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周来:中国经济如何摆脱“生死时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50 次 更新时间:2010-07-23 19:32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卢周来 (进入专栏)  

比讨论如何防止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更为紧迫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经济如何摆脱“生死时速”,使其增长速度即便有所放缓,也不至于引发“爆炸”?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其中,第二季度的GDP增速比第一季度下滑了1.6个百分点。而近一个多月来,从中央决策层、地方政府官员到经济学界,几乎都在围绕第第二季度GDP增速可能下滑“做文章”:高层为此不惜再次放松刚试图收紧的扩张性政策,地方政府借机试图回逼房地产调控政策松动,经济学界则热衷于讨论中国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

实际上,如果仅看第二季度GDP增长,增速仍然高达10.3%,是两位数,肯定属于高速增长,而且高于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全年8%左右调控目标,同时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绝对是最快的。就因为与一季度相比有所下滑,就引发上上下下如此焦虑,实在是有些令人不可思议。

我再次想到今年3月23日美国着名投资公司GMO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国的红色警报》。报告援引某位评论家的观点,把中国经济与好莱坞的惊悚片《生死时速》联系起来。说中国就好像一辆装有炸弹的大巴在路上飞奔,一旦速度小于每小时50英里,它就会爆炸:“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8%,灾难可能就会发生。当中国这部巨型机器最终停滞,这些投资者们就会从美梦中痛苦的醒来。”

从国人对二季度GDP增速放缓的焦虑来看,我们潜意识中的确已经把中国经济看成了那辆 “大巴”,一旦慢下来,就会引发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但是,也正如GMO报告所认为的、同时也是常识所告诉我们的: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经济增长能够长期维持两位数吗?答案是不仅不能够,而且必须设法使其慢下来。否则,正如那辆飞驶的大巴前面不远就是悬崖一样,或者像长期过度运动必使人身体衰竭一样,长期人为刺激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有可能因为内部张力与弹性被强力拉断而滑向深渊。实际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好维持在自然增长率的7%左右最合适。

所以,比讨论如何防止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更为紧迫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经济如何摆脱“生死时速”,使其增长速度即便有所放缓,也不至于引发“爆炸”?答案显然是:必须拆除中国经济这辆飞速行驶的“大巴”上的“炸弹”。事实上,这样的“炸弹”并不只一颗,而是两颗、三颗甚至更多。

必须拆除的第一颗“炸弹”是观念。两种观念必须反思:一是把“经济增长”视为目标本身。经济增长的目的最终在于百姓福祉。不可否认,过去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确改善了百姓福祉。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各级政府把GDP增长视为“目的”本身,甚至对增长的迫切性压倒了民生需求。投资率一路走高而最终消费率不断走低、劳动报酬占总收入比例以及居民收入占GDP比例不断下降等现象,就是简单的证明;二是认为只有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才能解决其他矛盾。金融危机以来,各级官员对于为何要“保增长”给出的最能摆上桌面也最有说服力的一条是:“保增长就是保就业,保增长就是保稳定”。实际上,中国GDP增长所带动的边际就业率在一路走低,“无就业的增长”已经出现。如果不通过结构性调整来解决,仍然沿用线性思维,那么,未来要解决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就必须不断提高GDP增速,甚至每年增长十几个点都不够,这怎么可能呢?同时,“保住了增长”并没有“社会稳定程度的提高”,相反,依赖于土地财政与房地产经济的地方政府,过去一年多为了保增长,制造了多少因征地纠纷而起的群体性事件?

来自于利益尤其是既得利益的考量是必须拆除的第二颗炸弹。观念有时只是“表”,利益才是“里”。不少官员、部门或集团关心GDP增长,害怕GDP往下掉,真正的原因是害怕既得利益受损。比如,目前有一种很强大的声音试图把二季度GDP增速下滑归因于“房地产调控误伤了经济”,背地里就是由地方政府、商业银行与房地产商组成的利益集团试图操控舆论;再比如,正如GMO报告引述维多利亚时期伟大的新闻人、经济学家Walter Bagehot以及美国着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表达过的观点:在流动性(即市场上货币)很多的时候,正是腐败官员及特殊利益集团大发横财的机会。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主要国家富翁财富急剧缩水,而中国在近10万亿天量贷款与4万亿财政投入之下,成为亿万富翁增加最快的国家,这不能不说是“另类”。现在纳税人有理由怀疑:在二季度经济增长仍然有两位数情况下,那些有能力影响决策的集团或部门不断鼓励宏观调控政策维持宽松,到底有多少真想法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他们是否更希望在庞大的基建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发展中实现“掌勺者多占”?

必须拆除的第三颗“炸弹”来自于体制。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解决中国经济“生死时速”的必由之路。但是,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我看来,根本上还是依靠体制改革。各级政府官员的“GDP崇拜”根子在于分税制背景下地方组织财政压力很大,在于上级政府考核官员绩效时指标倚重于经济增长,还在于“以行政手段推动经济增长”时,权力可以通过与资本相互利益输送而使官员得利。因此,推动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政治体制改革,尽快建立起以“百姓福利最大化”而非“GDP增长最快化”为目标的让人民满意的政府,才能使中国经济真正摆脱“生死时速”。

进入 卢周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500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