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2009全球金融风暴深化,中国经济四季度复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30 次 更新时间:2010-01-31 16:06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王建 (进入专栏)  

又近辞旧迎新时。2008年是美国次贷危机深化并强烈影响到世界与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年。展望2009年,我个人的观点是,这一年将是世界实体经济危机爆发并开始进入较长期衰退的起始年。而中国经济则会在2009年第四季度,由于政府经济振兴计划的实施到位,而开始走出低谷,并呈现强劲反弹态势。中国经济应该是在全球发达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持续下行的过程中,唯一出现强劲反弹者。

同时也应注意到,到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已经连续5个季度下滑,并将在2009年前三个季度继续连续下滑;而明年第四季度如要开始反弹,其前提也是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失误。

之所以说世界经济正在酝酿着更大的危机,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判断:首先,美国政府的救市行动最终仍挽救不了美国金融市场与美元的崩溃。其次,金融危机正在冲击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的崩溃是形成更大金融危机与经济严重衰退的成因。第三,所有的危机最后都会集中表现为美元的危机,美欧争夺货币霸权的斗争会使世界经济的动荡更剧烈。

美国救市挽救不了崩溃

美国政府在救市上已经竭尽其所能,但相对于金融市场的规模而言,救市力量似乎仍显不足。

美国金融市场包括衍生品市场的总值接近500万亿美元,而美国政府拿出的救市资金,即使包括奥巴马当选后承诺的8000亿美元也只有2万亿美元。这2万亿美元即使全部通过银行注资途径形成12.5倍的杠杆放大效应,也只有25万亿美元。美国投入2万亿美元要解决500万亿美元的金融市场乃至数十万亿美元的地产市场的问题,自然是杯水车薪。

从日本上世纪90年代泡沫破灭的历史经验看,金融与房地产市场要待总值蒸发超过一半后才止跌回升。当年,日本政府也用了向银行注资的办法,却没能避免长达15年的经济衰退。在资产泡沫高峰期,日本金融和房地产资产总值在16万亿美元左右;泡沫破灭后,国家财政投入的救市资金总规模在3000亿美元左右,大约是高峰期资产总值的2%,如果仅从比例上看,其力度甚至大于美国目前的救市努力。日本经历了漫长的衰退,有什么理由认为美国的复苏会比日本快得多?

美国政府从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中汲取的重要教训,就是当资产泡沫破灭的时候立即向金融市场提供大量流动性,包括大幅度降息、向金融机构注资和由美联储直接大量购买不良金融资产,在这方面美国政府的作为的确比当年的日本政府多得多。但从次贷危机爆发一年以来的过程看,这些行动只是延缓了危机爆发的节奏,而不可能从根本上阻止更大的爆发。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联储的巨额注资被极度不透明的金融市场所吞噬。次贷危机的特点就是金融机构为了摆脱监管而把市场搞得极度不透明。所以在次贷危机爆发后所有金融机构都有大量不良金融资产,也都不敢曝光。在危机发生后这一切便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停摆,因为谁都不知道交易对手持有多大规模的不良资产。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联储也好,欧洲央行也好,它们向金融市场注入的大量流动性只会被各家金融机构挪用为周转资金,而不会真正注入债券、票据等市场。

从2008年9月初至11月末,美联储向市场注入的资金总规模是9100亿美元,而美国金融体系的现金储备也从9月初的470亿美元猛增到6530亿美元,猛增了13倍。根据花旗银行的报告,自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22家主要的欧洲银行已总计筹资逾2100亿欧元(约合2650亿美元),筹资规模远超银行业因结构信贷资产缺口而冲销的810亿欧元。三月期美元LIBOR利率与隔夜指数掉期利率(OIS)之间的利差依然高企,也显示了美欧央行的大规模注资并未能流入金融市场。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在信贷危机于2007年8月爆发之前的五年间,该利差平均值仅为11个基点;自次贷危机爆发后到去年底已上升到110个基点;而在美联储的注资行动开始后,到2008年12月5日当周已上升到190个基点,这预示着金融机构依然不愿借贷。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萎缩,除了美国国债,美国的债券和票据市场自2007年7月以来已接近于停摆;2008年7月份资产支持债券(MBS)的月平均发行规模只是上年同期的1/50,是2006年6月最高峰的1/165,而自7月份以后就再没有发行过新债券。

