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小雄:“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54 次 更新时间:2011-04-17 15:22

进入专题: 十二五  

丘小雄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面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深刻阐述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深入领会“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对于准确理解规划纲要,抓好贯彻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充分了解国情世情民情,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下一步怎么走,不仅国人高度关注,也令世界瞩目。必须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判断世界发展大趋势,很好地谋划未来5年发展蓝图。

(一)看国情,我国仍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本世纪头10年,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国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显著提升。尤其是“十一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办成了一批大事,办妥了一些难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中央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从全局看,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没有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而改变,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也没有改变,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位居世界第二,但传统的增长方式面临许多挑战,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凸现出来。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观世情,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进入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各国都在抢抓发展先机。综观世界大势,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但也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两年多时间来,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仍然十分缓慢、基础依然脆弱,危机的负面影响远未结束。大的危机往往伴随着大的发展机遇。如何抢得这轮世界经济调整变革的先机,世界各国纷纷推出应对策略。有的国家开始倡导储蓄,鼓励出口,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行所谓“再工业化”;有的国家和地区加快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领域试图抢先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全球治理、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合作和博弈日益强化。我们要运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把握好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三)察民情,社会转型中诸多矛盾和问题急需解决,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有许多新期待。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39.8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阶段,既是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也是社会转型矛盾增多的关键阶段。应对不当,很容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造成经济社会发展停滞徘徊。这是一个新的重大考验。近年来,我们着眼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社会事业发展总体上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人民群众在基本温饱解决以后,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愿望有着更高期待。我们要顺应民意关切,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人民群众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总之,“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的形成,是在充分认清国情、全面观察世情、深入了解民情的基础上,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周密思考、审慎决策的结果。

深刻理解“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

中央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这是符合国情世情民情作出的重要决策。

(一)深刻理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丰富内涵。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第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世界100位左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在现代化道路上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从规模与难度上看,都是世界上所罕见的。解决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靠发展,在这一点上不能有任何松懈和动摇。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我们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城乡协调发展,重在解决农村发展落后的问题;区域协调发展,重在解决中西部发展落后的问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重在解决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的问题;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重在实现永续发展。

(二)充分认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战略意义。“十二五”规划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是规划的突出亮点。凸显这条主线,主要有几方面考虑:第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九五”时期开始,中央就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根本性转变。10多年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很不如人意。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由“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的变化,体现出更深远的战略考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多年来探索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和经验总结。第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解决我国发展进程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一个上升周期,进一步延长发展战略机遇期是完全有可能的。实现这个前景,必须解决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现实问题。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解决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最终建成惠及13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第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更加凸显。尤为突出的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缺乏且受制于人,能源资源消耗大量增加,铁矿石、原油等大宗商品的进口依存度过高,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增长建立在主要依靠扩大内需、结构优化和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第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里关乎全局和未来的一场深刻变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量大面广,任务艰巨而繁重,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必须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特别要处理好发展和转变的关系。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把握“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按照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要求,“十二五”规划从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人民生活、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五个方面提出了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部署了10余项重点任务。概括地讲,重点要把握好以下方面。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特别要重视扩大消费需求。这对于我国经济实现均衡发展、抵御外部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内需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推进城镇化既可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又能拉动最终消费需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会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正确处理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强调扩大内需,并不意味着外需就不重要。扩内需,也要稳外需。要坚持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定和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要把扩内需与保增长有机结合起来。规划提出未来5年我国经济的平均增速为7%,表明我们宁可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一些,也要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当前,我们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确保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一要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结构问题。“十二五”期间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推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又一个重点和难点。我们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绩效考核和利益补偿机制,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推进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要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发展。第一个重点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一代互联网、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的领域,明确攻关重点,突破核心技术,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第二个重点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第三个重点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拉动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带动消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三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狠抓节能减排任务的分解落实,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原则,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注重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大力促进科技进步。把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加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缩小教育差距,实现起点公平。要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二是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第二,合理调整国民收入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第三,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第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中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近期要重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改革。第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转变社会发展理念,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着力推动社会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软实力。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要围绕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主题和主线,着力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继续深化各类金融机构改革,实施互利共赢战略,统筹国际国内发展,争创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未有穷期。只要我们坚定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把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真抓实干,积极进取,就一定能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既定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作者:国务院副秘书长)

    进入专题: 十二五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006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求是,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