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教育?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673 次 更新时间:2017-05-19 09:58

进入专题: 历史教育  

杨鹏 (进入专栏)  

历史教育形式上要回归传统


什么是传统?传统就是那些世代相传的文献、观念、制度、风俗、生活习惯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文献传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文史哲。文就是文学,一说起文学大家就知道《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还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这四大名著;历史著作就更多了,《尚书》《春秋》《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二十五史;哲学上有诸子百家。除了中国自己本土的思想家之外,后来佛教进入中国,翻译了大量的佛经,这也逐渐演化成了中国哲学传统。所以文史哲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当我们说回归传统,或者说继承传统,我们都不得不讲文史哲的传统。今天我们不讲文学,不讲哲学,主要讲史学传统。我的基本想法是,现在学校流行的历史教育的方法必须改变:形式上要回归传统,但价值上要超越传统。

现行历史教育的症结何在?

现在学校历史教育的方法是什么呢?我举一个例子,这是人教版的高中历史课本。

大家注意看,第一单元是什么?第一单元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单元是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三单元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四单元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可以看出,这个历史课本,核心是政治制度史的教育。教材的编写者们认为,历史教育就是让学生掌握各种政治制度的历史。编写者或许认为,历史就是政治权力的历史,就是政治制度的历史。

这个历史课本第一课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我们知道夏、商、周是中国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形成期。我们中国人的血脉、中国文化的基因,基本上在夏、商、周时期就确立了。

这个课本讲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我们看它选了哪些要点:第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第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第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可见,这个高中历史课本的编排模式,是以政治制度为中心、以政治概念的教育为基础,强调基本的政治制度概念,比如说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大家发现了没有,这里面没有人,没有故事,没有成败得失的分析,没有善恶是非的评价,没有人生的经验和教训。这样的历史教育对受教育者而言,只是非常抽象的知识点,和学生个人的生命没有关系。

学生从中能知道夏、商、周开国者们的故事吗?能知道充满传奇色彩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吗?能知道商汤祈雨、把自己架在柴火上当牺牲祭拜上帝的故事吗?能了解伊尹由奴隶到厨师、从厨师到间谍、从间谍到丞相的传奇故事吗?能知道周文王被关在牢里面七年,仍然努力学习,并且成功获救,后来奠定了周朝的基础吗?能知道夏桀、商纣王为什么失败?商汤、周文王为什么成功吗?从中他们能学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吗?有这些内容吗?显然没有。

这里有的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这样一些固定的知识点,跟学生个人的生命没有关系,一定程度上也与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民族精神的形成,没有关系。

为什么说这样的历史教育有问题?

为什么说这样的历史教育方式有问题的呢?我们得有一个标准,有一个模型,才能来进行判断。

我先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这位先生是Edouard Seguin(埃杜阿·塞古因),法国的教育学家,他认为智力的开发是从感觉训练,引向概念的把握。也就是说,个人认识世界是通过两个系统完成的,一个是感觉系统,一个是概念的抽象思维的系统,这两者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教育,尤其是对儿童少年的教育,一定要从感觉开始,因为儿童是从眼、耳、鼻、舌等感官开始认识世界的,要从感觉训练逐渐引向对抽象概念的把握。

他的思想被一位意大利教育学家Maria Montessori(玛利娅·蒙台梭利)所继承并且发展,蒙台梭利说:“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是源于感觉的。所有的智力都是从感觉过度到概念。”她在设计教育模型时,一定是让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充分地被调动,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抽象分析,并且很注重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就是说,他们两位认为一个人心智的成长必须从感觉到概念,所以我们的教育也必须是从感觉向概念延伸。如果这种从感觉到概念的延伸,是一个人的心智成长的自然过程,那么我们中国的史书非常符合这个自然过程。

大家看,从《尚书》《左传》《春秋》《国语》《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再到二十四史,这些不同的历史著作,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史书记载的都是历史人物的言行,以人物的言行为中心,在这个基础上,分析人物的成败得失,分析其中的善恶是非,一切的事件故事都是以人物为核心来展开的。

我们讲历史人物的历史故事时候,是非常形象化的、基于感觉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人物的善恶是非进行分析,这就是一个逐渐抽象的过程。

