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宁:从全球视角看当代资本主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25 次 更新时间:2009-07-23 10:22

进入专题: 全球化   资本主义  

房宁 (进入专栏)  

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和发展,再一次向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尖锐地提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问题。面对复杂的现实,一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上产生了困惑:为什么当代资本主义还能发展,西方还很富强?资本主义的前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科学地认识与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同时也可以为无产阶级执政党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正确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首先有一个方法论问题。应该看到,目前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一百几十个国家中,除了少数发达国家以外,绝大部分是处于不同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观察当代资本主义,不能只看少数几个西方发达国家,而对多数发展中国家视而不见,只有从全球视角去分析,才能科学地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预见其未来的趋势。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显著的经济特征,是资本国际化趋势的空前发展,资本的增殖运动已超越了传统的空间范围,形成了资本的国际大循环。这不是偶然地、孤立地发生的,而是战后世界历史特定环境的产物,有着具体的历史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第三世界在战后广泛开展的工业化进程。第三世界工业化在占世界陆地面积70%的地域内,将全世界80%的国家和人口,投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开发。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和垄断资本主义初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要存在于少数西方工业化国家,殖民地经济并非宗主国资本循环与周转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主要作为其原始积累的对象。战后,一批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但多数第三世界国家虽然获得了独立,却没能在经济上摆脱西方的控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工业化进程被纳入了国际资本循环的轨道。这样的工业化进程,对于西方无异于第二次“地理大发现”,为西方战后的繁荣与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为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提供了动因和条件,带动了资本的国际循环与周转。

目前,西方国家的产业、金融资本增殖已全面演化为世界性活动。在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上,西方国家普遍依赖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性资源,对主要工业原材料的平均依赖程度,美国为60%,欧共体为90%,日本则高达92%。在生产阶段上,从60-80年代,西方海外生产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快1.5倍。在出卖阶段上,国际贸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战后西方国家出口增长超过工业增长约1个百分点。资本国际化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纳入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资本的国际大循环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象。

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西方是经济一体化的最大受益者。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由于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本有机构成、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经济一体化过程同时也就是两极分化的过程,形成了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一方,发展中国家为另一方的两极格局。普雷维什等发展经济学家称其为:中心--外围结构。这一结构的特征是:在中心与外围的双向经济交流中,利润及财富单向转移--从外围流向中心。在资本国际循环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垄断优势,通过国际间产品、技术、资金、劳动力、信息的交换,获取了巨额利润。

仅从资本国际循环的一个方面--国际贸易中不平等交换的情况看,由于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对国际贸易的垄断,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价格“剪刀差”日益扩大。从战后西方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观察(50-70年代中期),如果以1950年发展中国家的出进口价格总指数之比为100,则1952-1958年之间下降到90以下,1959-1972年又进一步下降到80以下。仅从1951-1973年看,发展中国家由于贸易上的“高进低出”的价格“剪刀差”所造成的损失就达1300多亿美元。目前,仅占世界人口15%的西方国家却消耗了全球开发资源的近70%,同时制造了约70%的污染物。这一基本事实集中反映了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不平等的性质与深刻程度。

战后西方的相对稳定和发展就是在第三世界工业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双重背景下获得的。然而,这种发展又孕育了新的危机。

自80年代以来,属于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与转折,并已开始影响到西方及整个世界。目前,除部分国家和地区外,工业化在多数发展中国家陷入了停滞甚至衰退。在拉丁美洲,整个80年代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进入90年代仍动荡不安。在非洲则出现了大范围的衰退与动乱。亚洲的发展也不平衡。事实表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正在跌入“发展的陷阱”。

在工业化的初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三个有利条件:国内广阔的工业、服务业发展的空间;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较宽松的外部经济环境。由此,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发展较为顺利。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初期的有利条件发生了逆转,发展遇到了新的矛盾与障碍。

