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锡良:高考将至,是谁把中国孩子逼向了应试教育?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77 次 更新时间:2015-06-04 17:02

进入专题: 高考   应试教育  

许锡良  

原文标题:《究竟是谁把中国的孩子逼向了应试教育?》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是:究竟什么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并不是说教育中有了考试就是应试教育,可以说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教育是不需要考试的,只是考试的目的与考试的方式各有不同而已。应试教育中的考试,就是教育本身,考试就是一切教育的动机与目的,除了考试,教育活动不知道究竟为何而存在。应试教育,除了考试不知道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如果没有考试,也不知道如何安排教育活动,更不知道办教育为何。应试教育眼中只有分数与升学率,没有活生生的人,没有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概念。一句话概括应试教育,就是把学生当成分数与升学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多是功利性的,被动的,所学的知识多是停留在记忆层面,而缺乏真实感受的体验性的知识。所学的知识多是脱离学生真实生活感受与经验的知识,而且学习的方式与方法多是停留在背诵记忆的层面。应试教育考试的方式主要是书面纸质的测试,缺乏实际性的操作与实践性活动。特别是缺乏创造的内涵。应试教育里,只有标准答案,只有记忆力的大比拼,对于多元答案,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以及想像力、创造力的要求几乎等于零。所考的知识大多是一些完全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知识,学生不是通过生命体验,在动手应用与实践中掌握知识,而是通过死记硬背获得一些学生根本没有实际经验的知识,这些知识由于大多只是停留在记忆层面,因此,离实际运用能力与相应的智慧、人格的形成有很远的距离。由于标准答案与死记硬背的要求,对人的个性摧残是触目惊心的。

其实这种应试教育在中国并不是“文革”后恢复的高考所导致的,应试教育在中国甚至有近1400年的历史。那些考试完全脱离人的生命、生活与生产活动,只是记忆与背诵一些圣贤章句,以取得相应的身份地位与特权资格。这种应试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美国第一智库兰德公司给白宫的中国研究报告曾经这样说到中国的应试教育:“在中国人的眼中,受教育不是为了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质量,而只是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和标志。

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别人那里得到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做过什么,而只是因为他们获得、占有了相当的知识。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只不过是一群仅仅通晓考试,却从不关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中国的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失败和耻辱。它已经不能够服务于教育本应所服务的对象:社会。这个教育体系不能提供给社会许多有用的个体。它只是制造出一群投机分子,他们渴望能够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这既是中国千年的科举考试的形象描写,也是现在中国应试教育的最好写照。

应试教育就是围绕分数的教育,见分不见人,相对的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虽然也会有考试,但是,考试的方式主要用来检测学习的进程,帮助改进学习的方法,最主要的是那是围绕着人的健康成长而进行的,方法与手段也是多样化的,可供参考与选择的空间非常大。爱因斯坦当年对于欧洲一些学校的应试教育之风有一个非常好的论述。他说:“我以为对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这些办法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伤害了学生的健康的感情、诚实的自信;它制造出的是顺从的人.……要使学校不受到这种一切祸害中最坏的祸害的侵袭,那是比较简单的。只允许教师使用尽可能少的强制手段,这样教师的德和才就将成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应试教育因为把人当成成长之外的功利性目的,自然就会把人当成工具与手段。而恐吓、暴力与人为的权威在这种教育中有就成为常用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是一种异化人性的教育。古今中外,都存在过这种教育现象。

从道理上讲,其实并不难讲清楚,应试教育与人的教育之间的差别与利弊关系。毫无疑问,教育是培养健全的人,是帮助人的成长的,教育的目的正如杜威所说的那样,是生长,教育即生长。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尊重他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需要的一切。最近熊培云先生的文章《标准答案摧毁中国教育: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是如何衰退的》一文中提到了为什么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是有害的,这样说:“生活没有标准答案。回首前尘往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算法则。一起长大的人,未必能一起上学;一起上学的人,未必都能考上大学;都读了大学的人,未必都能立即找到工作;没有立即找到工作的人,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没有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未必一生不幸福??同样是念了哈佛,梭罗毕业不找工作,借把斧头跑到瓦尔登湖畔搭了个木屋,过一种可以试验的生活,而盖茨索性中途辍学,不久就创办了微软公司。”

