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岗:国际形势简略回顾与展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605 次 更新时间:2008-07-15 10:18

进入专题: 国际形势  

马振岗  

与2003年伊拉克战争、朝核问题与以巴冲突三大危机并存的情况相比,2004年的国际形势相对平静一些。有人认为2004年是大乱后的缓和期,确有一定道理。相对缓和并不是没有问题。概括看,未来发展走向对200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国际局势具有重要影响的, 主要有六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全球军力调整,将产生复杂的联动效应

美国战略部署调整实际自冷战结束就有所考虑,只是战略针对性不甚明确,动作也是零散和局部的。“9·11”事件是美战略调整的一副强烈催化剂。安全环境的突然而剧烈的变化,使美国对战略威胁方向和目标做出决断,加速了战略调整的决心和步伐。在推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战略》两大纲领性文件和经历了对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实践基础上,布什总统于2004年8月16日宣布了进行全球军力部署大调整的计划。布什在总统大选时期和伊拉克局势未定的情况下,仍做这一宣布,表明此次调整对美已属志在必行。

这是美国自二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一次全面军事调整,而且是从战略思想到同盟关系等各个层面展开。在防御和打击对象上,由防止和应对大国挑战转为对付“双重威胁”,在继续阻止任何大国或集团挑战美国全球霸权的同时,突出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矛头主要对象涉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恐怖主义活动的所谓“无赖国家”和“失败国家”。在安全战略重点上,由西向东转移,重点放在五角大楼所称的“不稳定弧形区”。指挥系统、武器装备、兵力部署等都进行与之相应的重大变动。

美国花大力气进行这次调整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加强控制,维持世界霸权地位,建立“美国治下的和平”。从根本上讲,这一战略图谋与国际格局发展趋势相悖,违背世界人民求和平谋发展的愿望,必将遭到抵制和反对。具体讲,这个所谓“不稳定弧形区”是当前许多矛盾和冲突集中地区,相当敏感;又是石油主要产地和海上运输通道,涉及许多国家包括几个大国的直接利益,他们不会置之度外,难免要有所反应,采取必要应对措施。对该地区和平和稳定而言,美国此举实际是埋下了不定时炸弹。

二、伊拉克战争后遗症,将对美国内外带来深远影响

美国虽在战场上打赢了伊拉克,如愿推翻萨达姆政权,却远没能达到预期目的。美国的全套如意算盘是打伊倒萨后,按照美国“民主”模式改造伊拉克,并以此为榜样“改造”整个中东地区,通过“整合”中东牢牢控制这一战略要地和世界主要石油资源,服务于美国的全球称霸战略。美国的军事占领既未能实现伊拉克的稳定,也没有使伊拉克人民享受到所谓的“民主”,反倒让伊拉克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美式的“民主”“自由”已在阿拉伯人民心目中名誉扫地,没有多少市场。目前美国正加紧进剿反美武装抗争,企图用刺刀维持局面,以求明年1月举行大选。届时伊拉克能否如愿进行选举,选举后能否实现稳定和重建,仍是很大的未知数。

无论将来美国在伊拉克的结局如何,都难免留下越战以来最大的战争后遗症。首先,已在美国人民中造成了分裂。尽管布什赢得大选胜利,但美国人民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分歧意见,在竞选过程中明显地表现出来。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对这场战争所持的不赞成或反对态度,不是选举结果能消除的,伤亡士兵亲属心头上的创伤,决不是一句“和解”话能够抚平。其次,造成了与欧洲盟国的不和。在对伊发动战争问题上,美国同法国、德国等众多欧洲国家发生了严重分歧。布什的蛮横态度更使他的名声一落千丈,欧洲人对他继续当选普遍表示“失望”,充分表明了欧美分歧的深度。美国虽可设法修补与欧洲关系的裂痕,但却无法修复这种心理“内伤”。第三,更为严重的是,美国自己在阿拉伯人民甚至在整个伊斯兰世界播下了仇视的种子。美国的所言所行,实际把自己摆到了阿拉伯人民的对立面,激发了他们厌美、憎美、仇美的情绪。这不仅将极大削弱美国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而且有可能引发更多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关闭起来绝非易事。伊拉克战争后遗症对美内外的深远影响,日后将会逐步显现出来。

