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潘:凝聚改革共识,走出“转型陷阱”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74 次 更新时间:2012-02-20 11:26

进入专题: 改革共识   转型陷阱  

张天潘  

“转型陷阱”直指问题的实质,概念的提出,“可以使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究竟身在何处: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处在改革和转型的过程中,也不是处在中间的过渡状态,而是处在一种结合了新旧体制的混合型体制的定型过程中”。

不久前,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院社会进步研究所、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课题组发布2011年度“社会进步系列研究报告”。报告认为,现在最需要警惕的是陷入转型陷阱。报告主笔孙立平教授指出,“转型陷阱”指的是,改革和转型过程会造就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这个集团会阻止进一步变革,要求把过渡时期的体制定型化,形成使其利益最大化的“混合型体制”,由此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畸形化和经济社会问题的不断积累。

“转型陷阱”直指问题的实质,概念的提出,“可以使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究竟身在何处: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处在改革和转型的过程中,也不是处在中间的过渡状态,而是处在一种结合了新旧体制的混合型体制的定型过程中”。

当前转型陷阱的“五大症状”

报告:转型陷阱的五大症状:

第一,经济发展步履沉重并日益畸形化。中国在经济上将要面临的问题,最现实的不是停滞而是亢奋而畸形的发展。这种畸形的发展,以片面、不惜代价追求发展速度为特征,甚至由此形成一种折腾经济的发展模式。在转型陷阱所形成的格局中,民营企业处境艰难,经济活动的民间动力下降,只能越来越依靠政府推动,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大拆大建,上大项目,办大活动,盖大高楼,修大广场,甚至造大塑像,就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二,体制改革从变革到将过渡性体制因素定型化。在今天,改革的动力基本丧失。之所以如此,一个基本的理由是要维护社会的稳定,实际上是维护正在形成的既得利益格局,同时也是担心促动既得利益格局会造成的连锁反应以及局面的不可控性。将解决问题的实质性措施用维护稳定的理由加以拒绝,是转型陷阱的典型逻辑。

第三,社会结构趋于定型并固化为一种断裂社会。一个逐步定型下来的断裂社会所形成的社会氛围或社会心态是很值得注意的。其一,由于社会中的门槛加高,社会活力大大下降。其二,阶层之间的对立情绪凸显。其三,普遍的不平衡感为部分人的绝望感所取代。一些社会矛盾的激化往往与这个因素有关。

第四,由对社会矛盾误判形成的拘谨心理和维稳政策导向。近些年来,形成了一种可以称之为“大维稳”的模式,即将社会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都与社会稳定问题联系起来,动员整个社会的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维稳,将维稳作为权衡利弊的基本标准和基本政策取向,将一些特殊时期的特殊做法常规化体制化。第五,社会溃败日渐明显。社会的溃败,首先是表现为一些地方政府权力的失控和行为的失范。权力失控的直接结果,是社会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在降低。

解析:总的说来,这个五大特征的关键词就是经济畸形化、体制定型化、社会结构断裂、维稳扩大化、权力失控失范,这基本上涵盖了当下中国社会最为焦点的主体问题。但是,这个报告还未指出这种症状所带来的影响,或者说同样也是症状之一的“严重腐败”和“法制失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12月23日在北京发布首部《反腐倡廉蓝皮书》显示,目前中国腐败主体从个体向集团化蔓延,窝案串案较严重;腐败手段从显性向隐性扩展,曲线收钱、迂回敛财、花样翻新。腐败者非法所得从短期向长期演变,出现了金融腐败、资源腐败、期约腐败现象;腐败范围从经济政治司法领域浸染到社会文化教育领域,并出现了跨国境“外向型”腐败。

至于法制失效则源于法律被权势者践踏,然后就导致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曾说过的:“当前,部分群众对司法的不信任感正在逐渐泛化成普遍社会心理,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现象。”这种现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法律一旦被蹂躏,丧失其神圣性,就造成了民众没有安全感,加剧了社会的溃败,让转型陷阱的风险更大起来。

改革路径锁闭形成利益集团

报告:转型陷阱形成的原因,在社会结构的意义上是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对陷阱的建构与维护;从制度的角度说,则是由路径依赖形成的路径锁闭。在改革和转型的不同阶段,这两个因素互动的模式是不一样的。

一般地说,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总会涉及到两个相关的过程,一个是体制或制度的变革,也就是一套有关经济社会生活规则的改变。在中国的具体情况下,这主要体现为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二是社会力量构成的变化。但在社会变革的不同阶段,这两个过程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而这种关系的变化又反过来会对变革或转型的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过程中,是体制的变革推动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即新的社会力量的形成以及构成新的组合关系。在上世纪整个90年代,体制的变革仍在继续进行的同时,新形成的社会力量及其组合关系已经开始逐步定型下来了。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定型下来的力量左右体制变革,一种扭曲改革的机制已经形成。