但是,在现实中却远非如此。中国人还是选择了应试教育这条路。“文革”后中国的高考制度从1977年恢复,至今已经快40年了,当年1977年参加高考的那批考生大多都已经退休了,然而,这种应试之风却愈演愈烈,并不见有所收敛。每年都在喊高考改革,每年都不见改善,相反,应试之风有增无减,摧残了一代又一代人。尽管有全国性的研究课题调查研究了恢复高考之后30多年时间里几乎各个省市的高考状元事实上并没有在任何一个行业里成为领军式精英人物,甚至成为优秀者的都寥寥无几,可是应试之风仍然越刮越盛,人们仍然无视近40年时间里对应试成果的社会检验结果,仍然按照这种样的老旧一直走下去,似乎看不到有回头的可能。

其实根子还是在人们的大脑里。可以说,当前中国人选择应试教育,是一种共谋的结果,是一种社会合力导致的现象。这里最深层的因素,还是教育价值观在起作用。而教育价值观又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是密切相联的。当一个社会是非人性化社会的时候,应试教育的土壤就天然存在着。因为,在这样的社会里,人就是工具,是政治的工具,是经济的手段,是荣誉或者面子的工具。在这样的社会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切都可以保留下来,唯有人的生命可以随意废弃。如此的社会,各种合力选择应试教育其实也是一种非常自然的事情。

应试教育是社会合力共谋的结果,怪不得某一种力量,可以说,这是人人有份的现象。中国的父母在把孩子逼向应试教育的过程中可谓是功不可没。当一些地方的教育局根据义务教育法出台取消并且禁止小学升初中的考试的时候,许多父母是愤愤不平的。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孩子在考试上有特别的优势,而且有许多特长,如今变成了就近入学,岂不是把我们的孩子的优势长处埋没了?凭什么住的地段好,就可以上好的学校,而不是靠考试来决定呢?许多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时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平时加大学习量,压缩甚至剥夺孩子游戏、娱乐、交友甚至睡眠的时间,在一种流行千百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病态心理下,把孩子的身心严重扭曲,只是为了把别人的孩子压下去。而北京的一些学校在在地生源大大减少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招收外地学生而宁愿把学校撤消与合并,也不愿意接受外地生。而一些学校接收了外地生源,有北京户籍的父母们竟然到教育局去抗议,因为,那些外地生素质差,影响了他们的孩子的素质提高。更不愿意与外地生源分享教育资源。这种做人上人的价值观念而不是平等的观念导致了中国人死抱着应试教育的僵尸不放。因为,应试教育的唯分数,唯升学率,是衡量人上人,还是人下人的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没有了这些考试,这些父母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所受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也不知道怎样来评价自己所受的教育。应试教育把人的心灵毒化,就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孩子恶性竞争心态与冷漠自私的心理情感。还因为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记忆背诵性的知识与训练性的技能,导致孩子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缺失。使孩子在应试教育中养成了冷漠、自私,不顾及他人,不懂尊重与合作的人。这种人其实很难融入社会,很难成为社会的创造力量与建设力量。

政府常常也成为应试教育的得力推手。因为,学校办学、管理、评估权都控制在政府部门手中,因此,政府在应试教育中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办学过程的行政化思维必然直接导致应试教育模式的形成,行政思维要求简单、层级化与标准化。而应试教育最有利于这种行政管理模式。应试教育把整个的人隐藏在分数后面,把学生、学校都按照一定的等级划分。而无论学生,还是学校的等级,都是由考试来决定的,特别是那种一卷定终身的考试。他们每年的政绩,常常都是化成学生简单的分数与升学率。以中考、高考为指挥棒的检查、评估,几乎引导了学校全部的工作。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出台奖励政策,只要考上北大清化的,就奖励多少钱,使得各个学校,各个地方为争夺善于考试的学霸生源,而各显神通,大打出手,丑态百出,颜面尽失。

