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士明:“爱恨交融”中的反美主义——冷战后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70 次 更新时间:2008-07-14 15:06

进入专题: 中美  

范士明  

「内容提要」90年代中期以后,中美两国学者对双边关系中的舆论和形象问题给予的关注呈上升趋势。本文认为,90年代中国国内对美国的看法总体上爱恨交融,“精神分裂”,并且一度反美声浪高涨。中国人对美国的羡慕向往和反感痛恨历史上曾潮起潮落,而造成这种起落的基本原因在于中国自身的心理状态和需求以及中美两国关系的性质。美国对中国的压力以及两国关系中的偶然事件成为中国民众对美看法起伏的引发因素。文章认为中国人对美看法的公开、多样化对塑造理性的公众舆论未必是负面的。

「关键词」冷战后的中美关系/公众舆论/中国人的美国观

本文主要所要讨论的,是在过去的大约十年里美国在中国的形象。所谓形象(image ),是被观察对象获得的一个总体印象和声誉评价。美国的形象不等于事实上的美国,而更是认识主体之头脑和情感里的美国。

已经有中国学者指出,“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种美国形象”。(注:金灿荣:“中国人的美国观”,《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9-10月号,第17页。)所以严格来说,在中国并不存在一种被普遍认同且一成不变的美国形象。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群中,总是会存在对美国的不同认识。就是同一个人,对美国的看法也可能因时、因事发生改变。而美国也不是一个均质的、一成不变的客体。因此,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经常是多样的、多元的和动态的。

然而在特定的时段,也可能出现某种或几种被相当多的人感知并分享的看法和情绪,或者被观察者主客观的需要以及两国关系的状态而限定的对方的角色,从而在中国公众中产生有代表性的美国形象。本文对于美国形象的讨论,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爱恨交融

冷战结束,世易时移。中美两国对对方的看法,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明显地反映在政策领域的迟疑、调整和反复,也大量存在于两国的民间舆论之中,并引起了比较广泛的关注、讨论和迷惑。其中,中国民间存在的对于美国的“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以及所谓的民族主义反美情绪上升,成为被传媒经常提到的两个方面。中国青年一边拼命争取美国常春藤大学的奖学金,一边在民意调查中把美国划为最无好感的国家,让人迷惑不解。

然而这种“爱恨交加”的情绪却在中国普遍存在。“如果你爱一个人,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是几年前风靡中国大陆的一部电视剧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美国是一个奇异的天堂和地狱的混合体,既可爱,又可恨;既让人向往,又令人讨厌。

这样一个印象不仅存在于影视作品,也存在于专业公司或者新闻媒介所做的民意调查中。在独立的零点公司进行的“中国市民心目中的美国”这一调查所获的数据里,美国是所有国家中给市民“印象最深的”;在提到“强大的”、“富裕的”国家时,美国均列第1;美国是中国人最乐于出访旅游的国家和最乐于让孩子前往留学的国家;在中国人印象最深刻的10位世界影星中,美国拥有7名;从五个主要城市市民拥有的外籍朋友的国籍来考察,美国朋友以45.5%的比例居首位……。但是,事情还有另外一面。90年代中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也曾进行过类似调查,结果在中国青年最不喜欢的国家排名中,美国位居第一,占31.3%;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青年报社等单位主办的类似调查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而且还显示出中国青年中对美国最无好感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占到57.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上海等六省市的另外一项调查也显示,90%的中国青年认为美国在对华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态度是霸权主义的,是不友好的;80%以上的青年认为美国在世界上搞的是假民主、真扩张;90%左右青年认为美国是一个吸毒贩毒特别严重、贫富差距很大、男女性行为放纵的“问题国家”。在2001年进行的一次旨在了解中国民众对美国看法的民意调查中,受访者被问到同一个问题:“提到美国,你首先会想到哪个词?”34%的人回答“现代化”、“富裕”或“高科技”,11.6%的人回答“民主”或“自由”,29%的人则回答“傲慢”、“霸道”、“盛气凌人”或“世界警察”。(注:资料参见朝西:“近10年来中美关系调查中的民间认知”,

http://www.sina.com.cn,2003/05/22,16:24,新周刊。)很显然,中国人的美国情结中存在着“精神分裂”。

一位中国学者总结道,“总之,中国人看美国,可谓爱恨交融,欲说还休。在他们的脑海深处,美国的形象是一个奇异莫辨的混合体——霸权主义、感情冲动的帝国主义、严重的威胁、伪善的十字军、接触性传染病、成熟的政治体制、美丽富饶的国土、魅力十足的文化、不可或缺的伙伴、不可思议的迷梦、趾高气扬的老师,美国几乎集所有这一切于一身。”(注:王缉思:“美女与野兽”,《美国大观》,2001年8月。)

