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松泉:宗教乌托邦论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468 次 更新时间:2008-07-23 12:13

进入专题: 宗教  

丁松泉  

宗教是一种庞大的幻想体系,它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虚幻反映,这种永远脱离现实世界的幻想成为一种奇特的乌托邦——宗教乌托邦。人们对乌托邦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对宗教乌托邦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概念和评判,更何况宗教乌托邦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乌托邦的特性之外,还有它自己的特性。本文试图对宗教乌托邦作一初步的勾勒,以求对宗教世界有一个更深层面的了解。不当之处,诚请指教。

无论我们对人的本质作何种定义,我们都难以否认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即它具有有限性同时又具有自我超越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蒂里希称“人是有限的自由”人作为人无法避免它的有限性,即是说,人之为人没有一个绝对完美的发展形态,即人之作为人的本质状态的完美实现,人在人间没有那种完美性。人也没有一种力量使自己真正实现一种绝对完美的状态,人也不拥有这样的手段和方法使自己实现绝对完美的状态。这种人永不能实现绝对完美(终极完美)状态及人永不拥有手段、方法和力量在人间实现这种绝对完美状态的特性,我们暂且称之为人的有限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化使人不断走向它的这一本质,人可以无限地走向它的本质状态,从而不断充分地体现它的社会性,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本质。但是,人的有限性只是使人越来越接近于实现它的本质,越来越充分地实现其本质的可能性,这永远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即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不断地克服非社会性力量走向它的社会性本质,但却永远不能彻底完全消除非社会性力量,消除人与它的本质的疏离而达到人的本质状态,人的社会性的终极完美状态。在人的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存在它的非社会性与它的社会性本质的对抗,存在它永无可能绝灭的非社会性瑕疵。同样,由人构成的人类社会,无论它发展到何种发达阶段,也仍不能实现其终极完美。这是人的有限性所规定了的,人不能摆脱这种有限性。

人不能摆脱它的有限性,但人却同时永远能够不断地超越它的有限性。人的发展充分展示了它走向终极完美,走向本质的可能性,没有一种力量能够消灭这种可能性,人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不会中止这种可能性。人的自我超越特性是这种可能性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源泉。因此,人的发展不断在克服人与人的本质的疏离,在克服它的非社会性对抗力量,走向它的社会性的终极实现,通过不断的自我超越而日益接近它的本质状态。

人的有限性与自我超越性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不认清人的这一特征,便不能把握它,就会产生乌托邦。

乌托邦一词是拉丁文utopia的音译,源出希腊文ou(无)和topos(处所),意为“乌有之乡”。它最早出现在托马斯•莫尔1516年写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一书,在莫尔那里,乌托邦是一种理想的国家,由于它不存在于现实社会,也永不可能实现,人们称乌托邦为“空想”或“空想的同义词”。这是乌托邦的最普遍的含义,但这决不是乌托邦的形上本质。从它的形上本质来说,乌托邦是一种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在场的终极完美状态。它是人借助幻想构筑起来的非现实存在的非真实的大厦,也正因为它是人们幻想的产物而变得复杂,具有极其复杂的特性。首先,对人来说,蒂里希认为“乌托邦表现了人的本质、人生存的深层目的;它显示了人本质上所是的那种东西。每一个乌托邦都表现了人作为深层目的所具有的一切和作为一个人为了自己将来的实现而必须具有的一切”。这样,乌托邦是人的本质状态,是人的终极完美状态,也既是上文所述的为人的有限性所规定而不能实现的状态,它是对人的无限自由、对人的超越一切不可超越性能力的绝对确认。另一方面,乌托邦的精神在于它不满足于现实,拒绝现实,也即是拒绝人的存在状态,超越人的存在状态,超越人的有限性即超越人的不可超越性。所以马尔库塞又赋予乌托邦的原则为“伟大的拒绝”这样,对于人来说,乌托邦体现了人超越自我局限、超越不可超越性而臻于终极完美状态,实现人的本质愿望。

