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扉:只有黄埔,依然此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998 次 更新时间:2005-06-27 09:35

进入专题: 黄埔  

王扉  

180分钟的等待与18年的记忆

我没有想到,到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的路有那么远。远到2005年6月的一个周末的中午,我从广州市区“舟车劳顿”经黄埔码头抵达长洲岛要用180分钟。然而,更远的路是在我心里。这一条路,走得悄无声息,但——这一走就是18年。

小时候我住在湘西南的一个叫武冈的小城。1987年夏天的那个中午,在小城一所重点中学念初二的我走进了一座奇怪的建筑。因为校园在城郊,我每天都得从家带午饭去。那时候还没有保温饭盒,我拎的是不锈钢的抑或是铝皮的。每天得把饭盒放到有点关系的住校老师家的煤灶旁热饭。那个中午,在另一所普通中学教书的老爸让我把饭盒放到一个姓赵的女老师家去热,赵老师住的地方是校内一个叫崇禧楼的大宅里。我的故事就从这个青砖黛瓦的高屋大宅开始的。它和我平常见的红砖房或木房子是那么的不一样。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叫“民国建筑”。而当时我被告知的信息是这是解放前一个反动的国民党高官的房子,解放后回到广大人民群众手中,住着很多户的学校员工。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白崇禧,但我知道反动透顶的蒋介石。赵老师告诉我,学校里原来也有那个独裁者“蒋光头”的房子,在文革时早就被拆掉了。再后来不久,学校因要修建实验大楼,崇禧楼随即也被推掉了。我那时还小,站在崇禧楼的废墟前,我和伙伴们兴奋地讨论着我们将和大城市的学校一样也有实验楼了。而热饭盒的地点也改到另一座叫“中山堂”的青砖黛瓦的高屋大宅里去了······

2005年6月的那个周末的晚上,我从广州回到深圳家中,上网。在湖南省武冈市政府的门户网站上,我找到了这么一条介绍武冈市文化旅游景点“中山堂”的讯息:

中山堂位于省重点中学武冈二中校园内,也就是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武冈分校)的旧址上,旁边是法相岩公园。1938年,日军进逼武汉,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被迫迁往武冈,改名为第二分校(又名武冈分校),1945年月10月迁往成都,期间共培养了23000余名各级军官。第一任校主任为李明灏将军。中山堂是黄埔军校第二分校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的。

中山堂建于1943年7月,它集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系砖木结构单檐庑殿顶建筑,由正厅、左右厢房、花园等组成,占地1300余平方米。远远望去,古朴宁静,庄严凝重,正门上方有\"中山堂\"石刻匾额。正堂两侧和前面曾有中正楼、应钦楼、崇禧楼,现旁边还存有李明灏将军别墅。是我省保存完整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建筑物。1996年1月4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天下午从广州黄埔军校旧址“陆军军官学校”正门出来,我们看到斜对面有一个“孙总理纪念室”的院子。岛上的人们管它叫“中山故居”。据说是当年孙中山先生在建校后每次来黄埔的办公和休息场所。站在“纪念室”的二楼走廊上可以眺望波光粼粼的珠江。“纪念室”的二楼正在做一个有关孙中山与日本好友梅屋庄吉的图片展。在图片展中有一封孙科写给梅屋庄吉的亲笔信格外注目:“昨接惠书藉悉,执事代中山大学所铸之总理铜像业经工竣来月即可运粤,承赠影片一张并玉照一帧。至深感谢,特此奉复……”而就在“纪念室”的正对面,便是安置有梅屋庄吉所捐赠之孙先生铜像的孙总理纪念碑和中山公园。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南京逝世。几年后,孙中山纪念碑在军校后面的八卦山山顶落成,孙先生的铜像站立在高山之颠,巍然屹立,俯视大地。从山下往上望去,登山的台阶相互交叉,与平台相连,与铜像结合,恰好构成一个“文”字(铜像是“文”字的一点,平台是一点下面一横)。那个下午,记者围绕着纪念碑走了一圈,纪念碑正面以外的三侧分别刻有总理遗嘱“和平奋斗救中国”、总理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等。

81年“瞬息黄埔”与海峡两岸黄埔人

今年的中国大陆官方与民间,一致高调热烈地展开着抗战胜利60周年的大纪念。在这种大纪念的氛围里,我们从广州市区搭公交巴士抵达黄埔总站,然后改搭摩托到码头,再换乘小型渡轮,等到抵达珠江中的长洲岛黄埔军校旧址,我感到的是一种平静,甚至有一点落寞。我去的时机点临近黄埔军校建校81周年的纪念日,但在黄埔一切安静如常,没有想象中的风光庆祝的场景,热闹离黄埔很远。

据说选择长洲岛做校址,当年是孙中山亲自选定的。主要考量的因素是安全。因为当时广东大小军阀随时都有可能发山大王脾气,弄不好就会袭击军校。这个离市区甚远,而且孤悬珠江、四面环水的小岛,山青水秀,风光旖旎,的确是块易守难攻的桃源宝地。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9时30分,开学典礼在操场隆重举行。在开学典礼上,孙中山的演讲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他说,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就是创造革命军,求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演讲完毕,会场上掌声雷动。随后,由党代表廖仲恺主持开学仪式,胡汉民宣读总理训词,汪精卫代表国民党中央执委致祝词,最后是阅兵式和分列式。 60多年后,当年的学员李默庵和宋希濂等人回忆说,有两件事记忆犹新:一是当日检阅台正中央高悬校训:“亲爱精诚”,两边配对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孙中山那天穿着白色的中山服,戴一顶白礼帽,一旁的宋庆龄“黑衣布裙,美如天仙”。二是一嘴广东话的胡汉民向全场宣读“总理训词”:“三味煮鸡,萝卜大葱”,搞得台下的人们一头雾水。事后细看贴在墙上的训词,才明白原来胡汉民说的是“三民主义,吾党所宗····”

