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素菡:戊戌政变后康梁在海外的活动述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91 次 更新时间:2018-10-31 22:22

进入专题: 戊戌变法  

秦素菡  


摘要: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在海外华侨社会中继续其改良救国活动。他们首先在加拿大创立了“保皇会”,该会吸纳了许多富裕侨商和华侨中的头面人物。接着,保皇会势力迅速扩展到美国,在那里很快形成海外保皇运动的中心。本文主要论述了康梁保皇派在加拿大和美国华侨社会中的活动及其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康有为;梁启超;保皇派;华侨


1898年9月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在友人的帮助下逋逃海外。他们并没有停止变法活动,而是在国外继续其改良救国思想的宣传。他们的活动舞台伸展到海外的华侨社会,并跟当地华侨建立起密切关系。不同的是,他们把“改良”换成了“保皇”。他们首先在加拿大创立了“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Chinese Empire Reform Association,简称保皇会),许多富裕侨商和华侨中的头面人物纷纷加入。接着,保皇会势力迅速扩展到美国,在那里很快形成海外保皇运动的中心。全世界保皇会组织最多时曾达200多个城市和地区,华侨会员达数十万人,其中美洲有86个分会,仅美国就多至58个(含檀香山)。许多华侨接受了保皇派建立君主立宪共和国的思想,且加入了保皇会。


一、保皇派在日本和加拿大的活动


1898年10月,康有为辗转逃亡到日本。死里逃生后,1898年11月,与梁启超一起在日本横滨创办反抗清廷的《清议报》。该报“明目张胆,以攻击政府,彼时最烈矣。而政府相疾亦至,严禁入口,驯至内地断绝发行机关,不得已停办”。[1](P36)康有为在日本时拒绝了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争取。后由于清政府对日本政府施加外交压力,康有为在日本难以立足,最终“日政府资以七千金,俾往美洲”,被迫于1899年4月流亡到加拿大。到了域多利(维多利亚)后,曾幻想让英国女皇劝说顽固的慈禧太后施行新政,对维新运动还信心十足。在一次采访中曾对维多利亚《泰晤士报》的记者称:“不日即当转往伦敦,曾欲将中国危亡之故,陈说于英女皇前,望英皇开导中国西太后,令其勿复死心庇俄,以误其国。”又说:“中国今日维新之机虽窒,然民智已开,待三数年后,必再有人未必终不可救”。[2]康有为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以扩张殖民地为目标的大英女皇身上,更加衬托出康有为作为一介书生对政治的无知。

康有为初到加拿大就大受侨众欢迎,各埠“志士慕其忠义,皆议迎之来,众请欢合,乃三次迎请。三月十日,以特别之电车出温哥华接之入,乡人迎于车站者数百人,预宴接席者数十人,鸟喴士晚士咑之梅尔官议例官即先来见,偕游狱房病院电机各处,国人于十一日七点钟,借洋人园,请康君演说中国之事,集者六百余人,西人男妇在楼上五十余人,入门者皆写名。”[2]4月13日,康有为抵达温哥华,“访温哥华市长”。“一心望支那改革,坚守主义”。据当时《清议报》记载:“康氏欲输入西欧文明之制,扩张军备,与英联结,以匡外敌专横,且恢宏国势也。康氏日夜不忘于心,曾在温哥华,向领事清水君吐露其诚心,满腔忠愤,慷慨泣下,衣襟尽湿”。[2]此后,在温哥华、鸟喴士晚士咑(NewWestminster,今译纽威敏斯特)等地演说。接着康有为又横渡大西洋赴英国,在那里再次重演了他的幼稚与异想天开,企图通过前英国海军大臣柏林斯辉子爵的关系,动员英国政府支持光绪皇帝重掌政权。又一次碰壁后,康有为重回加拿大,在那里开始了其保皇救国活动。