孔子非常明白历史教育必须是从感性入手,从人物的行为入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进行分析。孔子这一生多数是“述而不作”,但是他却修订和编写了鲁国的历史《春秋》。孔子为什么要去写史书呢?他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意思是,我如果想写抽象的理论,不如用人物的行为去表达价值观念,这样更能够彰显出来。可见孔子在价值观的教育上,非常注重史的传统。也就是说,以人物的言行入手,以人物的形象入手,潜移默化地去传导价值观。孔子认为价值观的塑造,必须根植于人物的行为来表达,也就是说要着眼于人的感觉。


中国史书也是价值系统的构建史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用一节课,就把夏商周的几个制度要点讲完了,其实面对夏商周,比如说讲周朝,《史记》的讲法就很不一样,我引用《史记·周本纪》的内容,大家看一下:“周后稷,名弃”,周朝的祖先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其母是有邰氏族的女性,名叫姜源。姜源是帝喾的元妃。“姜源出野”,看见有巨人的脚印,“心忻然悦”,心里面喜欢,就想去踩这个脚印,“践之而身动如孕者”,踩了以后她感觉好像怀上孕了,“乃居期而生子”,这样就生下一个孩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因为是踩了巨人的脚印生下孩子,她觉得不祥,就把他抛弃在一个很狭隘的巷道里面。结果“马牛过者皆辟不践”,牛马经过都避开这个孩子,不去踩他。“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又想把他放到树林里面,树林里面人太多了,又把他给挪走,“而弃渠中冰上”,丢在一个河渠的冰面上,看来是冬天了,“飞鸟以其翼覆荐之”,结果飞鸟飞过来,用翅膀来覆盖着这个孩子。“姜源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她觉得好神奇,这样就把孩子收回来,继续养他。“初欲弃之,因名曰弃”,因为最初想抛弃这个孩子,所以给这个孩子取名字叫“弃”。一个险些被抛弃的孩子,最后成了周人的祖先。

这个后稷,也是中国的农神,是中国农业的开山鼻祖,一个差点被抛弃掉的无父而生的孩子,最后成长为周人的奠基者,成为中国的农神。这样的故事,这么一种神话传说,是非常美的。我相信如果学生听着这样的故事,会觉得非常神奇。然后,可以约着学生一块来讨论,为什么这个孩子是无父而生?为什么这个妈妈生了孩子以后要把孩子抛弃掉?为什么这个曾经被抛弃的孩子最后非常有成就?

在人物故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来分析当时的情况,他们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他们怎么生产粮食?这样就可以从感觉、从人物故事入手,延伸到抽象的技术分析、经济分析和政治分析。把故事和理性概念串在一起,这样对学生来说,就能够实现从感觉到概念的成长。

我们再来看一句,这是《史记·孔子世家》,讲了孔子怎么出生,怎么长大,怎么去学礼,怎么去周游列国,最后周游列国不成,回到鲁国开办私学,有教无类,讲了他个人的故事之后,作者有一个评价,“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天下的君主,还有贤人多了,他们活着的时候很荣耀,但他们去世以后,就从历史中消失了。“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孔子是一个平民出身,但是他留下的理论传统,十几代人都在继续传承,学者都以他为榜样。“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六艺”是孔子编撰的中国史籍,他把当时散乱的周朝的历史文献、诗书礼乐都进行了整理。不管天子还是王侯,要讲“六艺”,都得以夫子为标准,他真是一个至圣之人啊!

司马迁这个评价,背后传达出什么样的价值观?他告诉读者,即使你是平民出身,布衣出身,只要你对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天子也好,王侯也好,都得以你为准则。也就是说,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如果他对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历史地位是超越君王的、超越王侯的。

司马迁从人物的具象描写,上升到价值观的抽象评点,这种价值观,给读书人、给文化人传导了历史的意义和人格的尊严,给文化人、读书人一个非常重要的尊严感、意义感。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中国史书的特征,它是以人物的言行故事为基础、为中心,对人物的言行进行成败得失的分析,成败得失里面,有大家可以学到的经验和教训,最后归到善恶是非的裁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一个人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就进入了价值阐述和价值构建。

