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被批评的柴静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84 次 更新时间:2015-03-03 13:45

进入专题: 柴静  

王智  

—作为一种现象的“情绪化反对”

这篇文章是一个悖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提出的观点是:

当前关于柴静《穹顶之下》的讨论中,与片中对核心话题“雾霾”素材可靠性、分析科学性无关,而基于针对包括叙事方式、个人动机、国家力量等的讨论并据此否定影片内容的行为是非理性的,是不应被提倡的。

简而言之,即我反对基于与雾霾问题无关的讨论而否定此片。

然而,我将在这篇文章所做的事情,即,

针对“由柴静《穹顶之下》引发的集体讨论中,被我个人认为是非理性的讨论”进行的批评。

正是脱离了关于片中“雾霾”素材可靠性、分析科学性的讨论,从这一点来说,

我所做的事情是自相矛盾的,即我在进行的是我所反对的行为。

然而,我还是要为自己辩护,这篇讨论在逻辑上是合理的。因为,我所反对的是“‘批评者’针对‘柴静的《穹顶之下》’进行的与内容无关的讨论”,其中发起行为的主体是“批评者”,“柴静的《穹顶之下》”是作为被讨论对象的客体;我所进行的行为是以“我”为主体发起的,以“‘批评者’针对‘柴静的《穹顶之下》’进行的与内容无关的讨论”这个“现象”为客体进行的讨论。前后两者是在不同层面发生的,前者是针对具体问题,后者是针对由具体问题引发的现象,它们的内核相关联,但却并不处于同一层面。

文章起笔就写下这么多文字,一方面是要为自己辩护,一方面是要提出我对“讨论问题”这个每天都在发生的行为的最基本的看法——“讲逻辑”。我认为语法与逻辑是有共同之处的,我采取的分析方法是正是来自大学期间关于结构语言学基本原理的学习,确立语句的“主体”与“客体”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关键,要知道讨论的对象究竟是什么。

现在回归到人们关于“柴静的《穹顶之下》”的讨论。柴静《穹顶之下》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一言以蔽之,感同身受者多,反对批判者不少。

(一)有趣的时间轴

倘以时间为轴开启讨论,会发现人们的讨论有很明显的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穹顶之下》刚刚发布,观看者一片好评,微信朋友圈转载的评论中感同身受者多,支持者多。

第二阶段:微信朋友圈为柴静刷屏,反对声音出现,愈演愈烈。

第三阶段:支持声有,反对声有,支持者多,反对者少,转发视频者越来越少,转发评论者越来越多。

这一时间轴的描述是基于个人对自己朋友圈的观察,没有数据支撑,缺乏强有力说服性,权视为个体对周遭的观感。

我们先反思先前微信里面两个曾经刷屏的事物——滴滴打车与红包。人们对它们的看法大约持三个:(1)看到很兴奋,马上抢(2)看到就讨厌,觉得烦(3)无所谓。由此及彼,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一个猜想,雾霾问题是国人高度关注的问题,感同身受,易引起注意。与此同时,朋友圈被刷屏极有可能引发部分人的焦躁,甚至反感,以致恶语相向。

同质信息的高频率出现引发反感是很正常的心理活动。就好像小的时候,妈妈总在身旁反复说说“多喝水”“穿秋裤”“路上注意安全”,换来我们一句“行行行,知道啦!”柴静的《穹顶之下》出现的次数太多了,多的令人烦了,多的讨人厌了。于是,就有人要利用当下十分便捷的科技工具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说上几句,甚至骂上几句,宣泄情绪。

(二)身份与立场的不尊重

关于叙事模式的反对声音很多。

以“母亲”的身份为视角,出于对自己生病宝宝的关爱,引发对雾霾问题的追踪与挖掘,成为了部分网友批评的对象。“引人同情”“缺乏客观”两顶帽子被重重的扣在柴静头上。百度显示,搜索“柴静+女儿开场+质疑”竟出现多达246,000条相关信息,“因母亲视角,而质疑客观性,进而否定影片”成为了不少分析的内在逻辑。其实这个逻辑非常可怕,包含着两个令人生畏的观点:

(1)女性的视角是被怀疑的;

(2)预设立场的视角是被怀疑的;

女性的思维方式及其身份有理由被尊重。如若否定,应该从探讨她所叙述内容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的科学性,数据支撑的有力性等等方面进行,而不能因为她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怀有浓浓的爱而去怀疑她的调查,这种情绪化的否定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方法,它是不公正的。

预设立场同样不能成为调查结论被否定的依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被认为是一个有效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大胆假设”是什么?就是“预设立场”,“预设立场”没有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小心求证”,要按逻辑分析,尊重最基本的规律与原理,尊重事实,一步一步推导。方法论得当,错误的立场不会走通,会被否定及自我否定。值得提倡的应该是去看柴静的“理”(方法论)“据”(材料)到底有没有问题,看她的路走的对不对,有没有走通,而不是否定她的起点。

(三)可怕的“诛心之论”

关于柴静个人动机,与背后国家力量的讨论,并因此而否定片子的思路也很可怕,这种方法叫作“诛心之论”,是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在没有充分的证据的情况下,因央视的出身,因国家官员的履新,牵强附会,捕风捉影,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道德进行质疑是非常可怕的。同父辈、祖辈相比,我们接受了更为良好的教育,我们看待问题的理性成分应该更多一点,日常生活中,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青年国民有必要坚持的自我训练。多琢磨问题对不对,路通不通,为什么不对,为什么不通,不对的话怎么改,不通的话再想想起点是不是错了,是不是要换一条路,才是正道。“人之是非,初无定质”,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是非要用真实的世界来确定,不能凭无端的猜忌。


思路可以偏,但心术一定要正。怀疑动机是一种负面情绪,是社会信任缺失的表现,背后就是不去相信其他个体,对自身在社会集体处境持有消极态度,以致个体不相信群体,群体不相信个体,群体不相信群体。看到问题不去想方法对不对,而总去想动机,也就不可避免的引发了愤怒、欺骗、管控与反抗。

行文至此,就柴静的《穹顶之下》我探讨了三种情绪化的反对:

(1)因高频率出现导致的焦躁;

(2)对女性身份与立场本能的不尊重;

(3)脱离问题本身的怀疑。

诚如开篇玩过的文字游戏,讲逻辑,讲方法论是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可以相对有效排除干扰因素的手段。避免情绪化的反对,学会讲理性,是青年国民有必要进行的自我训练。置身于环境中的个人因周边的压迫酝酿出了情绪化的反对,这种表达对于社会无益,会产生不严肃,不公正,不稳定。因此对于此种情绪化反对的反对与批判要进行,于此同时对其产生原因要分析,解决具体问题要方法论,解决社会问题要制度和程序。

写到最后反思这篇文章,写的是柴静又不是柴静。说句玩笑话,这篇文章终究还是一个悖论。

2015年3月3日星期二


    进入专题: 柴静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457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共识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