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学科的边缘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99 次 更新时间:2016-06-07 17:33

吴万伟  

2015年4月,英国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高等教育记事》上发表“大学的缓慢死亡”一文,指责大学已经丧失其作为人文批判中心的地位,沦落为资本主义的接待站和专心赚钱的机器。人文学科真的陷入危机吗?人文学科在社会和大学内部边缘化的原因何在?应该怎样为人文学科的存在价值辩护?数字文科能够挽救人文学科吗?人文学科的未来前景如何?近年英美报刊有关人文学科的讨论众多,本文略述其要,希望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反思。


一、人文学科真的陷入危机了吗?


(一)危机论者

不少学者认为,美国大学的人文学科陷入全面危机,无论在经济、管理、知识组织方式还是在社会评价和师生精神状态等方面都遭遇严峻挑战和困难。

1. 经济危机:芝加哥大学哲学教授罗伯特·皮品说,不少文科院系遭遇开支增加和财政拨款或社会捐款减少而造成的困难,不得不削减预算,裁减员工,停办某些专业。[]哥伦比亚大学文学教授安德鲁·德尔班科说,“从1980年到2010年,公立学校高等教育开支占州预算的比例从8%降为4%。这导致学费的快速增长。2010年,私立大学的学生年均花费5万美元,四年制公立大学学生3.6万美元。弗吉尼亚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斯威特布莱尔女子学院因为学生减少,3月份宣布倒闭。”[] 乔治敦大学西班牙语和比较文学副教授帕特丽夏·维埃拉则说,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2010年宣布关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古典学和戏剧系。《卫报》2013年预测英国语言学系的40%在未来10年可能因为招不到学生而倒闭。[]

2. 学校管理危机:大学重视科研和理工科,忽略教学和人文学科。兼职教师增多,终身教授岗位减少。学生心理状态不佳,学习能力并无明显提高,就业困难。

德尔班科说,教学不会因为技术进步而提高效率,反而因为节约成本的考虑,用廉价的兼职老师替代全职教师。因为大学的声誉主要依靠“最新”科研成果,大学被迫创建新的实验室,奖励科研,注重理工科。[] 皮品也指出,50%以上的课程由无退休福利和安全保障的兼职教师担任。[] 知识组织方式是皮品特别关心的问题,他认为,19世纪末期洪堡创办现代研究型大学的两大指导思想---教学与科研并重、科学与价值并存遭遇挑战。在当今经济危机之时,人文学者对学科的自主性产生焦虑。[]

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知识能力也存在问题。斯坦福大学的司各特·皮尔曼在为德尔班科的《大学的过去和未来》写的书评中指出:从前小型宗教性文理学院满足了学生认识世界并从中找到自身位置的愿望,并为其提供了目的意识和为更大社区服务的责任感。如今选修课和专业化破坏了学院的规定课程和集体意识,学习变成独立的、个体的活动。大学共同体的概念已经很少存在。[] 美国校董与校友委员会(ACTA)课程改革项目办公室主任埃里克·布莱索指出,该会对1100多所大学本科生的学习能力调查后发现,七门核心课程如写作、文学、外语、美国史、经济学、大学数学、自然科学都表现不佳。63%的受访雇主说毕业生缺乏全球经济所需的技能,36%的大学生在四年中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显著的学习进步”。[] 研究生院教学平庸。作家詹姆斯·米希纳说,“超级专业化和自我孤立的术语”倾向导致研究生经过几年高级课程学习后并不比本科生好多少。“博士不再是真正受到教育的保证。”[]

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詹姆斯·麦克威廉认为,大学极度扩张导致人文学科博士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就业难。现在很多学生别说待遇良好的职业前景,就连养活自己的工作都难找到。[]

3. 社会评价危机:耶鲁批评家威廉·德莱塞维茨说“美国的顶尖大学加剧不平等,阻碍社会流动,创造了一个高高在上的精英集团。”[] 哈佛心理学家斯蒂芬·平克也谈及常青藤本科生教育中的反智主义盛行。大型咨询公司和投资公司招收名校学生不过是追求名牌效应而已。[] 电影批评家乔纳森·罗森鲍姆认为,20世纪和21世纪是人文学科从文明的高度逐渐滑向野蛮主义的漫长过程。[]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维克多·汉森在“人文学科之死”中认为,“没有人在乎人文教授会说什么。专注于种族阶级性别等问题的研究如后殖民研究、说唱艺术研究、女性研究、黑人研究、同性恋研究产生了消极后果,将过去的伟大著作扭曲为服务当今政治议题的工具,大学不仅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4. 人文学者的精神危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翰·麦克沃特认为,种族主义政治正确导致大学校园的思想封闭。“教条灌输取代了启蒙。任何东西被当成不容置疑的真理就会变成信仰,任何质疑者都被当成异教徒。”[] 批评理论和文化研究等对人文学者的心理和情绪也造成破坏性影响,见下文2.2.3。

(二)否认危机者

虽然不少文章谈及人文学科危机,但也有很多学者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要看到自身优势和成就,承认困境的积极作用,区分公共利益和自身利益。人文学科的确面临挑战,但挑战是健康的。

1. 看到自身优势和成就 剑桥大学现代文化史教授彼得·曼德勒认为,“历代评论者都预测人文学科将遭受更加功利性的、以职业为中心的技术狂潮冲击,但随着高等教育普及,文科生的绝对数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多。大众化带来了求学动机的多样化,大学毕业证书成为入职的必要条件。”[]

记者麦克斯·莱沃丁说,美国艺术科学研究院(AAAS)2014年公布的报告说历史、英语、宗教、哲学等文科院系度过了预算削减的经济困难时期且有发展。此次报告与2008年危机前的报告相比,外语专业学生人数还有所增加。[] 南卡罗莱纳大学比较文学副教授亚历山大·比克罗夫特认为,“我们不应该专注人文学科做错了什么,而应该看到做对了什么。自1983年以来,公众舆论一直指责人文学者的精英主义和政治正确,热衷科研忽略教学,不关心学生就业前景,但人文学科为什么还能招到学生?”[]

2. 承认困境的积极作用 圣母大学哲学家加里·古廷觉得“预算削减和招生人数下降迫使学科重组合并,学科边界模糊甚至消失,期刊文章更容易理解,所有这些对人文学科的健康发展都未必是坏事。”[]

3. 区分公共利益和自身利益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人文高级研究院教授西蒙·杜灵认为:“人文学科有众多分支,各自有其工具性的或非工具性的功能和目的,各自有方法和话题以及价值观,难以靠单一的实践或价值观来辩护。新学科如电视研究、数字文科、创造性写作等不断涌现。不同学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不同,如文学研究和文学不是一回事,学界文学批评萎缩并不影响文学的繁荣。人文学科还没有到面临生存威胁的地步,我们不应该混淆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界限。”[]


二、人文学科在社会和大学内部边缘化的原因何在?