也就是说,人物的言行故事,相当于感觉,着眼于感觉,进入成败得失的分析、善恶是非的分析,就进入到抽象的价值构建。也就是说,从人物的言行故事出发,最后上升到价值系统的构建,这就是中国史书的特点,中国史书其实就是一部价值系统的构建史。

所以,当下中国的历史教育,应该回归中国的史书传统,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叙事,它和现代教育心理学从感觉上升到概念的教育模式,实质是一样的。我们回归传统,实际上就等于采用了现代的教育心理学。某种程度上,回归传统,就是革新,就是对今天的历史教育,对表现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教育所进行的一场改革。

分析到这,标准树立起来以后,我们就知道,现在流行的以人教版为代表的历史教科书,这种以政治制度、政治概念为中心的历史教育的方法,其实不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这是我们必须要去改变的。从形式上我们得回到传统,回到中国历史从人物言行故事出发、以成败得失的分析、以善恶是非的裁断为基础的历史教育的模式中去。因为这样的历史教育,才和受教育者个人成长、精神构建产生关联,这样的历史才是有价值作用的历史。历史是神奇的,有时候走向未来是进步,有时候回归传统也是进步。


形式回归传统,价值要超越传统


我们说历史教育要回归中国的传统,是不是依葫芦画瓢地全部回归传统呢?不是这个意思。这里讲的回归主要是形式上必须回到以人为中心,以历史人物的言行分析为中心,来展开我们的历史教育,它讲的是形式上的回归。但是在价值上,我们必须超越传统。

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现在是全球化时代,我们是现代性的人,要建立的是一个现代性的国家,所以我们对历史人物自然会有跟古代不同的评判。在价值观上,我们会走向现代性,我们会更重视人的自由,人的平等,人的创造,人的协作和法治精神。

那么从现代的价值立场出发,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进行评判,就会生成新的价值系统。

例一  大禹治水故事再思考

我们的教科书里面讲到夏商周,我拿《史记》大禹治水的历史描写来举个例子。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大禹是夏朝的开创者,《史记》上记载:“禹伤先人父鲧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他很伤心,自己的父亲鲧因为治水不成被诛杀了,他劳身焦思,身体很疲倦,每天都很焦虑地思考工作。为了治水,他在家外待了十三年,路过家门都不敢回家。因为他要全力以赴地去治水。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儿子继续勤奋地去治水,最后治水有功,被选为王。

我们可以约同学们一块来讨论,大禹这种为了治水而奉献牺牲的精神,你怎么看?也许我们会讨论出一个结论,就是一个人,当他对共同体做出了贡献,对国家做出了功绩,他就会拥有大家的尊重,从而拥有社会地位,最后他有可能拥有巨大的权力。因为大家信任他,大家愿意让他去掌握权力来领导大家。

古代反复说的一点要敬天爱人,敬天就敬奉上天,要爱人,要去建功立业,这样你才会拥有社会的地位和权力。你的生命也才有意义。这可能是讨论的一个方面。这个方面可能就是过去的史书写作者,在写大禹治水的过程中,希望塑造出来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要为共同体的利益去奉献,去牺牲。这种价值观其实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因为世界各国都强调要为了共同体的利益和安全,大家要去奋斗,这是一个正面的价值。

另外,我们再来看,大禹治水成功以后,非常有威望,结果大家就选了大禹的儿子启继承大禹的王位继续当王。

“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诸侯都离开益,不愿去跟着益,而去朝拜大禹的儿子启,说“吾君帝禹之子也”,说这是我们的君王大禹的儿子呀,大家因为尊重大禹,所以愿意选大禹的儿子来当王。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这样启就即了天子位,成了夏朝的真正的第一个王,这就是夏启。

