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去产能”光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39 次 更新时间:2015-05-08 19:46

进入专题: 去产能  

刘世锦 (进入专栏)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面临一些新问题。对此,要善做减法,比如经济发展就要“去产能”。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是增长速度放缓,进入增长阶段的转换,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长7%,由此可见,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怎么看待这个压力?真正具有挑战性的是什么问题?个人认为还是效益问题。从去年8月份开始,企业的利润率一直在下降,特别是今年前两个月,利润率下降的态势相当明显。盈利下降以后财政压力就较大。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
  仔细再看一看,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根据测算,中国最近一段时间利润下降最多的有五大行业——石油、煤炭、石化、钢铁、铁矿石,如果去掉这五大行业,我们整个经济盈利状况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这些行业现在被称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这里,笔者想提出一个概念,就是中国经济的转型再平衡。
  过去,我国10%左右的高速增长,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其他一些相关行业增长速度很快,把钢铁、煤炭、石油、石化、建材这些行业拉起来了,也是以很高的速度增长。而且大家注意,重化工业发展当中有一个自我强化的机制,比如,钢铁不够了,就要提高产能;产能不够就要建新的钢厂,而建新钢厂本身也需要钢,这是一个自我加强的机制。在过去10多年时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重化工业的这一特点有一定关系。最近几年,我们需求端已经遇到了历史需求的峰值,这是不可抗拒的,这是规律。增长速度放缓了,但还在增长,不过不可能保持以前那么高的速度了。供给端下来了,需求端也得跟着下来。但是,需求端下不来,因为我们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能力,很难收缩。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要做减法,尤其是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要减产量、去产能,比如煤炭行业、钢铁行业减产10%、20%。
  PPI负增长已连续30多个月,现在接近-5%,这种状况如何改变?按照常理,企业减产以后价格就会回升,价格回升以后盈利状况就会改变。但目前的情况是减产很难。一般来讲,企业不愿意关门,地方政府不愿意让它关门。因为只要企业还开着,就能算GDP,还可以收增值税。通过一些调查可知,在煤炭行业,一些最好的企业现在都到了亏损的边缘,有些亏损很长时间的企业仍然关不了门,这里不乏地方政府的干扰因素。实际上,价格起不来,地方财政收入仍然会下降。因此,中国经济目前需要实现新的平衡,如果需求端放缓了,供给端也要减,和需求端能够平衡,这就叫做转型再平衡,我们必须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如果这个转变能够实现,可以想象,如果五大行业如果都不亏损了,其他行业问题不是太大,有一些行业日子可以过得很好。在此方面,笔者也做过一些调研,比如通讯行业,行业认为从来没有感受到冬天。如果大多数行业的日子都过得不错,都能保持一个可持续的盈利水平,财政收入也会相应增长,到那时,哪怕增长速度低一点问题也不大。现在,我们讲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发展,其实核心问题就是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型,企业能够持续地盈利,与它相对应的那个速度,就可以被视为一个好的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企业都想别人去减:你减我不减,以后价格上来,我就坐享其成了。这个困局怎么打破?光靠市场的力量现在看来是非常有限的,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发挥作用。比如当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全球也搞了一个减产协议,地方政府也得想一些办法。在此,笔者不再展开讨论具体方案,只是认为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解决以后,中国经济在一个新的水平上达到平衡,企业普遍都盈利了,而且具有稳定性,我们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平台。
  来源:人民政协报

进入 刘世锦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去产能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产业组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764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