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朝晖:反腐“两难”困境的社会根源

——访清华大学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方朝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78 次 更新时间:2013-08-17 22:42

进入专题: 反腐败  

方朝晖 (进入专栏)  

社会风气是反腐两难处境的关键原因

人民论坛:我国政府反腐的力度越来越大,但是与此同时,腐败的程度却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张维迎说:“当前中国反腐败面临两难选择,如果措施过于强硬,轻则政府官员可能会消极怠工,使政府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重则导致政府官员造反。”重也不是,轻也不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两难?

方朝晖: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反腐力度越来越大,而腐败却越反越多呢?我想关键之一就是社会风气。

我们必须认识到,政府中每一个官员都是人,且是生活在自己社会关系网中的人。他们的行为方式受到来自于家人、亲友和各种社会关系的压力,他们的自我评价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人、亲友及各种社会关系的舆论。当全社会都盛行一切向钱看时,许多官员对自我的评价也因亲友和社会关系的评价而改变;而当拉关系、走后门流行成风时,政府官员抵抗亲友和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就倍受考验;很多官员正因不可能做到“六亲不认”,才在亲友和关系的强大压力下被拉下水。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安徽老家探亲时,曾听许多基层干部和教师因无法安心工作,停薪留职下海,甚至离职经商。他们的选择固然与收入有关,从深层上看却也是当时社会风气大环境下的产物。在一个下海成风、全民皆商的时代,收入低也意味着个人的社会形象、社会地位一落千丈。

如果把制度比作冰山、政府官员比作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的话,那么他们的社会关系网就好比深不可测的大海。本来官员应该引领社会风气的方向;但是与此同时,任何官员都不是生来就是官员,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与他人一起长大;他们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世方式,也是在与亲友与社会关系的培养下形成的。因此,就任何一个具体的官员来说,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社会关系群体。当官员自身的信仰足够强大时,其拒斥社会关系负面影响的力量就比较强。但是当官员背后的关系世界不够强大时,其拒斥社会关系负面影响的能力就比较弱。毕竟以一个官员个人的力量,来抵抗其背后庞大的关系世界,存在着力量对比的巨大悬殊。

抵制社会风气、抵制腐败行为的最大武器是信仰

人民论坛:那么,您认为官员抵制社会风气、抵制腐败行为的最大武器是什么?

方朝晖:一个人手上有了权力,就会面临很多风险、压力和诱惑。一个政府的官员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而只是害怕有朝一日被双规,就很难经得住各种利益诱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有一个人从内在的、主观自觉的角度不愿意腐败,那才构成反腐败最强大的力量。如果一个人仅仅是害怕被抓而不腐败,这是很消极的。实际上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官员腐败的信息传出来,但绝大多数官员在腐败的时候还是不认为自己会被抓,有些官员因此胆子越来越大。这并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被抓之后会怎样,而是因为他身边的人腐败的很多,腐败有时已成为一种行业行为,一种见怪不怪的行为了,真正被抓的毕竟很少。从根本上来讲,干部队伍本身的信仰严重失落,反腐败就没有内在的精神动力,仅仅靠外在的力量反腐败是不够的。政府官员是整个社会的领头羊,如果他们在精神上没有信仰,反腐败就失去了中流砥柱。

在中国文化中,风气的力量永远比制度的力量大

人民论坛:当前,一些干部信仰失落现象引起我们的关注,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方朝晖:今天是时候来好好思考一下,最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在社会价值导向上有没有误区?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放权让利”、“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但是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当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他人榜样后,立即掀起了一股疯狂的全民逐利潮,而政府部门和机关也深陷其中,大批学校、银行、媒体、地方政府部门等等纷纷搞起了创收。很多政府部门的收费活动,明明是违法乱纪,却明目张胆地进行。这充分说明:在中国文化中,风气的力量永远比制度的力量大;即使再强大的制度罗网,也可以被社会风气所撕破。同时也说明:今天 “笑贫不笑娼”、“一切向钱看”的风气,确实与国家政策导向有极大关系。