农业的衰退与危机是当前发展中国家普遍遇到的结构性矛盾与难题。在历史上,西方国家通过殖民化解决了早期发展中的工、农业的结构性矛盾。但是,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中国家无法重复西方的做法,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大都具有剥夺农业的性质,最终导致了农业的衰退。而农业衰退导致国内市场萎缩,又为工业化设置了障碍。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衰退主要表现在粮食危机上,战后初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粮食尚能自给自足,当然消费水平是较低的。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危机日益严重起来,非洲大陆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大饥荒。进入90年代,农业衰退在第三世界进一步扩大,联合国粮农组织对93个发展中国家调查的结果表明,其中有70个国家的粮食供应状况趋于恶化。

社会严重分化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社会危机。在资本的国际大循环中,巨额利润转移到发达国家,而处于循环中的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分化却因此进一步加剧,造成了“不发达的发展”,贫困在“外围”积累起来,其结果使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分化,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199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文发展”报告指出:1965-198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约为2亿,而1980-1993年,这个数字上升为10亿。另据联合国拉美委员会的统计表明,60年代初被视为工业化样板的一些拉美国家,70年代以来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一直在拉大,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现象均在发展。70年代初期,拥有社会总收入一半左右的富人为总人口的10%,而到90年代初期则进一步缩小为5%;另一方面,城市贫困人口比重从70年代初期的42%上升到目前的近60%。墨西哥的最高和最低收入相差25倍。巴西50年代确定的最低工资相当于410雷亚尔,1992年最低工资降至70雷亚尔,巴西有11.6%的劳动者的月工资只达到这个标准。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使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有利的外部条件日益减损。在工业化初期,不少发展中国家凭借着自然与人力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加入了世界经济分工体系。随着出口导向加强、生产能力和产品档次提高、技术含量增大,对发达国家形成了压力。南北经济关系中互补性减弱,竞争性加强。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贸易保护主义使第三世界深受其害。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跌,从80年代中期的25%左右下降到90年代中期的不足20%。难怪有的西方学者认为,今后不会再有新兴工业化国家了,由于世界贸易环境的改变,依靠外向型经济走向工业化的道路已经不能通行。

农业衰退、社会分化、贸易保护构成了威胁处于资本国际大循环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的陷阱”,这是资本国际大循环在“外围”产生的必然结果。

当然,第三世界工业化进程还有另一种趋向,即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借助种种有利的条件和机遇,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发展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如亚洲“四小龙”和中东的一些产油国。

但是,第三世界工业化进程出现的两种趋势对西方来说都不是好消息。它们意味着战后西方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正在发生实质性改变。属于后一种趋向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由于自身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逐步从依附为主转为竞争加剧,甚至与西方发生对抗;而落入“发展的陷阱”的众多发展中国家,正日益被抛出资本国际大循环的轨道或使之发生阻塞。这两种趋势正在继续发展,势必要威胁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在于资本的增殖,资本生产的循环与周转一旦发生阻塞,资本主义就要面临生存危机。西方的前景并不美妙。

把握上述当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基本特点,就找到了一个观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的新视角。

决定资本主义命运的是它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战后西方的发展不表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已经消失,相反,这一矛盾在继续深化。它的表现形式有了很大变化。

第一,这一矛盾除表现于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外,更突出地表现于资本主义体系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利益上的对立和冲突,即目前在世界范围日趋严重的“南北矛盾”。

马克思揭示的资本运动必然带来社会财富在一端积累而贫困在另一端积累的规律,在南北分化的严酷现实中继续得到充分显示。这样就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积聚起来。这一变化也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对立日益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演化为国际资产阶级与国际无产阶级的对立,以及发达国家垄断资产阶级与第三世界广大人民的矛盾。

资本的国际大循环是战后西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因此,西方发达国家集团的总体战略目标在于:确保资本国际大循环的畅通无阻。为此,西方提出了新的战略蓝图--“国际新秩序”。现在“国际新秩序”的两个战略要点已经清晰可辨--垫高与削平。

