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论战后新世界之建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14 次 更新时间:2015-04-22 11:11

进入专题: 二战   国际秩序  

胡适 (进入专栏)  

我们自然都很关心将来,很关心此次战争的结果及战后的和平。我们相信在对抗共同敌人的共同战争里,同盟国将获全胜。

我们作战的目标,同盟国伟大的领袖们已说得清清楚楚了。

我想把《大西洋宪章》的八条原则总括讲一讲,罗斯福总统曾说《大西洋宪章》非特适用于大西洋沿岸各国,而且适用于全世界。这八条原则的大意是:(一)不得有领土或其他的扩张,(二)不得有与当地有关人民自由意志相反的领土变迁,(三)各民族对其政府之形式有自决之权,以前被人用武力剥夺自主权之民族亦应予以恢复,(四)各国贸易平等,繁荣经济所需之原料,各国平均分配,(五)经济方面各国合作,以改良劳工生活及建立社会安全,(六)建立和平,俾各国在其国土内得安居乐业,各地人民皆可自由生活不感恐怖及缺乏,(七)海洋自由,(八)各国放弃运用武力,在广泛永久之普遍安全制度未建立以前,凡侵略或可能侵略别国之国家皆解除武装。

这个联合宣言在一九四二年一月一日签订,表示二十六国都愿全力实现共同的高尚目标和原则。这是贵国敝国以及在这次共同战争中我们所有盟国大家都接受的目标。

战后和平及新的世界秩序,究竟如何实现,系于各国领袖的识见、智力和努力,也系于各国人民给予其领袖的支持与拥护。所以未来的情形如何,全视世界上各国人民之努力而定。

我是研究历史的,我想把第一次大战的历史教训,来说明将来和平和我们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我相信只要研究一下威尔逊和平计划失败的原因,就可想到罗斯福邱吉尔世界和平计划的成功很有可能。

我想学历史的人都同意威尔逊计划的失败是由于几个基本的历史原因,幸而这几个因素现在都不存在了,即令存在,力量也大大减少了。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和德国作战的盟国之中,有日本及意大利,这个同盟不能使威尔逊的理想有所收获,在此次战争中,国际间的同盟分得清楚而合理。大体讲来,同盟国家虽则民主发展的程度各有不同,都是和平与爱好和平的国家,所有的侵略国家也全都联结在一个理想之下。第二、这次的战争开始时,就清清楚楚的有一种对抗强暴侵略为国家自由而战的普遍性,而且在同盟国间,没存什么扩张领土的企图。第三、一九一九年的世界对于威尔逊的原则没有了解与接受的准备,一九一八年的休战早得出乎意料之外,所以就是最智慧的人也没有时间好好准备以后的庞大工作。

一九一八年,许多国家——中立国,盟国及与国——还没有严重的遭受战争的恶果。那时还没有无线电,飞机只是一种奇怪而不十分有效的武器。海洋间庞大的距离给几个大洲一个有力的保障。许多人仍以为无论战争怎样扩大,总可以不卷入漩涡,还以为中立和孤立是可能的。

比起上次对威尔逊计划心理上精神上没有准备接受的情形,现在我们对未来可以抱更大的信心和乐观。许多非难威尔逊计划和政策的人,也给这次的战争震惊了,他们对理想的原则已比较谅解,比较赞同了。

而且时代也已改变,实际上欧洲或其他地方已没有中立国,最爱好和平的国家,也已无情的给侵略者所蹂躏。最大的海洋,也不能保障以前的孤立国家。世界上最强的美国,也受人攻击,而且遭受历史上未有的打击,这种情形带来了对世事更现实的新看法,凡事要从痛苦的经验才能学习聪明,世界上事物大都如此。

关于这,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九日罗斯福总统的演说,曾经特意提出,他说:“我们决不可忘记我们所学到的东西,这是我们对死者的责任,也是对他们及我们的孩子们的神圣责任。我们所学到的是:在恶棍主义原则统治下的世界,任何国家,任何个人,决没有所谓安全。对于那些暗中偷袭,不通知就攻击的强暴敌人,就无所谓坚固的国防。我们已经知道一个和人家划分得很清楚的半球,也不能免于受人的袭击,我们不能把地图上的距离来衡量安全。”

洞悉了这些无可否认的事实后,我们就相信实在需要建立和平,建立各国在其国土内安居乐业的和平。这种心理变化,也许会随战事的进展而增加,而且也许可以给我们和我们的孩子谋和平的政治家扫除障碍。

这几点历史的教训,使我对《大西洋宪章》上所规定的未来和平计划更抱有实现可能的希望。但是工作是庞大的,还有许多工作要靠大家去完成,造成完全了解世界祸害的空气,以及提出拯救的办法。

(收入胡适思想批判参考资料之五《胡适文辑·政治》,1955年4月胡适思想批判讨论会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编印)

进入 胡适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二战   国际秩序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世界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701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胡适文集·第12册》卷七 北京大学出版社,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