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人民币升值要避免重蹈日本覆辙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05 次 更新时间:2023-04-17 23:27

进入专题: 人民币升值  

夏斌 (进入专栏)  

就汇率来讲,随着一国经济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效率的提高,汇率的升值是内在的、是必然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说明这个国家的货币价值提高了,所以这个国家的货币比他国的货币相对也就值钱了。那么在贸易中如果体现合理价值的话,它就应该升值。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大幅度升值对于出口贸易不利。所以在这个背景之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就要跟得上。德国在货币升值的过程中,既抓紧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控制住了货币的发行,所以表现出来的增长速度相对还可以,而且没有表现为资产泡沫。日本呢,20世纪70年代的结构调整很成功。但在80年代出现了我们说的“失去的十年”,是因为货币控制没有做好,货币政策太松,最后形成了泡沫。刚开始,日本整个舆论还感觉没问题,说日本还有活力,日本还能增长,没想到最后出现了币值的大起大落。其实日元总体的升值幅度可能还不如德国的货币,但是它出现了两次大起大落,给经济造成了“硬伤”。

我们现在在货币升值问题上比较小心谨慎,强调主动性、可控性,实际上就是看到了日本的教训,就是在升值过程中的“经济结构转型”问题与“货币投放”问题。如果货币太松的话就容易出资产泡沫。对“劳资”关系、提高工资问题,国务院也很重视,反复强调工资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要匹配。历史上,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德国都经历过工资的快速上涨,韩国在80年代的时候也出现了工资的快速增长。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要转向以内需为主,工资的上涨可能有一定的必然性,可能反映了一种社会成本的上升。中国的工资上涨,有一部分可能是源于对以前工资压抑的一种释放,是以前没有完全反映这种劳动生产率的一种补偿。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第一时期受到升值压力的时候,其经济也受到很严重的冲击,但是它国内加强了节能减排,进行了非常好的一个产业结构转型,国家在这里面做了很多促进结构转型的工作,因此在第二次石油冲击的时候,就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抓住了这个机遇。这时候,资金开始逐步流入日本,日元从70年代开始出现一定的升值,初期的升值也带来资产价格上涨,但是因为它转型好了,金融基本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没有形成通胀和资产泡沫。但是,如果说经济增长的动力弱化了,那么货币的增加,就可能会造成很多问题,就需要用一些政策来限制货币的扩张,使货币的增长跟经济增长相适应。

日本原来一直保持一个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种经济增长速度,逐步被人们所认可,所以资金就去追逐这个利润,把这个增长点展现出来了,这就是日元汇率升值的过程。但是一旦展示完这个经济增长点以后,潜力可能在某一个阶段耗尽了,它需要去寻找新的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长动力在弱化,但是国际资金仍在不断涌入,由于国际的、国内的资金支撑,汇率依然升值,但由于经济结构转型没有很好地完成,最后就出现了“失去的十年”这样的状况。

进入 夏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人民币升值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233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