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目睹新中国开国大典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95 次 更新时间:2009-11-02 00:09

进入专题: 开国大典  

郭英  

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永远被我们和后人铭记的日子。在新中国诞生60周年之际,回忆起半个多世纪之前,我目睹的新中国开国大典时一桩桩一件件激动人心的盛况,依然是兴奋不已。

1949年北平刚一解放,我就随军进城并作为筹建新中国的工作人员,首批进驻了中南海。起初,担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秘书、中南海办事处接待科科长,具体任务是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新政协筹备会议开幕,就转任筹备会庶务处招待科科长,具体负责会议的招待服务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前夕,上级任命我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交际科科长兼国家典礼局秘书,参加筹备开国大典,并和副科长李钊同志共同负责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的接待服务工作。由于这些工作关系,使我亲眼目睹了新中国开国大典这一永载史册的伟大画卷,有幸经历了大典准备工作中许多鲜为人详知的事。

要比较全面说开国大典的情形,必须从1949年6月在北平(今北京)召开的新政协筹备会说起。正是新政协于9月举行的第一届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这次政协会议之所以冠上一个“新”字,是针对“旧政治协商会议”而言的。原来根据《双十协定》(即《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议纪要》),国民党于1946年1月曾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参加会议的除国共两党外,还有民主同盟等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共39人。会议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各党派组建联合政府等许多重要协定。但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就撕毁一切协定,大打内战,并召开伪国大,企图消灭革命力量,继续实行其独裁统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愿望,于1948年5月1日发出号召,邀请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民主人士,共同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议在北平正式成立。参加会议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等共23个单位,共134人。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担任临时主席并致开幕词。随后,由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作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全国人民热烈地盼望我们召开会议成立新政府。我相信,我们现在开始的工作,是能够满足人民这个希望的。

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选举毛泽东、朱德、李济深、李立三、沈钧儒、沈雁冰、周恩来、林伯渠、马叙伦、马寅初、乌兰夫、章伯钧、张澜、张奚若、郭沫若、陈叔通、陈嘉庚、黄炎培、蔡廷锴、蔡畅、谭平山等21人为常务委员;毛泽东为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李维汉为秘书长。常委会下设6个小组,分别负责拟定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单位及代表名额;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办法;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言;拟定国旗、国歌、国徽方案。

新政协筹备工作就绪后,9月21日下午7时,新政协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来自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群众团体的代表和产业界民主人士的代表、各少数民族的代表、华侨民主人士代表、宗教界民主人士代表、特别邀请的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共662人,欢聚一堂,共商建国大计。会议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人民政协筹备会主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开幕词。毛主席讲话不多,但充满激情。他在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功勋之后,就以东方巨人的气概,豪气冲天地向全世界宣告:“占人类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接着,他又满怀豪情地展望未来:“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出现在世界。”

当时的会场之上,人人心情激荡,笑逐颜开,一阵接一阵的雷鸣般的掌声,像是要把整个怀仁堂抬起来。毛主席的这些话至今仍在我耳边回荡,令我振奋不已。

值得单独一提的是,9月27日全体会议上做出了一项重大决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改名为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纪年按照国际通行的公元纪年法。

《人民日报》记者对这次会议报道说:“每一个参加会议的人,终生都不会忘记那六次举行通过的庄严盛事。当时人们热情沸腾,水银灯和日光灯明白如昼,会场上充满了信心与希望、力量和光明。每一个议案通过时,代表和来宾一致热烈鼓掌,庆贺胜利。记者把各种重要场面都摄入了镜头,让我们的后代儿孙,看着他们的先人们是如何开基立业的吧,他们会珍惜所得的遗产,使之发扬光大。……在今天的会议上,升起了新中国的国旗,红底黄星,庄严美丽。他是我们中国人民革命大团结的象征。在世界上,他会代表着伟大与光荣。每一个‘身在异邦,心在祖国’的侨胞,从此可以扬眉吐气了。《义勇军进行曲》即为我们的国歌,十几年前,他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战斗热情,今后,他将鼓舞我们继续胜利前进,建设一个幸福的新国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9月30日隆重闭幕。在最后一天的会议上,选举了国家领导人。投票之后,毛泽东带领全体代表乘车到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为从1840年以来反对国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革命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志哀。

奠基仪式由周恩来副主席主持并致词。他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现在,1949年9月30日,我们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外举行这个纪念碑的奠基仪式。”周恩来致词之后,全体代表脱帽静默致哀。致哀之后,毛泽东走出行列,亲自宣读他亲自起草的、大会通过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内容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宣读碑文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平市市委第一书记彭真将一把拴有红绣的铁锨递给毛泽东。毛泽东将第一锨黄土撒向基石,其他领导和代表们也一一为纪念碑铲土奠基,表达对先烈们的缅怀、崇敬和告慰之意。

