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朋:如何判断当前的物价走势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24 次 更新时间:2009-08-04 12:45

进入专题: 物价  

梁朋  

2008年以来,在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下,我国CPI走势出现较大波动。2008年2月CPI同比涨幅达到8.7%的高点,之后涨幅回落,2009年2月开始出现CPI同比为负的情况,CPI同比下降1.6%,3月份的CPI同比下降1.2%,4月份同比下降1.5%,5月份CPI同比下降1.4%,6月份CPI同比下降1.7%,已经连续5个月CPI同比为负。

对于目前物价的走势,各方面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和判断。一种观点认为,自2月份以来,我国CPI同比涨幅已进入负值区间,并且可能持续数月,认为我国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各国央行纷纷实行类似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也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信贷从2008年11月份开始持续快速增长,流动性的超常投放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目前要开始警惕通货膨胀卷土重来。

目前到底是防通胀还是防通缩?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对于当前的价格走势,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无论是CPI还是PPI,短期继续保持在低位徘徊的可能性较大。首先,由于我国目前普遍存在产能过剩,在国外需求没有明显回升的情况下,扩大内需的政策虽有一定的成效,但还是不能消化现有产能所提供的产品。从供求看,我国工业品总体上供过于求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保持平衡,因此在目前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 CPI不可能出现大幅回升。其次,从这段时期工业品出厂价格看,仍然是持续走低的态势, 5月份,受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影响,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扩大。与去年同月相比,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7.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10.4%,降幅比4月份分别扩大0.6和0.8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的持续走低必然会传递到CPI,因此目前看CPI和PPI继续保持低位徘徊的可能性较大。

第二,要注意到目前CPI和PPI在低位徘徊,与去年同期CPI和PPI上涨过快是有关系的。我们目前看到的CPI和PPI数据,都是与去年同期相比,由于去年CPI和PPI持续大幅上涨,高基数的滞后影响仍在延续,因此目前的价格上涨速度下滑甚至是负增长,有对去年价格过快上涨的修正因素在里面,至少在目前并没有形成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普遍大幅下降的情况。 2009年2、3、4、5月 CPI环比为0%、—0.3%、—0.2%、—0.3%,虽然环比仍处于下降之中,但与2008年第四季度相比,下降的幅度已经大幅收窄,表明物价大幅下降的趋势已经基本遏制,因此,继续出现明显通缩的可能性也不大。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注意到目前我国的物价走势与世界经济存在紧密的联系。由于我国需要大量进口原油、铁矿石等,目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普遍反弹,必将对我国各类制造业的成本形成上涨,而我国所生产的各种商品对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很高,如果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保持上涨势头,而各主要经济体对我国商品的需求继续下降或增长缓慢,将进一步挤压我国企业的利润空间,甚至导致一些企业停产或破产,因此目前这种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而外部需求继续低迷的状况对我国企业是一种考验,也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复苏。

第四,要注意到我国目前物价出现持续走低的趋势,并不是因为货币收缩过度或是流动性供应不够而引起的。因此,面对通缩的趋势仅仅通过增加信贷规模,扩大货币投放还不能完全有效解决问题。由于金融体制中存在的结构问题,一方面银行贷款大量集中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政府项目,而导致新增贷款贷不出去,另一方面大量需要资金扶持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还是难以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因此目前应利用相对有利的金融改革环境,深化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把更多注意力用于打通金融梗阻,有效释放并满足实体经济中的资金需求,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在实体经济的货币需求有效释放之前,要警惕由于短期注入过多的流动性,而使得一些重要资产和资本市场在巨额流动性的推动下,价格出现大幅上扬,形成新的泡沫。因此货币政策应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一旦经济出现明显复苏,市场流动性恢复,就应及时逐步回收流动性,消除通货膨胀的隐患。

综上所述,目前物价的走势可能不宜用通胀还是通缩来简而论之,还是要联系我国的产业结构、供求状况和世界经济形势来做较为全面的分析,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进入专题: 物价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952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