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茹:手握7679亿美国国债,中国出路在哪?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91 次 更新时间:2009-06-08 13:04

进入专题: 中国   美国国债  

王红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14日已明确表示“不能总是从中国借钱”,但美国财长盖特纳5月31日启程访华,依然逃不脱“来中国借钱”的“嫌疑”。

“这次美国财长来华访问就是让中国来买国债的,要钱来了,这是很明白的事情。”美国问题资深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肖炼向《中国经济周刊》直言。

中国今年3月份再次增持237亿美元美国国债,目前总持有额达到7679亿美元,已“坐稳”美国最大债主交椅。相关资料显示,美国2009年和2010年发债规模将各达2.56万亿美元和1.14万亿美元,今年9月份前发债规模大约在7000亿左右。

盖特纳这次能顺利地再从中国借到钱吗?

“坐稳”最大债主

近一年来,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步伐从未停歇。

据美国财政部去年底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截至2008年9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5850亿美元。而日本当月的持有量从8月的5860亿美元减少到5732亿美元。自此,中国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

之后的半年,增持仍在延续。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今年3月份再次增持237亿美元美国国债,总持有额达到7679亿美元。延续了自去年9月份以来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数居全球首位的地位。

这也就意味着,近半年中国新增持美国国债1829亿美元。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除了中国大陆,3月份多个国家和地区也都对美国国债进行了增持。日本仍是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者,其持有额为6867亿美元。俄罗斯和英国则超过了巴西,成为美国第三和第四大债主。

但是,这些钱依然不能满足美国的需求。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提供的信息,至2009年5月7日止,账面上,美国国债余额是11.2万亿美金;美国政府5月11日估计本年度累积财政赤字为1.84万亿美金,是上一年度财政赤字的4倍;美国政府估计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的财政赤字为1.26万亿美金;2010年至2019年赤字总额则为7.1万亿美元;未来75年美国未作拨备的社会保障计划负债已上升至51万亿美元。

难怪奥巴马也开始表示担心。5月14日他在新墨西哥州市民会议上讲话称:“美国长期债项的负担难以为继”,“不能永远这样向中国人借钱了”。

然而,时隔半月,美国财长盖特纳又开始了他的访华之旅,坊间也开始猜测,这是否意味着美国政府仍在继续向中国这个最大的债主借更多的钱。

中国被挟持了?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美国经济持续下行,对中国应增持还是减持美国国债的争论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有人士认为,美元的走弱将使得外汇资产缩水,因此抛售美国国债的声音一度高涨。

在美国财长盖特纳访华之际,国内媒体和网络上关于是否该减持美国国债的讨论声再度响起。

日前,《环球时报》专门就“你是否支持中国大幅减持美元国债”采访了23名中国著名经济专家,其中有8人支持大幅减持美国国债,15人表示反对。支持和反对的人数相差了近一倍。

针对上述专家关于是否减持美国国债存在的分歧,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副司长管涛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专家关于是否购买美国国债的讨论都是立于自己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但问题的关键,不是你愿不愿意、想不想做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做选择的问题,或者说有没有能力说不做这种选择。”

而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关于此问题的表达更为直接,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大多数专家反对减持美国国债,我认为这是一个无可奈何的选择,因为除了购买美国国债,没有别的办法和出路。”

其实,早在去年美元开始贬值时,银监会官员罗平就在公开场合发表了“没办法中国将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的无奈言论。

中国央行数据显示,从期限结构来看,在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中,长期债券为5767亿美元,短期债券为1912亿美元。短债占比为24.9%。

长期国债是指偿还期限在10年或10年以上的国债,可以使政府在更长时期内支配财力,但持有者的收益将受到币值和物价的影响。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的2008年11月26日,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一路下滑,创造了新的历史里程碑:50年来首次降至3%以下——降至2.98%的低点。近日美国国债收益略有好转,最新数据表明,日前已经突破3.50%的关键位水平,目前仍在该点位附近徘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肖炼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目前美国长期国债和短期国债的平均收益率为3%,仅相当于人民币3年定期存款的利率(人民币3年定期存款利率为3.33%)。