进一步看,中国人对美国这种“爱恨交融”的心态似乎又有章可循。总的来说,“当许多中国人把审视美国的视角放在它的本土时,他们眼中的美国的确是美好的:一个日新月异、治理有方的国度。然而,一旦他们把目光转向国际舞台上的美国,看到的是那个表现恶劣、令人反感的山姆大叔。”(注:同上。)中国的网民也坦言:反美不是反对美国的人,也不是反对美国的制度;恨的不是美国人民,不是美国的富饶、民主、自由,恨的是美国的某些霸道行径和对中国人的羞辱;反对美国的原因在于这些文明和民主都是美国的,它们并不能用以帮助中国,而且,它们时刻在威胁着中国。

反美情绪

在许多人看来,如果说中国人对美国“又爱又恨”的话,那么在过去的十来年里,似乎至少一度“爱”在变少,“恨”在增加。中美关系的变化曲折,国际环境的动荡,连同几起“偶然”事件,在中国民众中激起了强烈的对美国的疑虑和批评,并多次情绪化的表露出来。一时间,中国舆论“群起而批美”。(注:于非:“群起而批美,此风不可长”,《环球时报》,2002年12月30日。)

这些在人权问题、最惠国待遇问题、奥运会申办权问题以及台湾问题上屡次表露的不满,到1996年春天被几位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以一本书的形式,大声地喊出来,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并成为中国民族主义情绪上升的“证据”之一。这本书就是《中国可以说不》。作者之一承认该书并不是严肃的学术著作,但相信它“与民间积蓄已久的一种民族情绪相契合”。西方舆论也认为,不论是“应合”了“民意的激荡”还是“迎合”了“非理性心态”,该书所反映的情绪并非无中生有,而是“确实‘拨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心弦’”。(注:魏城:中国人对美态度变迁,BBC 中文网,

http://new.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1830000/18306071.htm.)

反美的声音在1997到1998年间虽然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受到抑制,但并没有消失。激烈批评美国的人主要利用互联网,向主张在对美外交中采取缓和姿态的人发动声讨。他们对美国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充满怀疑,攻击“亲美派”是“投降外交”、“卖国主义”。中国的互联网上爆发了关于对外政策特别是对美外交的激烈争论。考虑80年代以来包括冷战后中国外交以美为重、以和为主的的取向,说这种争论本身就反映了反美情绪上升并不为过。1999年5月,由于美国轰炸了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中国国内的反美情绪被骤然激发。情绪激昂的示威者砸烂了美国驻北京使馆的玻璃和汽车,在出租车上经常听见司机批评政府反应“太软弱”。2001年4月发生在南海的军机相撞事件再次使这个“野蛮”、“霸权”的美国形象暴露无疑。这种情绪主导下,当纽约的世贸大厦在恐怖分子的袭击中轰然倒塌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上出现了幸灾乐祸的叫好声。因为在很多中国公众的眼里,美国是“最不友好的国家”,是中国“安全利益的最大威胁”。比较下面的数据(注:资料来源:零点调查2001年4月调查,见

http:www.horizonkey.com;美国盖洛普2000年5月调查,《公众视野》2001年1-2月。),应该说,当时中国公众对美国的敌意比美国公众对中国的敌意更大。

中美两国人民的国际观比较——不友好国家(前五位)

中国民众的判断% 美国民众的判断%

美国54% 伊朗44%

日本34% 古巴42%

印度11% 伊拉克39%

印尼8% 巴基斯坦39%

英国4% 朝鲜35%

中美两国人民的国际观比较——敌人或安全利益威胁者(前五位)

中国民众的判断% 美国民众的判断%

美国53% 伊拉克47%

日本33% 古巴36%

印度9% 伊朗34%

俄罗斯3% 朝鲜24%

英国2% 巴勒斯坦自治机构18%

历史定式?

