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剑:提高调控效果须深化体制改革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50 次 更新时间:2012-01-14 08:50

进入专题: 宏观调控   体制改革  

孙剑  

中国自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先后经历了1993年以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为目标的宏观调控,1998年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调控,2003年控制投资过快增长的宏观调控,2008年上半年防止经济增长由过快转向过热、防止物价上涨转变为全面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和下半年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2011年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

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目的是熨平经济周期,避免宏观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但回顾历次宏观调控,可以看出调控政策在驾驭经济运行时往往难遂人愿。

以2003年为例,在应对开始的新一轮投资高潮时,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经济手段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2003年4月,人民银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开始释放紧缩信贷的信号,但投资并未因调控而减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04年1至2月份同比仍高达53%,最终不得不借助行政手段查处“江苏铁本”才将过度投资抑制住。

再以2011年为例,当国家将抑制通货膨胀列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后,人民银行通过连续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三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回收流动性,通货膨胀虽有所回落,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日渐凸显,大量中小企业陷入困境,有的甚至濒临倒闭,这将对未来的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威胁。显然,调控绩效偏离了调控的目标。

那么,宏观调控应该如何实施呢?首先要把握经济运行规律,提高宏观调控绩效首先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由于体制不完善,市场主体对经济调节手段不敏感,市场机制在调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就会受限,往往需要借助计划手段才能达到目标。

其次要转换调控对象,历次宏观调控更多的是需求管理,在经济高涨阶段,压制需求;在经济衰退时,刺激需求,忽视了供给调控,结果造成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完善宏观调控要更多地关注供给,使供给能够迎合需求,避免脱离供给,盲目刺激需求。

另外,还需改革汇率制度,缺乏足够弹性的汇率制度容易造成输入型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失衡,而且还需要根据外汇储备的增加被动增加本币供给,我们知道在固定汇率条件下,很难保证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提高宏观调控绩效需要逐步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向浮动汇率过渡。

此外,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同的时滞,因此在采取宏观调控时要做到未雨绸缪,不要在经济到达波峰时才紧缩,也不要在经济已经陷入谷底才扩张。

    进入专题: 宏观调控   体制改革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923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