正因如此,乌托邦一方面由于确定自己是人的终极完美状态而显现它的非现实性,由于确定自己能超越人的不可超越的有限性而显示出它的非真实性,由它的非现实性和非真实性显示了它对人的消极价值。因而,将乌托邦当作一种可以存在的现实,将乌托邦当作人间的真实,就是一种根本性的、危害极大的错误。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从乌托邦蕴涵的精神来说,它又顺应了人不断超越自我、永不满足现实的人的自我超越性,因而也就表达了人改进存在状况、克服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的疏离,走向人本质的愿望。这样,它使人不至于因局限于现实世界而动物化,它促使人不断超越自己以改进人的存在状态,人的现实世界,所以它是一股批评现实不合理性、推动人改进存在状态和现实世界的推动力,而这种推动力又使人不断成为人,通过保持人的自我超越性而保持人的本质特性的另一面:人的自由。

由此可见,乌托邦具有两重性,它忽视了人的有限性,无限制地夸大人的超越能力,这就疏离了人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特性的忽视和否定。另一方面,它对人不断超越自我,不满足于人的存在状态,驱使人走向人的本质状态,这就从另一方面肯定了人的本质。显然,乌托邦自身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它对人的有限性和自我超越性相结合的本质特性没有完整把握,以人的自我超越性、人的自由否定人的有限性,而没有清醒意识到有限性与自我超越性是构成人的本质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它在肯定人的本质,推动人的本质实现的同时,却从另一方面疏离人的本质,阻碍了人的本质的实现。

宗教乌托邦是一种以宗教作为形式和特征的乌托邦,所以,它同样具有上述两重性。通过对宗教乌托邦基本内涵及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对这种两重性有所了解。

宗教是一个非常庞杂的幻想体系,以宗教作为形式和特征的乌托邦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宗教既包含某些对人的存在的肯定,同时又包含着某些对存在的合理的超越,而更多的、作为主体的是它包含着整体的对存在的不现实的“超越”,这便构成宗教乌托邦。

宗教乌托邦总体上来说即是超乎现实的、终极完美的彼岸世界。在基督教那里,它体现为天国,在道教那里,则是一种仙境。天国也好,仙境也罢,作为一种乌托邦,它便是一种终极完美状态,不生不灭,永远静止不变,是一种永恒的、弥漫的终极完美状态。这里没有时间性,没有空间性,它不存在于现实的时空,因而没有在场,没有发展的必要与可能,因为这里是终极的完美状态,宗教乌托邦没有往后的退路,它退一步便失去整个基础而大厦倾覆,只会坠入赤裸裸的现实世界;它也不可能往前,它已达到终极状态;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时间性,而发展便受时间性的制约。这样的终极完美状态同样也没有必要再徒劳地去改进,它无可改进,也不必改进发展,没有一种宗教乌托邦本身是需要改进、发展的。基督教的天国作为基督教乌托邦的整体象征,是一种永恒的、不存在于时空的终极完美状态。在天国里,真正体现了人间所不能实现的至善、至美和绝对正义。天国体现着自由、平等、博爱。它本身是超现实的,因而就不存在如同人类现实存在那样,存在着自由、平等、博爱之实现的高低程度问题,它超越人间的纬度,达到了终极。所以,在天国即在基督教乌托邦里,不存在要从低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发展到彻底的自由、平等、博爱这类问题。这是人间历史的,而非宗教乌托邦的。宗教乌托邦没有历史,无论是天国,抑或仙境。

宗教乌托邦又包容了人所需要而现实缺乏的一切。马克思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无情世界的感情”。在宗教乌托邦那里,包容着被压迫生灵所渴求的东西,蕴藏着无情的现实世界所没有的感情。宗教乌托邦因为没有历史性,也没有人间的纬度,所以它所包含的事物有增无减。因此又可以说,它具有无限包容性,任何人都可以在此找到他所需要的终极完美。所以,宗教乌托邦体现终极完美,同时又可以说一切终极完美都来源于宗教乌托邦。这样,宗教乌托邦成了一种倒置的本体。宗教乌托邦所包容的这一切终极完美,是隐藏着的,有待于人去发现,去阐述。每一个人、每一代人都可以在宗教乌托邦这个倒置的本体那里找到他和他们所渴求所理解的终极完美。奴隶戴上枷锁的时刻,在基督教天国中发现了自由;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时,他们在基督教天国中发现了平等;主张女子与男子平等的人,虽然《圣经》中常出现贬视女性的话,却同样可以发现天国中包容着人人平等、男女因而平等。