中国人对美国“爱恨交加”的情感在历史上早就存在。“爱”与“恨”或同时并存,或交替起伏。潮起潮落在有些人看来宛如历史定式。

晚清时期,美国在中国就已经具有了双重形象。对于“天朝”的道统、尊严和秩序,美国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蛮夷”中的一个;然而在变法自强的洋务运动中,美国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主要所“师”的那个“夷”,“以夷制夷”中所“倚”的那个“夷”——一个相对友好和可资学习、利用的主要对象。世纪之交,美国是探求兴国之路的变革先驱心目中的一个制度样板,但也因暴虐、排斥华工被视为“强暴之尤”,成为现代民族主义锋芒所指的抵制目标。巴黎和会上,威尔逊被中国舆论称为主持公理正义的“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可是转眼之间,美国又成为20年代反帝运动中“口蜜腹剑”、“狼子野心”的“无耻的帝国主义者”,“西方美人”迅即成为“西方夜叉”。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在中国的形象达到最高峰。美国“是中国生死患难唯一之真友”,是“民主世界的双璧”,中国的友邦和强援,一度光辉灿烂。然而天翻地覆以后,到了五、六十年代,现代化的标尺对准了社会主义,美国在中国又基本被看成是一个充满罪恶的国家。“友邦”变成了“死敌”。那段时间,绝大部分中国人认为美国国内阶级压迫、种族歧视、经济危机、道德沦丧,“正在一天一天烂下去”,已经垂死、腐朽;在国际上它是胡作非为的帝国主义“野心狼”、外强中干的“纸老虎”,是“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注:参见杨玉圣:《中国人的美国观》,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56-259页。)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作为现代化“样板”的美国形象再次浮现于大部分中国人的脑海。回想80年代初,中国人看美国,满眼里是摩天大楼、高速公路、洋房汽车、现代工厂……在中国奔向现代化的路上,美国是一个跑在前面的“美女”,让人爱慕、追逐。正如一位中国年轻学者总结的,当时的美国在多数中国人的眼里是享乐的天堂,象牙塔的顶峰,“自由和民主”的典范。(注:李扬帆:“被稀释的美国”,《新周刊》。)不过,到了90年代末,中国人眼前的美国,美色尤在,却已不那么可爱,偶然间还露出狰狞的面目,变成一个挂满巡航导弹四处逞威的“野兽”。

在这些起落的背后,我们首先隐隐约约地看到,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随现代化与民族主义两种思潮在中国的交替兴衰而起伏。近代以来,中国人反复争辩的论题之一就是“现代化不应当也不可能就是西化”。但实际上,现代化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向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学习、借鉴。因此,每当变革、启蒙与开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旋律时,理性实用主义往往占据上风,中国人心目中的美国就相对“可爱”。相反,当尊严、救亡、独立在中西关系中更被中国人关切,而美国的位置又难以顺应这一民族主义的主题时,它在中国高涨的爱国主义情绪中可能就变得比较“可恨”。过去十年左右的矛盾心理和反美情绪的上升似乎是这一历史定式的再现。

其次,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自然地随中美关系的性质和状态而起伏。回顾历史,中美利益在战略、安全、经济、文化上的交融促进中国人对美国的正面看法;中美两国的利益冲突强化中国人对美国的敌对情绪。我们由此发现,美国在中国的形象更像是中美关系的应变量。这即使在过去十年中也一目了然。实际上,90年代中国人对美国的双重态度很大程度上正是中美关系性质不清和状态起伏的产物。冷战后两国既是伙伴也是对手、既合作又对立的复杂关系造成“爱恨交融”,而中国的反美情绪也呈现较强的“事件驱动性”。

第三,中国人如何看自己往往也影响他们如何看美国。在国势衰微的年代,美国是一个“黄金国”;在自信“东风压倒西风”的年代,美国是一个“纸老虎”。把自己看小了,就会相对把美国看大,产生钦慕和接纳的态度;反之,就可能倾向于排斥或拒绝。零点研究集团近些年提供的数据显示,1995年,美国还以35.3%被列为“印象最深刻的国家”,中国是13.1%;2001年,中国已经以37.4%位居第一,美国以26.5%退居第二。相应地,1995年,35.7%的被调查者最想去美国,到2001年这一数字已下降为15.5%。2001年市民感到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的占50.9%,2002年则达到了65.9%。报告分析说,“美国依然‘先进’,而中国,却不再那么‘落后’了”,“中国人日益增强的民族自豪感和本土化情结是美国吸引力下降的内在原因”。(注:资料参见朝西:“近10年来中美关系调查中的民间认知”。)很显然,中国人对美国说不的时候,既是在否定对方,也是在肯定自己。

咎由自取?

