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礼:悲剧的频发与高校师生关系的重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50 次 更新时间:2012-06-03 10:12

进入专题: 搞笑悲剧   师生关系  

王文礼  

   

内容摘要:当前大学校园悲剧的频发与高校师生关系的紧张有关,当前导致高校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有官本位的思想、教书与育人相分离的思想和教师对学生过分的严。重构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对待学生要严爱结合、加强师德建设和建立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机制。  

关键词:悲剧;高校;师生关系;重构  

一、悲剧的频发与高校师生关系的紧张

在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昔日平静和睦的大学校园却缺少了师生之间的真情互爱,一幕幕本不应该发生的校园悲剧发生了:  

(2004年)5月10日上午9时 许,兰州交通大学一座办公实验楼里发生一幕骇人惨剧,一名20多岁的在读研究生把自己40岁的导师梅某堵在房间内,一番争执吵闹后,这名研究生竟然丧心病狂地将事先准备好的毒液泼向导师。[1]因为老师和自己的女友有不正当的关系,2008年10月28日,付成励持刀闯入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端升楼201室内,砍死教授程春明后保安(报案)自首。[2] 2008年1月4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与一名女学生发生肢体冲突,引发了社会对师德的强烈关注,不久还爆发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的“粗口门”,中山大学博导“虐博门”。  

2009年6月28日晚,北京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贾昊从高高的楼上跳下,当场殒命。“导师们把学生压住不放,榨干他们最后一点血,才让其毕业,师德何从!”,“现在高校的导师就是剥削家!”,“导师合格得很少,把研究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想到要给导师打工就害怕。”……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学生贾昊跳楼自杀的新闻发布后,关于他自杀的原因颇多传言,主要是饱受导师辱骂和剥削,互联网上充斥着声讨导师不良师德和抨击师生关系功利化的帖子。[3]  

以上种种悲剧的发生,我们可以归咎于大学生的性格偏激,不能正确处理身边遇到的矛盾等等。但是种种悲剧的发生也应该提醒我们反省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如果高校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和良性互动,或许能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

二、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 

 

造成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紧张有多方面的原因,既与当前社会、文化的大环境有关,同时也与个人自身小环境有关;有客观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原因。  

(一)官本位的思想  

当前高校中存在着这样一些具有双重身份的教师:他们既是学校或政府机关、单位领导,又是高校教师。这类教师带学生,如果时间充足、富有爱心和责任,则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可是在现实中,有一部分这类教师因为行政职务在身,忙的不亦乐乎,自然无暇顾及学生,对学生采取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态度,再加上这类教师是一名“官员”,往往架子大、脾气大、规矩大、门路大、口气大,学生往往很难见到这类教师,沟通起来更是困难,稍有不慎,就会招致批评和粗暴对待。  

这类教师虽然在教师行业中人数较少,但是因为他们占有着宝贵的行政资源,再加上他们的活动能力、社会影响力比较大,而且,这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容易僵化、紧张,因此社会各界应格外关注这类师生关系。  

(二)教书与育人相分离的思想  

教书与育人,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根本内涵。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家都做到了教育与育人的统一,例如大教育家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称“七十二贤人”。在德行方面出众的有: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在政事方面出众的有:冉求、仲由;在言语方面出众的有:宰我、端木赐;在文学方面出众的有: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原宪、公冶长、樊须、有若、公西赤。  

当前高校中绝大部分教师都能热爱教师这个岗位,心中常怀对学生负责、对教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以高尚的道德信仰,良好的道德风范塑造人、培养人。然而,也有一部分教师对学生不负责任,不热爱教育事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教书与育人人为地割裂开来。例如一些教师为了挣钱、为了稻粱谋,忽视了教学,更忽视了育人,导致师生关系处于畸形的状态。当自称是“中国最年轻市长”周森锋同学的网友,爆出周森锋在清华的导师刘洪玉教授是个“富豪导师”,“只顾赚钱和外出讲课,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我们也不足为奇,见怪不怪了。  

