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岭:两岸共享中国梦之初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26 次 更新时间:2015-11-19 11:35

进入专题: 两岸关系   中国梦  

朱松岭  


作者: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所教授、所长


“中国梦”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整个中华文化复兴理念、理论及实践问题深入思考基础上提出来的,高瞻远瞩的中国愿景。中国梦不仅是中国大陆和港澳同胞的愿景,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愿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岸一家亲、共享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统一理论的重大创新,蕴含着吾国吾邦吾民传统思想的扬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统一发展观中的新拓展。这一思想从中华文化的根基出发,从家与国的结合、血缘与文化的结合为纽带,对实现国家独立、民主、富强、统一做了全面的擎画。本文拟对两岸共享中国梦做一初步探析。


一、理念:血缘与文化相结合;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三位一体


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积累、凝结出的生活方式,以衣冠和礼仪为核心概念。衣冠,从婚丧嫁娶到文武官员、祭祀天地、祭祀祖先等均有明确规定,是“礼仪”的内涵展示和具体表现。礼仪,则是从周公制礼、总结归纳夏商以来的定鼎,并在后世逐步增修、完善而形成的一整套与西方宪政基本原理并行不悖的中国宪政规则。它指导着两千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方向。礼仪,在发展过程中,将血缘和文化结合起来,将国与家结合起来,将个人责任、集体责任和国家责任结合起来。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但是,高于现在民族国家的关怀早已经存在。


经过中国共产党60多年的治理,中国整个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进入21时机的第二个十年时,中国已经从短缺经济进入到过剩经济,中国的社会结构也有了质的变化,整个中国向何处去,整个民族向何处去?已经逐步摆在我们面前。习近平总书记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式,那就是中国梦的理念、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就提出了中国梦的具体内容,两岸共享中国梦只不过是中国梦构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了中国梦的具体内容,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月23日,他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进一步指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他说,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5月31日,他在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中说: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004年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连战一行时说,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我们说的中国梦,就是这个民族夙愿的生动表述。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博鳌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时强调两岸同胞要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经过此时间跨度的阐述,不难看出,中国梦的概念、内涵及本质是新一代领导集体深思熟虑提出的系统理念。理念层面的厘清和磁吸效应才能导致系统理论体系的建构,也才能在实践中扎扎实实地推进。从上述脉络中不难看出,中国梦的理念体系是包含三个层面的三位一体体系。


首先,从国家层面上,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千百年来,中国长期处在短缺经济时期,实现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历史长河里中国执政者梦寐以求的理想。鸦片战争以后,落后挨打的中国也是因为在器物层面上直观的落后西方,而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兴起及相关谋求国家富强措施的出台,但是满清以及取而代之的中华民国政府均未能实现国家富强的梦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经过六十余年的努力,中国大陆终于雄踞世界经济体第二位,实现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国家的总体实力也达到了一定程度。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数量虽大,质量却有待提高。而且,由于中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强国几百年的积累过程,软性的制度建设等诸多问题都没有跟上,各方的进一步协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整合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而只有上述这些部分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才算实现了国家富强。尤其是,软实力和巧实力逐步配合硬实力做到世界强国的位阶,适时国家富强的目标才算实现。当前,中国仍然没有实现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统一,有国外势力干涉的因素,也有其他因素,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不实现国家统一,就意味着中国还没有从实质上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就意味着中国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国家富强。总书记从这个意义上,将中国梦的国家统一理念的第一层意思纳入国家富强的层面是有极其深远的战略考量的。


其次,从民族层面上讲,中国梦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华民族作为人类历史上创造灿烂文明的优秀民族,千百年来一直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鸦片战争后,由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冲突中,西方用战争方式打开了东方大门,并将西方制度、价值观等同坚船利炮一起,潮水般涌入东方,对东方民族和东方文化形成巨大冲击。日本的大和民族,开始走向全盘西化,武士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中轰然倒塌。中华民族,也开始思考民族文化的下一个面向。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并未完全觉醒。甲午战败后,中华民族开始向日本学习。一战结束后,由于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知识分子关于中华民族何去何从的大辩论昭示了中华民族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前途的分野,从此,全盘西化、食古不化、走中国特色道路等诸多纷争纷纷现世。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华民族的文化中也开始以苏为师的时代,至今依然残留的苏式火柴盒建筑、列宁装以及诸多外来词语残存着中华民族复兴路上探索的痕迹。中国大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西方文化的扬弃依然没有达到期望的目标。台湾地区虽然中华文化保存的相对好些,但是民粹化的民主制度的引入,使得台湾逐渐丧失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也逐渐失去了上一代乃至上几代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保存和捍卫。中华民族虽然经济发展起来了,政治上引入了民主制度,但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依然不到位,中华民族的绮丽瑰宝——中华文化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扬弃和继承,这,对于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来讲,不能不引以为憾。中华民族是拥有独特文化的民族,中华文化存则中华民族存,中华文化亡则中华民族亡。中华民族,在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的同时,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遗产继承、整合、分享,乃至进一步为世界文化贡献更多的文化财富才算是民族复兴。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者,大陆和台湾各自走过了自己六十余年的文化复兴之路,各自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恰如富春山居图一样,两图合璧,才为一图。两岸将经验和教训共同总结、共同扬弃、共同发展、共同将中华民族祖先的文化遗产发扬广大,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再如汉唐般发挥作用,成为新时代世界文化更健康的有机整体,是之谓民族复兴。而两岸和平发展和国家的统一,恰恰是民族复兴最好的表现形式。