如果是因为金融机构有意隐瞒真相影响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和正常运转,那么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干预,强制各金融企业曝光不就行了吗?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不景气所引发的“三角债”问题,说起来也很大,但在各个企业对冲了债权、债务关系后,规模就小了很多,这个道理难道一向聪明过人的美国金融家和政府官员会不懂吗?当然不是。事实是,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不愿、也不敢揭开这个盖子。

所以美国政府乃至欧盟各国的态度就不是把金融市场搞得更透明,而是要搅得更浑浊。2008年10月七国集团(G7)财长会议上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要修改会计准则,改变现行的按照现值(mark-to-market)记账的方式,允许金融机构按买入价记账,就是一个集中表现——这样就能掩盖住金融机构资产的实际情况。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快可能在2008年末就允许美国的金融机构实行这种记账法,以豁免银行在非常时期披露巨额损失的义务。值得指出的是,当年日本资产泡沫破灭的时候,日本也曾有人提出按买入价记账法来修改会计准则的要求,但当时小泉首相予以了坚决拒绝,认为这将会最终摧毁市场诚信。

实体经济的崩溃更为严重

次贷危机的第一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崩溃,第二阶段是居民消费增长停滞乃至萎缩,由此形成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传导。

过去多年,由于美国实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严重衰退,而国内的金融市场虚拟经济异常繁荣,长期以来美国的生产企业也大量参与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并由此获得了大量收益。例如美国通用汽车的金融子公司,其资本仅占公司全部资本额3%,在过去几年中的利润收入却占到40%。美国的制造产业能维持到今天,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虚拟经济的利润来补实体经济的亏损,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金融泡沫一破,美国三大汽车巨头就立即会濒临破产的原因。同时,金融市场的崩溃也堵塞了企业的债券和股票融资渠道,直接打击了企业的生产和投资活动,目前美国企业债的利率水平已经比次贷危机前上升了3倍,就这样还发不出去。

美国供应管理学会12月1日发布的ISM指数显示,11月份制造业活动指数已降到36.2。所以美国次贷危机的第三阶段,就应该是美国生产性企业的大规模破产倒闭风潮,然后是形成从实体经济向金融市场的反向传导,从而使美国的金融市场发生再次崩溃。因为在美国的上市公司中,毕竟是非金融类公司占了八成,实体经济皮之不存,虚拟经济毛将焉附?

还拿通用汽车为例,该公司股票在前几年高峰时曾达到每股近百美元,总市值高达560亿美元,但到2008年11月每股已猛跌到7美元多一点。目前通用加福特的市价总值也不足百亿美元,而通用公司的总负债则高达620亿美元,手中的现金更是只有40亿美元,还不够一个季度的周转。福特公司的情况稍好,现金持有量也仅够用到2009年第一季度。而根据穆迪公司的估计,仅援救通用汽车一家,政府就得拿出750亿~1250亿美元。三大汽车巨头只是美国实体经济的一个代表,如果美国政府救不了金融企业,同样也救不了实体经济。

将集中表现为美元危机

所有的危机最后都会集中表现为美元的危机,美欧为争夺货币霸权的斗争会使世界经济的动荡更剧烈。

美国政府为挽救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都需要拿出更多的钱来,但新世纪以来美国从政府到企业和个人都已是净负债,因此美国政府所承诺的救市资金,其绝大多数都得靠向国际资本市场借款来筹措,否则就只能靠美联储多发美元来应付。

世界其他国家的政府和私人愿意继续购入美国国债,前提是美元资产必须是良性资产;当美国的企业一个接一个倒下,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出现了负相关的放大效应时,不仅国际资本不会继续流向美国,本国的资本也要向外流,转换成其他货币形态的资产;到那时,美元的崩溃就会到来。

除了投资者购买美元,美国政府目前也在尝试由美联储直接购买美国国债,这实质上等同于美国政府向美国的央行透支。透支虽然可以解决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来源问题,但其结果却是美元信誉的崩溃和美国国内严重的通胀。如果美国政府真的走到这条路上,中国等对美国拥有巨大贸易顺差的国家就绝不会愿意更多地持有美元,由此可能引发国际货币市场抛售美元的狂潮,而这将是美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如果美国这么做了,美元就是真的走上了绝路。

