其中个体工商户超过1.1亿户,占市场主体比重的65.1%;东部地区市场主体占全国总数比重的46.5%,超过其人口占全国总数比重(40.1%)。中国城镇私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这对于拥有10亿左右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的国家而言,成为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之一。

(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2]281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在2012—2021年期间,按不变价格计算,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4.3%和88.5%,年均增速分别为5.7%和7.3%[5]60;按购买力评价因子(4.19)计算,2022年,每人每日收入分别为32.2国际元和13.2国际元,已经跨过了世界银行规定的国际中等收入水平(10~100国际元/日)的最低门槛,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国家。同时,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45(农村居民收入=1),比2012年下降0.43。2021年,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0.1%和42.0%,而经营净收入占比分别为11.4%和34.7%[5]55。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成为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来源,实际消费水平达到世界中等收入水平。按私人消费购买力评价因子(4.07)计算,2021年,城乡居民每人每日消费支出分别为20.4国际元和10.7国际元,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8.6%和32.7%[5]56,每百户家庭汽车普及率分别为50.1%和30.2%,每百户家庭摩托车普及率分别为18.2%和49.9%[5]59,实际家庭机动车普及率分别为68.3%和80.1%。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1.0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50.2平方米。此外,2021年,城乡居民使用卫生厕所的户比重为97.6%和82.6%,分别比2013年提高8.3和47.0个百分点[6]。城乡居民家庭分别属于更富裕型和富裕型消费结构,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标志。

(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建设了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2]282。一是严格规范市场准入管理;二是推进“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三是建立清单信息公开机制;四是建立清单动态调整机制;五是推进相关体制机制改革[7];六是改革生产许可制度。自2017年以来,国务院每年都对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作出部署,经过2017—2019年连续三年的改革,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已经由2017年的60类压减到目前的10类,其中有5类是由总局审批发证的,压减幅度达到83%,惠及企业达到2.5万家[8]。这些制度的实施,一方面,改革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真正实现“非禁即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实现规则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

中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实力、产业实力、财政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迈上了新的大台阶。2013—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按购买力评价2017年国际元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从2010年的11.88万亿国际元上升至2022年25.61万亿国际元,占世界总量比重比2012年提高4.9个百分点,并分别在2016年超过了欧盟(European Union,简称EU),2017年超过了美国①,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对世界GDP(PPP)②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5.5%,超过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经合组织,OECD)(38个国家)的贡献率(29.3%)③。中国人均GDP迈上新的台阶,从2012年10371国际元上升至2022年的18659国际元,已经超过世界人均水平(2021年为16997国际元)④,与美国人均GDP的相对差距从2012年的5.38倍缩小至2021年的3.62倍⑤。中国农业总产出居世界首位,按2015年美元价格计算,中国农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从2012年的28.7%提高至2021年31.5%,相当于OECD占世界比重(19.0%)的1.66倍⑥。这些事实证明了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1994年所说的“2030年谁能养活起中国”预言的破灭舆[9]。中国财政实力大大增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11.7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20.3万亿元,按同口径计算,2013—2021年年均增长5.8%[5]69。


二、中国推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一)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2]282

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⑧出台,明确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利保障;同时,提出了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如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金融创新的功能、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构建高效的科研体系、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加强创新政策统筹协调[2]420-434。2018年6月22日,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10],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这是国家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具备先进科研装备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意见》也提出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凝聚和培养一流优秀人才,引领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方向,产出重大原创成果,大幅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原始创新能力、国际学术影响力、学科发展带动力、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支撑力[10]。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11]。此外,国家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2]282。