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之后,毛泽东率领全体代表返回怀仁堂会场。这时,选举揭晓: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为副主席,陈毅等56人当选为政府委员。会上,宣读了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宣言。宣言庄严地宣告:四万万七千万中国人民现在是站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那就是建设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扬眉吐气,新中国从此自豪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这时,会议的气氛达到高潮,经久不息的暴风雨般的掌声,响彻了怀仁堂,响彻了中南海,并且通过无线电波响彻了祖国的四面八方!当时的场景,使我们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终生难忘!会议最后,由朱德副主席致闭幕词。他满怀激情地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工作,已经胜利地完成了。我们全体一致,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通过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制定了国旗,决定了国都、国歌和纪年法。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工作,都符合于人民的意志。在整个会议期间,我们全体代表始终团结一致,和舟共济。让我们高呼: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完满成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央人民政府万岁!

大会在高昂宏亮的国歌声中闭幕。

为庆祝会议的成功,当晚在怀仁堂大厅举行了盛大国宴。周恩来满面春风,高举酒杯,朗声说道:为新中国干杯!毛泽东和所有代表都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整个宴会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一件激荡亿万中国人民和一切爱好和平人士心田的大喜事,也是一个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开国大典的所有准备工作,一直都在紧锣密鼓、严肃认真地进行之中。

我们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交际科,负责天安门城楼上对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和所有贵宾的接待服务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同志深知责任重大,个个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各项工作都做到了“万无一失”。

首先是开国大典的地点、设施的整修问题。举行开国大典的地点,选定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大典的人数要达30多万。而当时的天安门广场原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前院,是一个封闭式广场,大小只相当现在天安门广场的四分之一(原为11万平方米,现在是44.5万平方米),两侧还有高大的围墙,东西南三端还各有一门,俗称“三座门”。此外,广场上不仅没有现在平整的地面,而且到处是垃圾和破砖烂瓦,30万人难以容纳,也难以游行。不过,这难不住解放了的北平市的人民,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和广大市民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满腔热情地参加义务劳动,他们自带干粮,昼夜兼程,肩挑手搬,很快把广场杂物清走,打扫干净,使天安门广场焕然一新。

解放不久的天安门城楼已是破旧不堪,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一片狼藉,不堪入目。在清理城门洞时,还在西门洞里发现有炸弹,工地负责人慌忙报告了张致祥同志(当时为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宣传部长,负责大典的宣传和群众工作)。张致祥同志忙请上负责安全工作的罗瑞卿同志一同查看后,见是一颗废旧炸弹,大家才放了心。当时的能工巧匠们也是加班加点,在大典之前把城楼清理、整修、装饰一新;在城楼挂起十个大红灯笼;城门楼顶正中,高高悬挂起毛主席戴八角帽的彩色画像;城门两侧是两块巨幅标语,一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一侧是“中央人民政府万岁!”(后改为“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值得一提的还有天安门前观礼台。当时外金水河上可没如今这样坚固壮观的观礼台,也是一片废墟。为了能使众多贵宾观礼,北平市的能工巧匠们就用搭大棚用的杉杆、竹竿、麻绳、铁丝,在天安门两侧的外金水河前,搭起了两座观礼台。负责此项工作的张致祥同志担心不结实,还调来华北军区警卫营的人,一齐上去,一齐喊“一、二”,一同跺脚“实验”。结果证明“万无一失”,才交付使用。事后张致祥风趣地说:“开国大典的观礼台要是‘垮了台’,那还得了!”

1949年10月1日,是我最激动、最紧张的日子。这天下午2时,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开得简短明快。正、副主席和全体委员就职后,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会议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任命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任命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一结束,毛泽东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即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即西苑门),进入北长街南头和南长街北头之间的横街,直对西华门,然后穿过阙右门,来到天安门城楼的北面;下车后,便沿着天安门北侧西边、用大城砖砌的百级台阶,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毛主席的前脚刚刚踏上天安门城楼最后一个台阶的刹那间,军乐队立即高奏起《东方红》乐曲;天安门上的播音器中,也立即传出了播音员清脆悦耳和激动兴奋的声音:“毛主席来啦!”“毛主席健步登上天安门啦!”随着《东方红》的乐曲和广播员的广播声,天安门城楼之上和天安门广场之上,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和口号声。

