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嘉健:一些令人难以接受但需要反思的观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243 次 更新时间:2014-01-30 08:50

吕嘉健 (进入专栏)  

观点,不需要你是否接受,而是需要你思考,尤其是结合个人的经验,在尽可能广泛的知识范围内,多角度地反思。简单接受或者简单反对的态度,是头脑简单者和思维专断者的懒惰与粗暴的习惯。智慧不表示需要做出结论,更不需要你在好与坏两者中作出选择,而是意味着要展开探索思想的过程。理性意味着分析和证伪,尊重事实和逻辑。真正的道理都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合乎逻辑、有充分事实理据的分析意见。可惜中国人以为讲道理就是套原则大道理、上纲上线、径直得出结论。

以下是5个令人难以接受但需要反思的观点。本文的目的在于让你读后进入深思的状态,你的结论是多余的,你的即时反应也是不必要的。智慧高贵,知性可嘉。

一,生活就像是一场强奸,如果无法反抗,就好好享受吧

此语话糙理亦糙,明目张胆地宣扬存在合理论。但是具有残酷的真实性,愿意与否遵从,由个人自定。这是专制社会中的混账定律,教人安心做一个舒服的委屈者和奴隶。但也是人类社会苟且者的一个常见的选择。毕竟这个世界苟且者多于英雄和有勇气者。当然许多人都这样活着,但是不会加以反思,他不需要觉醒,觉醒了会痛不欲生。从来就有许多女子被强暴后,只好幽怨妩媚地请求施暴者:“你娶了我吧!”世上种种事情与此类似。如果强奸是一个迷惑的过程,类似温水煮青蛙一类的,那么被伤害者其实并不感觉到被伤害,甚至有enjoyable的感觉。

根据专家研究,高达80%以上的强奸案没有报案,当事人也从未向任何人提及此事。专业术语称之为“沉默的强奸反应”。(【美】珍妮特-希伯雷-海登、B-G-罗森伯格:《妇女心理学》)一位犯罪精神病学专家指出:“同那些受到生命威胁而含辱受奸的妇女相比,那些被打得几乎失去知觉的强奸受害者所遭受的情绪创伤可能要小得多。”

—— 类似的,在强权专制体制下被打击得麻木的受害者,自己本人并不怎么感到被侮辱和被损害。如何免除“强奸”和免除“温水煮青蛙”的迷奸,自我强大和清醒也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二,残酷即仁慈

这是一句英国格言。说明求仁并不直接可以得仁,为你好未必可以给你好,助人未必为乐。

老庄境界:“大道无术、道法自然。”自然之道从来不是仁慈的,也不是人痴心妄想可以刻意改造世界本质的。自然而然的意思就是让生命按照天性和本命的轨迹自己生长,看似不人为,其实最人道。蛇虫鼠蚁,各安天命。

中国父母的宠爱之道很仁慈,但也很残酷,因为全部取消了子女的自我成长经验和能力,剥夺了他们的自由和独立权利,把子女当成了猪。另一方面,中国家长强迫子女学习很残酷,这种残酷有仁慈的一面:让中国人具备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但是这种残酷不科学:学习与成功不是强迫下的产物。

韦伯说:“佛斯特... 他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论点:善因必有善果,而恶因必有恶果。... 在《奥义书》之后二千五百年,居然还有这种说法出现,也实在令人愕然。不要说整套世界史的过程,就是日常经验每一次没有保留的检验,都明白显示,真相正是其相反。... 神义论(Theodizee)的古老难题所要问的,正是这个问题:一个据说既无所不能而又慈爱的力量,是怎么回事,居然创造出了一个这样子的无理性世界,充满着无辜的苦难、没有报应的不公、无法补救的愚蠢?全能和仁慈两者中必定缺一;要不然就是生命遵循的乃是完全另外一套补偿和报应的原则 —— 一套我们只能从形而上学来说明的原则、甚至一套始终不容我们的解释近身的原则。”“连古代的基督徒也很清楚,这个世界是魔神所统治的,知道卷入政治的人 —— 就是取权力和武力为手段的人 —— 和魔鬼的力量缔结了协议,知道就这类人的行动而言,‘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有恶果’绝对不是实情;反之,情况往往正好相反。不了解这一点的人,在政治上实际是个幼童。”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P267-268,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

懂得这个哲理并据此冷静处理世界诸事者,一种是智者与理性之士,另一种就是无情而至没有人道人性底线的政治家。后者为了夺取权力,深深地明白“一将成名万骨枯”的事实,所以死多少人不是问题,攻城略地、事情成功才是胜利。国家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往往与专制主义者穿同一条裤,就是他们心中只有“唯理主义”的伟大理想,却完全忽略个人的生命、独立和自由权利。他们总是打着“仁慈”的旗帜,而行残酷之实。

至于智者与理性之士,明白“残酷即仁慈”的相反相成道理,更知道这个世界是被“魔神”所统治的,所以人们会自觉与不自觉地高举仁慈的旗帜去做残酷的事情,尤其是为了自我事业的成就,而做出极端残暴无耻的事情。圣人不可信,人性不可稍加放纵信任。据此,智者与理性之士不会为了道德律而以道德治国,而笃信法治才可以产生有道德的世界。即使事实上人性兼有善恶,但必须基于“人性恶”的前提,推导出法治和约束权力的制度,而十分警惕“唯理主义的理想主义”。法治是“残酷无情”的,但是可以产生仁慈的秩序;道德和理想是仁慈的,可是却会制造一个极端残酷的恶果。

三,与亲人生疏,而后成为耶稣的门徒

《圣经》里有许多惊世骇俗的箴言,足以令中国人听来惊心动魄的,例如以下这一段:

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吩咐他们说:“...... 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 (《新约全书》马太福音10)