三、美国反恐与争霸并举的战略方针,未能制止恐怖活动的蔓延,反使国际反恐斗争更加复杂

“9·11”事件后,国际社会对美国人民的惨痛遭遇普遍深表同情,对美反恐行动原则上都是支持的,包括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但美国利用反恐推行世界霸权,在反恐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盲目崇尚武力而不重视标本兼治,甚至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挂钩。这一系列政策和行为,引起国际反恐斗争的混乱和分歧,影响了国际社会反恐有效合作的深入开展。大体说来,伊拉克战争是一道分界线。在此之前,美国基本上扮演着国际反恐旗手的角色。美国不顾世界舆论的强烈反对,以反恐和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由,擅自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却未能在伊找到任何确凿证据,不仅造成针对美国的恐怖行动的泛滥,而且加剧了反恐阵线的分化。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曾经警告过:伊拉克战争将制造出100个本·拉登。一年来的事实证明,这绝非耸人听闻之谈。阿富汗战争虽使“基地”组织遭到重创,但伊拉克战争使其再度形成蔓延之势。“基地”组织仍是国际恐怖势力的中坚,恐怖活动始终未停,并多次宣扬要再次对美本土发动袭击。与之同时,以反美为目的的恐怖行动在伊拉克频繁发生,而且恐怖事件已“转嫁”到其他国家头上,绑架和“斩首”行为伤害了多国人员。反恐斗争呈现出“越反越恐”的令人不安的局面。再者,恐怖主义已越来越被别有用心的人用作达到政治企图的手段,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却对此往往采取双重标准。美国对危及本身的恐怖主义无情打击,却对俄罗斯车臣政策提出质疑。对中国打击“东突”恐怖势力,有些人也不顾事实地说三道四。另外,国际社会对解决恐怖主义根源问题上迄今缺乏共识和有效行动,巴以问题久拖不决,针对无辜平民的暴力事件连续不断,都是反恐斗争的难题。以上种种情况表明,国际反恐斗争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四、朝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反反复复,预示着解决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复杂和困难

2004年虽有利比亚主动弃核之举,朝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但真正解决仍是举步维艰。朝核六方会谈第四轮未能按期召开,韩国核问题的曝光又增添了复谈的复杂性,如六方会谈长时间陷于停滞,有可能使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伊朗坚持发展和平利用核能力的权利,只同意暂时停止而不是完全弃核,这与西方国家的要求差距甚远,解决的前景很不明朗。

核问题的解决涉及诸多复杂因素。首先,有关各方之间严重缺乏相互信任。美国从其安全战略考虑,矛头直指所谓“无赖国家”,对这些国家毫无掩饰地谩骂指责,施加种种压力,甚至把它们列为核打击的对象,恐怕很难获得这些国家的信任。其次,美国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更多是以自身利益为根据,对它认为的非“民主国家”严加监视,苛刻要求,动辄施压制裁,而对符合其利益的国家则听之任之,自难令所有人都心悦诚服。第三,核技术具有双重性,既能发展核武器,又可和平利用,难有明确界定。

五、世界经济仍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对经济发展稳定不时会造成冲击

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区域合作如火如荼,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均摆脱低迷而有不同程度的复苏和增长,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明显,国际贸易和投资呈现强劲势头,都是一年多来世界经济的亮点。但国际经济也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

第一,经济全球化的消极面依然如故,南北差距继续不断拉大,欠发达国家处境艰难,贫穷仍折磨着世界众多人口。第二,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虽重新启动,取得突破性进展却有很大难度。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矛盾日益突出。第三,能源、资源等问题更加严重,油价飙升对各国经济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冲击,将不同程度遏制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国际间对能源等战略物资的竞争和争夺越来越激烈。第四,美日欧主要经济体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远未解决,一些结构性问题尚需花大力气。作为世界经济主要驱动力,美国“双赤字”的扩大,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是一大隐患。

目前看,明年经济发展前景尚无大碍,但也不甚乐观,世界不少经济预测都调低了增长速度。

六、国际大国格局出现新的因素,将对国际形势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大国格局长期基本是“一超多强”局面,美国是惟一超级大国,“多强”一般指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这种状况已发生着微妙变化。美国在各方面仍居超强地位,但其综合实力业已相对下降,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对美国的“软势力”带来较大损伤。如果不能较快从伊拉克泥潭中脱身,其国际影响力将可能进一步削弱。欧盟经过扩大,已形成25个国家的庞大集团,并有可能扩充到30国左右。欧盟总体国民生产总值和国际贸易总额都与美国拉平或略有超出,在政治、军事、外交一体化上也有进展。当然欧盟扩大后,内部的整合需要时间和精力。但是,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实体,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肯定会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政局更加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总体实力明显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和外贸总额在世界占据的份额不断加大,成为国际日益重视的有影响因素。可以预计,中美欧互动三角关系,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将是深远的。俄罗斯经过几年调整,实力逐步回升,战略地位也将随之加强。日本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历经十年磨难后开始复苏,正借助国际形势的变化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传统概念上的“一超多强”间这种力量的相对消长,无疑会对国际格局产生相应影响。

另一重大变化是,一批发展中国家正在迅猛崛起,较为瞩目的是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国际舆论已经对“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国英文国名第一个字母组合)有不少评论。目前这些国家还没形成有机联系,一旦它们建立某种合作机制,那将是一种强有力的新力量。此外,还有相当一批发展中国家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一些国家组合如东盟也发挥出越来越大作用。

世界格局的这两大变化,是国际多极化发展重大进展的反映,对未来国际局势的影响不可低估。

2005年如无不可预测的严重突发事件,总体国际形势将维持基本平稳局面。主要关注点仍是伊拉克局势、巴以冲突和朝核与伊朗核三方面问题。一是伊拉克选举的结局和对稳定局面的作用,二是阿拉法特谢世后巴勒斯坦的形势以及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影响,三是朝核六方会谈能否及早复会。所有这些,都与美国布什新政府的政策动向密不可分。从布什当前组班的迹象看,一般认为美国政策将会趋硬。如何硬,硬到什么程度,现在仍不得而知。但主观愿望是一码事,客观现实又是另一码事,形势能否按照美国的意志发展,值得密切观察。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来源:《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第1期)

    进入专题: 国际形势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42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