简单地说,人文学科在社会和大学内部边缘化的原因可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分析。保守派的攻击、新自由主义价值观占支配地位是促成人文学科边缘化的外因,而文化研究、身份认同政治和批评理论是人文学者自毁长城的愚蠢之举。

(一)外因

1. 保守派的攻击 作家凯特·比罗特指控前总统里根、媒体大亨默多克和批评家威廉·伯克利等领导的保守派运动毁掉了人文学科。早在20世纪70年代,州长里根就在加州引入公立大学收学费的政策。人文学科首先受到经济压力的冲击,因为管理者往往砍掉没有明显实用功能的学科。其次,保守派不懈攻击学界和学者不道德、不爱国、轻浮。默多克则帮助创造了后人文集市和浅薄的公共辩论。[]

2. 新自由主义教育观 德莱塞维茨指责大学把灵魂卖给了市场。他认为“新自由主义又被称为里根主义或撒切尔主义、经济主义或市场原教旨主义,是将所有价值都贬低为金钱价值的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虽然口口声声宣扬自由和个人主动性,但市场文化特别擅长培养无助感。当今大学无能动性,无选择余地,必须按市场的要求去做。不摆脱新自由主义教育的牢笼,就无法改变大学的处境,更不要谈培养自由和自治的社会所需要的知情公民。”[]

(二)内因:

人文学科的衰落不仅有外因,还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其边缘化与空洞化密切相关,而这种结果是文化研究、身份认同政治和批评理论造成的。知识分子对知识产生恐惧,对真理产生怀疑,放弃了传播知识和真理的传统使命。

1. 文化研究 英国《尖刺》的教育编辑约拿·威廉斯将人文学科的衰落归咎于文化研究。她认为,20世纪90年代,《新左派评论》创始人斯图亚特·霍尔指责马修·阿多诺和利维斯的高雅文化观有精英主义倾向,认定一切都有政治性,知识最终是权力关系的意识形态表现。正是这种将教育服务于政治目标的工具性使用导致人文学科研究的空洞化。[]

2.身份认同政治 埃默里大学英语教授马克·鲍德莱茵认为,人文学科教授有硬激进主义和软自由主义两派。前者是“拥有终身教职的激进分子”,他们谴责标准文学课程宣扬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帝国主义、欧洲中心主义,攻击西方文明和伟大著作和经典,要求课程设置和人文研究的多元化调整。后者则是温和派,不反对文学历史传统和伟大艺术,只反对死去的白人男性的霸权。他说“从前的左翼批评家认为进步政治与文学的历史价值并不冲突,仍然欣赏文学作品中独立于社会和政治议题的美学价值,但21世纪的进步派则完全将文学置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奴婢地位,热衷身份政治,忽略人文特征。这使得人文学科难以应对社会科学的吞并,在资源分配方面无法为自己的学科地位辩护。”[]

   3. 批评理论的破坏性影响 与文化研究、身份认同政治密切相关,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让曾任教西北大学英语系的约瑟夫·爱波斯坦将英语系称为“假历史系”,热衷给学生讲授美国如何坏,如何“建立在暴力和剥削之上,充斥偏见和阶级支配,有各种受害者。。。”[] 马克·鲍德莱茵在为《爱波斯坦文集》写的书评中指出英语系课程存在的问题,如“英语系课程设置不是由浅入深,从普遍到专业性话题讨论而是从头到尾充斥种种材料和方法的大杂烩。大一学生就学习德里达的‘人文学科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嬉戏’,让人对学科的连贯性产生怀疑。”[] 芝加哥大学英语教授丽萨·罗蒂克认为,批评理论的破坏性影响是一切都不再吸引人。英语系的人不是对左翼政治规范感到恼火就是患上莫名其妙的抑郁症。他们觉得自己被此地的思想环境活生生地吞噬了。几十年反人文主义的高人一等作风使该领域痴迷于破坏一切人性的、整体的、有活力的价值观。批判理论中似乎有“仇恨”和“野蛮”因素,有“思想上的施虐狂倾向”。接受这种理论训练的年轻人会变得麻木,很难再被一首诗歌或小说所感动。[]《美国高等教育记事》上有文章认为,人文学者多多少少都患“骗子综合症”,总觉得自己是冒牌货。即便在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也无法消除自我贬低和厌恶的感觉,反而觉得自己成功地蒙骗了他人。[]

总之,人文学科的边缘化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弗吉尼亚大学德语系副教授威廉·查德说“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怎么说服大众去支持不透明的、与外界隔绝的机构(尤其是人文主义和人文学科),怎么在自身框架内鼓励支持师生的发展是大学面对的主要挑战之一。”[]


三、究竟应该怎样为人文学科的存在价值辩护?