如果美元已经岌岌可危,那么应怎么解释自2008年7月以来美元出现的强势反弹呢?美元的强劲升值其实只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世界不良金融资产的主体是美元资产,所以在7月份金融危机进入到高峰阶段,大量不良金融资产需要以美元来清算,由此形成了对美元的爆发性需求。以往,美元强的同时美元资产也强,但在7~11月份美元走强的阶段,道指却两度跌穿8000点;这个反常趋势就说明了美元近期的强势不是源于美元资产的吸引力,而是金融机构为应付清算所采取的被迫措施。此外,长期以来每当出现全球性危机,美国长期国债都被视作最好的避险资产而被抢购,但自2008年10月以来,美国的长期国债正被大量抛售,反映为10年期以上国债收益率急剧上升(在2008年6~10月间,长期国债的收益率从1%迅速飙升到3%)这也说明市场并不看好美元资产的长期前景。

从世界范围看,挽救美元和美元资产,使其免于崩溃也有一条路子,就是欧洲央行与日本央行多发货币来推升美元汇率。但出现这一情况的可能性很小,至少欧洲央行不会施以援手,因为在其诞生10年之际,欧元正试图分享和占有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近期欧洲已经有了许多这样的言论。

在进入虚拟资本主义阶段后,美国走在最前,欧洲紧随其后,美国的物质产业外移了,欧洲各国也外移得很厉害,因此也有巨大贸易逆差,也得想办法用货币来交换实物产品。目前在“老欧洲”国家中,除了德国与荷兰,其他国家都已经有很大的贸易逆差,其中英国与西班牙的贸易逆差已经有10年以上历史,法国则是在最近几年贸易逆差呈急剧拉大状态,法国去年的贸易赤字已达392亿欧元,今年预计将接近500亿欧元。但是欧元区国家由于只有货币统一而没有财政统一,为了保货币稳定又严格限定了政府的负债规模,所以面对日益扩大的贸易赤字就只能用出售政府资产的办法来救急,这当然不能持久。因此欧元诸国必然会有以欧元取代美元地位的打算,乐见国际资本从美国大规模流向欧洲,美欧围绕着货币霸权的争夺与冲突肯定会愈演愈烈,也不难理解在欧元国中为什么会是法国冲在最前面,以及为什么英国这个美国在欧洲的传统盟友这次会和“老欧洲”站在一起。

美国会不会动用军事手段保卫美元?

如果美国用经济手段挽救美国经济,挽救美国金融市场和美元方面已经是黔驴技穷,剩下的唯一手段就是动用军事实力,把军事实力变现。具体地说,就是用军事手段在欧洲周边地区制造安全危机,从而挡住国际资本向欧洲的流动,甚至动用军事手段封锁欧洲的油路和其他资源通道,逼迫欧洲为美国救市行动出资。最近美国安全领域智库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说,美国用7000亿美元救市不如打一场战争,还用不了这么多钱,攻击的方向就是欧洲某大国。

我们也已经看到,当美元与欧元的比率下跌到1.6:1的时候就爆发了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以及俄罗斯舰队与北约舰队在黑海的对峙;恰在爆发这场冲突的前一个月,美国国务卿赖斯刚刚拜访过格鲁吉亚,而在这场冲突之后欧元对美元下跌了20%。

美元的强势能维持多久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为清算而调集美元资金的过程会持续多久,这又取决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会持续多久,明年上半年或许会是一个时间窗口。另一个是看美国的股市和债市的吸纳能力,实在没有投资价值的话,金融资本就会大规模撤出美国。由于美国上市公司的主体仍是制造商与流通商,随着美国实体经济在今后加剧衰退,支持股价的企业利润也将急剧萎缩,所以美股后市还是大幅下跌的前景,道指跌破5000点,回到1995年美国股市暴涨前的起点水平也并非不可能,而这既可能是美元崩溃的转折点,也可能会引发美国动用军事手段保卫美元。

可能有人会说奥巴马在军事上是个保守型的领导人,奥巴马上台美国就不会打仗。这还是没有看透政治和经济的关系,保卫美元的霸权,从而可以使美国的金融资本攫取全球的实物剩余产品,这是美国资本的诉求,美国的政治最终是由资本的利益决定的。

