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聚:深化改革为共同富裕提供动力和保障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75 次 更新时间:2022-04-22 10:06

进入专题: 全面深化改革   共同富裕  

逄锦聚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二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各项制度,为共同富裕提供动力和制度保障。对于前者,笔者曾于2021年9月6日在经济日报发表《科学把握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理论文章加以阐述,本文着重谈后者。

改革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根本目的是要调整和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环节或方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才能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经济发展取得如此成就的同时,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诸方面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所有这些,都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我们有更充分的现实条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但也要看到,实现共同富裕还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虽然近年逐年下降,但2021年仍为2.50;二是城乡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较大;三是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过小;四是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享有不平衡;五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外部环境影响,当前经济发展还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说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在新的征程上,要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和制度保障。

在改革实践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围绕这样的目标和目的,要在几十年改革的基础上,立足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全社会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需要通过科学的方针政策在实践中实现。在改革发展实践中,这些方针政策包括: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允许一部分人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同时先富要带后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需要强调的是,在改革发展实践中进一步贯彻落实好这些方针政策,必须坚持两点论。在所有制上,既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要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既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又要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在分配政策上,既要坚持按劳分配,又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因为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人们对生产要素占有的多少不同,所以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结果难免出现先富后富的问题。为使先富后富的差距不要过大,既要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又要引导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帮助、带动后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对上述政策的理解不能简单化和片面化。具体分析,“先富”的政策包括三重含义:一是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二是先富起来的前提是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三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要帮助、带动后富的地区和个人,实现共同富裕。现在要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政策当然要发展完善,但根本原则没有变,只要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无论什么所有制形式,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要受到鼓励、支持和保护。这里,关键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如果不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不管富不富,那都是不允许的。至于如何实现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带动后富的地区和个人,我们已经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如,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等。近来又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等。对于已有的好经验要认真总结,以利于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更好地运用和进一步完善。对于新提出的“三次分配”,要在实践中及时研究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其实现的途径和方式。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伟大创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共同富裕,最主要的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深化企业改革,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宏观领域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企业改革促进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和搞好初次分配。企业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既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的主力军,也是通过初次分配分好“蛋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主力军。市场主体的效益如何、初次分配如何,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至关重要。全面深化企业改革,无疑要分类进行,但目标是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着力探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实现形式,培育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市场主体。要在努力提高企业效益的基础上,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针对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较低的问题,要在初次分配中逐步提高劳动所得的比重,以缩小企业内部分配差距。

深化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改革促进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释放市场潜力、激发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要围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整顿市场秩序,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并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以人民群众关心、市场主体关切的领域为重点,着力完善质量和标准体系,着力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以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深化宏观领域改革最重要的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建设有为政府,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运用合理科学的结构政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宏观政策调节,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通过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各领域配套改革

实现公共产品的公平享有,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要深化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改革,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特别是教育、就业、医疗保障等问题,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并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包括物质生活富裕,而且包括精神生活富裕。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但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要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改革,特别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要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在系统改革中,要增强改革与发展、改革与安全的平衡性、协调性,增强区域和城乡的平衡性,强化行业的协调性。尤其要在全面脱贫基础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改革中,要注重发挥经济特区和沿海先富地区改革先行的示范作用,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改革,通过后富地区的加快改革发展,解决地区之间改革不平衡的矛盾。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就一定能够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进入专题: 全面深化改革   共同富裕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公共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294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经济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