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两种不同的美国议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94 次 更新时间:2013-03-15 08:58

进入专题: 美国议员  

徐贲 (进入专栏)  

美国总统选举每4年一次,众议员选举每2年一次,在新任总统任期2年的时候举行的众议员选举便称为“中期选举”。总统在这2年里做得好不好,选民是不是满意,直接影响到民众对总统的那一党议员们的选情。如今,奥巴马政府的支持率不高,令许多民主党的候选人非常担心。不仅如此,美国国会众议院道德委员会将对民主党籍资深众议员兰格尔(CharlesRangel)和瓦特斯(MaxineWaters)进行调查和审理,也使民主党害怕这些丑闻会对民主党的中期选举造成不利影响。《华盛顿邮报》政治观察员席利萨2010年8月13日发文,通过结合各项最新数据分析指出,民主党在80天后的中期选举中将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

美国政客确实有理由害怕中期选举,因此这是选民用选票对他们发泄不满的一个最好机会。席利萨的文章指出,盖洛普(Gallup)公司近日公布了一项关于美国总统民意支持率与党派中期选举结果之间存在联系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自二战以来美国进行了七次中期选举,如果总统的民意支持率低于50%,执政党平均输掉36个众议员席位;而如果总统民意支持率居于50%之上,执政党平均输掉14个众议员席位。根据盖洛普最新的跟踪调查,奥巴马的民意支持率为46%,在过去三个月的大部分时间内,奥巴马的民意支持率基本保持在44%至47%之间。如果奥巴马的民意支持率在11月2日中期选举举行前没有增长,民主党将注定在中期选举中遭受巨大损失。

面临选民不满的不只是民主党籍的议员,整个众议院的民望度都非常低。盖洛普最近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美国人对国会议员的支持率只有11%,比几个月前又降低了1个百分点,在16个公共机构中,国会的民众支持率名列倒数第一,比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分别低11个和14个百分点。三分之二的选民表示,在这次中期选举中,要把票投给从来没有在国会当过议员的候选人。

美国选民对政治人物表示和发泄不满,首当其冲的是“在位者”,叫作incombents。这个字的意思是“挡(新人)之道者”。一般来说,“在位者”有制度资源可以利用,再当选的可能性比挑战者要高。但是,当选民对在位者不满和愤怒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反在位者”(anti-incumbency)情绪。目前许多美国选民就有这样的情绪。

对选出来的政治代表,美国人有挑三拣四、吹毛求疵的习惯,而且坚持自己有这么做的权利。这样的发泄并不会影响到民主制度的稳定。美国宪法中包含了两种对立但互补的民主观:一种是要求还权于民,另一种则是要求约束民权,而结果是一种非常务实的妥协。宪法第一条规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这种两院控制的立法权就是一种妥协。所有众议院的议员每2年选举一次,代表他们直接选民的要求。而参议院则每2年只有三分之一的席位通过选举产生,因此参议院议员的任期是6年,参议院的整体结构变化也比众议院要稳定。

美国人普遍认为,政客在位太久必行不端。在最初确定众议员2年任期时,有人提议任期为1年,而当时英国下院议员的任期是7年。要求尽量缩短众议员的任期,是为了使他们必须认真对待直接选民的要求,减少因久居其位而腐败的可能。与此同时,设置每州只有2名的参议员,任期为6年,是为了让参议员不需要动不动就受制于地方选民的民意压力,可以代表美国的整体国家利益。宪法同时规定,只有众议院才可以提出与钱有关的立法提案,因为公民纳税必须以有自己直接选举的政治代表为前提。而只有参议员才有管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因为国家外交政策不应受变幻难测的民意所左右。只有众议院有权提议弹劾总统,而只有参议院才有权审查弹劾案件,并作出最后决定。

美国中期选举和其他的定期民主选举一样,是选民对“在位者”政绩打分的时候。这种打分可能是“印象分”,也可能是有充分信息依据的“实在分”,这是民主政治的常态,因为所有的选民不可能是同等“受过良好教育的选民”,不可能在政治上是同样精明的公民,或者都是获得了充分信息的选民。但是,作为一个集体,“选民们”的存在和他们手中实实在在的选举权,对政治人物无时不形成一种监督和考核的力量。这次中期选举令许多政治人物揣揣不安,是因为他们在改变美国经济不景气、巨额赤字和债务等问题上,实在没有值得称道的建树。他们是人民的代表,但他们更是选民推举出来为人民做事的代表,能不能继续做代表,是要由评断他们是否好好在做事的选民们来决定的。

进入 徐贲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美国议员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域外传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207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