为人文学科的存在价值辩护是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本节从近期学界的科学与人文之争、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争、以及左派与右派之争说起,最后提出人文学科辩护之道。

(一)科学与人文之争

1. 《新共和》上的维-平之争 2013年8月,哈佛心理学家斯蒂芬·平克在《新共和》撰文“科学不是敌人”,提出陷入危机的人文学科需要科学来拯救。[] 随后该刊文学编辑列昂·维斯特勒回击,揭露科学对人文犯下的罪行,指责平克对人文学科采取居高临下的恩赐姿态,科学家俨然世界的立法者。[]

其实,文理之争在20世纪中叶就曾经出现过一次,即“里维斯-斯诺辩论”。在美国贝勒大学任教的阿兰·雅各布在“两种文化的今与昔”中说,1959年科学家斯诺在剑桥发表‘两种文化及科学革命’,指出文理双方互不理解,当今危机就是因为对科学了解甚少的传统文化仍然占统治地位。1962年英语教授里维斯在剑桥的演讲中表达愤怒。该争议还可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的“阿诺德-赫胥黎辩论”,诗人马修·阿诺德鼓吹理想的教育是献身于“批评生活”,赫胥黎则鼓吹科学尤其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科学网站(edge)的编辑约翰·布罗克曼在“新兴的第三文化”中断言,传统知识分子越来越被边缘化。他提到斯诺的“第三文化”将缩小知识分子与科学家的差距。在他看来,维斯特勒的攻击有些莫名其妙。“科学家正是填补了人文学科怀疑真理和轻视证据而留下的真空,对新发展没有任何了解的摇椅里的理论家仍然以传统方式探讨哲学问题恐怕行不通了。”[]

《文学批评》编辑部的文章没有偏袒文科,而是各打五十大板。该文认为近年来,人文学者最热衷的是脑科学、进化生物学和“新心理学”可能带来的突破。有学者已经将文学研究和科学的结合称为“认知转向”,所以平克根本不需要从理论上论证科学方法对人文研究的相关性。而在文学教授连对文学研究的目的都无法达成共识,无信心阐明自己的研究与理科研究有何差别的情况下,维斯特勒的人文学科研究“内心体验”的观点与事实不符。[]

在笔者看来,对维-平之争做出的最详尽评价是哲学家詹姆斯·哈蒙德。他强调了两人的相同点。平克认为世界可理解,找到真理很难;维斯特勒也很理性,并不反对这个观点。但两人都忽略了“天才”和直觉的作用。哈蒙德说“平克觉得世界可以理解,但我们周围充斥着无法解释的奥秘。古罗马人说人对人是狼,他们对人性的了解比当今科学家更深刻,虽然他们没有课题资助,没有实验室,也没有在同行评审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平克推崇的公开辩论、同行评审和双盲法等未必是科学的重要保证。维斯特勒的人文学科不是没有进步而科学也并非一直在进步的看法更符合实际。”[]

2.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英国哲学家罗杰·斯克鲁顿特别提醒人文学科应该警惕的科学主义问题。文学、历史等都求助于自然科学来改变自身方法缺失的贫瘠状况。进化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最合适引入人文学科,但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科学与科学主义的差别。“科学思想家有清晰的问题、数据和用来通过数据检验的问题的理论答案;而科学主义思想家借用科学模式不是解释现象而是制造科学问题假象、数据假象和方法假象。用神经科学来解释艺术就是科学主义的表现,理解艺术的困难之所以产生恰恰是因为艺术的本质和意义的问题不要求解释而要求描述。科学主义的本质是企图驯服其不理解的东西。”[]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理论物理学家劳伦斯·克劳斯在2015年9月接受人文学科年度奖的演讲中说,科学的本质就是知情的怀疑。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提供事实而且是鼓励怀疑,教育学生区分事实和虚幻,学会如何通过质疑和检验获得事实和找到可靠数据。[] 罗德学院化学系副教授洛丽塔·杰克森·哈伊斯说,“在达芬奇和乔布斯看来,科学和人文的界限本来就是虚假的、不存在的。苹果公司认识到‘光有技术是不够的,技术必须与人文学科结合才能产生让心灵唱歌的结果’。”她还引用康奈尔大学校长大卫·斯科顿的话指出科学家因为缺乏人文学科训练,不能有效地交流,无法解释科学的重要性。[] 在笔者看来,打破科学与人文的界限,更多强调学科合并应该是多数人的共识。

3. 人文学科辩护者的短板 帕特丽夏·维埃拉在为彼得·布鲁克斯编辑的文集《人文学科与公共生活》和多丽丝·索玛的《世界艺术品:公民能动性与公共文科》写的书评中指出,人文学者勇敢地、绝望地为人文学科声嘶力竭地呐喊和辩护,其他人则无动于衷。索玛赞同法学家保罗·卡恩的艺术创造与政治自由密切相关的观点,称艺术促进民主社会公民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如自由思考、创造性、和批判。[] “美学和民主同步发展”的观点让笔者想起哲学家马萨·诺斯鲍姆的《不是为了利润:为什么民主需要人文学科?》。两者都试图说服怀疑者相信人文学科的内在价值及其对公共生活和当代文化的重要作用。威廉·查德在为德莱塞维茨的《卓越之羊》写的书评中指出人文学科辩护者的通病。他说:“德莱塞维茨、德尔班科和埃德蒙逊等文学教授都强调文理学院是自我改造之地。他们求助于学院理想,却没有解释该理想如果没有为更大社会目标服务的教育宗旨该如何获得生存所需的规范性和道德资源。当今的自我改造话语和“自由教育”和“自由学艺”在抗拒高等教育的工具性和职业培训倾向方面是可以理解和值得称赞的,但这些论述显得疲惫、信心不足,自然也就没有说服力。”[]

剑桥大学思想史教授斯蒂芬·柯林尼认为,在论证人文学科的价值时若只强调使用价值,就等于说学习小提琴的价值在于它帮助我们训练手臂的灵巧,有利于打字一样。柯林尼提醒我们,在确认大学的价值时不要过于为自己辩解,不要贬低使用价值,不要对知识采取后现代的态度。他说:“音乐家谈起音乐来也许充满自豪感,但是他们不会夸耀音乐对GDP的间接利益;大学教授也该如此”。[] 现代语言学会前主席杰拉尔德·格拉夫认为,人文学科不是为任何具体的职业而是为难以预测的很多职业做准备。人文学科的用途恰恰就在于和具体的、特定的功利性保持距离。人文危机不是“内在缺乏实际功利性而是蔑视这种功利性,主动放弃职业机会。”[]

(二)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争

1. 高雅文化的重要性 作家詹姆斯·米希纳说:“人文学科教育的目标是了解西方文明,精读文学经典,了解哲学史上的重要观点和争论,熟悉外语和外国文化。”[]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说:“高雅文化不可或缺。正是高雅文化丰富了我们的敏感性,促使我们关心人生大问题。高雅文化与自由民主不可分割。高雅文化总具有批判性,是不合时宜的结果或不合时宜的源头。”[]