另外,2009年年中前后将会出现美国非金融类企业的倒闭风潮,到时会有大批工人被抛向街头,资本外流使美国的物质产品供应断了“血”,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会显著下降,这些都是导致美国爆发社会动乱的因素,发动战争则可以使美国的统治者把国内矛盾转向国外,战争本身所产生的需求也可以作为拉动国内经济的重大因素。凡此种种,美国动用军事手段保卫美元的时间窗口,最快或在2009年下半年,最晚在2010年上半年。

中国问题不同于美国麻烦

2009年在中国外部所发生的变动,应该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最剧烈的,中国要能够在这场剧烈的国际经济、政治变动中屹立不动,乃至保持住较高经济增长率,关键仍在于处理好中国内部的事情。

首先,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是物质产品供给过剩的问题,而上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在对付这个矛盾中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就是通过财政主导的扩张型政策来解决。财政与货币政策都是从价值这一端想办法,而创造价值远比创造使用价值容易得多,只要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的力度足够大,中国经济增长就能被再拉起来。从这点看,美国所面临的问题国内供给的25%和消费品的40%要依靠进口,如果没有人买他们的金融商品,他们的进口支付能力就消失了,这才是大麻烦。

从中国内部看,拉动中国本轮经济经济增长的投资,自2007年起就开始从高峰向低谷滑落,这首先不是经济景气的原因,而是投资周期的原因。本轮投资主要是投向重工业,而重工业的平均投资周期是5年,因此始于2003年投资周期,应是到2007年结束,这将表现为新上项目投资增长率显著下滑。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去年的新上项目投资增长率就已经下降到15%,扣除物价因素后只有10%,今年前10个月则猛降到3.2%,扣除物价因素后已经接近-10%。投资从高峰回落是因为大批建设项目已经完工,而我们所讲的投资,都是投资完成额,它更多地代表着供给的增长,而不是需求增长。新上项目投资增长率下降,则是由于大批新完工项目开始投产,市场上形成了供过于求格局,因此没有能够诱发新投资短线产业与产品。

还必须指出的是,2008年以来的经济增长下滑到8月份以后出现了加速势头,这从钢铁和电力这两个主要产业可以看得特别明显。

另外,经济调控政策在今年上半年的过度紧缩也加剧了当下的经济调整。2008年上半年在沿海出口型企业已经面临极大困难的背景下,仍然坚持贷款额度不放松,导致一大批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停产甚至倒闭,还有部分企业不得不去借民间高利贷,导致民间利率高企,企业撑一段后便撑不住了。所以我们看到,在9月份以后贷款虽然放松了,但交易货币的主要代表M1仍增长不上去,从4月份的19.1%急剧滑落到11月份的6.8%,这是因为在大批企业倒下后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开始动摇,因此主动性的收缩行为更强烈了,这也是经济增长出现下折曲线的原因。

判断清楚国内外经济增长的未来趋势,以及目前经济加速下滑的原因,对中国能够走出经济低谷就应该有信心。

中国需要更大规模的刺激计划

经济刺激计划的总量要够,方向要正确,只要做到了这两点,中国经济就一定会在明年全球经济严重衰退中最先复苏,甚至在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在未来数年内的持续经济下滑中,出现世界唯一的高速增长。从总量看,我认为4万亿元的投资总规模是不够的,因为经济的自主性收缩仍在发展过程中,外部需求的收缩明年会更猛烈表现出来,民间实际投资和出口明年都不排除下降10%的前景,所以一年5万亿元、两年10万亿元的刺激计划应该是比较合理的方案。

政府投资方向的选择也很重要,否则救得了眼前又会给今后留下麻烦。例如,如果投资加到长线产业就会加重未来的生产过剩。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一再论证过,从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看,唯一存在的巨大结构扭曲就是城市化过于滞后,它带来了服务产业比重过低、农村人口和消费上不来、金融服务无法与农村工业相结合、交通产业发展缺乏城市化指向,以及遍及农村的工业化污染难以集中治理等严重问题。这些矛盾只有推动中国的城市化才能解决,而解决这个矛盾不仅意味着释放出一个经济增长的巨大空间,也能够吸纳几十万亿元的巨大投资额。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投资于城市化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进入 王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158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