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不改革是最大的风险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57 次 更新时间:2011-10-25 21:02

进入专题: 改革  

李稻葵 (进入专栏)  

他是货币政策专家。他坚决反对通货膨胀,高度警惕资产泡沫的危害。他认为不改革就是风险。他如何看欧美债务危机之后,世界与中国的经济形势?记者近日对话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

作为货币政策专家,李稻葵对欧美债务危机非常关注。但是,他并没有常见的担忧与悲观,而是对欧美经济很有信心。李稻葵在访谈中表示,欧美经济不会陷入二次探底。

欧美不会二次衰退

记者:今年欧美债务危机不断加剧,你觉得债务危机会不会使全球经济再一次探底?

李稻葵:我觉得可能性不是太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实,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主要严重的国家是爱尔兰,还有希腊,所以,比较局部性。欧洲的主体是德国和法国,德国跟法国当然会受到波及,他们银行的信用、资产负债表会恶化,银行的信用评级会下降,会带来二次冲击。但总体上讲,和2008年的情况不一样,2008年是整体的系统性的崩溃,所以,这个是不太一样。

美国的企业状况不错,足以支撑美国经济,因此,也没必要恐慌。

物价拐点已经出现

记者:你如何看待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问题?未来还会保持一个上升的势头吗?

李稻葵:新兴市场国家乃至于全球这种通货膨胀的压力,会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不断出现。

记者:中国政府今年把控通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你认为中国的CPI拐点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李稻葵:基本上已经出现了。从8月份开始,到明年的上半年。如果不出重大意外,如果国际市场不会大折腾的话,那整体的物价水平会逐步按同比来算是不断下降的,这个格局我看基本上已经形成。但是,不要忘记,通胀在中国可能有韧性。中国将从过去2%的温和通胀,转为3%~5%的温和通胀。

记者:你如何预期下半年的货币政策?

李稻葵:最复杂的因素是国际市场。9月、10月多事之秋,不断波动,这个形势下,可能需要走一步看一步,很难讲。任何之前设定的动作,设定的程式、程序,可能都需要不断调整,很难预计。

改革才能突破瓶颈

记者:你认为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时期是否依然会保持“十一五”时期高速增长的势头?

李稻葵:“十二五”期间,增长的速度与过去10年相比,我相信会有比较明显的回落。其中主要的因素是房地产、土地财政。我估计2011、2012、2013这三年增长速度都是有所回落的。8%以上可能是有保证的,但是9%以上不见得是非常现实的。

记者:你认为“十二五”时期,中国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什么?

李稻葵:最大的威胁是能不能够抓住机遇,在若干重大的经济体制方面进行改革,有所突破,其中最最重要的一条是财政体制改革。

金融体制必须多元化

记者:“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银行业转型的方向是在哪里?

李稻葵:银行业转型的方向,从大的格局上讲,要改变现在靠贷款、靠扩张获得盈利的一个方式,它的业务收入来源要多元化,要减少贷款的比重,增加中介业务收入的比重,这是一个大格局。

记者: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话题是国内外都存在的问题,你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在哪里,如何化解这个问题?

李稻葵:症结可能也是跟银行有关。也是我们的金融体制,还是太单薄,过分地依赖了银行,而银行都很大,大的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是划不来的,是很难的,成本是很高的。所以我想,我们的金融体制必须多元化,让中小企业或者微型企业、创业型企业有它的门当户对的金融服务机构,而不是一窝蜂地涌向个别的、若干个金融机构,这是一个解决问题之本。

记者:你认为中国产业转型方向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

李稻葵:转型的方向,当然也不好完全简单的规划,简单的归纳。我想一个方向朝着服务业,贴近消费者的方向转变。很多传统的制造业实际上要朝着服务业发展,朝着服务业转型,包括家用电器的制造商,它得搞设计,它得搞个性化设计,搞大量的售后服务,教消费者怎么样用好这个设备,替消费者设计买什么样的设备,买什么电视,这是一个例子。

还有一条是特别重要的,就是工业化进程也要深化。我们都知道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可是禁不起推敲。我们常说的我们产品设计不行,品牌没有,工业整个内部的一些关键的设备,成套的设备,关键的技术,我们没有。但这些技术非常的贵。

记者:你认为中国目前的这个投资环境有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呢?

李稻葵:我觉得政府需要减少盲目规划,政府就是一个收税者,把企业服务搞好,甭管企业怎么运作,你是25%的利益相关者,我还没算那个增值税呢。银行、金融业要整个体制地改革,那么,整个宏观政策要比较明确,给老百姓比较明确的、可预期的一个体系,我最喜欢说紧货币、宽财政。税收体制也要改革。

进入 李稻葵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改革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556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