2. 高雅文化的挑战 文学批评家爱波斯坦在“高雅文化怎么啦?”中指出:“从前,商业成功往往让作品失去跻身高雅文化之列的资格,甚至诺贝尔文学奖也会玷污作家和艺术家的声誉和地位。牛津大学在20世纪30年代还拒绝讲授浪漫主义时期之后的作家和作品,更不要提科幻小说和电影了。大学强调多样性和多元文化帮助贬低了高雅文化的地位。如今的课程设置,所考虑的不再是研究最优秀、最有意义的作品而是最能代表多元文化利益的作品。平等和正义优先于高雅文化。”[]

3. 高雅文化衰落之分析 文化批评家罗杰·金巴尔认为,知识分子的背叛是高雅文化失落的原因。知识分子因为“成功崇拜”放弃了对哲学和学术理想的传统依恋,放纵地陶醉在充满政治激情的物质世界。思想界内部的野蛮人(知识分子)鼓励多元文化主义,动辄给批评其他文化者扣上“种族主义”和“民族中心主义”的大帽子,以崇拜“真实性”的名义拒绝西方的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因为将孤立的自我欲望视为价值的唯一合法来源,“文化不再是解放的手段而是精英主义者设置的障碍”。[] 笔者人为,在当今追求民主和平等的时代,高雅文化的衰落也是必然结果。笔者赞同与略萨对话的法国社会学家吉尔·利伯维茨基“今天,没有人真的相信高雅文化能改变世界。。。捍卫你我都热爱和欣赏的价值观的不仅是高雅文化,电视、电影和众多大众媒体产品也都推崇人权和人的尊严。。。在因特网时代,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教育的作用。”[]                                                                  

(三)左派与右派之争

保守派指责左派垄断毁掉了思想生活,导致人文学科停滞。左派认为大学危机与当今资本主义危机不可分开,是新自由主义猖獗的产物。

1. 右派观点:罗杰·斯克鲁顿认为左翼知识分子是导致思想封闭的罪魁祸首。“右派边缘化是因为右派思想很难吸引人,它不提供时髦的口号和充满希望的信息,没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快感。左派是有目标的政治,高尚目标掩盖了一无所有的真相。”[] 保守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斯蒂文·海沃德认同学界左派垄断是当今人文学科衰落的主要原因,真正的思想多样化才是大学的希望。[]

2. 左派观点:左翼教育家亨利·吉鲁认为,“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是教育问题的根源。教育从来不是中立的,公民教育和批判教育学是政治能动性和民主斗争的核心。”[] “高等教育成为右翼意识形态分子和企业精英攻击的对象就是因为它能教育学生批判性思考,打破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束缚。”[]他赞同西奥多·阿多诺和爱德华·萨义德等理论家的观点,即放逐是定义大学教授角色的核心隐喻,知识分子的职责就是“公开提出令人尴尬的问题,挑战正统思想和教条观念(而不是制造这些东西),拒绝轻易与政府或企业合作”,反对企业文化和简单化的工具理性支配下的大学现实。[]

文学批评家斯坦利·菲希采取了似乎超然的立场,反对左右两派的意识形态积极分子,提出了自己的学术美德观。在他看来,教授应该做好本职工作。大学首先应该是教学和科研之所。言论自由是自由民主的基石,是政治价值观而非学术价值观。学术美德的核心是“尽心追求真理。”[] 威斯理安大学校长迈克尔·罗斯在为《菲希文集》写的书评中指出,人文学科是自由教育的核心,但其合理性不过是“为喜欢人文学科者带来快乐。”[]

(四)人文学科辩护之道

为人文学科辩护要与对大学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才有前途。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托比·米勒将人文学科分为两类,一类是私立学校讲授的文学、历史学,是把头埋进沙子里的精英主义人文学科;另一类是州立学校专注的电影电视和媒体,是迎合相关性和就业潜力的民粹主义人文学科。他推崇第三种人文学科,即推动包括新闻、娱乐和体育在内的创意产业的“异花传粉的世界”。这种新混合型人文学科将思想严肃性与实际参与结合起来,为公民提供新工具和有意义就业的新希望。[] 康奈尔学院院长乔纳森·布兰德说:“人文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区分纯粹是子虚乌有。该学院有54个专业、职业培训项目和合作项目。学生的渴望是专业知识和专长,为个人带来满足感的职业之路,帮助进入具体职业的技能。雇主寻求的是有能力在团队内工作,有能力与组织内外的人沟通交流,有能力做决策和解决问题者。两者的差距就是人文学科努力的方向。人文学科培养的超越学科边界的技能是任何雇主都渴望的,谁能说人文教育不是为职业做准备呢?”[]


四、数字文科能够挽救人文学科的危局吗?


很多人认为数字文科很时髦,有可能复兴人文学科并带动人文学科研究现代化。但也有学者对热衷量化研究和认知、心理和神经科学转向感到怀疑和反对。

(一)数字文科的鼓吹者

芝加哥洛约拉大学(LUC)英语教授保罗·杰伊和伊利诺伊大学英语教授杰拉尔德·格拉夫认为,数字文科代表了把人文学科和计算机科学结合起来的新方式,两个不同领域的技术和视角的结合产生众多激动人心的革新,学生有机会进入电脑编程、文本编辑解码、电子出版、界面设计、档案建设等众多领域。有些大学已经开设数字文科硕士项目。[]纽约州库克学院院长乔治·迪亚斯·埃雷拉在“将计算与人文艺术结合起来”中说,数字学习能力不是让每个学生都电脑编程,而是将复杂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数字技术无缝对接的技能。人文学科的改造体验在信息时代将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服务学习与推广中心副主任布莱恩·马修指出,专门为人文学科设计的技术支持如文科学者用的Python for Humanists、TEI & Icon for Humanists、Drupal for Humanists等工具让人文学者用新模式探索新领域。[]

(二)数字文科的怀疑者

数字文科在学界很时髦,但我们真的相信规划未来的一切重要东西都能够被量化吗?剑桥大学哲学教授西蒙·布莱克本认为,如果只能使用量化的方法,我们就面临一切皆可量化的诱惑:所谓手里有把锤子,任何东西看起来都像钉子。[]