(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全国研发人员队伍迅速壮大,从2012年的327.3万人年上升至2021年562.0万人年,年均增速达到6.2%,已居世界首位。同时,全国技术市场成交额从2012年的643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7791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2.2%,与GDP之比从1.2%上升至3.95%,已经高于研发支出与GDP之比(2.55%),成为研发支出主要来源。再有,全国科技研发支出规模迅速增长,从10240亿元增长至30870亿元,按名义年均增速高达11.7%,按不变价计算,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年均增速8.0%,与GDP之比从1.9%上升至2022年的2.55%,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2.67%);按2017年国际元计算,中国研发支出达到7368亿国际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其中企业支出占比为78.0%,成为研发支出投入的主体,属于典型市场(企业)驱动型。此外,中国本国居民发明专利申请量①2010年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到2020年,中国占世界比重高达58.4%,相当于美国的4.98倍②;2022年底,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21.2万件,其中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有效量达86.1万件,占全国总数比重的20.4%;中国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2.4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件。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简称WIPO)发布的《2022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③,中国本国居民专利申请量④占世界比重从2010年的23.7%上升至2020年58.4%⑤。中国的企业既是研发投资的主体,也是研发产出的主体,实现了“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的科技改革目标,大大加快了建设创新强国的步伐。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50.9%提高至2020年60%以上,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根据WIPO《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34位跃升至第11位。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与自然集团共同发布的《2022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显示,北京、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均进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入前10名⑥。中国高技术出口额(现价美元)占据世界市场的1/4(2019年数据),相当于美国高技术出口额的5.57倍;2021年,高新技术出口额为63391亿元,与GDP之比为5.2%⑦,保持世界最大的高技术出口国地位。这些成就都充分反映了中国新型科技举国体制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成果。

(三)提升经济发展新动能

以2014年为基期100,到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①达到598.8,年均增速25.1%。这充分反映了以中国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动能实现稳步成长,经济活力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②。2021年,中国“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25%,其中第一产业占比为4.0%,第二产业占比为44.4%,第三产业占比为51.6%③。同时,中国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数字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互联网或手机+政务服务”,做到网上全程办理、电子认证、快递政务服务,积极推进“跨省通办”,数据共享,保护私隐等数字服务。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大幅度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和政务服务成本④[2]707-706,也大幅度提高了市场主体的经济效率、人民主体的社会效益、资源环境的生态效益。中国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网络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宽带中国”加快建设。至2022年末,全国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5.90亿户,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5G基站;移动电话基站数为1083万个,其中4G基站603万个,5G基站达231万个⑤,5G基站数量占全球比例超过70%⑥⑦;全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10.67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10.65亿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75.6%,其中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61.9⑤,农村快递服务乡镇网点覆盖率达98%,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99%[12]。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率先实现农村农户全覆盖,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乡电商交易市场。

(四)促进高技术产品制造和出口能力

2023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作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在过去八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长10.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长7.9%,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⑧。2020年,中国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technology,简称ICT)出口占总出口比重高达27.1%,居世界首位,大大高于美国比重的9.7%,更高于OECD国家比重的7.6%⑨。2020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现价美元)从2012年的5939亿美元上升至2020年9423亿美元,再加上香港地区的4316亿美元,合计为13739亿美元,相当于美国(1692亿美元)的8.1倍⑩。然而,中国在关键性高技术产品方面,如芯片等还受制于人。

中国不断推进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极大地发展和促进我国科技生产力,现今已经进入世界科学技术舞台中心,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科技人才队伍,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支出(按购买力平价国际元计算)国,也成为世界最大发明专利申请国和授权国,以及世界最大的高技术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三、中国加快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总目标是,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实现开放型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扩大开放中树立正确义利观,切实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504。

一是加快建设世界最大规模高水平自由贸易区。中国不断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2021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制定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①,并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全国已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试点格局②。目前,中国与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外贸总额35%左右。

二是加快内陆沿边开放和走出去步伐。新时代,中国不断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经济带建设。2013年至2022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年均增长8.6%;2022年,与沿线国家贸易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进出口13.83万亿元,占全国外贸总值的32.9%③。

三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货物和服务出口国、世界第二大进口国(2021年占世界比重为11.5%)④,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⑤,人民币国际化各项指标总体向好。2021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9.0%,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人民币跨境收支总体平衡,全年累计净流入4044.7亿元。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于2021年12月提高至2.7%,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2022年1月进一步提升至3.2%,创历史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m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mposi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简称COFER)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达2.88%,较2016年人民币刚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时上升1.8个百分点,在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五位。据统计,全球有80多个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⑤。2022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一致决定,维持现有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简称SDR)篮子货币构成不变,即仍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五大货币构成,其中人民币权重保持第三位,并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这已经相当于中国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现价美元)占世界比重12.7%,也大于美国的比重(9.1%)⑥。

四是推动建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中国充分利用好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平台,强化成员间团结协作,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此提升应对世界经济复杂局面的能力,营造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外部环境[13]。

中国已经进入世界经济贸易舞台中心,不仅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国际元计算)、最大的货物和服务出口国,还是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伙伴,并且吸引的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中国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