康有为这次来到加拿大,在华侨中开展了多彩多姿的活动。他不但与侨界领袖往还,还与致公堂人士频繁接触。康深知侨胞对其同情与信仰,于是乘机向广大华侨演讲,讲述戊戌政变后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瀛台的惨状,以激起侨胞义愤,并称携有光绪皇帝之衣带诏,“故侨胞奉之如神明”。[3]康宣称“惟我皇上圣明,乃能救中国”,希望华侨“齐心发愤,救我皇上”。这些思想的宣传使侨居在异国又得不到保护的侨胞们顿时感到耳目一新,正好迎合他们的心情。1899年4月16日,康有为在温哥华发表演说,慷慨陈词地向侨胞们介绍维新变法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经过。“迎者纷至,夹道拥观,”前来听其演说的侨胞达1300多人,有的甚至奔波数百里而来;还有不少是外国人,楼上楼下人山人海。电灯亮如白昼,很多当地报馆记者和巡捕们也来参加,规模非常之大。侨胞们异常激动,“闻维新而蹈跃大喜,闻政变而忧愤交作,闻吾被捕而忧念惴惴。有叶恩者乃至两夕不交睫,食为之减,发为之白者”,“皆感叹哀泣”,甚至“多呜呜欲绝者”。[2]

4月20日,康有为在另外一个城镇的华侨集会上再次发表富有感染力的演说。他说,“三十年来之积弱,我四百兆同胞兄弟之涂炭,皆由西太后一人不愿变法之故”。他号召海外华侨要“联络并起,以自救其国,而自救其家,否则将来无国可归矣。”同时又重申皇帝对中国同胞的重要性,“皇上复位,则吾四万万同胞之兄弟皆可救矣!”康有为为了鼓动加拿大华侨的爱国之心,甚至把自己神化为“天遣”之人,认为广大爱国华侨接受他的领导是理所当然的。在这次演讲中,康有为还讲到:“今幸圣主尚存,海外多明达外事之人,忠义之人,天遣我来,特为诸兄弟作渡船,作针线,作胶漆,诸兄弟发愤,将来为维新之功臣,为救国之义士,既能救国,则本国矿产五金之利,材木之用,机器铁路之利无穷,吾同胞将自享之,否则拱手与人,而坐为之奴隶矣”。[2]经过康有为多次演讲宣传,终于使华侨“知维新政变之由”,首次激发了华侨忠君救国之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发动后,康有为认为时机成熟,遂决议组会。1899年7月23日,康有为在加拿大与当地华商在维多利亚歌夫缅街1715号创立了“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ChineseEmpireReformAssociation,简称保皇会),由康有为主持开幕典礼,“是日宾客盈门,极一时之盛”。[3]许多富裕侨商和华侨中有影响的人物纷纷加入,主要有李福基、卢仁山、李仙涛、林立晃、陆进、黄宣琳、徐维新、徐福、叶恩等人创立保皇会。[2]在康有为起草的《保皇会草略章程》中开宗明义地说:“本会专以保全中国为主。盖中国危弱,欲保身家非保国不可,欲保中国非保皇上复位不可,故本会名保皇”。[4]保皇会在《会例》中表示:“专以救皇上,以变法救中国、救黄种为主”;“凡我四万万同胞,有忠君爱国救种之心者,皆为会中同志”。会中捐款作宣传、通讯、办报之用,并拟集资用作铁路、矿山股份,说是“苟救得皇上复位,会中帝党诸臣,必将出力捐款之人,奏请照军功例,破格优奖”,“凡救驾有功者,布衣可至将相”。[2]加拿大保皇会会员也信誓旦旦,甚至发誓“保皇会事无论成与不成,必当始终,断不虎头蛇尾”,[5]表示了要把保皇会进行到底的决心。

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谈到保皇会的成立时说:“六月,先君在加拿大域多利埠、温哥华埠,与李福基、冯秀石及子俊卿和徐为经、骆月湖、刘康恒等集议,创立保商会。华侨十九皆商,故保商即保侨,亦即团结华侨以爱卫祖国之会也。旋有人献议保皇乃可保国,乃易名保皇会。时那拉后与守旧派正谋危光绪,故保皇云者,当时抗那拉氏之谋而言,此保皇会之缘起也”。[6]从这里可以看出,在保皇会成立初期,他们就宣称“保皇”即“保国”,也就是说,从一开始保皇派就把皇上与国家等同起来。其实,当时中国国内的老百姓和海外华侨无一不是这样认识,这种观念给康有为保皇派造就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序例》中,康有为还进一步向华侨呼吁,“今中国危亡岌岌如此,譬之病症危殆”,欲挽救医治之,国人必要“同心大发其忠君爱国之心”,且为此开出了医治此病之良方:“上方曰保皇会,则保已能医救我国民之对圣主复位,则四万万人立救矣;下方曰保工商会,则我海外五百万同胞,合力自行保护,则亦可补救我四万万人焉”。认为此事“如救大火,如补漏船”,一刻也耽误不得。[4]康有为用这种忧国忧民的恳切之心深深感染了广大华侨的爱国之心,博得了他们的信赖和支持。10月,在温哥华、纽威敏斯特等地相继成立保皇会。保皇会在维多利亚由李福基任总理;温哥华由叶恩任总理;纽威敏斯特由刘康恒任总理。加拿大华侨争先恐后地加入保皇会,“温哥华入会者十而六七,域多利则殆过半,纽威士绵士打几无一人不入会者。会中章程整齐,每来复日必演说,每岁三埠合同大叙集一次。近集数万金建总会所于温哥华,俨然一小政府之雏形也”。[7]一时会员大增,力量雄厚,就连维多利亚致公堂职员林立晃、吴俊等也担任了保皇会的董事。