在黄埔军校旧址处,有一块说明碑,它记载说现在的校舍是1938年被日寇飞机轰炸后按原来的样式重建的,当年的校舍只有围墙内两棵古榕幸免于难。黄埔军校校舍面临珠江,座北朝南,大门、二门后面是一座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回廊相通的楼房,总面积10600平方米。走进黄埔军校,首先赫然入目的是倍感亲切的 “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这块招牌以前在书本和影视中见过多次,这次看到褪尽铅华的真身,依然震撼。轻轻地由外门踱进大门,红门两侧,宫墙的内壁上一厢挂有两对、一共是八个木制条幅。这是去年黄埔军校80周年时海内外的“黄埔人”捐赠的。右侧的两对条幅分别写着:“炎黄大帝开天地,国父中华创共和”、“军政行伍文韬莫测,官兵运筹武略堪夸”;左侧的两对写的是:“军政取诚为祖国,校园训诂报精忠”、“文能武能能文能武,武可文可可武可文”。最后这一联抒写的是黄埔军校不大为外界熟知的文武兼备。其实从黄埔走出来的不仅有粲若群星的风云战将,也同样不乏赫赫有名的文坛巨子,教官中就有后来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巨匠的沈雁冰、郭沫若、成仿吾,学员中有二期的聂绀弩第六期的臧克家,都是那一代的风骚。据有关史料显示:从1924年创办至1949年蒋介石退出大陆,黄埔军校共招收学生23期,毕业生3万余人。其中,前6期均在广州黄埔岛校本部学习,后17期的办学地点有南京、武汉、成都等地。国民党中出身黄埔的上将就有近40人;而共产党十大元帅就有一半5人(林彪、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出自黄埔军校。而最让人注目的是黄埔系中“黄金二期”——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生, 600名学员中就产生了325名将军。将军成长率高达50%以上,这在世界军校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今年“两会”期间,记者在北京偶然地得到了一个机会,受邀参加了一次“黄埔军校同学会”发起的聚会。那是“两会”代表中的“黄浦人”在审议《反国家分裂法》的空隙中和在京的黄埔后人、家属搞餐聚。记者在聚会现场看到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冯玉祥的女儿冯理达、陶铸的女儿陶斯亮、徐向前的公子徐小岩、张治中的公子张一纯、侯镜如的小儿子侯伯文等人都悉数出席,并谈笑风生。“一代黄埔三代亲,天下黄埔一家人”,这种高朋满座、其乐融融的场景,让记者感慨黄埔就是黄埔。据侯镜如的小儿子侯伯文介绍,北京的“黄埔军校同学会”与台北的“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两个民间团体的相继成立,他的父亲都是重要的推手。1984年6月16日,黄埔同学会在北京成立。黄埔一期的徐向前与侯镜如被推举为首届会长与副会长。1990年5月,时任黄埔同学会会长侯镜如,一手促成了同是黄埔一期生、邓小平莫斯科中山大学同学,后来名列蒋介石“十三太保”之一的邓文仪访问北京,进行了“双邓会”。后来邓文仪回到台湾透露说:当时“邓小平以一句‘过去的事情就不用再谈了’,将过去的恩怨舍去不说。”邓小平表示,“我们都姓邓,而且是老朋友,什么事都可以商量。大陆和台湾是兄弟,都是一家人,不必打仗了,打仗对双方都不好。……”1991年元旦,也就是“双邓会”后半年左右,邓文仪联合了138位在台的黄埔同学作为发起人成立了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目的就是“团结海峡两岸和海外的黄埔同学,完成和平统一中国的使命。”

那个周末的下午走出黄埔军校时渡轮还没有来,我们坐上一个老阿麽的乌篷船,在“突突突”的马达声和浓浓的柴油味中离开军校码头。摇摇晃晃之中,我仿佛是走进了一条时光的隧道,在眼前幻化的,是18年前遥远的湘西南小城里“亲爱精诚,继续永守”的黄埔,是 81年前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怒潮澎湃、党旗飞舞”的黄埔……在耳边回荡的,是那首雄浑有力的《陆军军官校歌》:“…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在那一瞬间,笔者突然想起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词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突然想起清朝诗人吴梅村的词句“只有敬亭,依然此柳。雨打风吹雪满头”;突然想起民国文学大师林语堂的名著《瞬息京华》扉页上的那句献辞——“献给英勇的士兵。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成为自由的男女。”

后来我才明白,其实我想说:就是这个“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孙文曾住”的珠江小岛,让整个一部中国近代史,都逃不掉黄埔的影子。81年一瞬间,风流没有被雨打风吹去,依然可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只有黄埔,依然此岛。(凤凰周刊.188)

    进入专题: 黄埔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吾乡吾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30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