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寄希望于中国青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089 次 更新时间:2004-12-08 23:25

进入专题: 燕园文摘  

阿静  

毛泽东曾经说过﹕西方的战略家们把「和平演变」中国的希望寄托于中国第三﹑第四代青年身上。40多年过去了﹐中国青年一代成长起来了。改革开放年代追求时尚的中国「新人类」能否让西方的梦想成真吗﹖新时期的大陆青年如何看待西方﹖如何看待美国﹖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的向心力究竟有多大﹖这已经成为中﹑外舆论界共同瞩目的一个国际性话题。

最近﹐大陆一项得到「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公布了它的最终研究成果﹕《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与民族意识研究》。这项研究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20多年来中国青年一代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动为纵轴﹐从情感﹑心理与意识三个层面上﹐梳理出新时期大陆青年国家﹑民族意识的性状。该课题由近年来在大陆思想界十分活跃的新锐学者房宁担纲﹐房宁横跨大陆新起的民族主义与新左翼思潮﹐其思想言论动向颇受关注。

从「虚无主义」到「民族主义」的嬗变

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20多年﹐中国日益开放﹐青年一代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社会震荡和文化冲击。这项意在「成为当代中国青年民族意识发展的一部较为全面的记录」的研究﹐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记述了大陆青年社会意识演变的脉络﹐提供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根据《成长的中国》中的分析描述﹕80年代青年人的社会意识总体上是建立在对国家﹑民族的历史道路以及现实选择反思的基础上。结束「文化大革命」和迅速开始改革开放﹐当时社会心理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过去被推倒了﹐未来无人知晓﹐迷惘成为那一时期青年人的主调」。

在社会政治发生巨大变迁的背景下﹐80年代大陆青年的社会政治意识中充满了对国家刚刚过去的历史的批判﹔开放国门使单纯﹑稚嫩的「年轻的心」充满了对发达﹑富裕﹑陌生的西方的憧憬。「伤痕文学」与尼采﹑萨特﹑弗洛伊德是80年代知识青年的宠儿﹔?弃黄色文明﹐走向蔚蓝色文明是80年代青年政治精英的浪漫理想。青年们「发现」中国人原来如此丑陋﹐从孔子以来的政治文化传统﹑民族的劣根性﹑封闭顽固的小农经济像浑浊的黄河水﹐像贫瘠的黄土高原﹐阻碍着中国的发展﹔而曾被中国先人忽视﹑鄙视的「外夷」却拥有大海般宽阔的胸怀﹐掌握了科学和民主﹐发展了工业经济﹑商业经济﹐在20世纪初彻底打败了落后的黄色文明﹐指引着世界发展的未来。

反思与批判是进步的前提﹐但是80年代主流思想走过了头﹐过度的反省导致了自卑﹐由自卑而自责﹐再由自责而自虐﹐即「逆向种族主义」﹐结果「扬弃民族的自我﹐临摹西方﹐进行现代化重建﹐成为80年代青年社会意识的主流」。在现实的政治层面上﹐否定自我﹑认同西方的激进的西化主张﹐终于造成1989年对政权的冲击。1989年的事件以及其后国际环境的剧烈变故﹐强烈地震撼了大陆青年﹐迫使他们开始重新思考﹐对80年代进行再反思。

进入90年代﹐中国开放的步伐并没有停止﹐而全球化的浪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中国经济乘势而上。而在中国经济日益发展﹑综合国力有所提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特别是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逐步工业化的中国﹐日益变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与西方﹐特别是与美国的竞争关系日益发展﹑日益显化。在日益发展﹑逐步强大的同时又面临着来自西方﹑来自美国日益增加的压力﹐在这种双重因素的刺激下﹐中国青年中酝酿的民族主义情绪开始发酵。

90年代青年的主体意识出现了不同于80年代的巨大转换﹐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复苏﹐以及与此互为表里的是对美国﹑对西方认同观念的衰减与转换。曾风靡一时的﹑表现张扬的民族情绪的畅销书《中国可以说不》出乎意料流行以及与此相关的种种现象表明﹐90年代大陆青年中民族主义的思想成长了起来﹐并开始与长期以来在青年中独领风骚的西方式的自由主义思想分庭抗礼。

精英的「变质」和觉醒的大众

西方国家对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一向格外青睐﹐又是「猎头」又是「洗脑」。青年中的「精英」﹐即掌握一定话语权意见领袖们﹐他们的思想﹑言论是考察青年一代思想状况的一个重要维度。《成长的中国》较为完整地整理﹑记录了80年代以来中国青年「精英」一族的思想轨迹。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精英阶层中的分化﹐全盘西化的「80年代共识」也不复存在﹐代之以「新左派」和「民族主义」的崛起。

如果说﹐90年代以来中国精英中间在有关传统文化﹑现代化﹑全球化等等当代重大问题上出现了分歧﹐那么中国普通青年人中间社会心理与意识的风向则可以说出现了逆转。80年代中国的思想风向总的说来是「西风」吹拂﹐而90年代在中国大地则陡然刮起了一阵民族主义的「旋风」。这一变换和趋向在普通青年身上表现就更加明显。

由于缺乏表达渠道﹐80年代普通青年的社会意识基本上是通过对「精英」思想表示推崇抑或鄙弃来间接地表现。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文化教育的普及面迅速扩大﹐人口流动的限制减少﹐受教育程度提高。随着表达机会﹑渠道的增多﹐普通青年表达成为可能﹐反映普通青年国家﹑民族意识的直接材料日渐增多。

其中出于「草莽」的《中国可以说不》异军突起﹐成为一个社会意识方面的文化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种大众情绪。《成长的中国》对90年代的民间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讨﹐并尽量搜集了90年代以来大陆不同部门所做的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涉及青年国家﹑民族意识问题的实证调查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这部新着成为一本记录当代中国青年思想脉络的百科全书。

90年代中国社会思想的分化和思潮的转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风向有所变化是一般人们的感受。然而﹐为什么会出现社会思潮的转向﹖这背后的社会原因﹑国际背景是什么﹖这是人们进一步要问的问题﹐《成长的中国》对此进行了探讨。

该书的作者们首先定义了当代中国新民族主义的核心思想──抵制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指出﹕新民族主义意味着一种历史意识视角的转换﹕「将中国的发展置于全球化进程中加以观察﹐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整体性角度来认识中国﹐思考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路径。其基本观点是要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国家的独立自主﹐自觉抵制西方经济﹑政治﹑文化霸权﹐在与西方的交流与竞争中维护本民族的利益﹐实现本民族的发展。」

探讨民族主义的复兴机制

作者们进一步指出﹕全球化中资本运动的规律是导致中国一类「外围」国家民族主义思潮崛起的时代原因。书中再次体现了主要作者房宁近年来反覆论证的对当今世界秩序的一个结构性的解释─全球化导致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外围」结构的形成﹐「中心─外围」是同一种生产方式的同份异构体﹐「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价值转移和资本积累关系。因此﹐反映外围民族利益与意识的民族主义必然具有对抗中心民族的性质和反对现存世界秩序的意图。

书中指出﹕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性质的变化﹐即由战略伙伴转为竞争对手是中国社会思潮发生深刻变化的具体背景﹐而在中美关系转变中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和打压﹐包括1999年「炸馆」和2001年「撞机」等事件都成为中国民族主义崛起的催化剂。

《成长的中国》的作者们似乎对中国青年一代民族意识的重新觉醒抱有很强信心﹐对中国的未来抱有信心﹐他们在书的题记中写道﹕「今天的思想会成为明天的现实。青年人是成长的中国」。

    进入专题: 燕园文摘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53.html
文章来源:大公报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