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治邦: 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途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66 次 更新时间:2010-01-27 13:17

进入专题: 气候变化  

贾治邦  

12月7日,备受世界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围绕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承诺,发展中国家的适当缓解行动,以及减排资金机制和技术支持问题等三大议题,此次会议讨论纷争不断。

为配合温家宝总理出席气候变化峰会,促成林业议题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达成积极成果,我国林业代表团用自己的声音向世界传递出积极的信号——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国通过发展和保护森林,固定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减缓气候变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亮点。我国对世界承诺森林增长的目标提前两年实现,在以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中赢得了主动。

发展林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佳途径

众所周知,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和挑战。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就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形成了温室效应。因此,应对气候变化,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贮存下来,这个过程国际上把它叫作碳汇。从一定意义上讲,森林具有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特性,是固态的碳,是地球碳循环的重要载体,是维持空气碳平衡的重要杠杆,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

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而破坏和减少森林就会增加碳排放,林地转化为农地10年后,土壤有机碳平均下降30.3%。专家测算,一座20万千瓦机组的煤炭发电厂每年约排放87.78万吨二氧化碳,可被48万亩人工林吸收;一架波音777飞机从北京到上海来回旅程约4个小时,按一天一个来回算,一年约排放2.8万吨二氧化碳,可被1.5万亩人工林吸收;一辆奥迪A4汽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20.2吨,可被11亩人工林吸收。

正是基此深刻认识,森林对减缓气候变化和全球碳循环的特殊作用,得到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认可。《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两条主要减排途径:一是工业直接减排,即通过工业减产或技术改造直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二是通过森林碳汇来进行间接减排,充分发挥森林的固碳功能。森林固碳由于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好,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据目前的国际市场价格,新造林固定1吨二氧化碳的价格约为2.8—5美元。现在,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森林减排的作用。日本承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削减6%,其中3.9%通过森林间接减排来完成。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目前仍没有承担减排义务,但我国一直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尤其是把发展林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途径。近10年来,中国政府已投资700多亿美元,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植被恢复,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增加森林固碳量;通过合理控制采伐、减少毁林、防控森林火灾与病虫害,减少源自森林的碳排放;发展生物质能源,实现部分替代化石能源,降低碳排放;通过增加木质林产品使用,延长木材使用寿命,延长木质林产品储碳期,扩大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利用木质林产品,特别是森林采伐和加工剩余物转化成能源以部分替代化石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通过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工作,加大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建设,积极开展森林服务功能评估和相关研究工作,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球森林资源的最新评估,到2005年,我国人工林面积已达8亿亩,居世界第一。我国人工林年均增量占全球人工林年均增量的53.2%。在全球森林资源继续呈减少趋势的情况下,亚太地区森林面积之所以出现了净增长,主要就是由于中国森林资源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国家森林资源减少的结果。

2007年,胡锦涛主席在第15次APEC会议上提出了“建立亚太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管理网络”的重要倡议并承诺到201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0%,被誉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从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看,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0.36%,提前实现了胡锦涛主席的承诺。在联合国9月22—23日举行的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又提出要大力增加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碳汇等建议,并承诺到2020年中国森林面积要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再次赢得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国际舆论称,胡锦涛主席的减排承诺赢得世界掌声,中国让全球气候谈判出现了转机。CNN当天报道说,中国计划增加的4000万公顷森林,相当于挪威的国土面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说:“其他地方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近两年来,中国每年植的树是全世界其他地区加起来的2.5倍”,“我认为中国的表率作用令人印象深刻”。

这期间,我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关于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碳排放高级别会议,提出了我国的主张,展示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负责任的积极态度。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加快林业发展,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气候变化外交舞台的话语权,具有战略意义。

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所在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总称,也是绿色经济的一种形态。它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目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潮流。从美国、德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到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都推出了一系列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和举措。

我国要抢占未来国际经济竞争制高点,就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地走发展低碳经济之路。要看到,低碳经济的理念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要求,在本质上和内涵上是一致的,与我国现有政策体系是相符合的。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政策措施,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作贡献。

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是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所在。第一,木材、钢铁、水泥是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世界公认的三大传统原材料。和钢材、水泥相比,木材是绿色的、环保的、可降解的原材料,用木材代替钢材和水泥,单位能耗可从800降到100,可以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十分重大。我国是木材消耗大国,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007年我国进口林产品折合原木达到1.55亿立方米,占全国年木材消费量的一半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木材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而全球保护森林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许多国家开始限制原木出口,维护木材安全已成为我国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必须逐步改变大量依靠进口木材的局面,立足国内43亿亩林地来解决我国的木材供应问题,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可靠的木材保障。第二,森林是一种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资源,而且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的特点。森林生物质能源主要是用林木的果实或籽提炼柴油,用木质纤维燃烧发电。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发展森林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选择。巴西、瑞典、奥地利的生物质能源已分别占到其能源总消耗的29%、25%、10%。我国有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木本油料树种154种,如麻疯树、文冠果、黄连木等;每年还有可利用枝桠剩余物燃烧发电的能源量约3亿吨,发展森林生物质能源前景十分广阔,对于开发替代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第三,发展木本粮油不仅能增加碳汇,也是维护国家粮油安全的重要途径。我国木本粮油树种十分丰富,有适宜发展木本粮油的山地1.6亿亩。其中,油茶就是一种我国特有的优良的油料树种,茶油的品质比橄榄油还好。目前,全国食用植物油60%靠进口。如果种植和改造9000万亩高产油茶林,就可年产茶油450万吨,不仅可使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减少50%左右,还可腾出1亿亩种植油菜的耕地来种植粮食,这对于优化经济结构,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碳汇林业和林业低碳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

从我国碳减排承诺的力度来看,此次会议也将成为我国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发展低碳经济、碳汇林业的契机。可以预见,未来10年是我国低碳行业发展的黄金期。随着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现代林业建设的推进,森林面积和森林质量将大幅度提高,中国林权交易所的成立将带动林权和碳汇交易的启动,木材价格、林产品价格也将提升,加上国家对林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必将为碳汇林业和林业低碳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

我国有林业用地面积45.9亿亩,发展碳汇林业潜力巨大。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林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协调。主要是由于改革滞后,长期忽视森林经营,导致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林业提供生态产品、林产品、生态文化产品的能力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依靠人民群众,依靠科学技术,依靠深化改革,扎实开展植树造林,着力强化森林保护,全面加强森林经营,我国一定能够实现林业发展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贾治邦,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林业局局长

    进入专题: 气候变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与合作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150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