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仿其:新时期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特点及改进对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76 次 更新时间:2012-09-24 09:43

进入专题: 民主党派   民主监督  

姜仿其  

【摘要】提升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能力,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民主党派在落实民主监督中的优势和作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新时期民主党派为适应时代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实践民主监督中作了有益的探索。当前,应进一步完善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机制,民主监督要突出重点,依靠专家,创立特色,要为民主监督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保障等。

【关键词】民主党派 民主监督 特色 实效性

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简称中共中央[1989]14号文件)及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简称中共中央[2005]5号文件)等文件的出台,把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职能上升到了法律化、制度化的高度。新时期,民主党派为适应时代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新时期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途径及特点

民主监督的途径。第一,在政治协商中进行监督。新时期中共制订了一些在政治协商中进行监督的可操作制度,在重大决策时与民主党派协商,并且做到先协商后决策,规定了每年政治协商的次数。第二,在参政议政中进行监督。新时期各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国家机关任职人数不断增加,为有效开展民主监督夯实了基础。第三,在专题调研中进行监督。新时期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各自界别人才聚集的优势,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第四,在对口联系中进行监督。各级党委和国家机关与民主党派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在主动征求意见和听取批评建议中,广纳群言、广求良策,使党组织和国家机关进一步提升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第五,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进行监督。各民主党派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提出议案和提案,对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党和政府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主监督的特点。第一,发挥专长开展专题调研。各民主党派发挥各自党派成员的专长开展专题调研,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二,选择重点长期跟踪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很多,各民主党派选择重点,进行长期跟踪研究,深入发掘问题本质,提炼政策建议,使民主监督质量持续提高。

第三,加强联络勇于监督。各民主党派为了能够充分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能,在制定有关制度的基础上,主要通过会议联络、交友和担任监督员等三种形式与联系部门进行联络,提建议和意见,进行民主监督。

新时期民主党派民主监督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民主监督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民主党成员专业素质较高但民主监督意识较弱。如嘉兴市各民主党派成员学历大专以上的占92.56%,高级职称的占45.11%,但是成员的入党目的多种多样,甚至不排除个别人是由于组织安排或职务晋升的原因。第二,民主党派未形成民主监督的合力。成员个体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强,但常常各自为政,分散行事。第三,民主党派建议多评议少。从历年嘉兴提案内容分类来看,虽然主要是针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有关社会的热点难点进行监督,但绝大多数属建议性的,而评议性的却很少,特别是对执政能力、腐败问题等少有监督。第四,民主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党派成员大多是科教文卫等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专业结构有局限性,总体缺乏参政议政经验,更缺乏民主监督的经验。第五,民主监督评估难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民主监督面临上述问题的原因。第一,人才有限空间分布不均。发展新成员必须注意自身代表界别的特点,而且可以发展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地的民主党派发展表现出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原来根据“一般不在没有本党派县级组织的县(县级市)发展成员,个别确需建立的县级组织,参照新建省辖市级组织的条件和程序办理”① 的精神,各地民主党派的发展处在相对平稳的状态。随着这些年有些地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新建党派组织的条件,根据“坚持各自特色,有利于民主党派发挥各自优势,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②的精神,要求民主党派积极开展组织工作,新建党派组织,加强统战力度。第二,基层组织建设不够扎实。缺少新成员的培养机制,这种组织发展上的局限性,会导致出现俱乐部化的倾向。第三,民主监督法律制度操作性尚待进一步提高。第四,体制上的制约。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只具有建议性和协商性,而非权力性,这是由我们的政治体制设计决定的,因此,民主党派的监督是柔而不刚。

新时期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经验和运行规律

民主监督的经验。第一,民主监督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党派只有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监督,才能取得执政党和人民的认可与信任,民主监督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进一步稳固自身参政党的地位。第二,民主监督要坚持广泛性与高层次性相结合。新时期民主监督领域不断拓展,需要充分调动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履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同时民主监督内容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提升民主监督的层次。第三,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式应该多样化。民主党派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时,可以通过提案、社情民意、行风监督、专题调研、参与决策论证等形式,在多样化监督中提升监督的广度与深度。第四,增强参政党意识是落实政治监督的保证。政党意识就是政党观念,只有以政党自居,民主监督才能上升到政治监督。第五,加强党派建设是提高监督质量的关键。各级党派组织要非常重视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始终把加强自身的政治修养放在首位;重心下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推动两个平台作用的发挥;好的监督质量来自好的作风,民主党派就是要靠优良作风赢得民心。

民主监督的规律。第一,我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对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能力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第二,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党派监督作用日益得到发挥是与民主党派真心诚意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分不开的,这样民主党派在自身建设和民主监督两方面都能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以赢来较为宽松的监督环境和空间。第三,民主党派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政党自身的成熟程度。民主党派要更好地发挥好监督作用取决于自身建设不断完善,这是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走向成熟的需要。第四,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用的发挥需要进行制度设计。要发挥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作用,就应该在相关制度设计上不断完善。第五,创新民主监督理论是发挥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用的理论基础。我国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实践先进,民主监督理论滞后,严重制约着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实践向更加纵深的领域发展。

增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实效性的建议

加强组织建设注重特色提高质量。一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民主党派发展和永堡活力的关键。民主党派必须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珍惜发展名额,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二要注重特色。民主党派要总结政治实践经验,形成自身特色的政治理念,深入开展有自身特色的政治建设活动。

进一步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机制。一是健全内部制度,形成民主监督合力。民主党派要建立民主监督制度,建议设立民主监督内设工作机构,要在工作机构的统一运作下,形成民主监督的合力。二是建立民主监督资料库和专家库。民主监督要用事实来说话,掌握合乎实际的丰富的党政工作资料,建立可共享的资料库是十分必要的;民主监督是一项政治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为此,各党派应建立民主监督专家库。三是建立民主监督的信息共享机制。要最大最优化地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各民主党派应建立民主监督信息共享机制,减少监督资源浪费,提升民主监督的质量。四是进一步完善执政党与参政党的政治协商机制。规范协商的内容和形式;规范协商的程序,一般应未经协商不作决策,甚至可规定凡未经协商的议题,人大有权拒绝审议。

民主监督要突出重点依靠专家创立特色。一是突出重点。民主监督工作一定要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依靠专家。民主监督的内容主要在决策层面,政策性、科学性强,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优势作用。三是创立特色。民主党派组织利用自身在某一重要领域的人才群体优势,就某领域现实性的重大课题进行持续的系列研究,从而赢得广泛的社会声誉。

要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保障参政党民主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工作要经常性地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民主监督活动、维护更新资料库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党和政府应对此进行研究,落实财政经费拨付的可能性,对民主监督提供物质支持。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平湖校区)

注释

①②《关于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纪要》,2004年10月25日。

    进入专题: 民主党派   民主监督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763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总374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