毫无疑问,由美国导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美国国债收益率已经处于历史低端,并且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国债,其发行利率在美联储降息作用下一直走低。用肖炼的话说,“买国债就是买了一大堆纸,或者连纸都没有,就是记账。但是现在中国处于一种极其难受的状况,卖不行,买不行,不买不卖也不行。”

肖炼向《中国经济周刊》进一步分析,首先,如果卖出美国国债,结果是没有人接盘,国债就会跌。国债跌,受损失最大的是美国和中国。但是美国有挽救措施——美国可以印钞票来买国债,中国也可以印钞票,但是中国印的人民币,国际上不认可。所以,中国“卖”国债,对中美双方都不利。

其次是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但在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的前提下,继续购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第三是既不买也不卖,保持现状。中国不卖不买并不能阻止欧洲和日本卖出国债,如果欧洲和日本卖出国债,没有人接盘,跟第一种假设——卖出国债是同一种结果。

“从经济上讲,我们被挟持了。”肖炼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当初考虑购买美国国债并没有错,因为国债量大,在市场上进出都很方便,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把钱投到国债比较保险。问题是,现在购买美国国债的量太大,导致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依存度更高,与美元更难分离。

继续增持别无选择?

争论归争论。中国央行数据显示,2009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537亿美元,同比增长16.14%。近两万亿的外汇储备不买美国国债,还能购买什么?

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今年4月初曾在香港表示,中国应当停止购买美国国债,同时应该把超过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一部分用于购买棉花、小麦和原油等战略性资源,以备不时之需。

对此,贾康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很多事情只是一厢情愿,你到国际市场看看实际情况就知道,只要中国一买什么,什么就飞涨。”

“现在找不到比买美国国债更好的项目。如果把外汇储备花在走出去的投资上,我们想出去,但是人家会限制我们,并不是我们想出去就能出得去的。因此,买战略资源和走出去投资,是要从长计议的事情,不是现在马上就可以大规模做的事情,得慢慢来。” 贾康说。

据肖炼分析,尽管目前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超过了西方七个发达国家的总和,但是从目前的形势看,购买美国国债是有战略考虑的。

“现在增持美国国债等于在托美国。因为美国垮了,中国也就完了;中国垮了,美国也完了。现在是‘两个蚂蚱’被捆到一起了,说得好听点叫同舟共济。”肖炼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现在购买美国国债并不是中国想买,而是美国在“逼迫着”中国购买。“现在中美利益已经被捆在一起了,中国政府很难办。”

“债转股”是否可行?

面对难题,出于诸多无奈和目前的形势,中国似乎依然要继续增持美国国债;但现实的问题是,中国在增持新国债之前,如何把旧国债解套,以化解和降低风险。

“我们准备再去美国跟美联储、财政部等相关发债人进行交流,看能否进行债转股转换。”肖炼告诉记者,现在美国股市跌得一塌糊涂,之前从14000点跌到了6000点,现在回到8000点,而早晚要回到14000点。目前美国股票具有投资价值,如果在8000点能进去,到时也能翻近一倍。而买国债充其量收益率5%不到。“毕竟美国股市自身也缺钱。”

其实,在两个月前,肖炼已经以学者身份就此问题跟美国美联储、财政部相关人士交换过若干次意见,美国财政部官员认为他的建议很好,但前提是先把国债卖掉再买股票。

“这能卖吗,一卖存量就跌了。现在我正在探寻一种方法,通过内部转换机制,不通过市场,把国债转换成美国的股票。”肖炼说,这个思路应该是对的,但是操作起来有些法律上的问题,有些规则需要修改。

“债转股是化解国债危机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关键是怎么操作,再晚了美国股市回到1万点了,那就不用转了,那时风险就来了。现在希望能坐下来讨论一下,双方都以诚相见,把事情给解决了。”肖炼说。

原载:人民网

    进入专题: 中国   美国国债  

本文责编:lit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783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