这种定型化过渡体制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渐进式改革中形成的新体制本身的缺陷。这种逐步定型下来的体制以权力与市场因素的奇异结合为特征。恰恰是权力与市场的这种奇异结合,赋予了既得利益群体攫取社会财富的机会。解析:通过“转型陷阱”,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限性。正如报告所指出,“其实,现在中国的改革困境并非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改革开始进入深水区,已经改不动了’。在改革初期,提出‘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但现在的问题是,可能是摸石头摸上瘾了,连河也不想过了。”事实上,著名经济学家热若尔·罗兰在《转型与经济学》中曾比较了“一揽子改革”与“渐进改革”思路在克服改革中利益障碍上的不同效果,对我们很有启发。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围绕某一目标,一项一项地渐进出台改革方案,越到后来,预期上给反对者压力越来越大,而时间上也给了反对者充分酝酿并采取行动的机会,所以很可能导致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并最终终止改革。而如果把所有方案打包一揽子推出,根本不会给反对者以感受压力和采取行动的时间,因而可以大大降低改革的阻力,使改革得以推进。

因此,转型陷阱很大程度上与渐进改革有着很大的关联。认识到渐进的改革带来的弊端这一点之后,就应该更好地规避它,可以在借鉴各种早已被全人类证实是有效的制度,来完善自身的体制改革,而且要实现直达核心的顶层设计,避免再重复做治标层面的各种动作(甚至仅仅是假动作),以一个良好的制度改革来避免新的一次“转型陷阱”。

打破转型陷阱的逻辑思路

报告:走出转型陷阱的关键,是形成打破转型陷阱的力量,打破转型陷阱的逻辑。可能性有如下几种:一是由超越型政府实施的改革顶层设计并有相应的力量推动这个进程;二是利用现有可能的因素推动社会力量的发育,使社会力量成为打破现状的动力;三是在矛盾和危机推动下的被动改变,但这要取决于既得利益集团的自省和觉悟。但不管在哪一种情况下,如下的几个问题都是不可回避而必须加以解决的。

第一,汇入世界主流文明的方向不能动摇。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不是某些国家和地区所特有,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二,以体制改革再造社会活力。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是走出转型陷阱最现实的动力。现在的许多问题,其实就是卡在体制改革上,这已经是整个社会的共识。我们认为,可以将解决暗箱操作、促进权力公开运作、形成制约权力的机制,作为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第三,在民众参与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顶层设计。要走出目前的僵局,要解决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的扭曲,需要在民众参与的基础上,加强改革和转型的顶层设计。从根本上来说,顶层设计的前提是政府的自主性,问题是如何保障政府的自主性。这当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是,第一,保证民众对改革的参与。二是防止社会的苏丹化。

第四,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凝聚改革共识。改革陷入困境,不仅仅是由于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力,更重要的是由于在转型陷阱中既得利益集团败坏了改革的名声,使得改革在民众中失去了基础。能够重新凝聚改革共识的,就是将推进公平正义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作为改革的基本目标。

解析:以上的几个对策,都在寄希望于主政者自觉自主的改革,没有这一点,所有的改革都将难以为继,转型最后的归途只有掉入陷阱难以自拔。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近日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所说的就很有启发,他认为,没有革自己命的决心破不了权力利益格局。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既得利益格局,没有革自己命的决心和勇气,就突破不了与科学发展、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政府部门权力利益格局。要加大力度向社会放权,加大力度向下级政府放权。可取消的下决心取消,可下放的下决心下放。

当然,我们也要假设到,假如主政者没有自我改革意识、没有革自己命的决心怎么办?毕竟利益纠葛越来越复杂,权力在手谁也不愿拱手让人,这样的忧虑是非常现实的,因为假如主政者有积极的自我改革意识,也就不会有现在这般严峻的转型陷阱局面存在。正是改革的动力不足,才日渐积累成一个风险极大的转型陷阱,而且一日不进行体制上的深化改革,风险就越大。而且由于经济上的好转即中等收入的实现,改革的动力日渐消解。这就好像进入了死胡同一般。

不过,我们也没有必要灰心,随着中等收入的来临,中产阶层的人数将会不断扩大,公民社会也自然而然地会逐步壮大起来,人们在经济上富裕起来,必然会在政治权利上有所诉求,开始争取自我合理合法的基本权利,如此将会促进社会力量的发育,使社会力量成为打破现状的动力。而且随着全球化与社会开放,对于世界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这个时候,体制改革已经越来越成为全体民众一致的呼声与致力推动的共识了。

    进入专题: 改革共识   转型陷阱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030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