这里应当顺便交代一下的是,毛主席是从天安门西侧登上城楼的,而军乐队是站在城楼上的东侧,根本看不见毛泽东登上城楼的情形,当时还没有如今这些现代化的电讯电传设备;为什么毛泽东前脚登上天安门城楼,军乐队就能立即奏起《东方红》乐曲呢?这件事原来是负责组织这项活动的张致祥同志和军乐队指挥罗浪同志“巧妙”安排的:张致祥和罗浪约好,由张致祥事先站在城楼西侧一眼就能看到毛主席登上城楼的地方,他见毛主席的前脚一踏上城楼立刻晃动手中的红旗;罗浪一见红旗晃动,立即指挥军乐队奏起《东方红》乐曲。

当时还发生了一件有惊无险的事。所有登上天安门城楼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佩戴着用红色锦缎制作的、剪成燕尾状的飘带,飘带上面用烫金字竖写着佩戴者的职务和称谓;他们的服装样式、色调虽然各不相同,但鲜艳夺目的丝织锦带在胸前一戴,一个个都更显得精神焕发,神采奕奕。但跟随毛泽东的叶子龙同志(当时毛主席的秘书)突然发现:毛主席胸前的飘带,不知什么时候给弄丢了。当时,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大吃一惊。因为所有登上天安门城楼的领导人和贵宾,人人都戴着彩色飘带,唯独主持开国大典的党和国家的主席没有戴飘带,这怎么可以!这时,离大典开始的时间只有二十多分钟。怎么办?还是钟灵同志(当时的布置科科长)有办法:急忙驱车返回中南海,用锦缎又制作了一个新的、更大的飘带,并用胶水写上“主席”两个大字,然后洒上金粉,使这一飘带更加美观大方,而且更加光彩夺目,并赶在大典开始之前,挂在了毛泽东主席的胸前。

这时,天安门广场已经聚集了30多万观礼群众。他们一个个手持红旗,身着节日盛装,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天空蔚蓝如洗,阳光明媚,红旗飘扬,整个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世界,幸福的海洋。

下午3时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及政治协商会议全体委员在天安门城楼就位。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庆祝典礼开始,乐队高奏起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主席神采奕奕地走到麦克风前,以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庄严而又兴奋地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紧接着,毛主席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在新中国的首都缓缓升起;与此同时,在嘹亮的军乐声中,54门礼炮齐鸣28响。整个天安门广场沸腾了!30多万人爆发出一个共同的、响彻云霄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接着,毛主席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特大喜讯。

随后是盛大的阅兵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乘敞篷汽车出现在天安门下,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向朱总司令敬礼报告:“各军兵种已经准备完毕,待命接受总司令检阅!”在聂荣臻陪同下,朱总司令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部队。朱总司令检阅完毕后,回到天安门城楼主席台上,朗声宣布:“阅兵式开始!”

随着朱总司令一声令下,在刚健嘹亮的军乐声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各军兵种指战员,迈着矫健整齐的步伐,由东向西行进,接受毛主席和其他国家领导人检阅。抚今追昔,当年的“土八路”,如今成了装备整齐、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受阅队伍进入“三座门”的东门之后,即正步前进,更加威武;到达天安门主席台前的东侧时,在一声“敬礼!”的口令下,指战员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整齐划一地侧面向主席台行注目礼,同时行持枪礼,更显得英气十足。当十几架银色的战斗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时,主席台上下立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热烈欢呼新中国空军的建立。

阅兵式过后,群众队伍开始游行。群众游行的场面,尤为壮观。30万人通过天安门前,个个激情满怀,人流滚滚如潮,红旗漫天飞扬。经过天安门城楼的主席台前时,人们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有的则停下了脚步,不少人甚至涌向金水桥边,翘首提踵,想把毛主席看得清楚一些,多看上几眼。人们知道:是毛主席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当晚7时,毛主席和其他国家领导人又来到天安门城楼,和数十万人民群众一起共度良宵,观看礼花。天安门夜景迷人。天安门城楼的巨大宫灯和天安门下千万盏红星形的灯笼,瞬间点燃;无数绚丽耀眼的焰火,从广场四周飞向夜空。真个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当参加欢庆的群众见到毛主席出现在天安门城楼时,无不纵情欢呼:“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也十分激动,他从城楼东侧走到西侧,又从西侧走到东侧,一边举帽挥手致意,一边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高呼:“人民万岁!”“人民万岁!”

庆典结束时天色已晚,毛主席回到中南海刚一下车,就收到斯大林给他的电报,向中国共产党祝贺,宣布苏联承认刚刚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表明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毛主席拉着叶子龙的手非常高兴地说:“好么!好么!”

60年弹指一挥间。新中国领导人在开国大典上的举止神态、音容笑貌,和广场上数十万人欢呼新中国诞生的盛景,依然历历在目,如同昨天,一桩桩一件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进入专题: 开国大典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往事追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091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炎黄春秋,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