第三,从人民层面上讲,中国梦是实现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目的所在。人民幸福不幸福是中国梦的依归。幸福,是一个主观的概念,是人民发自内心的感受,感受无形无体,但是确确实实存在。这个理念,从非常高的层次上提出了对中国梦的构想和要求。确实,国富民弱在中国历史上有之,民富国弱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之。真正实现国富民强,才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创举,才能摸索出一条良性循环之路,为万世开太平。台湾民众当前崇尚所谓“小确幸”,这确实是在全球化趋势下的无奈之举,也是“隔江犹唱后庭花”的鸵鸟行为。事实上,在当今时代,任何国家和地区均不能阻挡全球化的潮流。比如,台湾部分人打着“反中”的旗号阻碍服贸协议生效,但是大陆和韩国签订FTA的效应将在未来迅速冲击台湾四分之一的产业,并使得台湾“不进则退”,眼见将被迅速甩出亚洲经济整合的轨道,“亚洲四小龙”的辉煌将不复存在。或许,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民众,在遭受了重创的教训之后才会体会总书记“中国梦”的真实韵味,也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自觉走向中国梦,体会那种程度的人民幸福。


二、理论体系:民族、民本、民享融为一炉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长期在相对封闭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具有高度民族文化的共同体,具有独特的辉煌历史和发展进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经沧桑与屈辱,统一的国家在外侮的强力下被分割、被肢解,不平等条约割让了中国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东北、西北皆有中华儿女被沙俄欺凌致死。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溥仪为傀儡,建立了伪满洲国,分割中华民族。苏俄帝国主义侵占了我黑瞎子岛,借我求其出兵东北之际,唆使我外蒙古“公投”独立,外蒙人民被分割,被解构、被重构。汪精卫建立伪政府,作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帮凶,肢解中华民族。由于近代以来民族遭受欺凌,民族文化被外来势力所不屑,为本族求强之精英所争议,全盘西化乃至其他诸多种种抛弃中华文化之意图、主张渐渐出笼,或做实践,以至中华文化遭受抛弃或破坏。中华文化存,则中国存,则中华民族存;中华文化亡,则中国亡,则中华民族亡。近代以来诸多思考和求索在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应该适时被思考、提升。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论述在理论体系上恰恰是扬弃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通过提升中华民族软实力、硬实力、巧实力基础上实现中华文化“形散神不散”的精气神,集大气、恢宏与一体,谋求民族复兴之创举。


民本,才是中华文化之根本,这与西方有着很大不同。民本是东亚儒家政治文化构造性的部分。中国上古时的重要典籍《尚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八个字是对民本主义最好的诠释。民本主义在东亚基本上停留在理念层面,主要是靠内在的道德约束来发挥影响,它在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化上则是残缺的和脆弱的。近代以来,这些国家纷纷放弃了君主专制制度,民本思想开始被重新解读。在保持传统并纳入一部分文化上被涵化了的西方政治理念之后,该思想又成为现代东亚国家政治思想上层建筑的基质、基调。现代化、政治发展的根本任务其实就是解构旧秩序并重构一个新秩序。旧秩序的根本消解和新秩序的整体确立必须经由累积性的建设来完成。累积性建设的必要前提是社会要有一定的秩序。在现代化之初,几乎所有东亚国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威权的政治形态,都奉行民本的政治路线,希望能够实现传统民本主义与现代民主主义的完美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东方文明特色的民主之路。这既是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向传统东亚政治形态的某种回归。必须强调的是,这种回归本质上只是填补秩序真空的一种权宜安排,不应当被简单地视为东亚现代化目标体系中当然的构造性部分。而中国梦则是对上述民本问题有一定能够超越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将民本问题与民族、民享结合在一起,则是中国梦理论体系的独到之处。