也有人认为,“爱恨交织”的情结存在于中美关系虽然是历史事实,但90年代以来中国民间出现的反美声浪却完全是对美国在国际行为和对外政策中单边主义、狂妄自大、假公济私、谋取霸权的自然反应。特别是,美国一直不放弃“西化”、“分化”和压制中国的战略。所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中国的反美情绪是美国外交失策,咎由自取。

民意调查的结果部分地支持了这种观点。在中国市民反感美国的原因中,多数都表明中国公众对美国的对外特别是对华政策难以理解。中国人恨的不是美国人民,不是美国的富饶、民主、自由,恨的是美国的某些霸道行径和对中国人的羞辱。

中国市民对美国反感的主要原因(注:资料来源:零点调查公司1998年6月的调查。)

原因选项 中选率%

美国对中国的人权状况的批评26.9

美国在其他国际问题上的看法26.1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看法25.2

美国对中国加入WTO 问题的做法10.9

美国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批评3.4

其他6.7

说不清0.8

一位参与网上辩论的人直言说:举一个例子说,一个有缺点的孩子,改正了自己50%的缺点,老师应当如何对待他呢?一种方法是鼓励他,并且帮助他改正其他的缺点;另一种方法是对他说:你还有50%的缺点没有改正,所以你仍然是一个坏孩子。中国真正开始现代化的改造,至今只有20年的时间,我们今天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的确还有许多缺陷。我们的政府需要鼓励和帮助,而一个号称世界上最文明开化的国家,却只看到你的缺点,不承认你的优点,难道这不让人觉得奇怪吗?(注:“为什么大部分中国人都讨厌美国政府”,中华网,2003年02月13日,13∶49.)

反美情绪的高涨自然离不开过去几年中美关系中出现的那几次“意外”。自以为比较理性和了解美国的“专家”,至今恐怕也难以说服公众去相信美国的“聪明炸弹”会因为一连串的“低级错误”落到了中国大使馆。中国老百姓也不明白,美国间谍飞机为什么一定要飞到离中国那么近的地方执行“例行任务”。“亲美派”的人忧心忡忡,担心轰炸使馆和撞机这两起事件可能摧毁“美国从1972年开始的对中国的信誉投资”,使中国人不再区分美国的内政和外交,“使中国人在强烈的反霸权狂热中,也把美国式的自由和民主一起反掉”。(注:王缉思:“美女与野兽”,《美国大观》,2001年8月。)

当然,也有人说,美国,连同它的对外包括对华政策中的阴谋,都被过分神话了。中国人对美国的担心和反对,是由于自身的心理需要或思维定式导致的,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按照这样的说法,中国的反美情绪不是美国咎由自取,而是中国人“庸人自扰”。这一解释,虽然并非没有道理,但至少目前还难以为公众所接受。

结语:塑造理性

现在,中国人有着更多的直接和间接了解美国的机会,也拥有了更多的讨论和发表意见的自由,但是对于“美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国家”,仍然莫衷一是,甚至比以前更糊涂了。在过去的大约十年里,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徘徊在理性实用主义和感性民族主义之间。中国公众对美国又爱又恨,钦羡与排斥、推崇与恐惧交织在一起。美国在中国的形象,呈现了明显的双重特征。爱恨交融之中,反美情绪再次上升。

毫无疑问,历史的印记会重叠在现实之上。美国在中国形象的背后,既是发展与安全、开放与自主、学习与排斥这些困扰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主题在今天的延伸,也是目前中美关系双重性的体现。中国公众对美国的看法,既是对美国国际行为和对华政策的回应,也反映了自身的心理需要和思维定式。美国在中国的形象和中国在美国的形象一样,折射了各自国内政治和心理的需要,并成为双边和多边的国际关系的应变量。

美国在中国的形象或许永远不可能与真实的美国一模一样。这并不奇怪。学者们或许不应该否定而是应该重视公众多样化的看法,何况学者们本身也意见不一。我们崇尚理性,但理性又常常源于公开的争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对中国纷嚷的声音感到高兴。

《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2期

范士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博士。(北京100871)

    进入专题: 中美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75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