罗杰·斯克鲁顿认为当今后现代主义者将人文学科向科学尤其是神经科学开放。包括伦理学、美学、音乐学、神学、文学在内的任何学科都变成了神经科学的同谋。神经科学不能解释我们自身。焦点已经从观点的意义转向观点产生的手段,正义、美好生活、道德合理性、自由意志等问题被忽略,神经通路中存在的偏见反而成为众人关心的话题。“不是与众神搏斗,我们似乎对奥林匹斯山的地貌更感兴趣。人文学者依靠科学方法的硬数据和实证性的确定性。似乎把问题割让给生物学或认知科学,我们就可以至少暂时获得平静的心境。”[] 维斯特勒也说:“数据并非都有意义和价值,仍然需要判断,评价体系仍然需要应对信息泛滥问题。技术革命当然会改造人文学科并为它带来利益,但它也可能破坏和伤害人文学科。新机器带来的改变要求批判意识的复兴。”[]

  (三)数字文科的反对者

专栏作家斯蒂芬·马希指出,数字文科的更深层问题是其方法论背后的根本假设:“文学被当作数据对待。但文学不是数据,是数据的反面。退缩到技术的舒适中虽然令人向往,但并非好的选择。见解不能靠机器产生。”[] 杰拉尔德·格拉夫教授强调,“讨论观点的最好方法是发起辩论,显示你真正思考的最好方法是批评。”[] 认知科学家雨果·梅西埃和丹·斯帕布认为,“人类理性的要点不是发现真理而是赢得辩论,发现真理只是副产品。选择让我们成为人。”[]

总之,人文学科训练人们以学者和专家的方式阅读、写作、发现、确认、分析、报告、辩论,并挑战其他学者和专家。纽约州立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詹妮弗·乌勒曼说,“人文教育训练人们独立思考,说话和行动不受其他因素支配,无论是对老板的恐惧、对金钱的焦虑还是对权力的渴望。这正是亚里斯多德眼中的自由教育,即人文学科让你擅长成为能够坚持按照自己意志生活的自由人,而不是变成实现他人意志的工具或手段。”[]


五、人文学科的应对策略和未来前景


针对人文学科存在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形形色色的建议、策略和未来前景的预测应运而生。

(一)应对策略

1. 指导原则 威廉·查德在“知识、美德与研究型大学”中将应对人文危机的理论总结为四种:1)采用社会学定量研究和数据支撑方式的技术专家论;2)陷入生存危机恐惧的乌托邦论;3)恢复强调自我发现和体验的学院模式论;4)培养民主公民的自由教育论。[]

斯坦福大学教授拉塞尔·伯尔曼的应对危机建议是:1)消除过分专业化和理论术语,重新确认教学的优先地位。2)重新认识经典,选择值得学习的优秀作品。3)严肃看待学生的就业率,培养谋生技能。4)承认人文学科除了批评之外还有美学享受和文化传承的功能。[]

具体措施 纽约州立大学杰纳苏分校代理校长卡罗尔·朗认为,人文学科必须学会适应和敢于冒风险,拥抱数字文科,使用改善教育质量的数字工具。[] 小型文理学院策略:密歇根大学荣休教授罗伯特·维斯布赫认为:1)同类学院合作,跨校修学分;2)与研究型大学合作;3)与社会合作;4)与社区学院和高中合作。[] 名牌研究型大学的策略:曾在杜克大学跨学科研究教授凯西·戴维森指导下获得艺术硕士项目的詹妮弗·斯塔顿介绍了杜克大学首创的实验性纪录片艺术硕士项目(M.F.A.),它将纪录片研究中心,艺术、艺术史和视觉研究系及电影艺术项目融合起来,打破传统边界。[] 社区学院策略:大型两年制社区学院佐治亚周界学院的英语副教授罗布·金肯斯撰文谈及该院并入研究型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的利弊。[] 国际合作:美国大学协会全球性学习和课程设置办公室主任当·米歇尔·怀特海举例说,小型文理学院奥格斯堡30%的学生是有色人种,40%的学生有资格获得国家奖学金(Pell),该学院在墨西哥、尼加拉瓜和纳米比亚保留永久性的全球学习基地。[ 德尔班科在“人文学科危机”一文中提及耶鲁与新加坡国大合办文科院校(Yale-NUS)的例子。[]记者萨拉·默瑞在《金融时报》上说,虽然英美高校有英语的优势,但印度欧洲尤其是北欧和亚洲也

1. 在提供英语课程。[] 日本京都同志社大学教授菲利普·特洛莫维奇就提到日本名校开设英语课程吸引外国留学生的例子。[]

(一)未来前景

先澄清若干容易混淆的概念:人文学科(humanities)是学科分类概念,指哲学、历史、文学等,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区分开来;通常所说的文科指自然科学之外的学科,往往包括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边缘性学科如社会科学的归属往往引起争议。Artes Liberales和liberal arts两个常常表示文科的词汇被我国学者沈文钦分别译为博雅学艺和自由学艺,[] 前者是拉丁文写法,是现代人文学科的历史基础,指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后者与文理科(arts and sciences)可以互换,指具体学科如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美国大学协会在“21世纪的自由教育是什么”中指出,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是大学教育的一种途径,强调赋予个人权力,使其准备好应对复杂性、多样性和变化,强调广博的知识面和特定领域的专长。人文学科往往被等同于自由教育或自由学艺,即便不是教育的全部至少被认为是自由教育的核心,因为这种教育指向人的自由。文理学院(或博雅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指小型的住宿制文理学院,师生互动密切,课程多围绕自由学艺。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指所有学生都修习的自由教育课程,通常已经与自由教育没有区别。下面这个图表显示美国自由教育的演变过程: 20世纪的自由教育21世纪的自由教育内容 思想和个人发展

幸运者的选择

非职业性的 思想和个人发展

全体学生必修

全球经济中取得成功和知情公民的必要条件方式 通过文理科的专业学习和初期的通识课程 通过强调基础学习能力的整体教育课程学习(从中学到大学)地点 文理学院或者大学的文科院系 中学、社区学院、学院和大学等各种领域 []

《高等教育记事》的编辑戈尔德·布鲁门斯代克列出了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AAAS)2015年11月召开的研讨会要点:要超越传统学院;关注年龄更大的成人学生的需要;关注以在线教育和互动性课程为代表的技术进步趋势。[]康奈尔大学前校长大卫·斯科顿列举了影响未来大学的三大因素:当前强调的STEM 教育、在线教育的未来和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