(一)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

2013—202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万人,年均减贫1237万人,贫困发生率年均下降1.3个百分点。到2020年底,中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2022年,脱贫县农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111元,同比增长14.3%,按购买力评价因子(4.19)计算,相当于每人每日收入9.9国际元,已经高于世界银行每人每日1.9、3.2、5.5国际元的三条国际贫困线标准,即将进入10~100国际元中等收入的底线。这是中国最大规模的民生工程,创造了世界消除绝对贫困的奇迹。

(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24126.7元增长至2021年的49238元,按购买力平价因子(4.19)计算,相当于人均每日32.2国际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389.3元增长至20133元,相当于人均每日13.2国际元,均达到世界银行中等收入标准,即人均每日收入10~100国际元。但是,中国在农村地区五等份分组[5]58,2021年,低收入组人均每日3.2国际元,中间偏下组人均每日7.6国际元,约有近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14.3%)仍低于国际中等收入最低标准,成为国家今后重点帮扶的人群。中国以全国85%以上的人口帮助不足15%的人口进入国际中等收入水平门槛,并载入世界现代化发展史册。

(三)健全更高质量就业的创新机制

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人数最多的国家。2021年,中国劳动力人数为7.91亿人,占世界总数(为34.63亿人)比重的22.8%,相当于OECD国家劳动力总数(6.75亿人)的1.17倍①,也是世界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就业是民生之本。”从2012年以来,中国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城镇就业人数由2012年的37287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46773万人,增加了948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054万人,相当于同期世界平均每年增加劳动力(2667万人)的39.5%②,创造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就业岗位。同时,中国失业率水平保持低位,城镇调查失业率列入发展预期目标以来,总体低于预期控制目标。此外,中国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城乡就业结构已经从乡村就业为主(1949—2012年)到城镇就业为主(2013—至今),乡村就业人员从2012年的38967万人减少至2021的29793万人,占总就业比重从51.1%下降至37.7%;另一方面,城镇就业人数从2012年的37287万人上升至2021年的46773万人,增加了9486万人,平均每年新增1054万人,占总就业比重从2012的48.9%提高至2021年62.7%[5]40。这表明,乡村就业人员大幅度减少,除了自然减员之外,主要转移到城镇就业。我国只有减少农民,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让农民富起来。尤为突出的是,中国女性15岁及以上劳动参与率高达59%,明显高于世界平均劳动参与率的43%,也高于美国劳动参与率的52%①。印度总人口尽管即将超过中国,但是中国劳动力人口则是印度的1.66倍,其中中国女性劳动力占总数比重为44.8%,相当于OECD国家比重44.5%,而印度仅为20.5%②。中国就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2年的9.7年提高到2020年的10.4年,年均增速为0.9%,并形成了世界最大总就业人力资本规模,从2012年的73.97亿人年提高至79.88亿人年,年均增速为1.0%,这是中国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的重要来源和原因之一。按2017年国际元计算,中国劳动生产率从2012年的18783国际元上升至2022年的33995国际元,年均增速为6.1%,大大高于OECD国家年均增速的0.9%。中国相对OECD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从20.9%上升至34.9%③,显示了劳动力比较优势和加速追赶优势。

(四)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中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体系完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2021年,中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44.37万人[14]。中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62.3%提高至2021年的88.1%,已经高于OECD国家平均的81%④。2011年至202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1730亿元,带动地方加大投入力度,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78%[1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2年的91.8%提高到2022年95.5%,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372.41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85.0%提高到2022年的91.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30.0%提高至2021年的57.8%[5]183,相当于OECD国家2004年的58%⑤。2022年,全国在学研究生总数达到365.4万人,毕业生达到86.2万人,普通、职业、本专科达到967.3万人,两者合计为1053.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劳动力的主体是普通职业本专科毕业生,这一比例在世界人口大国中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0年的25%提高至2021年的69%,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20年为43%)⑥;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人数高达4430万人⑦,其中研究生在校生数达到333.2万人,占大学在校生总数(3829.3万人)比重的8.7%;大专以上人口数从2010年11964万人上升至2020年的2183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987万人[15],均居世界首位。2012年至202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支出33.5万亿元,年均增长9.4%,学生资助资金累计超过2万亿元,年均增长8.24%⑦,有效支撑中国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民教育体系和覆盖最广的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从世界人口最大国向世界大专以上人口最大国的根本转变,实现了从世界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重大转变,并超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主要预期指标①[16]。今后,中国总人口达峰之后开始逐步下降,在人口红利持续减少的趋势下,努力实现人力资本红利持续上升,成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重要的人力资本。