这个故事有什么需要去反省的东西呢?大家知道,大禹是有功于国,但是启并没有巨大的功业,大家因为尊重大禹,把对大禹的信任转移到他儿子身上。

要知道在大禹之前的中国,是一种原始民主制。所谓原始民主制就是领袖是大家选出来的,这种制度又叫禅让制。所谓禅让制,就是说王位并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的,王位是传给谁呢?是从贤能之人、有功之人中,选择新王,这叫禅让制。但是夏启和大禹之间,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也就是说父亲当王,儿子就继承了王位,这就是世袭制。从此开启了中国家天下的历史,王不再是由大家来推选产生,而是由血缘来决定。从禅让制到世袭制,这是从夏启开始的。

这就留给我们一个问题,可以供同学来讨论。说这样做对不对?我们作为一个公民,对这些有功于国的人,我们是不是要加强管理呀?要对权力有所约束,不然的话,我们太尊重一个有功于国的人以后,你会发现我们把权力都给了他家,最后整个国家都给了他家,他们成了家天下,反过来压迫每个人。大禹是不是经过了一个大公无私到大私无公的变化呢?他的大公无私,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但是开启家天下这个问题,是需要我们去讨论和反省的。也就是说,大禹身上的光明和大禹身上的阴暗,都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例二  商汤担责的光明与阴暗

我再举一个例子,国父商汤替万民担责的故事。为什么说他是国父?因为从考古学上,商朝是目前能够确认的第一个文明王朝,所以商汤就是中国作为国家形成后的第一个王。商汤最感人的故事,就是他为万民祈雨,把自己作为牺牲燔烧给上帝。《吕氏春秋》的记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过去汤征服了夏去治理天下,但是“天大旱五年不收”,赶上了五年大旱,没有收成。“汤乃以身祷于桑林”。他祷告的内容是什么呢?“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我如果一个人有罪,求上帝不要怪罪万民,如果万民有罪,求上帝惩罚我一个人。大家是不是很感动?商汤祷告以后,就“翦其发,𨟖(mo)其手”,把自己的头发剪了,把自己的手反捆起来,“以身为牺牲”,把自己像牛羊一样当作牺牲,“用祈福于上帝”,以自己作牺牲向上帝求福,求上帝下雨。“民乃甚说,雨乃大至”,民众就很开心,上天降雨,救了商汤,救了万民。

商汤所说的“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可以让学生们来讨论,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可能学生会讨论出来,这意味着要当一个领袖,就必须承担责任,而且在最危险的时候,必须去准备好牺牲,这是作为一个领袖的基本素质。这不仅是中国,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要求一个领袖,在碰到危机、碰到困难、碰到屈辱的时候,必须承担终极责任。一个领袖要敢于勇于牺牲,这是从正面去讲的,这个对孩子的精神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我们是不是同时也要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万民的责任要由他一个人去承担呢?万民是不是就推卸了自己的责任?如果一个孩子犯了错,责任全部由父亲承担,时间长了,这个孩子还会懂得承担责任吗?不会了,这孩子已经失去了承担责任的习惯。

商汤这种奋斗牺牲的精神,这种为万民承担责任的精神,从他个人来说,是非常伟大的,但是从管理来说,从一个民族的长期发展来说,对民族的发展是不利的,因为责任的承担和个人的成长,有密切关联。

所以,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看,我们会感觉到,虽然商汤很伟大,但我们也要小心,不能因此我们让领导人去承担责任,自己逃避责任。要知道,逃避责任最终就是逃避自由,也逃避了权利。最后,你就成了完全依附在伟大的领袖之下的毫无责任承担能力的个体。这样的社会,并不是理想的社会。

也就是说,我们在和学生讨论商汤这个历史故事的时候,我们能看到正面的东西,也能看到他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对我们建设未来世界不利的因素。我们希望每个人都是承担自己责任的自由人,就不能够把自己的责任全部推卸到领袖身上去,这样,我们就有新的、超越传统的价值观。

今天讲的核心是,如果说人类的心智成长,要经历一个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而且感觉和概念要有机地整合,这是一种最好的智力成长过程,那么我们的历史教育,就得回到中国的传统,从历史人物的言行出发,分析善恶是非,在这个基础上,来构建价值观。但是在价值上,我们要超越传统,对历史人物身上那些不符合现代性、对未来价值建设不利的部分,要很坦然地去讨论、批判和提醒。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号“掌上国学院(Sinoacademy)”



进入 杨鹏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历史教育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基础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439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