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礼军、郭本禹:从精神分析视角解读阿波罗神话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49 次 更新时间:2016-01-21 23:26

进入专题: 精神分析   阿波罗神话   弑母  

王礼军   郭本禹  

精神分析是理解和解释文学神话的重要工具。运用精神分析的概念,通过分析潜意识和隐藏意义可以解释文学著作中的各种神话事件。狄俄尼索斯和阿波罗的神话生活有其各自的时代和文化特点,但两者具有一个共同的中心元素——母亲。但与狄俄尼索斯神话所体现出的母子关系(即拯救母亲的儿子)不同,阿波罗神话所体现的是杀害母亲的儿子。

如果说狄俄尼索斯代表人类内心潜藏的欲望,阿波罗则代表人类的理智、聪慧和远大理想。然而,与酒神狄俄尼索斯不同,阿波罗作为太阳神的神话地位是通过弑母行为获得的,即杀害黑暗世界的统治者和死亡代表大地女神,这使其成为杀害“母亲”的儿子。


阿波罗的双性恋特征较为复杂

阿波罗神话十分强调男性与女性的双重性,正如生与死的双重性一样。例如,阿波罗的孪生姐姐阿尔忒弥斯(Artemis)作为助产士帮助阿波罗的出生,起到了母亲般给予生命的作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阿波罗具有两个母亲——勒托(Leto)和阿尔忒弥斯。这两个人物是双重性的重要体现,阿尔忒弥斯主动而有攻击性,勒托则更为被动和女性化。阿波罗授命于阿尔忒弥斯以射杀科洛尼斯(Coronis),其原因便是两者的双重性:阿尔忒弥斯是比阿波罗更具男性气质的女性,是拥有弓和箭的女猎人;而阿波罗是具有女性气质的音乐家,弹奏七弦竖琴。这种孪生姐弟的相互关系是其双性恋的经典表达。

双性恋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与狄俄尼索斯不同,阿波罗的双性恋更为复杂。他在心理上是两性的,既是同性恋也是异性恋。首先,他的爱多数为自恋式的,即他爱与其相似的男人。他对同性的爱具有“自恋式客体选择”(narcissisticobjectchoice)的特征,这一特征在现代同性恋者的心理中发挥同样的作用。其次,阿波罗是一名风流浪子,他有许多风流韵事,并对那些拒绝他的女孩尤其感兴趣。因此,即使当女性成为他的爱人,他却把她们当作敌人来征服。如阿波罗对女神达芙妮(希腊神话中河神之女)的追求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对阿波罗弑母行为的分析

阿波罗存在的黑暗神话时期,大地女神是邪恶和死亡的代表,母系氏族统治着世界。母亲,就其本身而言,是黑暗的并具有神秘感。阿波罗为了抢夺女性的统治权,将古希腊的世界从母权制的黑暗带入太阳神统治的光明之中,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这场斗争的胜利奠定了其后来弑母行为的基础。此外,子宫与洞穴间的模糊关系,生命与死亡间的联系以及被毁灭的危险等对于阿波罗来说都是一种威胁,并唤起其防御反应。因此,阿波罗的弑母行为是对这种无知恐惧的防御,是由这种对母亲的无法抗拒的焦虑所决定的。

阿波罗弑母行为的潜意识动机可以归结为他对女性的仇恨和对父亲的爱,但其弑母冲动并非指向其亲生母亲勒托,而是指向权威女性,这些权威的女性可称为 “性器期的”(phalic)或“阉割的”(castrating),象征着在前俄狄浦斯期阉割男孩的母亲。他对女性的仇恨源于两个人物:大地女神盖亚(Gaea)和天后赫拉(Hera)。一方面,尽管盖亚拯救了阿波罗的父亲宙斯,但其毒辣的形象深深地印入阿波罗的心灵之中;另一方面,尽管宙斯具有强大的权力,但其背后有一位专横的统治者赫拉。赫拉试图杀害阿波罗及其母亲勒托和姐姐阿尔忒弥斯,尽管并未成功,但阿波罗对此甚为气愤,并对赫拉产生敌意。另外,阿波罗对宙斯的爱是其生命的核心,他希望宙斯既是其父亲也是其母亲。对于阿波罗来说,父亲并不是争夺母亲情感的竞争者,而是主要的爱的对象。相反,女性则变成他争夺父爱的竞争者。因此,阿波罗对女性根深蒂固的仇恨因其对父亲的爱被她们所剥夺而增强。

阿波罗弑母行为的重要表现是杀死巨蟒皮同(Python)和焚烧科洛尼斯。青年时,阿波罗从希腊北部来到特尔斐,其最重大的反女性行为是杀死巨蟒皮同。皮同这一名字与特尔斐一样,与一种代表子宫的旧词有关。凯伦依曾指出:“在杀死皮同时,阿波罗瞄准其弑母行为的最重要部分——子宫”。此外,当科洛尼斯在怀有阿波罗的孩子却爱上并嫁给了凡人伊斯库斯(Ischys)时,阿波罗对科洛尼斯的背叛十分愤怒,遂派阿尔忒弥斯将怀有身孕的科洛尼斯射杀并焚烧。这是阿波罗弑母性格的一个最有利的证明,是其对女性仇恨的重要体现。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进入专题: 精神分析   阿波罗神话   弑母  

本文责编:lihongj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外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651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0月20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