(五)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

中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覆盖城乡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总体水平一直居发展中人口大国家前列,人民健康水平总体优于中高水平国家平均水平,许多健康指标接近或达到高水平国家。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17]。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其中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3.1万个,床位数994.8万张,每千人为张在医院中,公立医院床位占70.2%,民营医院床位占29.8%;卫生人员总数1398.3万人,占第三产业就业总数(35868万人)比重的3.9%;卫生总费用为75593.6亿元,占GDP的比例为6.5%。其中,政府卫生支出比重占27.4%,社会卫生支出占44.9%,个人卫生支出占27.7%;人均卫生总费用5348.1元,按购买力评价因子(4.19)计算,相当于1276国际元。2015年,中国正式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主要目标是,在2015年底前,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统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大病患者看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到2017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与医疗救助等制度紧密衔接,共同发挥托底保障功能,有效防止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得到显著提升[18],并明确已经覆盖了全国城乡10亿以上人口,2018年,全国人均财政补助提高到490亿元;政府与社会卫生支出比重持续上升,个人卫生支出比重持续下降,从2008年的40.42%下降至2021年的27.60%,下降了12.8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19]717。中国即将提前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下降至25%的预期目标。到2021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8.2岁,超过了2020年预期目标的77.3岁,也超过了美国2020年77岁②;婴儿死亡率降至5.0译,提前实现了2030年预期目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7.1译,已接近于2030年6.0译的目标;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6/10万,低于2020年预期目标的18/10万[19]716,相当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③,而OECD国家人均GDP(2017年国际元)相当于中国人均GDP高达2.55倍④。这表明,正是以全体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可以在相对低人均GDP水平上达到发达国家的健康水平。

(六)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全面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从2010年的3.60亿人上升至2022年的10.5亿人次,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从1.03亿人上升至5.48亿人次[19]784,实现养老金保险省级统筹并建立中央调剂制度。近10年来,中央财政持续补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022年补助金额达6500亿元左右;中央层面已划转国有资本1.68万亿元充实社保基金[12]。截至2021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36297万人[19]785,接近OECD国家人口总数(2021年为137274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面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其中,职工医保参保人数为3543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00866万人,居民医保参加人员共享受待遇20.81亿人次,人均2.06次[20]。此外,2022年7月26日,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提出至2025年底前,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提高到70%以上,普通门诊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数量实现翻一番①。这充分反映了中国特有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即集中全国人民力量办人民之大事和难事,将超大规模的人口优势发挥到极致,也明显降低了基本医疗服务的社会成本。

(七)实现城乡地区人口电气化、信息化、网络化、公路交通现代化

截至2021年,中国范围内通电的社区已基本实现全覆盖[2]。全国城镇地区居民所在社区已基本实现全部通电话和通有线电视信号,有99.9%的户所在社区实现通公路,比2013年提高0.7个百分点;农村地区分别有99.9%、99.8%和99.9%的户所在自然村实现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信号和通公路[6]。

中国“以全体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质量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主要健康指标接近OECD发达国家水平,提升全体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保障覆盖全体人口,超过了OECD国家人口规模,主要社会发展指标处于发展中大国前列,城乡人口现代化因素全覆盖,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取得重大进展,集中力量办全国人民大事难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更加凸显。


五、中国坚持和完善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是中国社会治理制度的重大创新,也是符合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

(一)为世界上超大人口规模的国家

2021年,中国总人口达到14.1亿人,超过了OECD的38个国家人口总和(为13.7亿人)②,同时,中国也是世界超大劳动力规模的国家,2021年,总劳动力人口达到7.91亿人,超过了OECD的38个国家劳动力总和(为6.75亿人)③。2021年,OECD的失业率高达6.3%,按同口径中国为4.8%④,按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口径为5.1%[5]154。

(二)为世界上超大规模流动人口国家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中国流动人口总量大幅扩增,从2010年的22143万人增加至2020年的37582万人,增加了15439万人,年均增加规模为1544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6.97%[21]。此外,从旅客周转量指标看,全国从2010年的24835亿人公里上升至2019年的35349亿人公里,年均增速为2.7%[5]154;从国内旅游人次看,从2010年21.03亿人次上升至2019年的55.39亿人次,年均增速高达12.4%,人均旅游次数从1.6次上升为3.9次,全国旅游总花费从12.58万亿元上升至57.25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19.7%[5]147;2019年,中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4.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56%[5]13。中国不仅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也带动了农村和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以及消除绝对贫困。