保皇会在加拿大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域多利中华会馆为光绪帝祝圣寿。1899年8月4日(光绪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是光绪皇帝30岁寿辰。这天康有为“率乡人行礼,烛设煌炜,龙牌在上,龙旗在顶,乡人无商工贵贱老幼,长袍短褐,咸拳跪起伏,九叩首,行汉官威仪”,率领当地许多华侨在龙旗飘扬中叩首为仪,遥祝光绪皇帝健康长寿,早日复政以保中国。温哥华等地的保皇会同日也举行了祝寿活动。在华侨聚居地到处张灯结彩,光亮如白日,“观者塞道,凡中国人皆停工业,西人亦谅之,皆置酒室,”在温哥华还设有戏园,燃放烟花炮竹,“并举盏相碰,高唱颂词,祝我圣主多利万福,声若雷霆”。以康有为为首的保皇派们还用占卜的方法幻想自己的成功,“先是,温哥华将举庆典,天大雨,新宁叶恩曰:‘我圣主若终不复位,雨终夕;若天不亡中国,圣主将复位者,雨当晴。’已而果晴,众人大喜。……乡人乃大噱大哗,大庆大乐,喜天之相已,喜天之不将亡中国也”。[2]当时康有为颇有感慨地赋诗一首:“海外初瞻寿域开,龙旗披拂白楼台。白人碰盏掎裳至,黄种然灯夹巷来。上帝与龄怜下士,小臣泣拜倒蒿莱。遥从文岛瞻琼岛,波绕瀛台梦几回?”[2]

保皇会总部在加拿大成立后,康门弟子徐勤、梁启田、陈继俨、欧榘甲等旋即分赴南洋、欧美、日本等华侨聚居地200多个城市进行活动,相继建立了保皇会分支机构,号称在“二百余埠成立分会,会员至百余万人,为中国未有之大政党”。[6]康有为任总会长,梁启超、徐勤任会长。康有为在1900年9月8日上书粤督李鸿章时也称:“仆奔走海外,呼告旅民,语贼党则裂眦怒视,谈圣德则合掌欢呼,不召而来,不谋而同,创开保皇之会,从者响应,杂沓鳞萃,闻风并起。欧美各地,南洋各属,遥遥应和,不数月间,会事并举,人数百万”。[2]人数百万虽然有言过其实,自壮声威之嫌,但也说明保皇会在华侨社会中蓬勃发展的盛况。


二、保皇组织在美国的蓬勃发展


1899年底,保皇会分会在美国各地次第建立,会员也多属致公堂分子。当时康有为正酝酿“起兵勤王”,保皇会曾和美国人荷马·李(HomerLea)合作,拟训练“维新军”,在美筹办军事学校,后未果。初期,在美国的保皇会组织,除旧金山外,在西雅图、蒙大拿州的海伦娜、加里福尼亚州的默塞德等地亦设立分部。但庚子一役失败后,美国各地华侨社会出现了一些混乱局面,他们对保皇派充满了不满和失望。在1900-1902年间,保皇会中有影响的领导人如康有为、梁启超也未能抵美宣传保皇思想,所以这一时期美国各地保皇党人的势力是较弱的。1901年康有为派其亲信梁启田旅美开展和复兴保皇会活动。

庚子之役后,保皇派实际上已分成两派,这主要是和当时保皇会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领导人——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思想分歧有关。赞成梁启超所提倡的革命救国主张的华侨自然成为激进派;继续跟随康有为主张用不流血的方式救国的会员视为保守派(或称温和派)。当时,由于康梁思想对立尖锐,这两派在华侨社会中也是分歧严重,斗争和冲突不断。两派的紧张关系使得梁启田在美国难以开展活动,最后不得不在失望中结束其美国之行。

