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敬宜:正气浩然上笔端

——《穆青书法》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29 次 更新时间:2016-04-21 20:44

进入专题: 穆青  

范敬宜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壬午冬至之夜,我在灯下一页一页地拜读即将出版的《穆青书法》清样,不停地思索该用什么来概括穆青同志书法的特点时,文天祥《正气歌》里的这几句诗,突然像闪电一样,倏然在脑际出现,砉然打开了我汹涌澎湃的思想闸门。

穆青同志是我国当代新闻界的泰斗。他的道德文章,早为国人所熟知和景仰,特别是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代表的一系列名篇,影响了我国整整几代人。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能以自己的作品对国家、民族产生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我国新闻史上是罕见的。然而,要想全面了解和评价穆青同志所达到的造诣和境界,仅仅研究他的新闻作品和他长期从事新闻战线领导工作的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联系他的文学艺术实践,包括他的散文、摄影、书法,特别是他的书法艺术。因为只有把所有这些成就综合起来加以考察和研究,才能完整地了解穆青“这一个人”,了解他的人生轨迹,了解他全面修养的来龙去脉。而《穆青书法》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穆青的机会。

过去,经常有人问我:你对穆青的书法如何评价?他的书法属于哪一派、哪种体?我总是这样回答他们:穆青同志对书法是下过苦功的,包括他扎实的幼功。中年以后又广泛涉猎,上下求索,因此,从他的书法中,既可以看到汉魏的苍古、厚重,又可以看到唐宋的端凝、沉稳,也可以看到明清的潇洒、流丽。然而,他就是他,已经形成他的自家面目———无一笔无来历,又无一笔属他人,所以,要评论穆青同志的书法,决不能囿之于“形”,而必须求之于“气”。

常言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中国品评书法的一条重要审美标准是“气”。所谓“气”,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品性、胸襟、情怀、学养的外在表现。情发于中,必然处处形之于笔墨。看字,实际上是看人,故有骨气、秀气、灵气、才气、豪气、金石气、书卷气、名士气、馆阁气、帝王气、英雄气、脂粉气、世俗气等等说法。那么,穆青同志的书法属于什么气呢?我认为是:正气。一种凛然正气,一种浩然正气。翻开这本书法集,你会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为了证实我的感受并非偏见,我想引用一位年轻同事的评论。他并不是书法爱好者,只是偶然从我的办公桌上看到《穆青书法》清样,当时他发出一声惊叹:“哎!好正啊!”我问他,“正”是什么概念?他说:“就是堂堂正正,看着好像每个字都是一身正气的人,使人肃然起敬。”我很惊讶他的见地竟和我如此暗合。要知道,当今书法家中能得到这种赞誉的并不很多。

穆青同志书法中的这股正气从何而来?这需要从他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去寻找,从他对祖国、对党、对人民深沉的爱中去寻找,从他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敢于坚持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政治阅历中去寻找,从他永远不知疲倦的奋斗精神中去寻找,从他清正、耿介的人品中去寻找。离开这些最本质的东西,去探究穆青同志书法的渊源、形体、间架、笔墨技巧,就难免隔靴搔痒、不得要领。要知道,他书法里的这股浩然之气,不是学出来的,更不是练出来的,而是从他的胸臆中喷发出来的,从他的血管里流淌出来的。请大家注意108页上的四个大字:“爱我中华”,那“华”字的最后一竖,直贯全幅,这需要何等气魄,何等气概。我没有目睹他临池挥毫的场景,但可以想见他当时壮怀激烈、解衣盘礴的气势,似乎把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山河的眷恋,全部凝聚在笔端,迸发于奋臂一挥中了。

三十年前,穆青同志游览黄山时写过一首七律,其中有“愿借天赐生花笔,挥出悬崖劲松枝”之句。当时,他正处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之中,但在他诗中洋溢出来的傲然挺立的浩然正气,足以使人触摸到他那赤诚的心和不屈不挠的骨气。三十年过去了,祖国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穆青同志更加精神焕发,豪兴胜昔。“庾信文章老更成”。包括他的散文、摄影、书法艺术也更加趋于老到成熟。从这本书法集里,我们看到的是更加年轻、更加深沉的穆青。在又一个新年到来的时候,我们衷心祝福他健康长寿,老当益壮,用他天赐的生花妙笔,挥写出更多更美的华章。

2003年1月

序言作者追记(心香一瓣)

此序作于2003年元旦。当时穆青同志刚动过肺癌手术,在广州疗养。他可能意识到时日无多,正和一些朋友筹划出版一套自己的作品选集,包括《穆青书法》、《穆青摄影选》等。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他要我为他的书法集写一篇序言。我对这个任务虽然深感力不从心,但预感到这也许是他的最后嘱托,只好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情勉力从命。交卷以后,《穆青书法》迟迟不见出版。我曾两次给他打电话询问原因,他都说书法集中有几幅字自己不甚满意,想身体恢复得再好一点时重写几幅。他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所以我也不敢再问,免得引起他的敏感。不料进入10月以后,穆青同志的病情急转直下,送往医院抢救,不到三天就与世长辞了。当《穆青书法》的样书送到他面前时,他已昏迷不醒,没能看一眼这本盼望之久的书法作品集。这是他的莫大遗憾,也是所有他的亲友、同志、读者的莫大遗憾。

作为穆青同志的一个“忘年交”和这本书法集序言的作者,现将此序言请人民日报副刊酌情发表,作为对穆青同志的悼念和追思。为了尊重历史,文中文字未作任何改动。

2003年10月28日


    进入专题: 穆青  

本文责编:chenp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890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2003年11月06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