通过对宗教经典的不断阐述,这些包容着的终极完美性一一被发现。释义是一种渠道,它将宗教乌托邦所包容的一切终极完美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人们。人们在《圣经》中可以不断发现和找到自己所理解、所渴求的终极完美。自由、平等、博爱、绝对正义,一直到人类和平共处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都可以通过对《圣经》的不断的阐释而体现出来,每一次阐释都赋予基督教乌托邦新的内容,从而使人们体会到基督教乌托邦即天国的终极完美性的无限包容性,也展示着宗教乌托邦的开放性。以基督教为例,从奥古斯丁到马丁•路德、卡尔文,到马塞尔、蒂里希,就是一个阐释过程,他们在那个宗教乌托邦里“发现”越来越多的真义。实质上,是人们赋予这种乌托邦以不断丰富的内涵,但对宗教自身来说,它自认为这一切不是人所“赋予”的,而是它本有的。对基督教来说,天国的自由、平等、博爱不是人赋予给它的,而是这天国本身就体现着终极的自由、平等、博爱、正义。显然,这真正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事实很清楚,宗教乌托邦的这一切内涵,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种反映,是它的投影。这些内涵都来源于现实中人们的渴望,而不是相反,来源于那个虚设的本体。这是宗教乌托邦的特性与功能。实质上,它是把人们所渴求、所理解的一切完美高度抽象化,达到一个神学本体的高度,然后,将这个神学本体的光芒传播出来,送达人间,输入人们的意识。许多人只能体察到后一部分,割断了整个过程中两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产生了一种误解即以为一切的美、善、正义、博爱都来源于这个本体。殊不知,它们却首先经历了前一个过程即将人间社会投射到这个本体,是客观物质世界、是人间社会的一种投射,真正的本体在于客观物质世界,宗教那个本体是一个虚无的本体。这里真正体现出了它的世界观之颠倒。

上帝或仙人或菩萨是宗教乌托邦一切力量的来源。宗教乌托邦无限包容的终极完美是由上帝或仙人或菩萨确立起来的,对任何一种宗教来说,没有它,宗教乌托邦大厦就支撑不起来。上帝实现宗教乌托邦那种终极完美,上帝拥有无限的力量,它保证了宗教乌托邦一切原则的实施,诸如基督教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原则,均由上帝确立和实施于天国。上帝是绝对的自由,绝对的无限,它确立、支撑的宗教乌托邦,正由于它的绝对自由和绝对无限,超越了现实社会与人生,超越了人的有限性。人不能长远有限性,现实社会不能企达终极完美,那么就由上帝来超越、突破有限性,由宗教乌托邦来超越有限的现实世界,展示它的终极完美。因而,与其说上帝代表着终极完美,毋宁说它代表着一种永恒的至高的力量,一股使宗教乌托邦成为终极完美的力量,是通向这种终极完美的导游和手段。如基督教所示,人自身由于犯下原罪而缺乏道德承受能力和通过理性认识上帝的能力,就由上帝帮助人把被掩没的神性显现出来。从单个的个人而言,上帝是人的有限性的超越和突破,涅槃的“人”和“仙人”也是人的有限性被超越和突破后的人的状态。可见,上帝仅是一种终极完美,但它还得借助于它建立的宗教乌托邦来具体展示全部的终极完美,仅有上帝而没有天国是不够的。上帝主要体现一种实现天国、实现终极完美的至高无上的力量,作为一种宗教乌托邦的天国或彼岸世界则主要体现终极完美自身。没有天国,上帝极其体现的力量纯属多余,因为它不能带回一个体现终极完美的乌托邦。