教书与育人相分离的另一种表现是一部分教师的师德水准下滑,不足以育人。“新形势下,教师的价值取向发生转变,为国家贡献、为科学献身、为社会奉献的意识淡化,部分青年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的角色,放松了教书育人,忽视了对大学生人生价值引导。”[4]有些教师只重视个人的成就、名利、得失和实利,将教书看作是自己赚钱的工具,忽视了育人;还有的教师下海,将教学变成了第二职业,人在岗而心不在,主副业不分,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更别提育人;有的教师治学态度不严谨,在科研方面弄虚作假,公开剽窃或占有学生的学术成果;还有的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粗暴、行为武断、肆意践踏学生的自尊心;还有一些教师道德低下、随波逐流、追求低级趣味的生活,与女同学保持不正当的关系;更有一些教师无视法律的威严,以身试法。  

(三)教师对学生过分的严  

中国有着教师严格要求学生的传统,常言道“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但有一些高校教师没能真正理会这些话语的含义,片面理解为严格要求学生都是好的,整天板着面孔,处处摆着高高在上的架式,学生偶然犯了错误,师生之间顷刻就变成了一种“警察与小偷”的关系,教师就严厉批评、恶语相加、更有甚者还要进行人身攻击、对学生所在的地域、原来的学校进行攻击。如此种种行为,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感情,甚至污辱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高校教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严格要求学生,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当高校教师对学生的严厉程度超出一定界限的时候,学生可能会不堪重负,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诸如心理失常、自残自杀、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等等,凡此等等,足以为戒。  

三、重构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高校师生关系紧张,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对师生、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为了建设和谐的校园,为了建设和谐社会,现在到了重构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的时刻了。  

(一)教师对待学生要严爱结合  

1.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中国古人云:“师如父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爱师”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老师“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表达教师对学生的爱的重要性:“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高校教师对待学生的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与爱护,教师要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学生,哪怕对犯错误的、有缺点的、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要满腔热情地给予指导帮助和尽力挽救,要给他们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教师对有各种心理障碍、身体残疾和家境贫寒的学生不歧视、不区别对待。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大爱、博爱、无私的爱,教师应当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成功,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应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普遍地沐浴到教师的爱。如果一名高校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学生百般刁难、推诿责任、教学敷衍,那么学生是不会真正热爱这名老师的,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无从谈起,很可能导致学生若干年后回忆起这位老师的时候,心中充满的不是爱戴,而是痛恨,这将是教育的最大悲哀。  

高校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无私的、公正的、伟大的,这样的爱才会产生师生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孔子活着时,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当他去世时,其弟子总想把失去的良师找回来。因之,‘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5]。而且,孔了去世后,其弟子以父母之丧礼之,皆服孝三年,有的弟子甚至长达六年。  

2.教师对学生要严。高校教师对学生爱的同时,还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使学生日后能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严,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严格教育、严格要求,当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有不良的行为和表现的时候,要及时批评指正,决不放任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的各种不良习惯的滋生漫延。  

教师对学生的严,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是教师对学生的另一种爱。但是,严要不逾矩,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遵照相应规章制度和各种行为规范中的具体要求,来约束自己的学生;严要不过度,就是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合理要求;严要有方法,就是指教师教育学生时要讲究方法,刚柔并用,寓刚于柔。   

3.教师对学生要严爱结合。高校教师对学生要爱,但不能只有爱,而没有严;教师对学生要严,但也不能只有严,而没有爱;教师对学生过分的爱,容易产生溺爱,不利于学生成才;教师对学生的过分的严,容易伤害师生感情,引起一些不良的后果。所以我们说教师对学生的严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要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渗透在“严”中的希望和关注,教师对学生的爱也要包含有严的成分,让学生学习、生活都有目的、有分寸、有希望。  

(二)加强师德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魂”; “师者,人之模范也。”师德建设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师德建设历来非常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与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时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1998年,有关部门开始评选“全国师德标兵”,至今已经有数百人获得了这一光荣称号,还先后举办四届全国师德论坛。各地各学校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复旦大学从2004年起举办“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中国农业大学各二级学院均建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6]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可以从许多方面入手,例如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加强师德教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等等,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师德建设:  