孙文在《党员须研究革命主义》中讲道:“民生,即民享也。天下既为人人所共有,则天下之权利,自当为天下人民所共享。中华民国建立后,他主张团结全国人民,“建设一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中山先生民享的思想作为他三民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影响巨大,或者说,两岸坚持“一个中国框架”的政党和民众都或多或少地收到了他的影响。中山先生的思想提出之时,并没有实现民享的条件。经过新中国改变就面貌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巨大发展,大陆具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具备了实现民享的中国梦的条件。台湾,经过两蒋尤其是蒋经国先生时期励精图治的发展,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是,由于台湾民粹主义盛行,往往不能把握住机遇期,往往不能在全球格局下思考问题,不能立足整个中华民族利益考虑问题,如此,大陆提出“两岸共享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和理论思维,以求拉动两岸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三、路径:和平发展、和平统一、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逐层递进


从“解放”被搁置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国家统一思想进入历史舞台,并用之解决了港澳问题。但是,“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的具体内容却论述甚少。当世界进入大数据时代之后,阳谋和说理占据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国家统一理论也不例外。在“两岸共享中国梦”中提出“和平发展、和平统一、民族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层层递进,无疑是与时俱进的系统论述,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指路明灯。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本来就是海峡两岸妥协的产物,也是太平洋两岸妥协的产物,因为它可以承载几方的战略目标。对大陆来讲,和平发展是为了消除政治对立,恢复国内既有政治秩序,和平发展是和平统一的前奏;对台湾方面尤其是“独派”来讲,和平发展是为了建立中国和台湾的国际新秩序,和平发展是“台独”或“独台”的前奏;对太平洋对岸来讲,和平发展可以使得两岸保持有利于实现美国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动态平衡,美国可以在动态中引导之并为美国的整体战略目标服务。因此,各方都在默默地为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做必要的努力。今年,台湾出现了街头抗争,香港出现了反对“一国两制”的动作,大陆内部也有了对台政策的杂音,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明确大陆的对台战略目标,以稳定情势,以正本清源。


习总书记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通向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密切同胞感情、促进共同发展,能够为和平统一创造良好条件、奠定坚实基础”。辛旗副会长对习总书记“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关系的论述鞭辟入里,唯引之而后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第一,和平发展是和平统一的根本途径和必要的准备阶段,和平方式的统一决定了统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历经和平发展阶段的准备才能实现;第二,和平发展是以和平统一为最高目标,和平统一是基本国策,和平发展是国家战略,战略是为目标服务的,不指向统一的和平发展不长久也不稳定;第三,和平发展、和平统一都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手段和过程,民族复兴才是最高目标和根本目的。当然,在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波折,但不能因为遇到一些沟沟坎坎而止步,两岸需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克难前行,不断巩固深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不断积累条件。


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与中国梦密切相关。他山之石,可以攻错。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移民的重要选择,是因为它足够强大,在它的羽翼下可以活的更踏实,而不是因为到美国可以挣更多的钱,做更大的投机。这说明,国家统一了,强大了,民族也就振兴、人民也就幸福,三者相辅相成。中国也一样,国家统一了,受国际势力掣肘的地方就少,就不用再担惊受怕,怕两岸关系擦枪走火,怕不良政客的险恶挑拨,就能够扬眉吐气,过上更好的生活。现在,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两岸四地经济实力相加更加强大,更令国际上的竞争对手们胆战心惊并极力阻碍两岸的整合与统一。因此中国的统一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阻力,也总是有这样那样阻碍或抗拒统一的理由。现在,台湾的民粹政治出现了问题,经济发展需要新动力,思想和文化也需要反思和提升,大陆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程中也需要注入新的动力。两岸共同面临的问题呼唤共同的机遇和携手并肩的团队精神,只有真正携手并肩,发挥两岸一家亲的团队精神,两岸才能突破内外各种阻碍力量,实现国家统一。一个号称世界五强之一的国家,竟然连国家统一都没有实现,能说我们民族复兴了么?正是因此,总书记非常明确的站在民族复兴的角度,说统一是民族复兴的必要的条件。总书记呼吁两岸共同努力完成近来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这才有了高举中国梦旗帜,两岸共创“梦之队”的畅想,这也才有了坚决要和平统一的战略定力。


两岸共享中国梦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有着扎扎实实的内容,有着诸多的层次,可以细化到可以操作的诸多层面。只有这样既有形而上,又有形而下;既有理念、理论,又有实践空间的大手笔、大系统才能真正勾勒出两岸共享中国梦的美好未来。


    进入专题: 两岸关系   中国梦  

本文责编:pand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台湾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409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评网,2015-11-19,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