如果说这种预测有些粗线条的话,下面两种预测就更具体些。大卫·斯坦利等人对渴望回归到洪堡和纽曼设想的黄金时代的反技术派和狭隘地专注于技术进步的技术派的预测皆不满意。他们提出了下面五种大学新模式。(1)由职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三大专业组成的博雅大学(Polymath University);(2)没有固定地点的游历大学(nomad university);(3)旨在实现人与电脑智慧之间类似马与骑手共生关系的界面大学(Interface University);(4)没有专业和选修课的新文理学院;(5)强调想象力和好奇心的游戏大学(University of Play)。[]

未来学家,达芬奇学院执行院长托马斯·弗雷列举了未来颠覆性技术如快速慕课制作者、课件片、个人辅导设备、放大的现实模拟器等。课程商业化导致的其他经营模式1)课件汇总模式;2)学分银行模式;3)开放式的认证模式;4)在家接受大学教育模式;5)未来录取模式;6)科研等于课件模式;7)终身会员模式;8)教育基地模式。所有这些变化必然带来颠覆性场景:1)明星教授成为自由职业者;2)课件评估系统出现;3)研究型大学占优势;4)校园转型为教育基地;寝室变为短期旅馆,短则一晚,长则几年;教室成为会议中心、考试中心或礼堂;5)终身会员关系等。[]

大学需要不断革新,但未必仅限于高教的慕课化。应该说以上设想不乏乌托邦色彩,但绝非没有任何可行性。最起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高等教育的未来。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用创造性的方式改善学生的体验,给予他们思想文化的熏陶。笔者特别欣赏哲学教授道格拉斯·麦克林恩的话:“人文学科现在很被动,但它是健康民主的核心。如果严肃地思考人文学科的价值,就需要走出当前经济和政治问题的阴影。大学渴望学生找到好工作,能够养家糊口,过上

体面的生活。但富裕繁荣后的目标应该是人们有时间和悠闲去过经过审视的生活,接触和欣赏艺术、文学、音乐、外国文化和历史等,从而让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


注释:

 请参阅《复旦教育论坛》 2015年第13卷第4期,第5-8页。


注:本文的修改稿“西方学者关于人文学科边缘化反思的述评”发表在《复旦教育论坛》2016年第2期,第5-15页。


参考文献:

[] PIPPIN R. Ways of Knowing [EB/OL].(2014-06-05)[2015-10-11]

  http://thepointmag.com/2014/criticism/ways-knowing

[] DELBANCO A. Our Universities: The Outrageous Reality[EB/OL].(2015-07-09)[2015-10-11]

 http://www.nybooks.com/articles/2015/07/09/our-universities-outrageous-reality/

[] VIEIRA P. What Are the Humanities For? [EB/OL].(2014-09-17) [2015-12-10]

 https://lareviewofbooks.org/review/humanities

[] DELBANCO A. Our Universities: The Outrageous Reality[EB/OL].(2015-07-09)[2015-10-11]

 http://www.nybooks.com/articles/2015/07/09/our-universities-outrageous-reality/

[] PIPPIN R. Ways of Knowing [EB/OL].(2014-06-05)[2015-10-11]

 http://thepointmag.com/2014/criticism/ways-knowing

[] Ibid.

[] SPILLMAN S. Higher Education? [EB/OL].[2015-10-11]http://thepointmag.com/2012/criticism/higher-education

[] BLEDSOE E. M. Higher” Education Keeps Getting Lower [EB/OL].(2015-12-04)

  [2015-12-10]http://claremont.org/crb/basicpage/higher-education-keeps-getting-lower/

[] MICHENER J. To Reclaim a Legacy A Report on the Human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EB/OL].(1984-09-26)[2015-10-11]http://www.higher-ed.org/resources/legacy.htm[10] MCWILLIAMS J. On the Value of Not Knowing Everything [J]. The Hedgehog Review: Summer 2015 (Volume 17 | Issue 2)[] DERESIEWICZ W. Don't Send Your Kid to the Ivy League[EB/OL].(2014-07-22)[2015-10-11] http://www.newrepublic.com/article/118747/ivy-league-schools-are-overrated-send-your-kids-elsewhere

[] PIINKER S. The Trouble With Harvard [EB/OL].(2014-09-05)[2015-10-15] http://www.newrepublic.com/article/119321/harvard-ivy-league-should-judge-students-standardized-tests

[] ROSENBAUM J. Into Barbarism[EB/OL].(2014-06-05)[2015-10-16]  http://thepointmag.com/2014/criticism/barbarism

[] HANSON V. D. The Death of the Humanities [EB/OL].(2014-01-28)[2015-12-11]

  http://www.hoover.org/research/death-humanities

[] MCWHORTER J. H. Closed Minds on Campus [EB/OL].(2015-11-27)[2015-12-11]

  http://www.wsj.com/articles/closed-minds-on-campus-1448634626

[] MANDLER P. Rise of the humanities[EB/OL].(2015-12-17)[2015-12-28]

  https://aeon.co/essays/the-humanities-are-booming-only-the-professors-can-t-see-it

[] LEWONTIN M. Oh, the Humanities! Disciplines Survived, Even Thrived, Despite Recession [EB/OL].(2014-09-08) [2015-12-19] http://chronicle.com/article/Oh-the-Humanities-/148689

[] BEECROFT A. The Humanities: What Went Right?[EB/OL].(2013-07-03)[2015-12-11]

  http://chronicle.com/blogs/conversation/2013/07/03/the-humanities-what-went-right/

[] TURNER J. Yes, the Humanities Are Struggling, but They Will Endure[EB/OL].(2014-06-09)[2015-12-11]http://chronicle.com/blogs/conversation/2014/06/09/yes-the-humanities-are-struggling-but-they-will-endure/

[] DURING S. Stop Defending the Humanities[EB/OL].[2015-12-03]

  http://www.publicbooks.org/nonfiction/stop-defending-the-humanities

[] BILLOTTE K. Conservatives killed the liberal arts[EB/OL].(2012-09-14)[2015-12-03]

  http://www.salon.com/2012/09/14/conservatives_killed_the_liberal_arts/

[] DERESIEWICZ W. The Neoliberal Arts How college sold its soul to the market[J]. Harpers, Sep. 2015 [2015-12-11] http://harpers.org/archive/2015/09/t

