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剑:努力走出过剩困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99 次 更新时间:2013-03-04 20:11

进入专题: 过剩  

孙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高投资带动下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这种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延续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服装加工、纺织、家电等行业开始出现过剩。之后,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和投资规模的扩大,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造船等行业也相继出现过剩。近几年,风电设备、太阳能多晶硅等新一轮过剩开始显现。

过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优胜劣汰,但多行业、大面积的过剩对国民经济的副作用不可低估。过剩不仅占用能源、原材料、劳动、仓储、资金等, 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而且使人力资本的价值长期得不到应有的体现,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延缓了产业结构升级。此外,过剩还会间接引发社会问题。由于过剩,企业利润下降甚至倒闭,造成劳动者收入下降、失业增加,加剧了经济波动。因此,过剩现象绝不可轻视。

产能过剩与重复投资、对外依赖、有效需求不足以及制度设计密不可分。

重复投资与市场分割造成了过剩。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重新界定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这一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各地采取多种优惠条件招商引资、上项目、扩大投资,重复性投资很难避免,为过剩埋下了隐患。加之地方政府为了扶植本地产业,采取各种措施限制非本区域产品进入市场,人为分割市场。但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逐步形成,一些地区以行政手段庇护下的产业同构问题开始显现,最终以过剩形式表现出来。

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加剧了过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以来,我国一直保持较高投资增速,多数年份达30%以上。大规模的投资增加了供给,在国内需求不足以消化的情况下,只能依赖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的变化莫测则加剧了国内的过剩。1993—2012年间,我国出口额从917亿美元增长至20489亿美元,出口占GDP的比重从15%攀升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35%,外向型经济特征十分明显。但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居主导地位,产品研发、销售主要在国外,国内主要是借助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标准化生产环节,赚取微薄利润。这样,产业链被分割,留在国内的部分产业关联度低,无法与其他产业相互创造需求。当外部需求因国际经济局势动荡而减弱时,国内相关产业就出现了过剩。

有效需求不足形成了相对过剩。当前,我国人均GDP只有5400多美元,城镇化率刚刚越过50%,总体上讲,消费还处于低水平阶段,理应不该出现过剩。在这一发展阶段如果出现过剩,那就意味着有效需求出现了问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前者是后者的3.13倍。庞大的农村人口和悬殊的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制约消费的关键因素,有效需求不足说明消费未能将企业产能及时消化,出现了低水平相对过剩现象。

不完善的制度设计助长了过剩。目前,我国一些制度设计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过剩现象的集中出现。例如,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制度和重积累轻消费的税收制度加剧了各地的投资行为,土地出让制度和资源税制度间接使得粗放型投资增长方式得以延续,收入差距与差别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导致出现低水平过剩。

显然,沿袭传统的增长方式不能将中国从新兴工业国带入发达国家行列。走出投资—过剩困局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抑制过度重复投资和降低对外依存度的同时,转向内需主导的经济发展轨道,同时加快完善各项制度并兼顾社会事业发展,为经济运行实现基本均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抑制过度重复投资。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一些地方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还在主导投资,这就容易造成重复投资和产能过剩。走出过剩困局必须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行政性干预,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当前,首要的是规范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降低政府投资的比重,使企业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要认识到,产业发展是在市场导向下权衡成本与收益的结果,超越市场的行为往往形成无效供给或过剩供给。同时,要逐步制止地方政府采取低地价、低环保标准、税收减免等方式招商引资,以减少低效过度供给。

实施内需主导战略。当前,一些产业要摆脱过剩困境,需要在立足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降低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这就需要通过产业政策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对于供给超出需求形成的过剩,要通过市场机制优胜劣汰,对于因需求不足形成的过剩则应从扩大需求入手,通过扩大内需来消化过剩。内需主导的核心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使居民有足够的购买力消费掉以过剩形式存在的供给。为此,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初次分配中,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收入,在抑制过度投资的同时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在再分配领域,要增加对教育、医疗等公共品的供给,营造适宜消费的外部环境,免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兼顾社会事业发展。发展思路应是多元的,不仅局限于经济增长,还包括社会事业发展。在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的背景下,过度追求数量增长,不可避免会造成过剩。当前,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诸多社会事业发展仍滞后于经济增长,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近年来,国家财政收入一直保持20%左右的增速,2012年国家财政收入已达117210亿元,不断增长的财政收入为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财力基础。走出过剩困局需要各级政府切实转变发展思路,在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应将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作为考核地方政绩的重要指标,确保社会事业获得实质性发展。

完善各项制度。走出过剩困局还需要制度安排做保障,以完善的制度保障经济在基本均衡的区间内运行,避免过剩局面的出现。一是完善分税制。现行税制激发了地方政府过度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是造成各地产业结构趋同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根源。当前,需要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关系,鼓励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民生发展,夯实经济增长根基。二是加快资源税改革。长期以来,我国资源税存在征收范围过窄、税负偏低问题,导致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过度发展。对此,需要改革现行资源税制,将从量计征改变为从价计征,并逐步提高税率来抑制企业的过度供给。三是改革出口退税。从发展趋势看,在中国经济发展遭遇出口贸易摩擦加剧、资源环境压力增大情况下,过度提高出口退税率无异于鼓励低端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防止过剩的出现,需要将出口退税率稳定在一个合理水平,以此逐步淘汰低端过剩产能。

    进入专题: 过剩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176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求是,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