将血缘伦理奉为最高圭臬的中国人,读完这段话一定会十分反感,一定会将上述耶稣的箴言视为十恶不赦的罪语。中国人或者永远不可能理解:违逆亲情的人还有人性吗?但《圣经》这段话里面有一句是中国人常常缺乏清醒认知的:“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中国人在这方面有严重的认知障碍,始终被愚昧的感情笼罩着。我想起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历史》一书中的警句:“近亲之间的憎恶是最恶毒的。”熟读中国史书的人应当会同意这个观点。如果充分认知到亲密关系里面的残酷性的话,因之保持一定的距离感,那就是觉悟之士了。

耶稣的这段箴言隐藏着一个极其深刻的哲理:普通人类的家长与长辈之人格智慧是非常有限、狭窄的,甚至不无愚昧丑陋,如果要灵魂得救,应当警惕,不要被已成的蒙昧的世俗习惯控制着,要挣脱一般亲情的拘禁局限,将你的精神面向人间和天上最高智慧的主,这就是拯救人类的复活。假如父母亲情高于圣灵、圣父、圣子的崇拜,那么所谓的灵魂得救就是一句空话。唯有与亲情生疏,才可以获得自由发展的灵魂。这正如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所说的“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的道理一样。—— 不要被小范围的感情遮蔽了自己的广大智性。脱弃小众的自然伦理制约,获得人类普世价值的灵魂。

“违逆亲情”并不是对家人无情,只是让你以一种合乎理性的适度亲情来与亲人相处。“违逆”的意思是不要让亲情绑架你和制约你,让你获得一种独立、自由的生命,这比你在亲情的权力控制下生存要更有意义。亲情并非总是对的,也并非总是合理的,甚至亲情经常体现出一种不讲理的、荒谬的状况。一个实事求是的人将会客观地明白:亲情是狭窄的,更是自私的。

四,社会学和文化学之“普朗克原理”

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指出:一项重要的科学创新很少是通过逐渐赢得人心和扭转反对者观念来得以普及的……实际情况是,反对它的人逐渐死光了,新一代人从一开始就接受了它。上述结论被人们称为普朗克原理。

—— 在历史上,确实是有一些重要的科学创新在某个特定的时期被人们毫无道理地拒绝承认,比如地球是圆的假说,地球可以转动之说,以及哥白尼的日心说等。尽管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情况是那些具有挑战性的新观点、新假说,本身好像是漏洞百出、错误连串,这是人们利用了老标准和老观点来衡量的。

中国现阶段政治状况还有相当长的生命力,气数未尽。说句刻薄话,那些毛时代成长的人还没有全部死去,唱红歌还大有市场,劫富济贫情结还是深藏的潜意识。苏联解体需要70年(1917——1989),何况俄罗斯之前经历过彼得大帝欧化的时代,曾经出现过两个首都:莫斯科和彼得堡的两个文化象征。中国本土的专制土壤只可以接受毛式马列独裁文化。文革的子孙还大有人在。中国的事情会更困难。—— 说以上的话是表示这样的意思:左右对抗,方兴未艾;拒绝自由、民主、共和、法治和宪政的人,至少和拒绝专制的人一样多,甚至只会多不会少。这个世界上,说也说服不了谁,你不可以改变任何人,别人也不可以改变你。所以你试图说服他们,不如哪儿凉快哪儿呆去。等着他们全消失了,中国或者会发生一些变化。

经过一个漫长的民粹主义和革命道德主义时代之后,那里的国民大多数是“缺心眼”的极端主义者。因为毛的教导已经在他们的心里生了根,他们天然地拥护人民万岁、劫富济贫的多数暴政思想,生成了依赖政府、归咎社会的弱者无赖性格,习惯于二元对立、批判斗争哲学,遗传了混水摸鱼而不自觉卑鄙、贪小便宜不落人后的顽劣基因。虽然他们坚持谁批判这个国家,谁就是我的敌人的态度,但是经过选择性提升后,他们决定反对政府,因为毛曾经把造反和推翻官僚主义的思想植根在他们的心底。“缺心眼的人”主要是在独立自由、群己界限、理性法治这些方面完全隔膜,但是他们很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同时骨子里是国家主义者和民族主义分子。

五,道德批判的标准来自于他人与自我互动的共识和平等关系

亚当·斯密除了有《国富论》巨著外,另有著名的《道德情操论》(1759,处女作)。这本书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它试图去解释的,不是一个具体的道德标准,而是在一个经院哲学土崩瓦解、人们并不需要外界权威的世界中,我们如何感受到行为的对于错。

譬如说,我们并不需要研究女人为什么要保持贞洁,而是要研究男人为什么会觉得她们必须保持贞洁。—— 这里显示了亚当·斯密的价值理性之方法论是:我们判断别人是否道德的标准,是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感受他的行为的确当理由,是否与我们自己的感受具有一致性,而不再是从一个“苦苦等待被人们创造的道德感觉”那儿得到的。这就确定了我们关于自我和对错的概念是从他人那儿得到的,是从他人与自我的共识和平等关系中得到的。道德评判的标准必须建构在社会实践、社会行动、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系统中,不是由某个权威(或者是教会,或者是圣人,或者是领袖,或者是导师)来制定。用现代社会学大师吉登斯的社会结构理论方法论来看,道德评判是一个由社会共同在场的具体情境与不在场的跨社会系统的“认知能力”(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控、理性化及动机激发)来建构。

—— 对于中国人来说,从此应该学会的是:不以圣人道德为标准,也不以自我感觉感情的标准为出发,亦不以理想主义的标准泰山压顶,更不以权势意识形态的标准为裁判。准此,给道德祛魅,拒绝道德绑架。

进入 吕嘉健 的专栏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众生诸相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189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