[] WILLIAMS J. Cultural studies: a cancer on the academy[EB/OL].(2014-02-24)[2015-12-03]

  http://www.spiked-online.com/newsite/article/cultural-studies-a-cancer-on-the-academy/14701

[] BAUERLEIN M. Humanities: doomed to lose? [J]. The New Criterion Volume 33 Nov. 2014, p.10[2015-12-11] http://www.newcriterion.com/articles.cfm/Humanities--doomed-to-lose--7989

[] JAMES V. SCHALL, S. J. On What Is Not Found in English Departments[EB/OL].(2015-12-06)[2015-12-11]http://www.kirkcenter.org/index.php/bookman/article/on-what-is-not-found-in-english-departments/

[]BAUERLEIN M. English’s Self-Inflicted Wounds [EB/OL].(2013-05-31)[2015-12-03]http://chronicle.com/blogs/conversation/2013/05/31/englishs-self-inflicted-wounds/

[] RUDDICK L. Inwardness[EB/OL].(2014-06-05)[2015-12-03]

  http://thepointmag.com/2014/criticism/inwardness

[] KASPER J. An Academic With Imposter Syndrome [EB/OL].(2013-04-02)

  [2015-12-20]http://chronicle.com/article/An-Academic-With-Impostor/138231/

[] WELLMON C. Twilight of an Idol [J]. The Hedgehog Review: Spring 2015 (Volume 17 | Issue 1) http://www.iasc-culture.org/THR/THR_article_2015_Spring_Wellmon.php

[] PINKER S. Science Is Not Your Enemy[EB/OL].(2013-08-07)[2013-09-10]

  https://newrepublic.com/article/114127/science-not-enemy-humanities

[] WIESELTIER L. Crimes Against Humanities[EB/OL].(2013-09-04)[2014-10-11]

  https://newrepublic.com/article/114548/leon-wieseltier-responds-steven-pinkers-scientism

[] JACOBS A. The Two Cultures, Then and Now[EB/OL].(2014-03/04)[2015-12-03]

  http://www.booksandculture.com/articles/2014/marapr/two-cultures-then-and-now.html

[] DENNETT D C. On Wieseltier v. Pinker in The New Republic, Let's Start With A Respect For Truth[EB/OL].(2013-09-10)[2015-12-03]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dan-dennett/post_5592_b_3901577.html

[] Editors in Criticism, The New Humanities [EB/OL].(2014-08-14)[2015-12-03]

  http://thepointmag.com/2014/criticism/the-new-humanities

[] HAMMOND L. J. Pinker vs. Wieseltier or,The Scientist vs. The Humanist[EB/OL].(2014-12-28)[2015-12-03]http://www.ljhammond.com/phlit/2014-12.htm

[] SCRUTON R. “Scientism in the Arts and Humanities”[J]. the New Atlantis Fall, 2013,pp.33-46. http://www.thenewatlantis.com/publications/scientism-in-the-arts-and-humanities

[] KRAUSS L. Humanism, Doubt, and Optimism [EB/OL].(2015-10-20)[2015-12-03]http://thehumanist.com/magazine/november-december-2015/features/humanism-doubt-and-optimism

[] JACKSON-HAYES L. We don’t need more STEM majors. We need more STEM majors with liberal arts training. [N].Washington Post, 2015-02-18.

[] VIEIRA P. What Are the Humanities For? [EB/OL].(2014-09-17) [2015-12-10]https://lareviewofbooks.org/review/humanities

[] WELLMON C. Twilight of an Idol [J]. The Hedgehog Review: Spring 2015 (Volume 17 | Issue 1) http://www.iasc-culture.org/THR/THR_article_2015_Spring_Wellmon.php

[] SEABRIGHT P. How to defend universities [EB/OL].(2012-03-07)[2015-12-23]

  http://www.the-tls.co.uk/tls/public/article988690.ece

[] JAY P. and Gerald Graff Fear of Being Useful[EB/OL].(2012-01-05)[2015-10-10] 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views/2012/01/05/essay-new-approach-defend-value-humanities

[] MICHENER J. To Reclaim a Legacy A Report on the Humanities in Higher Education[EB/OL].(1984-09-26)[2015-10-11]http://www.higher-ed.org/resources/legacy.htm

[] LLOSA M V. and Gilles Lipovetsky, Proust is important for everyone[EB/OL].(2012-11-16) [2012-12-30] http://www.eurozine.com/articles/2012-11-16-vargasllosa-en.html

[] EPSTEIN J. Whatever Happened to High Culture?[EB/OL].(2015-11-09) [2015-12-03]http://www.weeklystandard.com/articles/whatever-happened-high-culture_1055581.html?nopager=1

[] KIMBALL R. The treason of the intellectuals & “The Undoing of Thought” [EB/OL].(2014-03-15)[2015-01-10]https://www.newcriterion.com/articles.cfm/The-treason-of-the-intellectuals----ldquo-The-Undoing-of-Thought-rdquo--4648

[] LLOSA M V. and Gilles Lipovetsky, Proust is important for everyone[EB/OL].(2012-11-16) [2012-12-30] http://www.eurozine.com/articles/2012-11-16-vargasllosa-en.html

[] HUME M. Roger Scruton:‘These left thinkers have destroyed the intellectual life’[EB/OL].(2015-12-15)[2015-12-19]http://www.spiked-online.com/spiked-review/article/interview-roger-scruton#.VnVXVG5fH26

[] HAYWARD S F. Conservatives & higher ed [EB/OL].(2014-06)[2014-12-13] http://www.newcriterion.com/articles.cfm/Conservatives---higher-ed-7920

[] GIROUX H A. The Curse of Totalitarian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Critical Pedagogy [EB/OL].(2015-10-02)[2015-10-10]http://www.truth-out.org/news/item/33061-the-curse-of-totalitarianism-and-the-challenge-of-critical-pedagogy

[] GIROUX H A. Noam Chomsky and the Intellectual in Turbulent Times [EB/OL].(2014-05-12)[2014-05-15]http://www.truth-out.org/opinion/item/23590-noam-chomsky-and-the-public-intellectual-in-turbulent-times