上帝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力量自身永远绝对的正义、博爱和善及自由,它在天国,按照自己的原则建立起一个终极完美的彼岸世界,成为人们渴求的乌托邦。

以基督教为例,构成基督教乌托邦的基本质料是绝对的正义、善和爱,而其精神是无限自由。在此岸世界,正义得不到伸张,由于罪的蒙蔽,善不能得到显现。人间的自私和实用原则使人间缺乏爱,一种不基于自私、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爱,获得“无情世界的感情”。而人们构建乌托邦,是基于对人的本质极其能力的确信,它确信,人之为人,人间之为人间,应该具有正义、善和爱;同时,它也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人实现其本质的能力的确信和乐观,虽然它仍得借助于上帝,但它能得到上帝帮助这一事实本身就表明了人具有一种得到上帝帮助的能力,一种借助上帝实现自我本质的能力。所以,确信上帝至高无上的能力的同时,宗教乌托邦确信了人借助上帝实现自己本质的能力,这是一种乐观,更是对人的自由的确信和肯定。

宗教乌托邦所具有的正义、善和爱既来源于现实缺乏它们的叹息,更体现了对人间社会不完美性的超越。现实世界中的人会有一些爱、善和正义,但是它们自身却总存在更严重的缺陷。人间爱的原则往往基于血缘,基于别人对自己的恩爱,基于别人首先有利于自己。人人基于这样的原则而爱,这份爱就显得极其脆弱,它经不起现实社会的冲撞,在现实社会的冲撞中,这种爱软弱无能,人人企求别人的爱却不愿首先付出自己的爱。人间被怨恨所缠绕,不愿宽恕,于是怨恨不断累积,一个不能宽恕别人罪的人就不能成为自由,一个不能宽恕的社会充满着怨恨,就不能实现真正的爱、善和正义。于是,人的自由呼唤人去超越,既然人不能自己完成,那么就借助上帝构筑起一个彼岸世界,那里的爱是一种超越了人间自私爱的真正的绝对的爱。佛教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也基于类似的原则。这种爱既因表达了现实中被压迫生灵的希冀而具有合理性,更因它体现了对现实的有限之爱的超越而体现其价值。

但与一切乌托邦一样,宗教乌托邦也有其两重性。它同样忽视了人的有限性,片面夸大了人的自由。人能不断超越现实的存在,但不能超越它的本质特性即有限性。人若借助上帝或仙人或菩萨实现超越自己的话,那么,人的有限性也决定了人不能借助上帝实现一切,人不能从上帝那儿获得一切,人是它的有限性。上帝本身系人幻想的产物,是人创造出来的,人创造的东西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某些目的,却不能使人消解其有限性而达到绝对无限的自由。

人可以指望不断超越自己而使现实存在更为完美,但不能达到天国中的那种完美,人在无限性上不能借助于上帝。若从《圣经》中看,上帝也终究不能阻止夏娃偷食禁果,从那时起,人的有限性就已确立,上帝对此无能为力。

人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的那种终极完美用宗教形式描绘出来,它仅仅是描绘而不能实现其现实社会。自由、平等、或正义都要受到现实世界各种因素的限制,如阶级关系等。众生平等、消除人生一切苦痛也不能在现实世界中真正实现。把这一切推倒遥远的彼岸世界便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出路。宗教乌托邦尽管美好,但人在现实社会中却不能以它作为向导,否则会误入歧途。把不能实现的东西当作现实目标去追寻,不仅徒劳无益,还会使人在现实世界中遭受不少挫折。

因而,宗教乌托邦的两重性应该得到真正的把握,让它成为一种推进现实完美的力量,而不让它成为一种妨碍人们在现实中寻求目标的障碍。

主要参考文献:

1、《辞海》(1979年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乌托邦”条。

2、保罗•蒂里希:《政治期望》,四川人民版,1989年。

3、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商务,1990年。

4、马里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版。

5、《哲学译丛》1991年第1期。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原刊《云南社会科学》)

    进入专题: 宗教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93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