1.提高道德修养,做真正“人师”。多年的教育实践充分证明:教育学生不能单单依靠教师“言教”,而更应靠教师“身教”,正所谓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南宋时期的著名的大教育家朱熹也非常重视教师的道德修养,他认为教师应当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强调教师以人格感化学生,作学生的表率,以人师自勉自任。  

高校教师的工作面对的是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处处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学生,关系着他们的未来。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人和塑造人,使学生能成人、成才。而育人必先育己,只有教师自身道德高尚,才能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或则,只能流于空谈。因此高校教师要坚持学习、升华思想境界,勇于实践、经常解剖自己,严于律己、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来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2.认真对待教学,做到爱岗敬业。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教学是教师之所以为教师的根本,所以教师应不分职位高低、学术高下都要认真地对待教学,这样才不愧对教师的称号。可是最近高校出现的一些现象让人甚为担忧:一些教师一旦评上了高级职称或者当上了学校领导,就疏于、懒于、甚至不屑于给本科生上课;一些教师即使给本科生开了课,也是心不在焉、应付差事,其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由此使学生们产生了不少的意见。认真对待教学,孔子是教师的典范。学生颜渊谈起孔子的时候赞叹说:“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教书与育人从来都密不可分,两者都不可偏废。“教书教得好,育人育得好,才是一个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才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7]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知识,认认真真备课、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讲课、让学生真正从上课中获得知识和乐趣,不论自己的职称、职位高低,认认真真对待教学,摈弃歧视教学的思想。   

3.恪守学术规范,搞好科学研究。高校教师需要搞好科研,这是教师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可是在现实中,科研走了样,科研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包含晋级、评优、先进、晋升。这样做确实鼓励了教师的科研热情,但是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后果:一些教师为了晋级、评优、先进、晋升,通过一切手段来“搞”科研,而不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科研。学术腐败在中国学术的大蔓延,不是由单纯的一个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众多的因素构成的,比如制度的不健全、评定的单一化、期刊杂志的唯利是图等等。但是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真诚对待科研,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不学术不端,恪守自己的学术良知和学术规范,认真严谨地做好科研工作,成为一名没有污点的研究者。  

(三)建立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机制  

在中国的大学中,学生是绝对弱势的群体,当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的时候,学生很少能通过一系列的合法途径来保护自己,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暴力的方式来处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研究生阶段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最为特别,导师可以说掌握着学生的生死命运,如果导师对学生造成一些伤害,例如打骂、侮辱、冷漠、刻薄等,学生往往只能默默承受。前文提到北京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贾昊就是因为不堪忍受导师的辱骂和剥削而选择了自杀就是很好的例证。  

为了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中国的高校也应该效仿欧美发达国家,建立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机制,并认真实行之。比如在每个学期末让学生对导师或授课教师无记名打分,打分内容包括导师的师德、授课情况,最终统计结果后,公开在学校发布,针对得分低的导师,经调查核实后,进行相应的处罚,情况特别严重的,例如有打骂、侮辱学生的情况,取消其导师资格;此外中国大学中的学生会应摆脱当前的摆设、附庸地位,真正履行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当导师侵犯了学生的任何权益,导师本人抄袭他人成果或违背师德,这些情况学生只要向学生会反映,学生会就要积极地处理,帮助解决,甚至还可以和导师对簿公堂;另外建议教育部开通一部投诉热线或举报网站,来帮助大学生维权。  

参考文献  

[1]研究生对导师怀恨在心毕业时向导师泼毒液[EB/OL].  

http://www.scol.com.cn/technology/xygj/20040511/200451185126.htm,2009-10-10.  

[2]中国政法大学弑师学生付成励一审被判死缓还原事实真相[EB/OL].  

http://news.mylegist.com/22/ 2009-10-21 /60239.html,2009-11-10.  

[3]求解大学师生关系僵局[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globe/2009-08/06/content_11836184.htm,2009-12-16.  

[4]黄亚萍、王珏人等.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2,(3):37-38.  

[5]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293.  

[6]殷殷深情寄园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教师队伍建设纪实.  

[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81/info1252546590649281.htm  

[7] 江泽民.在四所交通大学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1996-9-11 .  

    进入专题: 搞笑悲剧   师生关系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4053.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