保皇会组织在美国成立后,美国很快就成了海外保皇活动的中心。紧接着,康有为、梁启梁相继访美并受到美国总统的接见,把保皇会的活动推向了高潮。梁启超1903年游美时,受到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所到各埠,迅速成立或扩张了当地保皇会组织。1905年2月至次年1月,康有为与秘书周国贤及军事顾问荷马·李到美东活动,同样受到华侨和美国官方的热烈欢迎。刚启程的时候,在中国已爆发了反对美国华工禁约和抑制美国货运动。康有为沿途演说,一方面抨击以西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另一方面也批评美国的排华法对中国移民的不公。到了美京华盛顿后,罗斯福总统将他作为光绪皇帝的代表,两次接见了他。康有为向总统要求放宽移民苛例,后来又上书重申这个意见。康有为虽然有名望,但他毕竟是一个没有官职权势的弱国子民,因此,他的意见并没有得到重视。

美国报纸对康有为这次访美进行了大肆报道,甚至将他称为中国的“亲王”。这表明,1898年的“百日维新”在中国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影响并没有消失,在海外华侨社会中还保存着相当高的知名度,康梁两位“百日维新”的英雄人物在海外还拥有大批的崇拜者。康梁的访美,使他们二人俨然成了海外保皇派的精神领袖。由于在当时条件下,海外华侨普遍存在着封建正统观念和皇权思想以及保皇会卓有成效的“救圣主”、“救中国”宣传,保皇会在海外华侨中的影响迅速扩大,各地许多富裕侨商和华侨中的头面人物纷纷加入保皇会,一个个保皇党组织在华侨社会中相继产生。之后,保皇派在纽约创立了《中国维新报》,作为他们的舆论宣传阵地。①《中国维新报》在其存在的短短时间里,发表了不少有关“救圣主”、“救中国”的文章。

随着形势的发展,几年内保皇派势力迅速膨胀,保皇党组织逐渐形成了一个覆盖北美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庞大网络。当时,仅南北美洲就建立了11个总会,86个分会。其中,美国(含檀香山)就有7个总会,58个分会。这些分会皆于1903年左右成立,保皇会员众多,是当时美国华人社会社区里最大的政治组织。此时期的美国俨然成了海外保皇势力的中心。


三、保皇活动对国内的影响及其衰落


保皇会在海外的声势对国内也有很大的影响,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顽固派也不得不有所顾忌。1900年初,顽固派拟迫光绪皇帝禅位,阴谋策划立大阿哥(即太子),以便在适当时机取代光绪。海外保皇会得到消息,便发动各地华侨发电报计一百六七十封向清廷提出抗议,加上国内1200多官绅联合签名力争,后党慑于舆论的压力,不得不放弃该计划。[8]废立皇帝的阴谋破产,原因还有很多,但海外众多保皇会及侨团的强烈反对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保皇会总部在加拿大成立后,迅速在美国各地蔓延,几年之内在美加成立分会近百个。这说明在国内无法立足的康梁改良派,在海外华侨心目中仍占具着相当的优势。海外华侨也把康梁视为恢复国家富强、实现民族独立的坚强领导核心。而在他们的观念中,要想成功实现这些又只能靠“救圣主”,即光绪皇帝复位,才可能会有强盛的国家恢复。因此,美加华侨对康梁的到来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后来,伴随着康梁保皇派逐渐走向消极,再加上中国国内形势的剧变——特别是光绪之死,极大地削弱了他们在美洲华人社会中的影响力,其“保皇”思想越来越不合时宜。经过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派的艰苦努力,革命形势迅猛发展,保皇派在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对美国华侨的争夺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美国华侨最终认清了形势,逐渐同保皇派划清界线,集结在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旗帜下。康梁保皇派在海外华侨中轰轰烈烈开展的保皇事业也宣告失败。


注释:


①时《中国维新报》地址位于纽约埠勿街门牌5号(5,MottSt,NewYorkCity,NewYork,U.S.A.),第一册发行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甲辰二月初二礼拜四。


参考文献:


[1]崔志海.梁启超自述[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2]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刘伯骥.美国华侨史(1848-1911)[M].台北:黎明文化事公司,1982.

[4]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康有为与保皇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5]方志钦,蔡惠尧.康梁与保皇会,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

[6]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Z].北京:中华书局,1992.

[7]梁启超.新大陆游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8]麦礼谦.从华侨到华人—20世纪美国华人社会发展史[M].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2.

    进入专题: 戊戌变法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058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