社会舆论的导向,常常为了应试教育推波助澜。每年的中考、高考成绩,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并且分数排名,状元情结十分浓厚。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考试精英的氛围,使人无法挣脱这种压抑的力量。没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只是把孩子当成分数的符号来关心。

在应试教育下,那些适合死记硬背的材料就会成为学校与家庭的重要教育内容。比如中国的儒家经典,社会力量编辑了许多诵读版本。这些知识无疑是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却是非常容易检验效果的。因为背诵的效果常常就是立竿见影的。

真正好的教育,是要培养学生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培养动手实验、合作探究与严密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不是让学生记住答案与结论,而是像科学家一样做实验,一样去探索与尝试。在学校里一定是有大量可供不同兴趣、天赋与特长的学生选择的课程。有了选择之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才会更有价值,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选择自己真正想学的东西,才能够根据自己的潜能与真实的体验,判断哪些是可学的,哪些是不可学的。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将自己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物中去,从而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地全情投入。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曾经说:“西方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训练小孩子的表达能力,无论语言和文字的技巧都得到良好的训练。一般来讲,受过这种训练的孩子都能够毫无困难地在集会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科研的成果,因此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意见而得到老师跟同学的重视。我们常常讲,中国的学生为什么到了美国念研究院,讨论的时候比不上国外的学生,我想这是他们从小训练出来的一个结果。

除了语言以外,推理是西方教育很重要的一环,因此数学是中学和大学最受重视的一门学科。欧氏几何定理不见得对社会有直接贡献,可是它的推理方式却是最有效的逻辑训练。

以前,美国主要的大学非常看重两门学科,一个是语言,一个是数学。语言和数学不能够得到高分的话,他们基本上不会考虑接受你做他的大学生。最近还加了一个写作的能力,三门,语言、数学和写作,这三点是美国所有名校最重视的训练。”由此可见,真正的教育培养的能力,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能力。语言、数学与写作,其实就是两种思维工具,一种是社会语言的思维工具,即语言与写作,数学却是自然语言工具。

应试教育剥夺了学生的思考能力,特别是批判性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状态,使人的主体性地位遭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让学生兴趣索然,内心冷漠,习惯性地等待他人为他的生活、工作作出安排,不会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寻找自己的梦想,去过一种有主题的生活。应试教育的标准答案与答案的唯一性让学生远离了实际的生活。因为生活是多样可能的,而应试教育的答案却是唯一的。还因为应试教育测评出来的素质与将来生活、工作、事业所需要的能力与素养,不仅没有多少实际性的帮助,而且还可能因为扼杀主动性、想像力和创造力而导致学生创造、发明与创业能力的下降。

著名旅美文化教育学者柯领先生说:“20世纪6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经过调查与深入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市场经济、个人主义、民主政治”是现代化国家的三大标志,否则都是传统社会。为什么有为青年大多想离开中国到国外留学与移民,因为中国还是一个官本位的封建社会,由于制度的不健全与教育的意识形态化,整个社会从上到下弥漫了一种由精神到物质的全面腐败,劳动力的价值太低,青年人难以看到希望。”中国人在应试教育的问题上的认识误区,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一个民族的思考能力、认识能力、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特别是变革社会制度的能力等等根本性的大问题。假如中国人的价值观、精英涌现的方式,以及财富生产和分配方式,不能够在民主法治制度的层面作出根本性的改变,那么应试教育也就不会有根本性的改革。

(许锡良,华中师大德育研究所兼职教授,现供职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进入专题: 高考   应试教育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878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作者博客,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