(三)为世界上超大规模城镇人口国家

中国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0%提高至2022年的65.22%,城镇总人口数从2012年的72175万人上升至2022年的92071万人,增加了2亿人,年均增速为2.46%,主要来自于农村转移人口。中国城镇人口占世界总数比重从19.2%上升至20.7%①。中国总人口尽管已经达到高峰点(2021年);在1995年,中国农村人口到达最高峰(8.59亿人),之后持续快速下降,到2022年已降至4.91亿人,减少了42.8%;农村人口占世界比重持续下降,从2012年19.3%到2021年已降至15.4%。从印度农村人口发展趋势看,早在2003年,印度农村人口就超过中国,且持续上升;到2021年,印度农村人口高达9.09亿人,占世界比重高达26.5%,相当于中国占世界比重的1.72倍②。到2021年,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至46.7%,仍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8.02个百分点,约有2.5亿人的超大规模需要落户。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③,到2020年,中国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的改革制度。国家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重点针对存量未落户人口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水平,并明确规定,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水平,推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内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22]。中国要实现这一庞大农村人口进城落户任务虽然是十分艰巨的,但预期的社会收益则更是巨大的。

(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人口的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中国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这包括公共教育、就业创造、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优抚安置、残疾人服务等九大领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制定国家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国家标准水平城乡区域间衔接平衡④[23]。这是“中国版”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举国体制优势、公共政策优势,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优势。

(五)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中国社会治理的核心目标就是让社会安定团结、让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新型网络犯罪、跨国犯罪。根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国际命案统计办公室数据库提供的信息,2018年,中国谋杀犯罪率为1/10万,大大低于2020年美国的7/10万和世界平均水平的4/10万⑤。中国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

中国坚持和完善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治理制度,使14亿多全体人民、5亿多户家庭实现了安居乐业。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中国保持了长期的“天下大治”,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超大规模的社会,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安全奇迹。


六、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从资源条件看,OECD国家农业用地面积是中国的2.26倍①,年度淡水资源相当于中国1.80倍②。我国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为此,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③明确提出了2020年的主要目标和量化指标。

(一)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

2021年,中国单位GDP能耗比2012年累计降低26.4%,年均下降3.3%,相当于节约和少用能源约14.0亿吨标准煤;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36.2%,年均下降4.9%;2021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煤电,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7.0%;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均超过3亿千瓦,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2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2010年9.4%提高至2021年16.6%,超过2020年15%的约束性指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9.7%升至2020年的15.9%,也达到15%左右的约束性指标。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14.5%升至2021年的25.5%,煤炭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68.5%降至56.0%。

(二)自然资产损失占GDP比重持续下降

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中国空气悬浮物损失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23.4%下降至2020年的17%,但还远高于高收入国家的7.7%④;能源耗竭损耗⑤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2.0%下降至2020年的0.4%,已接近高收入国家的0.3%⑥;矿产资源耗竭租金⑦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0.5%下降至2019年的0.1%⑧;煤炭租金⑨占GDP比重从2012年的1.8%降至2020年的0.4%訛輥⑩,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2012年68.5%下降至2021年的56.0%,平均每年下降1.4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指天然气和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比从2012年14.2%提高到2021年的25.5%[5]76;自然资源租金总额①损失占GDP比重从4.2%下降至1.1%,已接近高收入国家的1.0%②。与此同时,中国大幅度增加绿色投资,建立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本外币绿色信贷余额15.9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余额超过1.1万亿元,规模均居全球前列。此外,中国投资和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全国有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25]。

(三)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绿色交通体系

到2021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为8736公里,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比例超过66%;318个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共享单车在营车辆1900余万辆,日均订单量4500余万单。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1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045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9.78%[26];新能源汽车占比达2.6%,提高2.0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万辆,增长约5.9倍。中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公路网,全国公路里程从2012年的424万公里增加至2021年的528万公里,并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速公路网,从2012年的9.62万公里增加至2021年的16.91万公里。中国建成了世界最大高速铁路网,全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从2012年的9356公里到2022年4.2万公里,占全国铁路总里程比重从9.6%提高至27.1%,占全国铁路客运周转量比重从14.7%提高至63.4%[19]528,即用全国铁路1/4的里程服务全国客运周转量的3/5以上,是最经济、最绿色、最便捷的“绿色交通”。中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高铁已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27],成为引领21世纪高铁革命时代的世界先行国。中国早已具备世界第一大货物进口国的海运条件,班轮运输相关指数③从2012年的133.8上升至2021的171.2位居世界第一,相当于世界第四位的美国102.6的1.67倍,若加上香港地区(为90.6),中国合计为261.8④。2021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占世界比重从2012年25.7%提高至2020年30.9%,相当于美国比重(6.9%)的4.45倍⑤,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海运中心,走向世界各国海岸港口。