[]  GIROUX H A. Exile as a Space of Disruption in the Academy [EB/OL].(2016-01-28)

   [2016-02-14]http://miietl.mcmaster.ca/site/exile-as-a-space-of-disruption-in-the-academy/

[] FISH S. Academic Virtue [EB/OL].[2015-12-03] http://www.laphamsquarterly.org/ways-learning/academic-virtue

[] ROTH M S. Unprincipled on Principle [EB/OL].(2015-11-01)[2015-11-10] http://chronicle.com/article/Unprincipled-on-Principle/233969

[] LIU D P. and Srinivas Aravamudan and Julia Lupton on Blow Up The Humanities The Academy In Peril: A Symposium[EB/OL].(2012-12-21)[2015-10-10] https://lareviewofbooks.org/review/the-academy-in-peril-a-symposium

[] BRAND J M. Liberal Arts-Professional Divide Is an Illusion[EB/OL].(2015-06-30) [2015-12-03]http://www.huffingtonpost.com/jonathan-m-brand/liberal-arts-professional-divide-is-an-illusion_b_7688968.html

[] JAY P. and Gerald Graff Fear of Being Useful[EB/OL].(2012-01-05)[2015-10-10] 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views/2012/01/05/essay-new-approach-defend-value-humanities

[] DIAZ-HERRERA J L. Combining computation and liberal arts[EB/OL].(2015-12-11) [2015-12-22]http://www.rbj.net/article.asp?aID=221982

[] BRIAN M. Millions of Sources: the disruption of history and the humanities?[EB/OL].(2015-01-12)[2015-01-23]http://chronicle.com/blognetwork/theubiquitouslibrarian/2015/01/12/millions-of-sources-the-disruption-of-history-and-the-humanities/

[] BLACKBURN S. Mariana Alessandri and John Kaag Can philosophy survive in an academy driven by impact and employability?[EB/OL].(2015-12-10)[2015-12-24]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features/can-philosophy-survive-in-an-academy-driven-by-impact-and-employability

[] KRYSTAL A. The Shrinking World of Ideas [EB/OL].(2014-11-21)[2015-12-11]

  http://chronicle.com/article/Neuroscience-Is-Ruining-the/150141/

[] WIESELTIER L. Crimes Against Humanities[EB/OL].(2013-09-04)[2014-10-11]

  https://newrepublic.com/article/114548/leon-wieseltier-responds-steven-pinkers-scientism

[] MARCHE S. Literature Is not Data: Against Digital Humanities[EB/OL].(2012-10-28)[2015-10-10]https://lareviewofbooks.org/essay/literature-is-not-data-against-digital-humanities

[] GRAFF G. Two cheers for the argument culture [J].The Hedgehog Review/54 Fall 00

  http://www.iasc-culture.org/THR/archives/University/2.3FGraff.pdf

[] MCINTYRE L. The Attack on Truth We have entered an age of willful ignorance[EB/OL]. (2015-06-08) [2015-10-10] http://chronicle.com/article/The-Attack-on-Truth/230631

[] ULEMAN J. What to study at college, and why [EB/OL].(2015-09-16)[2015-11-12] http://www.lohud.com/story/opinion/contributors/2015/09/16/view-what-study-college-and-why/72309078/

[] WELLMON C. Knowledge, Virtue, and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J]. The Hedgehog Review 15.2 (Summer 2013).

[] BERMAN R A. Humanist: Heal Thyself [EB/OL].(2013-06-10)[2015-12-13] http://chronicle.com/blogs/conversation/2013/06/10/humanist-heal-thyself/

[] LONG C. Liberal arts at the crossroads [EB/OL].(2015-01-10)[2015-12-13] http://www.universitybusiness.com/article/liberal-arts-crossroads

[] WEISBUCH R. Staying Small and Getting Large[EB/OL].(2014-10-29)[2015-12-12]

  http://chronicle.com/article/Staying-SmallGetting/149667

[] STRATTON J. We Should Apply the Slow-Food Movement to Higher Education[EB/OL].(2014-02-26) [2015-12-13]http://chronicle.com/blogs/future/2014/02/26/we-should-apply-the-slow-food-movement-to-higher-education/

[] JENKINS R. My Community College Is Joining a University Is this the future of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EB/OL].(2015-11-30) [2015-12-13]

   http://chronicle.com/article/My-Community-College-Is/234360

[] WHITEHEAD D M. Global Learning: Key to Making Excellence Inclusive [J]. Liberal Education, Summar 2015, Vol. 101. No.3.

[73] DELBANCO A. The Humanities Crisis [EB/OL].(2013-11-12) [2015-12-10]http://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andrew-delbanco-on-the-role-of-science-and-humanities-in-higher-education

[] MURRAY S. Assessment of quality becomes tricky as higher education become global[N]. Financial Times, 2014-10-07.

[] TROMOVITCH P. Japan’s Universities Offer a Range of Programs in English [EB/OL].(2013-12-19) [2015-12-13]  

   http://chronicle.com/blogs/letters/japans-universities-offer-a-range-of-programs-in-english/

[] 沈文钦. Liberal Arts与Humanities的区别:概念史的考察 [J].比较教育研究, 2010(2): 13-17.

[] What Is a 21st Century Liberal Education? [EB/OL]. [2015-12-13]

   http://www.aacu.org/leap/what-is-a-liberal-education

[] BLUMENSTYK G. Another Commission Will Take On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EB/OL].(2015-11-04)[2015-12-12]

   http://chronicle.com/article/Another-Commission-Will-Take/234047

[] COLEN B. D. Experts share ideas on the future university [EB/OL].(2015-10-29)[2015-12-21]

   http://news.harvard.edu/gazette/story/2015/10/shaping-the-future-university/

[] Ibid.

[] FREY T. The Future Of Colleges & Universities - A Blueprint For A Revolution[EB/OL].(2015-08-10) [2015-12-20] http://www.davinciinstitute.com/papers/the-future-of-colleges-universities-blueprint-for-a-revolution/

[] MACLEAN D. Who Needs Philosophers? Scientists, Politicians and Welders Do[EB/OL].(2015-11-12) [2015-12-23]

   http://time.com/4110418/gop-debate-philosophers-welders/

本文责编:wuwanw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最新来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006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