仔细想来,最近三十多年来,我们的国家政策在导向上的一个重要误区,莫过于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等一系列物化成就当作了最主要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本身就是高度功利化的。本来,国家在指导社会时,应该把公平、正义、合理的社会当作主要目标;把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人格健康、人性价值和个体尊严等——当作最重要的追求。但是当经济利益成为重中之重,这些价值就成了虚设;当功利指处于压倒优势,精神崇高就成为笑谈。从此,在经商、谋发展、求增长的时代风潮中,那些让人们心驰神往的神圣价值、那些让灵魂实现升华的人性境界、那些让人格走向健全的道德理想,统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现代化、国家富强、摆脱落后挨打……这一系列近代以来折磨了无数中华儿女的梦想,在最后三十年里转化为高度功利化的社会建设方针和国家发展计划。它们渗透到了国家政策的各个方面,扩展到了行政系统的所有层级。它们转化到部门绩效的指标上,表现在官员业绩的考评上,体现到个人成就的衡量上。所有这些,综合在一起,造就了今天中国社会的急功近利和空前浮躁的风气。这股风气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我们这个民族今天在赚钱盈利、好大喜功、贪求虚名、追求享乐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疯狂程度。

我建议国家在引导社会上,从过于功利的思维方式中走出来

人民论坛:该怎样扭转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破解反腐两难处境呢?

方朝晖:从今天的现实看,我认为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改变价值导向,扭转社会风气。当前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社会风气向钱看,人心朝向太功利。只要此风不变,腐败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好转。必须认识到,这一风气的出现与国家政策导向有极大关系。我建议国家在引导社会上,从过于功利的思维方式中走出来,把“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标准真正落实到大政方针和各地、各行业的发展计划中去。

二、确立行业价值,推动行业自治。长期以来,各行各业名义上都把一些宏大的政治价值当作目标,却忽视了行业自身的内在价值,和行业的独立性,由此导致行业从业人员缺乏职业的神圣感和尊严,缺乏功利之外的崇高价值和人生境界。比如在科研领域,长期以来过份强调学术的价值在于满足国家和社会需要,而忽视学术自身的内在价值,包括学术独立于社会和他人需要的神圣境界和内在魅力。由此导致学术不能自治、学者不能自立,被社会风气牵着走。凡此种种,表明中国今天急需确立行业的价值,推动行业的自治。

三、实行吏治改革,改进干部制度,确保党和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今天我们从大量的腐败案例中发现,一个人没有坚定的信仰,是无法抵抗来自现实的巨大诱惑和强大压力的。然而,我们不禁要问:目前通行的党员培养机制真的能培养出真正有信仰的人么?目前采取的干部选拔机制真的能发现真正有信仰的人才么?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认真思考,目前党的意识形态在培养人的信仰方面,是否有僵化、教条、落后于时代的成份,是否有形式主义、不合乎人性规律的东西;时代变了,它所坚守的信仰体系是否真的还能全部让人确信?此其一;其二,目前推行的干部选拔机制坚守民主集中制,经多年实践已有一套成熟的经验,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但是它否足以发现那些有风骨、敢说真话、人格高迈、信仰坚定的人才呢?还是容易把一些没有棱角锋芒、处事圆滑世故、善于献媚讨好、擅长结党营私的奸滑之徒或巧言令色之辈提拔上来?

四、改革教育体制,培育健全人格。一个人年轻时在学校学到的价值观,长大后发现毫无用处,这时他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对主流话语的仇视和对抗。今天这种仇视和对抗情绪可以在网络上轻而易举地找到。应该改革我们的价值教育体系,帮助人们建立起适合于市场经济、现代化、全球化时代需要的健全人格和坚定信仰。长期以来,由于片面推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主流价值与实际生活不衔接,人们每天带着面罩生活,对于整个社会价值导向以及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要彻底走出当前的价值混乱、信仰失落和道德沦丧,就必须抛弃教条主义的道德说教,真正把每一个人的尊严与价值、每一个人格的独立与完整等作为最重要的价值来提倡。只有当我们的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上,符合人性需要和教育规律,才能真正培育健全的人格、树立坚定的信仰,成为抵挡腐败之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五、狠抓大案要案,重视社会效应。反腐行为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可由中央设立专门反贪机构,确立各地贪污数额较大、受贿程度严重的标准,将反腐的工作重点指向那些腐化特别严重、群众意见相当大的对象或部门。每发现一起,即广泛宣传、全民讨论,使之成为重要的社会学习过程,让社会凝聚共识,使人民心悦诚服。对于情节不是特别严重的贪腐行为,一定要区别对待,以鼓励自首为主,打击面不要太宽,惩罚不要太重,不要搞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要让绝大多数人找到一条安定生活、没有风险的生活道路,这样才真正有利于法治的确立。

(采访整理:杜凤娇 严俊(见习))

(本文发表于《人民论坛》2013年8月上,总第412期。发表时有压缩)

进入 方朝晖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反腐败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681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