(四)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

中国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全民节水行动计划。到2021年,全国用水总量从2016年的6040亿立方米降至2021年的5921亿立方米,明显低于国家“十三五”规划所要求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的约束性目标,首次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用水资源脱钩下降的新趋势。“十三五”时期,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28.0%、39.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65[28],实现了“提高到0.55以上”的目标,生态用水开始上升[5]74。

(五)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率先开展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升至87%、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以上城市浓度累计下降至2022年的27.5%,均超额完成五年规划目标,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同时,中国地表水达到或好于芋类水体由2015年的66%提升至83.4%、劣吁类水体比例由9.7%降至0.6%,均超额完成规划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十三五”时期,化学需氧量减少了13.8%,氨氮减少了15.0%,二氧化物减少了25.5%,氮氧化物减少了19.7%,提前完成了五年规划目标[29]。中国在世界上带头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首次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全国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0.533亿公顷),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全国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六)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功能稳步提升

中国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20.36%提高至2018年的23%以上,森林蓄积量从137亿立方米提高至175.6亿立方米,年均增速达到3.2%,提前完成了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约束性目标,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对全球实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00年以来,中国始终是全球“增绿”的主力军[30]。根据美国航天局卫星监测数据研究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和印度始终都是全球绿化的领导者。中国在2000—2017年间的植被绿化面积占全球的25%,其中森林的贡献率42%,主要是规模浩大的人工造林工程①。2012—2021年,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9.22%提高到42.0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8平方米提高到14.78平方米[30]。

(七)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

据水利部最新监测成果,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从2011年的294.91万平方公里减少至2021年的267.42万平方公里,较10年前减少27.49万平方公里,强烈及以上等级面积占比由33.8%下降至18.93%②。

(八)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

中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逐步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加快完成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逐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科学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优化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三大空间格局[29];在全国范围内划定和严守耕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整个陆域国土面积的比例超过30%,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近10年来,中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0.64亿公顷),防沙治沙2.78亿亩(10.185亿公顷),种草改良6亿亩(0.4亿公顷),新增和修复湿地1200多万亩(0.008亿公顷),土地荒漠化趋势得到了有效扭转。中国建立全国性生态环境保护的刚性约束机制,特别是在国家五年规划中设定了生态环境的约束性指标,这不仅重塑中国经济社会地理,也重塑生态环境地理,促进形成更大的绿色空间格局,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31]。到2020年,中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基本完成。中国正在进入生态投资、环境保护、生态盈余、建设美丽中国的黄金发展新时代。


七、中国如期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和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总结和评价,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1]。

本文按照目标一致法,对中国2012—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事后系统评估评价,既采用了详细的量化分析和第三方评估,又进行了国际比较评估。总体上看,中国如期实现了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共计60条),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总体目标、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惠及14亿多人民的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完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务,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大力促进经济生产力发展,主要经济产业总量等指标跃居世界前列,劳动生产率、人均收入水平加速追赶发达国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技生产力发展,主要科技实力指标跃居世界前列,科技成果直接为14亿多全体人民所服务所分享;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主要对外贸易实力指标跃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已经进入世界经济贸易舞台中心;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大力促进民生生产力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现了14亿多人口、5亿多户家庭“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社会发展目标,打赢扶贫攻坚战,消除了农村近1亿绝对贫困人口,提前10年实现国际社会消除绝对贫困人口目标;坚持和完善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治理制度,全体人民安居乐业,保持了“天下大治”,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成为世界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加快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生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走上中国式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①。这些非凡的成就不仅将载入中国改革开放史册、中国式现代化史册,也将载入当代世界现代发展史册。

与此同时,中国的改革开放仍面临重大内部挑战,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言,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1]。这表明,中国改革开放未有穷期,仍面临可预见或不可预计的内外部重大挑战,将伴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仍需要“而今迈步重头越”。我们可以试目以待的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目标,对未来5年及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次做出重大的战略部署和改革举措。

*原文注释及参考文献略

进入 胡鞍钢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新时代   全面深化改革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183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