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碧:另一种“回归”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57 次 更新时间:2012-09-25 18:21

进入专题: 反日游行  

赵碧  

这真是奇特的一幕。无数的爱国青年举着''毛主席我们怀念你''的标牌,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走上街头,声势浩大。空气中弥漫着某种暧昧的味道,熟悉又陌生。这种奇特的气氛到了前天得以加剧。一位北航的教授以''污辱毛主席''为由动手掌掴了一位老人。那位老人只因一句''将这种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大义的愿望集寄托在毛泽东身上是错误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引起游行队伍的争吵,而众所周知,文革的悲剧之一就在于对人的狂热的崇拜,更为奇特的是,那位动手打人的北航教授却得到了很大一部分网民的欢呼支持。

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它很可能暗示着年轻一代对于历史的无知和粗暴的理解。

对于文革的讨论现在依旧半遮半掩。虽决议已有定论,但实则另外一回事。任何关乎当局者自身严重的历史问题,无论是否有文件上的定论,全部的公开讨论确是不可能。因为任何的公开必然会带来自由的讨论,当局者则会警惕,恐惧它会触及统治的合法性。自由思想的讨论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是缺席的。八百多年前朱熹岳麓书院讲学,一时风潮,当局者便取缔放逐,担忧流毒播远。尽管文革已过去 36年,也已盖馆定论,但其余孽思想仍波及深远。

刻意地避谈——难道文革真的已经远去了吗?现今,不少年轻人对文革知之甚少,甚或是非颠倒,现在的做法难推其咎。当局者者只着维稳,从不考虑这个民族的精神塑造。恶果终将显现。不仅是文革,还有列强侵略、南京屠杀等,哪一个有全景式的研究成果?它们之于我们的不就是一堆空洞的概念和原始的意识形态的仇恨吗?

原因不可知,现实却堪忧。理智与情感匮乏的下一代该如何延承前辈的星火。我从不相信,一个从不关心自我精神关怀的人,能在未来取得如何的成就。他或许将是个富勋之辈,但绝对不可能是一位伟大的社会发现者。伟大并非是功成名就,而是自我心灵的主宰者,他看透一切,在现实和理想间不断搏弈——灰色的张力勃发出无限的人格力量。握紧我的手, 让我的图腾烙在你的手上 ,请传递这一把火,直到百年之后,我所有绝望的嘶叫凝固——这是中国知识份子的宿命吗?

遗憾的是,我们依然在原地踏步,前人开垦的土地早已荒废,血脉已断,在消费主义和后极权主义的夹击下,这代年轻人有自我的主张和迥然不同的思考吗?历史记忆的选择性教育,他们只看到毛时代对外的强盛,但殊不知这种强盛的外表下蕴有多少的个人独断和意识形态的使然。朝鲜战争真的壮我国威吗?对非的援助是否出于更为谨慎的考虑?中国由过去的革命外交到现在的现代外交转型艰难,而眼下的年轻一代仅有单一的历史思维和简单的强弱比较,他们面对外交的软弱,希望回到毛时代,希望藉强硬的手段抗衡外敌,尽管对于那个时代一无所知。他们看到了表象,却希望效仿表象来民族自强。这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这正代表我们现在 的思考水平。简单、粗暴、情绪化,折射出公民教育的缺失和整个社会的浮躁。

我们真的能和隔海的邻国抗衡吗?一个没有真实的国家使它的人民看不到真实,在自我幻想的民族狂潮中肆无忌惮地喧嚣。倘若哈维尔所言没错,一个后极权政权最恐惧的是诚实,诚实将摧毁谎言,让政治机器无法运转。那么在我们这个国度,未待真实的出现,却早已沦丧在不断地耗散中。这不正是文革时代的某一个剖面吗?

在某个巨大的精神纽带的连接下,狂热的气氛席卷了整个神州大地。当局者一心想躲避文革,他们以为时间一长,人们自然就会遗忘,眼看一语成谶,岂不然文革正以另一种形式卷土重来,它更为迷惑,它高喊着民族的大义,却干着不耻的勾当。历史的仇恨、生活的焦虑、暴力的野性三者揉和胶着,更像一席华丽的迷袍教人晕眩。意识形态的沦落,人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柱,这时,一个昔日的伟人重新出现了,他多么地伟大,统一了中国,赶跑了美帝,中国的历史上有比他更加雄烈的伟人吗?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很多人游行的符号,与切格瓦拉不同的是,他仅代表着某种专制的强力,无关乎一个时代的哲学和理念,遑论一种美好的情怀。

这让当局者感到尴尬,一方面他们深知这是文革的另一种衍变,但又不得不利用它。而另一方面,它的表面形态却是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基础,它虽已没落,却仍是这个时代唯一的“主流思想”,尽管它代表着一段不堪的历史,但否定它本身却又须慎之又慎。历史再度嘲弄了人们。它再一次让我们确信,任何不彻底的改革,那么其历史的幽灵会时不时地出没在我们周围,而且一次比一次来得猛烈。

    进入专题: 反日游行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7693.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