垫高,是对于在工业化过程中落入发展陷阱、甚至发生社会动乱的国家实行扶助,以防止资本的国际大循环在这些薄弱的环节上发生断裂,继续将这些国家的资源和市场纳入经济一体化过程。由西方国家直接出面的或由西方策动的在非洲、亚洲和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冲突热点实施经济重建之类,就是垫高的实例。

削平,即对初步实现了工业化,有望“晋升”发达国家行列的发展中国家实施遏制,采用经济制裁、政治干预、军事打击等手段,迫使其继续充当资本国际在循环中的积累对象。近年来,西方大国动辄实施经济制裁并利用人权外交频频敲打第三世界国家,其目的都在于削平或削弱竞争对手。

社会主义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其所谓的“国际新秩序”,推行其霸权主义的主要障碍。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一方面使西方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剥削不能最终覆盖全球;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社会主义的发展必将导致资本主义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瓦解。8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遭受了巨大的挫折,社会主义并没有因此而失败和灭亡。在中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受住了挑战和考验,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进一步焕发了社会主义制度的青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事业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和方向,必然与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尖锐的对立和斗争状态。和平演变,是西方在这场斗争中主要针对社会主义国家使用的策略,其目的就是将社会主义国家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使之成为西方资本积累的对象,以图延缓资本主义的寿命。因此,社会主义国家也必然地要坚持不懈地反和平演变,维护自己的独立和主权,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西方发达国家的内部矛盾没有消除,但在新的国际条件下得到了一定缓解;未来国际范围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将使发达国家的内部矛盾重新激化。

西方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总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一天不消灭,这些矛盾和问题就不会消失。经济滞胀、贫富分化、失业、犯罪、毒品泛滥、精神危机依然困扰着西方社会。但是,资本的国际化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其“中心”地带即发达国家内部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生产力角度看,世界资源与市场的新开发,引发与带动了战后的新技术革命,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开拓了空间。西方国家不失时机地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将传统产业向第三世界转移,利用新技术革命成果提高本国资本的有机构成,增强了经济、技术实力,使西方发达国家在战后的一个时期内以较高的速度发展。从生产关系角度看,资本国际大循环为西方带来了巨额利润,为战后西方国家政府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干预经济以及实施旨在缓和阶级与社会矛盾的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西方的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国际大循环的状态。目前,资本的国际大循环发生在“外围”的阻塞已经危及到“中心”的稳定与发展。8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经济发展低迷、停滞,社会矛盾重重,政治上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就是这种危机的征兆。

第三,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没有走通,意味着世界格局必将发生重大变动,资本主义解决不了世界的问题。

“先发达”与“后发展”并不是时间上先后相继的两个发展阶段,而是性质、规律截然不同的两种经济发展形态。在当代资本主义体系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表现为:先发展,后衰退的一条“驼峰”型的轨迹。事实表明:“边缘化”、“发展的陷阱”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归宿。当今世界南北差距扩大,贫富悬殊。进入90年代以来约100个国家经济停滞或陷入衰退,世界20%的最贫困者的收入从30年前占世界总收入的2%下降到1996年的1.4%。目前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1万美元,而不发达的中、低收入国家仅为266美元。资本主义并没有给全世界带来繁荣与发展的“福音”。

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中国家,其工业化进程有着社会与自然两个方面难以逾越的障碍:从社会角度看,由于被纳入了资本的国际循环,成为国际垄断资本的掠夺对象,这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必然带有依附性,其工业化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进程,也不可能在既定的体系内成熟、完善,大都形成一种“只增长,不发展”的尴尬局面。从自然角度看,在既定的国际经济格局下,全球自然资源绝大多数被西方发达国家所控制,并在资本主义的掠夺式开发下,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浪费。发展中国家再走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已不为自然资源和环境所允许。

众多发展中国家目前的困境表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不可能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得到解决,资本主义并没有为人类指出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战后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积累了起来。因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丝毫没有改变。

进入 房宁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全球化   资本主义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比较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927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求是,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